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第691章 关中收官(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徐晃打开信鸽匆匆看了一遍,他的眉头顿时皱成一团,竟然让他出兵两万救傥骆道和褒斜道,而且必须保证陈仓不失,开什么玩笑,他城中一共只有三万军,分走两万,就只剩下一万,凭一万军能守住陈仓。
“军师看看吧!这是什么荒诞的要求。”
他把鸽信递给毛玠,忍不住有些恨恨道:“索性放弃陈仓也就罢了,偏偏还要我保证陈仓不失,我哪里给他保证去?”
毛玠看了一遍鸽信,心中不由叹息一声,这是曹仁在先明确责任,他已经要求徐晃保证陈仓不失,若因为分兵而丢失陈仓,那就不是他曹仁的责任了。
但这话又不能明着说出来,只得委婉道:“我建议将军还是把实情向曹都督说清楚,让他再考虑考虑。”
“他会不知道吗?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徐晃冷笑了一声,凝视着长安方向,半晌他语气慢慢和缓下来,“或许他需要考虑全局,傥骆道和褒斜道失守确实问题很大,哎!这是我的责任,丢失了陇县,以至于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说完,徐晃的情绪有些低沉,他确实认为,如果关中失守,他至少要承担七成的责任,曹仁让他承担责任也是有所指,不是说陈仓,而是街亭和陇县。
毛玠连忙安慰他道:“将军不要太自责,这次战役本来就对双方不公平,就像一只盛满水的破桶,汉军只要把任何一处击破,他们就成功了,而我们必须保证所有的地方都不能破,偏偏双方兵力又相当,实际上从一开始我们就处于劣势。”
徐晃点点头,“不管怎么说,曹都督是主将,他既然下令我出兵,我就必须听从他的命令,大不了把陈仓道的五千守军调回来,这样陈仓城内就有一万五千人,勉强能守住城池。”
“可是.....刘璟未必会让将军如愿。”
“那就看天意吧!”
徐晃叹息一声,大步向城下走去,高声令道:“速让牛金将军来见我!”
一个时辰后,陈仓东门大开,两万军队在大将牛金和臧霸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出城,分兵两路,向傥骆道和褒斜道赶去。
.........
曹军两万军队出城的消息很快便被汉军斥候探到,一队骑兵立刻向汉军大营飞驰而去。
汉军大营位于陈仓以西约十里外的一片旷野里,六万大军在此已经屯兵近半个月,并筑造了坚固的板墙,刘璟在耐心等待赵云的消息,赵云的消息还未到,不过南阳的消息却先传了过来,曹军出兵六万,再次将南阳郡夺走,汉军主力已经撤到汉水以南。
这个消息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他们夺取南阳郡本来就是为了牵制曹操主力进关中,对曹操保持一种压力,他相信就算南阳郡失守,曹操还是会屯重兵在南阳郡,还是一样能牵制住曹军。
大帐内,贾诩忍不住笑道:“我们拥有汉水和长江,就足以抵挡曹军南下,而曹操却没有什么有利的地势阻挡我们北上,他出重兵守住南阳郡又如何?我们完全可以掉头到安陆郡,从安陆郡北上汝南,难道他汝南不空虚吗?”
“确实是如此,地盘太大,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来镇守,偏偏曹操已经没有这么强大的军力了,就像一个破败的大户,表面还很光鲜,可他已经处处捉肘见襟,掩饰不住他的破败了,我越来越有信心。”
说着这,刘璟又笑道:“我觉得关键就是北伐夺取陇西成功,使得战略局势骤转,看来,耗费三年时间北伐,还是很有收获。”
“这当然,从前曹军只要在南阳和汝南屯兵,就可以防御住我们,现在战线扩大到了关陇,这么辽阔的防御线,让他怎么防御,再加上陇西惨败,他手中军队已力不从心,我还是坚持从前的方案,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刘璟点点头,“我也赞成,不过还是要先夺取陈仓,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再实施不战之策。”
两人正说到这,大帐外传来侍卫的禀报,“启禀州牧,斥候有紧急情报。”
“呈上来!”
