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初见祭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给完贺兰敏之礼物,这位老夫人急忙拉着杨氏夫人的手说道:“瞧我,这上了年纪脑子都不听使唤了,怎么在门口说了这么长时间话,要是让那老家伙听说啊,肯定又要唠叨我了。快快快,屋里坐,屋里坐。”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拉着杨氏的手带着贺兰敏之就走进了杨府。
听着她们的聊天,贺兰敏之知道。眼前的这位夫人和自己的舅老爷感情应该是极好的。相濡以沫一辈子,到了这个年岁,往往在称呼上更加亲近了。能够将当朝三品高官不叫做大人或者是老爷,反而是叫做老家伙的,绝对不是街头巷尾的泼妇吵骂,而是家中亲热之间的嬉戏玩笑。
走进杨府,给贺兰敏之第一感觉就和他们那大门所承载出来的气质近乎是一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厚重非常。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花园水榭。普普通通的宅门地院,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来。大到每一间房子的位置,小到每一根木料的选取,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学问。
院中每一束花朵,每一颗古树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期间也有不少的仆人婢女穿梭服侍,但是每个人恭敬守礼。进府走路的这一段时间,竟然除了杨氏夫人他们的聊天声音以外,没有其他仆人的喧哗之音。
并没有带着两人去待客专用的房间,而是直接进了后院。应该是他们的居所。
进了房间之后,仆人默不作声的朝着后边微微后退两步,一躬身站在了门外等候,三人走进房中。
“怎么今日府中如此清冷?正己不在,家中孩儿呢?”杨氏夫人随口问道。
“姐姐却是忘了,今日乃是朔朝,他们都去上朝去了。不过估摸着天到了这会儿,应该也下朝了吧?”祭酒夫人朝向屋外望了望天色。
“唉!我也是,日日在家中待着,日子都混丢了。竟然都忘了今日是朔朝。”
没管她们的闲聊,贺兰敏之又盯上了屋中的内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唐人总是习惯将一束很大的屏风立在自己的卧房,但是显然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习惯。
与杨氏夫人的仕女图不同的是,杨府中的屏风一般大小,却是绣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上边各自做着一首诗,用楷体工工整整的在每一幅图的右下角用黑色的丝线镌绣而成。贺兰敏之有仔细观察,这四首诗虽然闻所未闻但是却也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下边写着:杨正己于贞观十五年作于家中。看来这些都是自己的这位舅老爷亲手所写,否则绝对不会放置在自己的卧房之内。
看着贺兰敏之好像对这几首诗很感兴趣,祭酒夫人很是开心。文人家庭之中速来把孩子能够欣赏诗句作为评价的标准。
“之儿年纪如此之幼,竟以能够读懂诗句,实属不易啊。”轻轻的夸赞一声。但是没想到贺兰敏之笑着没说什么显得很是谦逊,杨氏夫人倒是说了一句:“哪里是能读懂诗句,我们家之儿还曾经做出过一首催人泪下的长短句嘞!”像是炫耀,又像是开玩笑,一点儿也不给人反感的意思。配上杨氏夫人的年纪和她那满头银发,倒是给人一种老小孩的意味。
“外祖母说哪里话,孙儿不过是随手为之。”贺兰敏之笑着说道。
“哦?不知可否给我诵读一遍?”这位祭酒夫人来了兴趣。
“这?”抬眼看着杨氏夫人有点为难。毕竟是装x装大发了,马致远的秋思没有经历过极度沧桑的中年人基本是写不出来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孩子。如今将此词作为代表诗词,恐怕多有不妥啊。
“这有何妨?本来今日来此就是想让你舅老爷看看你的学问,如今先给舅姥姥念念。”对于给他扬名,杨氏夫人可是丝毫不留余地。殊不知,贺兰敏之很是尴尬啊!
“那孙儿献丑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年仅八岁,声音还未经过变声期,很是纤细,所以根本就读不出这种苍凉的感觉。不过就这已经让祭酒夫人呆在当场了。没等她有什么反应,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断肠人,在天涯啊!”
