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季的小麦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隆基躺在柔软的宽大床榻上,怀中搂着肉乎乎的杨玉环,手掌轻轻抚摸杨玉环的粉嫩手臂,嘴角微微上翘,惬意的看向窗外的童话般雪景。
躺在这种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搂着娇滴滴的美人,看着移动的美景,这种感觉是一般人所享受不到的,在火车发明之前,就连身为帝王的李隆基也无法享受这等感觉,而现在,他随时都可以享受。
此次,他巡幸洛阳城三日,表面是为了视察工作,展现一国之君对洛阳城的重视,但实质的目的,却是为了欣赏沿途美丽的景色,虽然皇宫内也有很多美景,但规模太小,很容易看腻,而沿途的美景,不但气势恢宏,而且变化无穷,又是在不断的移动中,车厢里又非常舒适,如此,这种欣赏美景的感觉,自然相差千万倍。
如果说看皇宫里的景色,是看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那么,坐在火车里看窗外的景色,就是欣赏整个江山,感觉完全不能相比。
这也让李隆基明白,为何当初隋炀帝要乘坐龙舟南下,就是因为站在高大的龙舟上,看着运河两侧的风景缓缓向后退却,能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愉快感,感受到自己是整个江山的主宰。
“三郎,出宫游玩就是比呆在宫里强,以后要多出来走动才是。”
杨玉环也爱上了旅游,尤其乘坐火车的过程,是她最大的享受。
李隆基笑了笑,指着窗外的皑皑白雪,轻声道:“阿蛮,外面下了这么大的雪,朕真想下去堆个雪人玩玩啊!”
“既然三郎喜欢,那就下令让火车停下,我们下去堆雪人,堆完了再去洛阳城。”
杨玉环笑着说道。
李隆基笑了笑,摆手道:“阿蛮,这火车可不是马车,说停就能随便停下,若是贸然停下,后面的火车撞上来,会翻车的,朕已经安排好了,要在渭南县城外的火车站临时停靠一下,到时候,朕要下去看看那里种植的小麦,阿蛮可带着宫女和太监,在雪地里堆雪人玩,不过,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火车会再次出发。”
“渭南县,小麦?这么冷的天,小麦还不被冻死。”
杨玉环疑惑的问道。
“这个,朕也不太清楚,上次巡幸洛阳城的时候,朕提出让李侍郎研究能在冬季生长的庄稼,这样一来,关中就可以在一年之中,生产两季的粮食了,结果,李侍郎推荐了小麦,朕于是下旨,从国库调拨小麦种子,吩咐各县试着进行耕种,这个渭南县最为积极,种植小麦的亩数最多,朕此次顺道经过,当然要来这里看看了。”
李隆基选择在渭南县视察小麦生长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路过,若铁路线不经过渭南县,他打死也不会大老远跑去视察的。
“三郎,渭南县还有多远?是不是快到了。”
杨玉环看向窗外,在寻找小麦的踪影,不过,外面白雪皑皑的,她所能看到的只有厚厚的白雪,就算有小麦,也一定被白雪覆盖了。
“哈哈!看到外面的山头了吗?朕记得上次经过这个山头不久,就到了渭南县,估计很快就到了。”
李隆基记性倒是不差,几个月前经过的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上次经过这里的时候,他正与李安商议耕地机的事情,所以,印象深刻了一些。
很快,火车开始缓缓减速,并最终停了下来。
由于是事先安排好了的,为此,渭南县的大小官员,全都早早的等候在火车站,见皇帝的御用专列停下,更是恭敬的颔首而立,等候皇帝的训诫。
“三郎,外面寒凉,把这个狐裘披上吧!”
在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杨玉环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气,连忙将狐裘披在李隆基的身上,这个老头子是她所有的依靠,若是病了或死了,她的幸福生活也就结束了。
轻轻披上狐裘的李隆基,在走出车门的那一刻,还是感受到了无比的寒意,并将身上的狐裘紧了紧。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渭南县的众官员,全都跪在雪地里,向李隆基行礼。
“天寒,都起来吧!”
