第三十二章 吐蕃之议与修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等文武大臣都退出去后,大殿上只剩下李世民和被他点名留下来的这些人。李愔现在还躺在担架上呢,刚才还有李景恒、燕北那些人做伴,所以倒没觉得什么,可现在就剩他一个人躺着了,想站又不敢站,躺着又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自己身上,那种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李世民让李恪和李愔留下来,却再也没理他们,而是径自对李靖等人说道:“吐蕃现在羽翼已丰,又对我大唐向来无礼,今rì吐蕃大使被这些小辈殴打,以吐蕃以往的嚣张作派,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陛下,吐蕃骄横已久,我大唐在此事上又万万不能退让,所以微臣料定,rì后必定兴兵侵我大唐,所以还望陛下早做打算。”房玄龄首先出来说道。
“房相所言不错!”卫国公李靖也站出来说道,“若是吐蕃兴兵,有很大的可能从剑南道进军,那里属于大唐南疆,兵力本就薄弱,而且那里又临近南方六诏,这六诏除了南诏外,其它五诏( 都与吐蕃交好,更利于吐蕃出兵。”
“嗯,两位爱卿所言有理,看来我大唐要做好与吐蕃动武的准备了。”李世民的头脑也很清醒,对于房玄龄与李靖的分析十分赞同。躺在地上的李愔对李靖更是佩服无比,他记得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次交战,就是在四川的松州,那里的确离吐蕃和六诏都很近。
“侯卿,你做为兵部尚书,就由你来介绍一下吐蕃现在的情况!”李世民沉吟了一会,转头又对侯君集说道。侯君集时任兵部尚书,收集敌国情报这一块属于他的职权范围。
“是,陛下!”虎目鹰鼻长相凶狠的侯君集站出来说道:“吐蕃位于我大唐西南,与我陇右道中间只隔着一些羌人部落,其国东北就是吐谷浑,东南便是六诏。吐蕃现任赞普名为松赞干布,是囊rì论赞之子,松赞干布继位后,将都城由山南匹播城迁都于逻些,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实力强盛之极,虽然比不上全盛时的**,但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敌人……”
侯君集对着殿上的众人侃侃而谈,主要从军事方面介绍了一下吐蕃的情况。李愔大概听了一下,心中对大唐的情报系统十分的失望,本以来能听到什么绝密的情报?谁知道侯君集讲了半天,都是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信息,比如吐蕃军力几何?军队战力如何?主要将领是谁?兵力分布的大概情况等等,至于国内民生、政治、经济等方面,则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侯君集讲了半天,最后喝了口茶又接着补充道:“除了军力强盛之外,吐蕃还占着地利之势,因其地势极高,与我国接壤之处险峻非常,绝大部分都无法让军队通过,而少数几个关隘,又都有吐蕃重兵把守,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说到这里侯君集迟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难解的事,思量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而且听去过吐蕃的人说,除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外,外人很难适应吐蕃的气候,比如有一些大唐商队,一旦进入吐蕃境内,商队中的人就会有不少人出现头疼、眼花、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而且人也会变得十分脆弱,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可能要了人的命。”
“噢?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事?”李世民一脸迟疑的问道,其它文武群臣也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启禀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吐蕃人曾自夸那是他们的大神保佑,让吐蕃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此屏障,就算是有千军万马,也让它国无法踏进吐蕃半步!”侯君集一脸肯定的回答道。
“鬼神之事虽然荒诞,但却也不可不信……”李世民说完沉吟不语,看起来十分的纠结,其它大臣也都是一悉莫展。大唐皇族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对于道教十分推崇,上层贵族大部分都信奉道教,而道教中传说最多的就是神仙长生之类的事情。为了求长生,有不少王公大臣都在炼丹服丹,甚至连李世民也不例外,宫中就养着不少道士,偶而也为他炼一些丹药。所以对于鬼神之事,李世民虽然不全信,但也不是不信。
“父皇,这根本不是什么鬼神庇护,只不过是吐蕃人自吹自擂罢了!”正在这时,躺在担架上的李愔忽然站起来说道。
他刚才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演的这场戏估计早就被李世民等人看穿了,只不过没有当面戳穿他们罢了,让他这么躺着估计也是李世民故意的。他正愁没有正当的理由站起来,总不能自己承认说我是装的?刚好这时听到李世民这帮人被一个高原反应搞昏了头,李愔心中大喜过望,干脆直接厚着脸皮起来,反正自己未成年,耍点无赖也很正常。
“噢?六郞你且说说看!”李世民先是一愣,本来他将李恪和李愔留下来是另有深意,但没想到李愔竟然敢戳穿自己的谎言站起来,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心胸开广的帝王,现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吐蕃身上,对于李愔这些小节倒不怎么在意。其它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愣,估计也没想到李愔会开口说话!