声音苍老,但是浑厚有力。虽是历经沧桑,但是仿佛又春风得意。这句断肠人在天涯,点睛之笔。在这个声音的诵读之下并没有让贺兰敏之听出有任何的无奈或者是苍凉,唯一听到的就是回忆,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往昔的回忆。
顺着声音望去,卧房门口站着一位老者。看起来虽然没有七十岁,但是也应该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了。与杨氏夫人一样,他并不显得十分苍老,整个人站在门口,给人一种仿佛是青松翠柏扎根于土壤之中的感觉。硬朗,精神,刚正。第一眼看见这个老者,并没有仔细打量,贺兰敏之知道,这位绝对就是如今大唐帝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杨正己!
微微低下头,并不与他对视,显得礼貌恭敬。但是仍然用余光打量着这位老人。
他恐怕是自己见过的衣着最为华丽的大唐男人。头戴着武弁,簪白笔。身着,绛纱单衣,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身上配饰着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金带玉束,腰间悬挂鱼袋,足下乌舄。
看到他,贺兰敏之仿佛看到了整个大唐的繁华盛况。这应该就是公卿参加朝会时最正式的服装吧?整个就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华丽之美,但是这种华丽并不空洞。它所衬托出来的威严,庄重和肃穆,不是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戏子服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每向前走一步,身上的袍服都会不断地摇动,身上的配饰也轻微的摆动,但是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这位祭酒大人并没有过得的打量贺兰敏之,但是当他从身边走过的时候,贺兰敏之还是不自觉的从胡毯上起立弯腰,以示恭敬。
他朝着杨氏夫人很是恭敬的弯了弯腰,喊了一声:“阿姐。”
唐朝人开放,面对着长辈都没有那么多的礼数。面对着平辈就更没有了。尤其是到了这个岁数,在私下里也就更不用太过于注意这些礼节了。可见,此人还是很...固执!
给完贺兰敏之礼物,这位老夫人急忙拉着杨氏夫人的手说道:“瞧我,这上了年纪脑子都不听使唤了,怎么在门口说了这么长时间话,要是让那老家伙听说啊,肯定又要唠叨我了。快快快,屋里坐,屋里坐。”
脸上带着和善的笑意,拉着杨氏的手带着贺兰敏之就走进了杨府。
听着她们的聊天,贺兰敏之知道。眼前的这位夫人和自己的舅老爷感情应该是极好的。相濡以沫一辈子,到了这个年岁,往往在称呼上更加亲近了。能够将当朝三品高官不叫做大人或者是老爷,反而是叫做老家伙的,绝对不是街头巷尾的泼妇吵骂,而是家中亲热之间的嬉戏玩笑。
走进杨府,给贺兰敏之第一感觉就和他们那大门所承载出来的气质近乎是一样的,朴实无华,但是厚重非常。
没有雕梁画栋,没有亭台楼阁,也没有花园水榭。普普通通的宅门地院,但是从中却可以看出来。大到每一间房子的位置,小到每一根木料的选取,都有着极其深厚的学问。
院中每一束花朵,每一颗古树都打理的井井有条。期间也有不少的仆人婢女穿梭服侍,但是每个人恭敬守礼。进府走路的这一段时间,竟然除了杨氏夫人他们的聊天声音以外,没有其他仆人的喧哗之音。
并没有带着两人去待客专用的房间,而是直接进了后院。应该是他们的居所。
进了房间之后,仆人默不作声的朝着后边微微后退两步,一躬身站在了门外等候,三人走进房中。
“怎么今日府中如此清冷?正己不在,家中孩儿呢?”杨氏夫人随口问道。
“姐姐却是忘了,今日乃是朔朝,他们都去上朝去了。不过估摸着天到了这会儿,应该也下朝了吧?”祭酒夫人朝向屋外望了望天色。
“唉!我也是,日日在家中待着,日子都混丢了。竟然都忘了今日是朔朝。”