帐帘掀开,侍卫快步走进,向刘璟施一礼,呈上一份情报,刘璟接过情报看了一眼,顿时笑了起来,对贾诩道:“陈仓派两万军队出城东去了,必然是赵云他们创造了条件,逼徐晃不得不分兵去救。”
贾诩沉思一下道:“会不会是徐晃的诱兵之计?”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摇了摇头,“不可能是诱兵之计,曹军本来就处于劣势,全靠一座城池来防御,他两万军出城,稍不留神就会被我吃掉,这种诱兵之计风险太大,得不偿失,相信就算有人建议,徐晃也不会采纳。”
贾诩也笑了起来,“看来是我多虑了,既然两万军东去,城内必然空虚,我想徐晃一定会调散关的五千军队回陈仓增加防御,州牧为何不抢先一步,拦截这五千军队呢?”
刘璟微微一笑,“我正有此意!”
他立刻令道:“请黄老将军和魏将军速来大帐!”
不多时,黄忠匆匆赶来大帐,抱拳道:“请州牧吩咐!”
这时,魏延也赶来了,他行一礼,在一旁默默地等待刘璟下令,刘璟把形势简单给他们说了一遍,又缓缓道:“现在陈仓兵力空虚,曹军必然会弃守散关,军队增援陈仓,我希望老将军能替我拦截住这支曹军。”
黄忠抱拳笑道:“请州牧放心,区区五千人,属下能够拿下。”
刘璟点点头,又对魏延道:“你可辅助老将军,击溃敌军,夺取散关!”
“末将遵命!”
黄忠和魏延接令离开了大帐,一个时辰后,他们二人率两万军队离开大营,很快渡过渭水,两万大军向陈仓道方向急速行军而去。
........
陈仓道位于陈仓县西南,也是一条穿越终南山,直达汉中的山道,山道蜿蜒曲折,但相比其余几条通道却又易行得多,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从汉中杀入关中,走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而陈仓道北面的散关更是汉中北上关中的交通枢纽,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关中四关之一。
所以陈仓道在汉中北上诸道中极为重要,曹军投以重兵防御,在陈仓道最北面的散关部署了五千军队。
此时,散关主将郝昭已经得到了徐晃的命令,令他放弃散关,立刻北撤回陈仓,这个命令让郝昭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南方已经有汉中军队北上,而北面的汉军主力也杀到陈仓,一旦刘璟关注到陈仓道,他必然会遭遇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既然徐晃命他北撤,郝昭也不再犹豫,连夜收拾军队出发,沿着清水河向北疾行,如果顺利,在次日中午便可抵达陈仓,但郝昭也担心会遇到汉军伏击,他派出百余斥候先行,一路探查敌情,但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况。
军队行走了一个多时辰后,时间渐渐到了五更三刻,此时天色已麻麻亮,透过薄薄的雾气,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峦、树林,五千曹军一路疾行,前面数里外便是河口,也就是清水河注入渭水的河口,他们需要渡江到渭水北岸。
郝昭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同时派人是寻找渡河船只,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休息喝水,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后方疾奔而至,“将军!”他奔至郝昭面前禀报,“卑职发现敌情!”
郝昭一惊,连忙问道:“是什么情况?”
“卑职发现一支汉军,约五千人,好像是大将魏延率领,从龙尾谷出来,沿着清水河向南去了,应该是去散关。”
郝昭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明明离开散关了,为何汉军又要赶去散关?难道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军队吗?郝昭只是略一思索,便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汉军在断自己的后路,不让自己再退回散关。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应该还有一支军队准备袭击自己,郝昭顿时紧张起来,断自己后路之人是大将魏延、五千军队,那么袭击自己的军队人数会更多,大将级别会更高,会是谁?黄忠还是赵云?
他立刻起身喝令道:“立刻起身出发,去渡口上船。”
曹军士兵纷纷起身,简单收拾一下便跟随郝昭向北奔去,不多时,队伍便来到了渭水河畔,渭水宽约百丈,浊浪滔滔,但码头上却没有一艘船只,先前来寻船的士兵上前禀报道:“刚才找到几个船夫,他们也在寻船,说昨晚渡口还有不少船,但半夜时一艘船都不见了,他们也不知船到哪里去了。”
郝昭心中极为紧张,四下探望,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一定是汉军先一步到来,把船只带走了。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从后面掩杀而来,为首老将须发皆白,身材魁梧雄健,手执一柄锋利大刀,策马疾奔,吼声如雷,正是老将黄忠,后面的曹军措不及防,被黄忠率军杀入,队伍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
徐晃打开信鸽匆匆看了一遍,他的眉头顿时皱成一团,竟然让他出兵两万救傥骆道和褒斜道,而且必须保证陈仓不失,开什么玩笑,他城中一共只有三万军,分走两万,就只剩下一万,凭一万军能守住陈仓。
“军师看看吧!这是什么荒诞的要求。”
他把鸽信递给毛玠,忍不住有些恨恨道:“索性放弃陈仓也就罢了,偏偏还要我保证陈仓不失,我哪里给他保证去?”