“启禀父皇,侯大人所言外人无法适应吐蕃气候的事,的的确确是真的,但却也没那么神秘,说穿几乎是一文不值,而且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李愔自信满满的说道。
“噢?老臣愚昧,还请梁王殿下指教!”侯君集脸sè有些难看的问道,毕竟他是兵部尚书,掌管整个大唐的军事情报,连他也没搞清楚的事情,李愔竟然会知道,而且还将其贬的一文不值,这让他的面子上可不太好看。
“呵呵,指教不敢当,侯大人对于吐蕃的情报,已经收集的相当齐备,李愔十分佩服!”李愔对侯君集笑着说道,话说的虽然有些违心,但李愔也是无奈之举,现在他的力量太弱,实在不是得罪人的时候,有一个长孙无忌已经让他够难受的了,他可不想再多一个侯君集看自己不顺眼。
侯君集这个人自傲的很,倒不至于和十四五岁的李愔生气,听到李愔的夸奖后,脸sè立刻好看了许多。
李愔松了口气,继续开口说道:“其实侯大人刚才所说外人进入吐蕃后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我们可以统称为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高原?难道这是和地势有关?”卫国公李靖自言自语了几下,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卫公果然厉害,只凭这一个名字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不愧是我大唐军中第一人!”李愔赞道,对于李靖这位传奇人物,李愔从心里向外佩服。
听到李愔称呼李靖为‘军中第一人’,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竟然都是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甚至连自视甚高的侯君集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李靖在军中的威信。不过这也难怪李靖早早的就退了下来,现在只是充当军事顾问之类的角sè,并不掌管实际的兵权,毕竟李世民再怎么宽宏大量,也绝对不希望军中出现一个能威胁他帝皇身份的人物。
“呵呵,梁王殿下谬赞了,老夫哪里称的上军中第一人?”李靖抚须微笑道,上次五王宴后他倒没怎么留意李愔,今rì经过他仔细观察之后,心中却是大为惊讶,无论是风度、气质、见识,在他见过的年轻一辈中几乎无人可比,甚至连他一向看好的李恪,现在站在李愔身边也像是个陪衬一般,这哪里还是以前那个纨绔皇子?
“哈哈,药师客气了,谁不知道你用兵如神,若不是得你与众与卿家相助,哪里有我大唐现在的兴盛?”李世民也笑着说道,顺带还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夸了一遍,然后又转头看向李愔说道,“愔儿,你还是快把那个什么‘高原反应’大概讲一讲,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是,父皇!”李愔躬身道,“所谓高原反应,其实简单来说,主要还是因为吐蕃地处高原,空气比平原地区要稀薄的多,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贸然进入高原地区后,身体必然会产生一些不适,其实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只要多适应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这……竟然如此简单?”侯君集一脸的不可置信,为了搞清楚这件事,他们兵部可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最后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鬼神之说。
这时英国公李绩也忽然站出来说道:“经梁王殿下这么一说,这点倒让老夫想起年轻时,我曾去高山上拜访友人,但没想到刚去一天就病倒了,一开始症状倒和侯大人所言相差无几,后来病情加重差点死掉,我那位朋友急忙将我抬下山,休养了几天竟然自己好了,估计那次就是高原反应吧?”