李隆基摆了摆手,让众臣子起身,并对他们服从朝廷旨意,大力推荐种植小麦进行了表扬,然后,自然就是提出视察小麦的长势了。
其实,为了方便皇帝视察小麦,渭南县的官员,将实验小麦种植的区域就选在火车站的旁边,以及火车道两侧。
只是由于大雪覆盖,所以,李隆基看不见罢了。
“陛下,这雪地下面尽是小麦,微臣这就将大雪扒开。”
渭南县县令,亲自弯下腰,带着几名属下,扒开盖在小麦上面的积雪,让脆弱的小麦苗重见天日。
“哈哈!果然是小麦苗,都长得这么大了。”
李隆基亲自拔起一棵小麦苗,仔细的观察了起来,水灵灵的小麦苗毫无冻伤的痕迹,显然,李安说的没错,小麦是不怕冷的,更不怕被冻坏。
当然,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若是气温继续下降,小麦苗会不会被冻伤?这个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了。
“李侍郎,看来你说的是对的,这些小麦苗果然能扛住寒冬的严寒气候,看看,长得多好。”
李隆基将小麦苗,交到李安的手中,心情大好。
“陛下,多亏了这场大雪,若没有大雪覆盖,这些小麦苗至少会冻伤部分叶片,如此,虽然不会被冻死,但会影响接下来的生长,更会影响来年的收获。”
李安认真的说道。
“是啊!大雪兆丰年,这个道理,朕还是知道的,接下来,就要看明年春耕的时候,能够收获多少了。”
李隆基也明白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麦种植是否划算,还是要等来年春耕的时候,才能确定下来。
为了确定是否所有的小麦苗都长势良好,李隆基视察了多个地方,并在视察只会,用白雪将露出的小麦苗盖上,以防止小麦苗被冷空气冻伤。
随后,李隆基听取渭南县县令的工作汇报,然后,又向李安询问了耕地机和抽水机的生产进展问题,以及何时能够搞出收割机,收割的效果又如何等等关于科技方面的问题。
看得出来,李隆基对农业和科技非常的重视,毕竟,农业是立国之本,而科技能够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减少劳动力。
就在李隆基视察小麦长势的时候,杨玉环带着十几名宫女和太监,在火车站附近堆起了雪人,而且,堆了好多个,为了让这些雪人看上去更像人,杨玉环将自己不穿的衣服披在了上面,甚至,随手拔下头顶的首饰,插在雪人的头顶。
“阿蛮,你堆的雪人是你自己么?”
李隆基让群臣先上车,自己独自带领几名太监,走向正在堆雪人的杨玉环。
“三郎,你快看,像不像我。”
“像,很像,时间到了,我们该出发了,这个雪人就放在这里吧!希望回来的时候,还能看见它。”
李隆基笑着说道。
所有人上车之后,火车再次启动,以永不停息的姿态奔向洛阳城方向。
由于在渭南县耽误了半个时辰,冬日的白昼时间又比较短,所以,注定不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洛阳城了,不过,夜禁制度挡不住皇帝,这倒不是很重要,而且,夜里坐火车,还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感觉。
果然,直到太阳落山,火车仍然没有抵达洛阳城,但距离洛阳城已经不远了,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太阳虽然落山了,但大地已经被白雪所覆盖,所以,只需要很少量的光线,就能够让外面的世界,不至于太黑暗。
朦朦胧胧的景色,有一种独特的美,丝毫不弱于白天的景色,至少李隆基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日落的小半个时辰后,火车抵达洛阳火车站,并稳稳的停下。
东都的大小官员,全都前来迎驾,城门当然也是大开着的,皇帝来了,怎么还能夜禁呢?
进入洛阳城之后,李隆基直接前往上阳宫休息,虽然乘坐火车的旅途并不辛苦,也不颠簸,但一路上看了太多的风景,疲累是必然的,当然,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日了。
第二日一整天,李隆基都呆在上阳宫之内,陪着杨玉环在宫里的雪地上堆雪人,并欣赏久违的洛阳城雪景。
又过了一日,李隆基才离开上阳宫,并前往洛阳城外视察,而视察的第一站,就是洛口方向的蒸汽造船厂,这个蒸汽船,对日后大唐的漕运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研发蒸汽船的最高技术人才,李安是必须要陪同的,另外,还要负责给李隆基讲解蒸汽船的相关知识和作用。
“陛下,这些正在建造的,就是第一批蒸汽船,一共二十艘,还有一个月就可以相继完工。”
李安指着船坞中的二十艘蒸汽船,开口介绍道。
“还是要多建造一些才是,漕运对蒸汽船需求很大,可适当增加产量。”
李隆基觉得如此建造,一年不过百余艘,实在是太慢了,远远满足不了漕运的需求。
“陛下,微臣也想多建造一些蒸汽船,不过,眼下需要建造和研发的东西太多,研发中心有三万多人,都不敷使用,能抽到造船厂的人才不多,目前,只能保持年产百艘的水平。”
李安非常无奈的说道。
现在,不但机械设备落后,而且,人力也严重的不足,想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
“人力不足?那朕就分批征发百姓,让他们负责干粗活,是否可行?”