毛玠看了一遍鸽信,心中不由叹息一声,这是曹仁在先明确责任,他已经要求徐晃保证陈仓不失,若因为分兵而丢失陈仓,那就不是他曹仁的责任了。
但这话又不能明着说出来,只得委婉道:“我建议将军还是把实情向曹都督说清楚,让他再考虑考虑。”
“他会不知道吗?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徐晃冷笑了一声,凝视着长安方向,半晌他语气慢慢和缓下来,“或许他需要考虑全局,傥骆道和褒斜道失守确实问题很大,哎!这是我的责任,丢失了陇县,以至于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说完,徐晃的情绪有些低沉,他确实认为,如果关中失守,他至少要承担七成的责任,曹仁让他承担责任也是有所指,不是说陈仓,而是街亭和陇县。
毛玠连忙安慰他道:“将军不要太自责,这次战役本来就对双方不公平,就像一只盛满水的破桶,汉军只要把任何一处击破,他们就成功了,而我们必须保证所有的地方都不能破,偏偏双方兵力又相当,实际上从一开始我们就处于劣势。”
徐晃点点头,“不管怎么说,曹都督是主将,他既然下令我出兵,我就必须听从他的命令,大不了把陈仓道的五千守军调回来,这样陈仓城内就有一万五千人,勉强能守住城池。”
“可是.....刘璟未必会让将军如愿。”
“那就看天意吧!”
徐晃叹息一声,大步向城下走去,高声令道:“速让牛金将军来见我!”
一个时辰后,陈仓东门大开,两万军队在大将牛金和臧霸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出城,分兵两路,向傥骆道和褒斜道赶去。
.........
曹军两万军队出城的消息很快便被汉军斥候探到,一队骑兵立刻向汉军大营飞驰而去。
汉军大营位于陈仓以西约十里外的一片旷野里,六万大军在此已经屯兵近半个月,并筑造了坚固的板墙,刘璟在耐心等待赵云的消息,赵云的消息还未到,不过南阳的消息却先传了过来,曹军出兵六万,再次将南阳郡夺走,汉军主力已经撤到汉水以南。
这个消息在刘璟的意料之中,他们夺取南阳郡本来就是为了牵制曹操主力进关中,对曹操保持一种压力,他相信就算南阳郡失守,曹操还是会屯重兵在南阳郡,还是一样能牵制住曹军。
大帐内,贾诩忍不住笑道:“我们拥有汉水和长江,就足以抵挡曹军南下,而曹操却没有什么有利的地势阻挡我们北上,他出重兵守住南阳郡又如何?我们完全可以掉头到安陆郡,从安陆郡北上汝南,难道他汝南不空虚吗?”
“确实是如此,地盘太大,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来镇守,偏偏曹操已经没有这么强大的军力了,就像一个破败的大户,表面还很光鲜,可他已经处处捉肘见襟,掩饰不住他的破败了,我越来越有信心。”
说着这,刘璟又笑道:“我觉得关键就是北伐夺取陇西成功,使得战略局势骤转,看来,耗费三年时间北伐,还是很有收获。”
“这当然,从前曹军只要在南阳和汝南屯兵,就可以防御住我们,现在战线扩大到了关陇,这么辽阔的防御线,让他怎么防御,再加上陇西惨败,他手中军队已力不从心,我还是坚持从前的方案,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刘璟点点头,“我也赞成,不过还是要先夺取陈仓,取得战略上的优势,再实施不战之策。”
两人正说到这,大帐外传来侍卫的禀报,“启禀州牧,斥候有紧急情报。”
“呈上来!”
帐帘掀开,侍卫快步走进,向刘璟施一礼,呈上一份情报,刘璟接过情报看了一眼,顿时笑了起来,对贾诩道:“陈仓派两万军队出城东去了,必然是赵云他们创造了条件,逼徐晃不得不分兵去救。”
贾诩沉思一下道:“会不会是徐晃的诱兵之计?”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摇了摇头,“不可能是诱兵之计,曹军本来就处于劣势,全靠一座城池来防御,他两万军出城,稍不留神就会被我吃掉,这种诱兵之计风险太大,得不偿失,相信就算有人建议,徐晃也不会采纳。”
贾诩也笑了起来,“看来是我多虑了,既然两万军东去,城内必然空虚,我想徐晃一定会调散关的五千军队回陈仓增加防御,州牧为何不抢先一步,拦截这五千军队呢?”