“没错,只要是超过一定的高度,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进入之后,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不过有人的反应很微弱,甚至本人都没有察觉,有些人则反应强烈,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有xìng命之忧,在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英国公一样,迅速的回到平原地区,休息几天就没事了。”李愔再次说道。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如果真如愔儿所说,那么我大唐只要在吐蕃寻一驻地,派军队先适应那里的气候,到时何惧区区吐蕃小儿?哈哈哈~”
估计是想到了以后马踏吐蕃的壮举,李世民是仰天大笑,一吐胸中的闷气。下边的文武群臣也是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武将,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喜sè,这下终于又要打仗了。而文臣则大都皱眉思索,似乎是在衡量与吐蕃爆发战争的得失。不过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这时看向李愔的目光却都带上了一丝敬佩。
人群中的长孙无忌一直冷冷的看着李愔,直到这时才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吐蕃兵力虽盛,但对于我大唐来说,也只不过是群土鸡瓦狗,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在剑南与吐蕃兴兵,首先就要解决粮草的问题,剑南道处于吐蕃和六诏的夹击之下,那里虽然富庶,但交通闭塞,无法支撑太多的军队驻扎,如果两军相峙,对于我大唐来说极为不利。”
长孙无忌的话你是一盆当头倒下的冷水,立刻让李世民清醒过来。剑南道包括了后世四川盆地的大部,以及云南、贵州、甘肃的一部分,四川盆地虽然富饶,可是却被群山怀绕,再加上那里多雨,道路极为崎岖难行,大唐的军队想要进入那里,估计耗费极其庞大。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忽然转头向房玄龄问道:“房卿,我记得前年,剑南组织民众大修道路,现在交通状况可有改善?”
“这……”听李世民提起这件事,房玄龄就是一阵苦笑,“陛下,前年剑南的确组织数十万民众修路,可是南方多雨,刚修好没多久的道路被雨水一冲,就立刻变得泥泞难行,现在已经荒废大半,多数地方根本无法通行。”
古代都是夯土为路,最怕雨水冲刷,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倒是用砖石铺路,可这只是一条大街,如果将大唐的道路都用砖石铺上,估计就算是大唐zhèng fǔ破产也修不完。
“咝~”听到房玄龄的话后,在座的众人都是倒吸了口凉气,数十万民众修建的道路,竟然不到两年就全部被雨水冲毁,以前他们只知道南方多雨水,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厉害。
李靖这时又站出来说道:“其实长孙大人太过多虑了,吐蕃与我大唐相比,无论哪方面都要差上许多,所以老臣料定,这次就算吐蕃兴兵侵我大唐,绝对只是一次试探,不敢与我大唐决一死战,所以我大唐只要派一支jīng兵,打掉吐蕃的气焰,之后吐蕃必定退兵。”
不得不说李靖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大势,吐蕃人绝对没有的胆气与实力与大唐死战,所以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战,注定了只是一场试探。
旁边的李愔对李愔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据他所知,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吐蕃兴兵20万入侵大唐,将松州团团围住,可后来大唐的援军一到,杀了几千吐蕃军后,结果吐蕃人立刻退兵,松赞士布更是亲笔写了认罪书认罪,一场气势汹汹的松州之战就这么结束了。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朕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抚掌大笑,不过很快脸sè又转为忧虑道,“打掉吐蕃的气焰容易,但是此战也暴露了剑南道的兵力空虚,只怕以后随着吐蕃实力增强,对剑南道会再起异心,看来还是要加强剑南与关中地区的联系才是正理,可是这道路……”
李世民说到这里,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下面的群臣也都是一愁莫展,修路不是问题,问题是修好了很快就不能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全是无用功,大唐的国库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其实不只是剑南,长江以南的大唐彊域都存在着道路问题,谁都知道南方富庶,但交通却一直是个大问题,毕竟出产再多,可运不出来也没用。
“父皇,儿臣有一物献上,可以解决道路问题!”这时李愔忽然站出来说道,看着大唐君臣被一个道路问题搞的愁眉苦脸,李愔却是心中暗笑,这点小事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还真是小菜一碟,拿出来既能讨好他的便宜老爹,说不定还能顺手发笔财,简直是一举两得。。.。
更多到,地址
等文武大臣都退出去后,大殿上只剩下李世民和被他点名留下来的这些人。李愔现在还躺在担架上呢,刚才还有李景恒、燕北那些人做伴,所以倒没觉得什么,可现在就剩他一个人躺着了,想站又不敢站,躺着又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自己身上,那种滋味别提有多难受了。
李世民让李恪和李愔留下来,却再也没理他们,而是径自对李靖等人说道:“吐蕃现在羽翼已丰,又对我大唐向来无礼,今rì吐蕃大使被这些小辈殴打,以吐蕃以往的嚣张作派,肯定不会咽下这口气,诸卿以为该如何应对?”