李隆基一听人手不足,立马想到的就是征发人力。
李安摇头道:“陛下,万万不可,来年春耕之后,朝廷还要征发劳力铺设铁路,现在若是因为造船,分批征发劳力,势必会影响来年的铁路铺设,也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国力的损害也比较大。”
“可李侍郎不是说缺人手吗?除了征发劳力,朕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
李隆基很是无奈的说道。
“陛下,不需要想办法,日后,随着耕地机,抽水机和收割机的普及,种地的百姓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如此,必然会有很多百姓无事可做,这些无事可做的百姓为了生存,必然可以充实到工匠的行列,如此,造船就不会缺人了。”
李安轻声说道。
“恩,李侍郎说的是,耕地机的效率是耕牛的几十倍,抽水机的效率也远远超过水车,想必收割机的效率也不会低,如此,这些机械一旦普及下去,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种地的百姓了,人力会大大富余,不过,目前,我大唐的土地都是分到每一位百姓手中的,这些百姓大部分只拥有几十亩地,只怕不会选择使用耕地机,他们若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种地,李侍郎的想法,岂不无法实现。”
李隆基开口指出了李安想法的漏洞,那就是有少量土地的百姓不配合国家战略,用原始的办法,死守手中的几十亩地,男耕女织,与世无争。
“陛下,可逐步放开贵族对土地的兼并,如此,土地尽归大贵族所有,机械化生产就有了保障,失去土地的百姓,一小部分给贵族做仆人,大部分则加入工匠的行列,如此,岂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李安笑着说道。
“李侍郎的意思,是放开土地买卖,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这样会不会引起动乱。”
李隆基谨慎的问道。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让贵族大规模兼并土地,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量老百姓瞬间失去生存能力,从而爆发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陛下,是允许土地买卖,但必须进行限制,否则,很有可能会天下大乱。”
李安认真的回答。
“对土地买卖进行限制,如何限制?”
李隆基继续问道。
李隆基躺在柔软的宽大床榻上,怀中搂着肉乎乎的杨玉环,手掌轻轻抚摸杨玉环的粉嫩手臂,嘴角微微上翘,惬意的看向窗外的童话般雪景。
躺在这种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搂着娇滴滴的美人,看着移动的美景,这种感觉是一般人所享受不到的,在火车发明之前,就连身为帝王的李隆基也无法享受这等感觉,而现在,他随时都可以享受。
此次,他巡幸洛阳城三日,表面是为了视察工作,展现一国之君对洛阳城的重视,但实质的目的,却是为了欣赏沿途美丽的景色,虽然皇宫内也有很多美景,但规模太小,很容易看腻,而沿途的美景,不但气势恢宏,而且变化无穷,又是在不断的移动中,车厢里又非常舒适,如此,这种欣赏美景的感觉,自然相差千万倍。
如果说看皇宫里的景色,是看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那么,坐在火车里看窗外的景色,就是欣赏整个江山,感觉完全不能相比。
这也让李隆基明白,为何当初隋炀帝要乘坐龙舟南下,就是因为站在高大的龙舟上,看着运河两侧的风景缓缓向后退却,能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愉快感,感受到自己是整个江山的主宰。
“三郎,出宫游玩就是比呆在宫里强,以后要多出来走动才是。”
杨玉环也爱上了旅游,尤其乘坐火车的过程,是她最大的享受。
李隆基笑了笑,指着窗外的皑皑白雪,轻声道:“阿蛮,外面下了这么大的雪,朕真想下去堆个雪人玩玩啊!”