刘璟微微一笑,“我正有此意!”
他立刻令道:“请黄老将军和魏将军速来大帐!”
不多时,黄忠匆匆赶来大帐,抱拳道:“请州牧吩咐!”
这时,魏延也赶来了,他行一礼,在一旁默默地等待刘璟下令,刘璟把形势简单给他们说了一遍,又缓缓道:“现在陈仓兵力空虚,曹军必然会弃守散关,军队增援陈仓,我希望老将军能替我拦截住这支曹军。”
黄忠抱拳笑道:“请州牧放心,区区五千人,属下能够拿下。”
刘璟点点头,又对魏延道:“你可辅助老将军,击溃敌军,夺取散关!”
“末将遵命!”
黄忠和魏延接令离开了大帐,一个时辰后,他们二人率两万军队离开大营,很快渡过渭水,两万大军向陈仓道方向急速行军而去。
........
陈仓道位于陈仓县西南,也是一条穿越终南山,直达汉中的山道,山道蜿蜒曲折,但相比其余几条通道却又易行得多,当年汉高祖刘邦便是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从汉中杀入关中,走出了争霸天下的第一步,而陈仓道北面的散关更是汉中北上关中的交通枢纽,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为“川陕咽喉”、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为关中四关之一。
所以陈仓道在汉中北上诸道中极为重要,曹军投以重兵防御,在陈仓道最北面的散关部署了五千军队。
此时,散关主将郝昭已经得到了徐晃的命令,令他放弃散关,立刻北撤回陈仓,这个命令让郝昭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南方已经有汉中军队北上,而北面的汉军主力也杀到陈仓,一旦刘璟关注到陈仓道,他必然会遭遇到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
既然徐晃命他北撤,郝昭也不再犹豫,连夜收拾军队出发,沿着清水河向北疾行,如果顺利,在次日中午便可抵达陈仓,但郝昭也担心会遇到汉军伏击,他派出百余斥候先行,一路探查敌情,但没有遇到什么意外情况。
军队行走了一个多时辰后,时间渐渐到了五更三刻,此时天色已麻麻亮,透过薄薄的雾气,可以看见远处的山峦、树林,五千曹军一路疾行,前面数里外便是河口,也就是清水河注入渭水的河口,他们需要渡江到渭水北岸。
郝昭命令士兵原地休息,同时派人是寻找渡河船只,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休息喝水,就在这时,一名斥候从后方疾奔而至,“将军!”他奔至郝昭面前禀报,“卑职发现敌情!”
郝昭一惊,连忙问道:“是什么情况?”
“卑职发现一支汉军,约五千人,好像是大将魏延率领,从龙尾谷出来,沿着清水河向南去了,应该是去散关。”
郝昭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自己明明离开散关了,为何汉军又要赶去散关?难道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军队吗?郝昭只是略一思索,便立刻明白过来,这是汉军在断自己的后路,不让自己再退回散关。
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应该还有一支军队准备袭击自己,郝昭顿时紧张起来,断自己后路之人是大将魏延、五千军队,那么袭击自己的军队人数会更多,大将级别会更高,会是谁?黄忠还是赵云?
他立刻起身喝令道:“立刻起身出发,去渡口上船。”
曹军士兵纷纷起身,简单收拾一下便跟随郝昭向北奔去,不多时,队伍便来到了渭水河畔,渭水宽约百丈,浊浪滔滔,但码头上却没有一艘船只,先前来寻船的士兵上前禀报道:“刚才找到几个船夫,他们也在寻船,说昨晚渡口还有不少船,但半夜时一艘船都不见了,他们也不知船到哪里去了。”
郝昭心中极为紧张,四下探望,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一定是汉军先一步到来,把船只带走了。
就在这时,他们身后鼓声大作,喊杀声震天,一支万余人的军队从后面掩杀而来,为首老将须发皆白,身材魁梧雄健,手执一柄锋利大刀,策马疾奔,吼声如雷,正是老将黄忠,后面的曹军措不及防,被黄忠率军杀入,队伍立刻陷入了混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