“陛下,吐蕃骄横已久,我大唐在此事上又万万不能退让,所以微臣料定,rì后必定兴兵侵我大唐,所以还望陛下早做打算。”房玄龄首先出来说道。
“房相所言不错!”卫国公李靖也站出来说道,“若是吐蕃兴兵,有很大的可能从剑南道进军,那里属于大唐南疆,兵力本就薄弱,而且那里又临近南方六诏,这六诏除了南诏外,其它五诏( 都与吐蕃交好,更利于吐蕃出兵。”
“嗯,两位爱卿所言有理,看来我大唐要做好与吐蕃动武的准备了。”李世民的头脑也很清醒,对于房玄龄与李靖的分析十分赞同。躺在地上的李愔对李靖更是佩服无比,他记得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次交战,就是在四川的松州,那里的确离吐蕃和六诏都很近。
“侯卿,你做为兵部尚书,就由你来介绍一下吐蕃现在的情况!”李世民沉吟了一会,转头又对侯君集说道。侯君集时任兵部尚书,收集敌国情报这一块属于他的职权范围。
“是,陛下!”虎目鹰鼻长相凶狠的侯君集站出来说道:“吐蕃位于我大唐西南,与我陇右道中间只隔着一些羌人部落,其国东北就是吐谷浑,东南便是六诏。吐蕃现任赞普名为松赞干布,是囊rì论赞之子,松赞干布继位后,将都城由山南匹播城迁都于逻些,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取得其旧地,实力强盛之极,虽然比不上全盛时的**,但也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敌人……”
侯君集对着殿上的众人侃侃而谈,主要从军事方面介绍了一下吐蕃的情况。李愔大概听了一下,心中对大唐的情报系统十分的失望,本以来能听到什么绝密的情报?谁知道侯君集讲了半天,都是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信息,比如吐蕃军力几何?军队战力如何?主要将领是谁?兵力分布的大概情况等等,至于国内民生、政治、经济等方面,则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侯君集讲了半天,最后喝了口茶又接着补充道:“除了军力强盛之外,吐蕃还占着地利之势,因其地势极高,与我国接壤之处险峻非常,绝大部分都无法让军队通过,而少数几个关隘,又都有吐蕃重兵把守,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说到这里侯君集迟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难解的事,思量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而且听去过吐蕃的人说,除了土生土长的吐蕃人外,外人很难适应吐蕃的气候,比如有一些大唐商队,一旦进入吐蕃境内,商队中的人就会有不少人出现头疼、眼花、耳鸣、全身乏力等症状,而且人也会变得十分脆弱,一场小小的风寒就可能要了人的命。”
“噢?世上竟然还有这等事?”李世民一脸迟疑的问道,其它文武群臣也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纷纷小声议论起来。
“启禀陛下,此事千真万确,吐蕃人曾自夸那是他们的大神保佑,让吐蕃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此屏障,就算是有千军万马,也让它国无法踏进吐蕃半步!”侯君集一脸肯定的回答道。
“鬼神之事虽然荒诞,但却也不可不信……”李世民说完沉吟不语,看起来十分的纠结,其它大臣也都是一悉莫展。大唐皇族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对于道教十分推崇,上层贵族大部分都信奉道教,而道教中传说最多的就是神仙长生之类的事情。为了求长生,有不少王公大臣都在炼丹服丹,甚至连李世民也不例外,宫中就养着不少道士,偶而也为他炼一些丹药。所以对于鬼神之事,李世民虽然不全信,但也不是不信。
“父皇,这根本不是什么鬼神庇护,只不过是吐蕃人自吹自擂罢了!”正在这时,躺在担架上的李愔忽然站起来说道。
他刚才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演的这场戏估计早就被李世民等人看穿了,只不过没有当面戳穿他们罢了,让他这么躺着估计也是李世民故意的。他正愁没有正当的理由站起来,总不能自己承认说我是装的?刚好这时听到李世民这帮人被一个高原反应搞昏了头,李愔心中大喜过望,干脆直接厚着脸皮起来,反正自己未成年,耍点无赖也很正常。
“噢?六郞你且说说看!”李世民先是一愣,本来他将李恪和李愔留下来是另有深意,但没想到李愔竟然敢戳穿自己的谎言站起来,不过他毕竟是一个心胸开广的帝王,现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吐蕃身上,对于李愔这些小节倒不怎么在意。其它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愣,估计也没想到李愔会开口说话!