“既然三郎喜欢,那就下令让火车停下,我们下去堆雪人,堆完了再去洛阳城。”
杨玉环笑着说道。
李隆基笑了笑,摆手道:“阿蛮,这火车可不是马车,说停就能随便停下,若是贸然停下,后面的火车撞上来,会翻车的,朕已经安排好了,要在渭南县城外的火车站临时停靠一下,到时候,朕要下去看看那里种植的小麦,阿蛮可带着宫女和太监,在雪地里堆雪人玩,不过,只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火车会再次出发。”
“渭南县,小麦?这么冷的天,小麦还不被冻死。”
杨玉环疑惑的问道。
“这个,朕也不太清楚,上次巡幸洛阳城的时候,朕提出让李侍郎研究能在冬季生长的庄稼,这样一来,关中就可以在一年之中,生产两季的粮食了,结果,李侍郎推荐了小麦,朕于是下旨,从国库调拨小麦种子,吩咐各县试着进行耕种,这个渭南县最为积极,种植小麦的亩数最多,朕此次顺道经过,当然要来这里看看了。”
李隆基选择在渭南县视察小麦生长情况,最大的原因就是路过,若铁路线不经过渭南县,他打死也不会大老远跑去视察的。
“三郎,渭南县还有多远?是不是快到了。”
杨玉环看向窗外,在寻找小麦的踪影,不过,外面白雪皑皑的,她所能看到的只有厚厚的白雪,就算有小麦,也一定被白雪覆盖了。
“哈哈!看到外面的山头了吗?朕记得上次经过这个山头不久,就到了渭南县,估计很快就到了。”
李隆基记性倒是不差,几个月前经过的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上次经过这里的时候,他正与李安商议耕地机的事情,所以,印象深刻了一些。
很快,火车开始缓缓减速,并最终停了下来。
由于是事先安排好了的,为此,渭南县的大小官员,全都早早的等候在火车站,见皇帝的御用专列停下,更是恭敬的颔首而立,等候皇帝的训诫。
“三郎,外面寒凉,把这个狐裘披上吧!”
在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杨玉环感受到了一股刺骨的寒气,连忙将狐裘披在李隆基的身上,这个老头子是她所有的依靠,若是病了或死了,她的幸福生活也就结束了。
轻轻披上狐裘的李隆基,在走出车门的那一刻,还是感受到了无比的寒意,并将身上的狐裘紧了紧。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渭南县的众官员,全都跪在雪地里,向李隆基行礼。
“天寒,都起来吧!”
李隆基摆了摆手,让众臣子起身,并对他们服从朝廷旨意,大力推荐种植小麦进行了表扬,然后,自然就是提出视察小麦的长势了。
其实,为了方便皇帝视察小麦,渭南县的官员,将实验小麦种植的区域就选在火车站的旁边,以及火车道两侧。
只是由于大雪覆盖,所以,李隆基看不见罢了。
“陛下,这雪地下面尽是小麦,微臣这就将大雪扒开。”
渭南县县令,亲自弯下腰,带着几名属下,扒开盖在小麦上面的积雪,让脆弱的小麦苗重见天日。
“哈哈!果然是小麦苗,都长得这么大了。”
李隆基亲自拔起一棵小麦苗,仔细的观察了起来,水灵灵的小麦苗毫无冻伤的痕迹,显然,李安说的没错,小麦是不怕冷的,更不怕被冻坏。
当然,现在还不是最冷的时候,若是气温继续下降,小麦苗会不会被冻伤?这个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了。
“李侍郎,看来你说的是对的,这些小麦苗果然能扛住寒冬的严寒气候,看看,长得多好。”
李隆基将小麦苗,交到李安的手中,心情大好。
“陛下,多亏了这场大雪,若没有大雪覆盖,这些小麦苗至少会冻伤部分叶片,如此,虽然不会被冻死,但会影响接下来的生长,更会影响来年的收获。”
李安认真的说道。
“是啊!大雪兆丰年,这个道理,朕还是知道的,接下来,就要看明年春耕的时候,能够收获多少了。”
李隆基也明白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麦种植是否划算,还是要等来年春耕的时候,才能确定下来。
为了确定是否所有的小麦苗都长势良好,李隆基视察了多个地方,并在视察只会,用白雪将露出的小麦苗盖上,以防止小麦苗被冷空气冻伤。
随后,李隆基听取渭南县县令的工作汇报,然后,又向李安询问了耕地机和抽水机的生产进展问题,以及何时能够搞出收割机,收割的效果又如何等等关于科技方面的问题。
看得出来,李隆基对农业和科技非常的重视,毕竟,农业是立国之本,而科技能够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减少劳动力。
就在李隆基视察小麦长势的时候,杨玉环带着十几名宫女和太监,在火车站附近堆起了雪人,而且,堆了好多个,为了让这些雪人看上去更像人,杨玉环将自己不穿的衣服披在了上面,甚至,随手拔下头顶的首饰,插在雪人的头顶。
“阿蛮,你堆的雪人是你自己么?”
李隆基让群臣先上车,自己独自带领几名太监,走向正在堆雪人的杨玉环。
“三郎,你快看,像不像我。”
“像,很像,时间到了,我们该出发了,这个雪人就放在这里吧!希望回来的时候,还能看见它。”
李隆基笑着说道。
所有人上车之后,火车再次启动,以永不停息的姿态奔向洛阳城方向。
由于在渭南县耽误了半个时辰,冬日的白昼时间又比较短,所以,注定不能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洛阳城了,不过,夜禁制度挡不住皇帝,这倒不是很重要,而且,夜里坐火车,还能体验到不一样的感觉。
果然,直到太阳落山,火车仍然没有抵达洛阳城,但距离洛阳城已经不远了,也就是小半个时辰的路程。
太阳虽然落山了,但大地已经被白雪所覆盖,所以,只需要很少量的光线,就能够让外面的世界,不至于太黑暗。
朦朦胧胧的景色,有一种独特的美,丝毫不弱于白天的景色,至少李隆基很喜欢这种感觉。
在日落的小半个时辰后,火车抵达洛阳火车站,并稳稳的停下。
东都的大小官员,全都前来迎驾,城门当然也是大开着的,皇帝来了,怎么还能夜禁呢?
进入洛阳城之后,李隆基直接前往上阳宫休息,虽然乘坐火车的旅途并不辛苦,也不颠簸,但一路上看了太多的风景,疲累是必然的,当然,需要好好的休息一日了。
第二日一整天,李隆基都呆在上阳宫之内,陪着杨玉环在宫里的雪地上堆雪人,并欣赏久违的洛阳城雪景。
又过了一日,李隆基才离开上阳宫,并前往洛阳城外视察,而视察的第一站,就是洛口方向的蒸汽造船厂,这个蒸汽船,对日后大唐的漕运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研发蒸汽船的最高技术人才,李安是必须要陪同的,另外,还要负责给李隆基讲解蒸汽船的相关知识和作用。
“陛下,这些正在建造的,就是第一批蒸汽船,一共二十艘,还有一个月就可以相继完工。”
李安指着船坞中的二十艘蒸汽船,开口介绍道。
“还是要多建造一些才是,漕运对蒸汽船需求很大,可适当增加产量。”
李隆基觉得如此建造,一年不过百余艘,实在是太慢了,远远满足不了漕运的需求。
“陛下,微臣也想多建造一些蒸汽船,不过,眼下需要建造和研发的东西太多,研发中心有三万多人,都不敷使用,能抽到造船厂的人才不多,目前,只能保持年产百艘的水平。”
李安非常无奈的说道。
现在,不但机械设备落后,而且,人力也严重的不足,想要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
“人力不足?那朕就分批征发百姓,让他们负责干粗活,是否可行?”
李隆基一听人手不足,立马想到的就是征发人力。
李安摇头道:“陛下,万万不可,来年春耕之后,朝廷还要征发劳力铺设铁路,现在若是因为造船,分批征发劳力,势必会影响来年的铁路铺设,也会加重老百姓的负担,对国力的损害也比较大。”
“可李侍郎不是说缺人手吗?除了征发劳力,朕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
李隆基很是无奈的说道。
“陛下,不需要想办法,日后,随着耕地机,抽水机和收割机的普及,种地的百姓就不需要那么多了,如此,必然会有很多百姓无事可做,这些无事可做的百姓为了生存,必然可以充实到工匠的行列,如此,造船就不会缺人了。”
李安轻声说道。
“恩,李侍郎说的是,耕地机的效率是耕牛的几十倍,抽水机的效率也远远超过水车,想必收割机的效率也不会低,如此,这些机械一旦普及下去,确实不需要那么多种地的百姓了,人力会大大富余,不过,目前,我大唐的土地都是分到每一位百姓手中的,这些百姓大部分只拥有几十亩地,只怕不会选择使用耕地机,他们若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种地,李侍郎的想法,岂不无法实现。”
李隆基开口指出了李安想法的漏洞,那就是有少量土地的百姓不配合国家战略,用原始的办法,死守手中的几十亩地,男耕女织,与世无争。
“陛下,可逐步放开贵族对土地的兼并,如此,土地尽归大贵族所有,机械化生产就有了保障,失去土地的百姓,一小部分给贵族做仆人,大部分则加入工匠的行列,如此,岂不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李安笑着说道。
“李侍郎的意思,是放开土地买卖,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买卖土地?这样会不会引起动乱。”
李隆基谨慎的问道。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让贵族大规模兼并土地,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量老百姓瞬间失去生存能力,从而爆发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
“陛下,是允许土地买卖,但必须进行限制,否则,很有可能会天下大乱。”
李安认真的回答。
“对土地买卖进行限制,如何限制?”
李隆基继续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