“启禀父皇,侯大人所言外人无法适应吐蕃气候的事,的的确确是真的,但却也没那么神秘,说穿几乎是一文不值,而且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李愔自信满满的说道。
“噢?老臣愚昧,还请梁王殿下指教!”侯君集脸sè有些难看的问道,毕竟他是兵部尚书,掌管整个大唐的军事情报,连他也没搞清楚的事情,李愔竟然会知道,而且还将其贬的一文不值,这让他的面子上可不太好看。
“呵呵,指教不敢当,侯大人对于吐蕃的情报,已经收集的相当齐备,李愔十分佩服!”李愔对侯君集笑着说道,话说的虽然有些违心,但李愔也是无奈之举,现在他的力量太弱,实在不是得罪人的时候,有一个长孙无忌已经让他够难受的了,他可不想再多一个侯君集看自己不顺眼。
侯君集这个人自傲的很,倒不至于和十四五岁的李愔生气,听到李愔的夸奖后,脸sè立刻好看了许多。
李愔松了口气,继续开口说道:“其实侯大人刚才所说外人进入吐蕃后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我们可以统称为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高原?难道这是和地势有关?”卫国公李靖自言自语了几下,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卫公果然厉害,只凭这一个名字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不愧是我大唐军中第一人!”李愔赞道,对于李靖这位传奇人物,李愔从心里向外佩服。
听到李愔称呼李靖为‘军中第一人’,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竟然都是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甚至连自视甚高的侯君集也不例外,由此可见李靖在军中的威信。不过这也难怪李靖早早的就退了下来,现在只是充当军事顾问之类的角sè,并不掌管实际的兵权,毕竟李世民再怎么宽宏大量,也绝对不希望军中出现一个能威胁他帝皇身份的人物。
“呵呵,梁王殿下谬赞了,老夫哪里称的上军中第一人?”李靖抚须微笑道,上次五王宴后他倒没怎么留意李愔,今rì经过他仔细观察之后,心中却是大为惊讶,无论是风度、气质、见识,在他见过的年轻一辈中几乎无人可比,甚至连他一向看好的李恪,现在站在李愔身边也像是个陪衬一般,这哪里还是以前那个纨绔皇子?
“哈哈,药师客气了,谁不知道你用兵如神,若不是得你与众与卿家相助,哪里有我大唐现在的兴盛?”李世民也笑着说道,顺带还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夸了一遍,然后又转头看向李愔说道,“愔儿,你还是快把那个什么‘高原反应’大概讲一讲,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是,父皇!”李愔躬身道,“所谓高原反应,其实简单来说,主要还是因为吐蕃地处高原,空气比平原地区要稀薄的多,像我们这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贸然进入高原地区后,身体必然会产生一些不适,其实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只要多适应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这……竟然如此简单?”侯君集一脸的不可置信,为了搞清楚这件事,他们兵部可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最后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鬼神之说。
这时英国公李绩也忽然站出来说道:“经梁王殿下这么一说,这点倒让老夫想起年轻时,我曾去高山上拜访友人,但没想到刚去一天就病倒了,一开始症状倒和侯大人所言相差无几,后来病情加重差点死掉,我那位朋友急忙将我抬下山,休养了几天竟然自己好了,估计那次就是高原反应吧?”
“没错,只要是超过一定的高度,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进入之后,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不过有人的反应很微弱,甚至本人都没有察觉,有些人则反应强烈,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有xìng命之忧,在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英国公一样,迅速的回到平原地区,休息几天就没事了。”李愔再次说道。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如果真如愔儿所说,那么我大唐只要在吐蕃寻一驻地,派军队先适应那里的气候,到时何惧区区吐蕃小儿?哈哈哈~”
估计是想到了以后马踏吐蕃的壮举,李世民是仰天大笑,一吐胸中的闷气。下边的文武群臣也是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武将,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喜sè,这下终于又要打仗了。而文臣则大都皱眉思索,似乎是在衡量与吐蕃爆发战争的得失。不过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这时看向李愔的目光却都带上了一丝敬佩。
人群中的长孙无忌一直冷冷的看着李愔,直到这时才突然开口说道:“陛下,吐蕃兵力虽盛,但对于我大唐来说,也只不过是群土鸡瓦狗,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在剑南与吐蕃兴兵,首先就要解决粮草的问题,剑南道处于吐蕃和六诏的夹击之下,那里虽然富庶,但交通闭塞,无法支撑太多的军队驻扎,如果两军相峙,对于我大唐来说极为不利。”
长孙无忌的话你是一盆当头倒下的冷水,立刻让李世民清醒过来。剑南道包括了后世四川盆地的大部,以及云南、贵州、甘肃的一部分,四川盆地虽然富饶,可是却被群山怀绕,再加上那里多雨,道路极为崎岖难行,大唐的军队想要进入那里,估计耗费极其庞大。
李世民沉吟了一会,忽然转头向房玄龄问道:“房卿,我记得前年,剑南组织民众大修道路,现在交通状况可有改善?”
“这……”听李世民提起这件事,房玄龄就是一阵苦笑,“陛下,前年剑南的确组织数十万民众修路,可是南方多雨,刚修好没多久的道路被雨水一冲,就立刻变得泥泞难行,现在已经荒废大半,多数地方根本无法通行。”
古代都是夯土为路,最怕雨水冲刷,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倒是用砖石铺路,可这只是一条大街,如果将大唐的道路都用砖石铺上,估计就算是大唐zhèng fǔ破产也修不完。
“咝~”听到房玄龄的话后,在座的众人都是倒吸了口凉气,数十万民众修建的道路,竟然不到两年就全部被雨水冲毁,以前他们只知道南方多雨水,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厉害。
李靖这时又站出来说道:“其实长孙大人太过多虑了,吐蕃与我大唐相比,无论哪方面都要差上许多,所以老臣料定,这次就算吐蕃兴兵侵我大唐,绝对只是一次试探,不敢与我大唐决一死战,所以我大唐只要派一支jīng兵,打掉吐蕃的气焰,之后吐蕃必定退兵。”
不得不说李靖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大势,吐蕃人绝对没有的胆气与实力与大唐死战,所以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战,注定了只是一场试探。
旁边的李愔对李愔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据他所知,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吐蕃兴兵20万入侵大唐,将松州团团围住,可后来大唐的援军一到,杀了几千吐蕃军后,结果吐蕃人立刻退兵,松赞士布更是亲笔写了认罪书认罪,一场气势汹汹的松州之战就这么结束了。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朕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抚掌大笑,不过很快脸sè又转为忧虑道,“打掉吐蕃的气焰容易,但是此战也暴露了剑南道的兵力空虚,只怕以后随着吐蕃实力增强,对剑南道会再起异心,看来还是要加强剑南与关中地区的联系才是正理,可是这道路……”
李世民说到这里,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下面的群臣也都是一愁莫展,修路不是问题,问题是修好了很快就不能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全是无用功,大唐的国库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其实不只是剑南,长江以南的大唐彊域都存在着道路问题,谁都知道南方富庶,但交通却一直是个大问题,毕竟出产再多,可运不出来也没用。
“父皇,儿臣有一物献上,可以解决道路问题!”这时李愔忽然站出来说道,看着大唐君臣被一个道路问题搞的愁眉苦脸,李愔却是心中暗笑,这点小事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还真是小菜一碟,拿出来既能讨好他的便宜老爹,说不定还能顺手发笔财,简直是一举两得。。.。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