没管她们的闲聊,贺兰敏之又盯上了屋中的内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唐人总是习惯将一束很大的屏风立在自己的卧房,但是显然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习惯。
与杨氏夫人的仕女图不同的是,杨府中的屏风一般大小,却是绣绘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上边各自做着一首诗,用楷体工工整整的在每一幅图的右下角用黑色的丝线镌绣而成。贺兰敏之有仔细观察,这四首诗虽然闻所未闻但是却也朗朗上口,最重要的是下边写着:杨正己于贞观十五年作于家中。看来这些都是自己的这位舅老爷亲手所写,否则绝对不会放置在自己的卧房之内。
看着贺兰敏之好像对这几首诗很感兴趣,祭酒夫人很是开心。文人家庭之中速来把孩子能够欣赏诗句作为评价的标准。
“之儿年纪如此之幼,竟以能够读懂诗句,实属不易啊。”轻轻的夸赞一声。但是没想到贺兰敏之笑着没说什么显得很是谦逊,杨氏夫人倒是说了一句:“哪里是能读懂诗句,我们家之儿还曾经做出过一首催人泪下的长短句嘞!”像是炫耀,又像是开玩笑,一点儿也不给人反感的意思。配上杨氏夫人的年纪和她那满头银发,倒是给人一种老小孩的意味。
“外祖母说哪里话,孙儿不过是随手为之。”贺兰敏之笑着说道。
“哦?不知可否给我诵读一遍?”这位祭酒夫人来了兴趣。
“这?”抬眼看着杨氏夫人有点为难。毕竟是装x装大发了,马致远的秋思没有经历过极度沧桑的中年人基本是写不出来的,更何况是这么大的一个孩子。如今将此词作为代表诗词,恐怕多有不妥啊。
“这有何妨?本来今日来此就是想让你舅老爷看看你的学问,如今先给舅姥姥念念。”对于给他扬名,杨氏夫人可是丝毫不留余地。殊不知,贺兰敏之很是尴尬啊!
“那孙儿献丑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年仅八岁,声音还未经过变声期,很是纤细,所以根本就读不出这种苍凉的感觉。不过就这已经让祭酒夫人呆在当场了。没等她有什么反应,门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断肠人,在天涯啊!”
声音苍老,但是浑厚有力。虽是历经沧桑,但是仿佛又春风得意。这句断肠人在天涯,点睛之笔。在这个声音的诵读之下并没有让贺兰敏之听出有任何的无奈或者是苍凉,唯一听到的就是回忆,对于过去的回忆,对于往昔的回忆。
顺着声音望去,卧房门口站着一位老者。看起来虽然没有七十岁,但是也应该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了。与杨氏夫人一样,他并不显得十分苍老,整个人站在门口,给人一种仿佛是青松翠柏扎根于土壤之中的感觉。硬朗,精神,刚正。第一眼看见这个老者,并没有仔细打量,贺兰敏之知道,这位绝对就是如今大唐帝国最高学府的校长,国子监的祭酒大人,杨正己!
微微低下头,并不与他对视,显得礼貌恭敬。但是仍然用余光打量着这位老人。
他恐怕是自己见过的衣着最为华丽的大唐男人。头戴着武弁,簪白笔。身着,绛纱单衣,绛纱帷裳,白纱中单、白裙、白襦。身上配饰着绛纱蔽膝、曲领、白假带、革带,紫绶,水苍玉。金带玉束,腰间悬挂鱼袋,足下乌舄。
看到他,贺兰敏之仿佛看到了整个大唐的繁华盛况。这应该就是公卿参加朝会时最正式的服装吧?整个就体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华丽之美,但是这种华丽并不空洞。它所衬托出来的威严,庄重和肃穆,不是之前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戏子服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的。
每向前走一步,身上的袍服都会不断地摇动,身上的配饰也轻微的摆动,但是却没有发出任何的声音。这位祭酒大人并没有过得的打量贺兰敏之,但是当他从身边走过的时候,贺兰敏之还是不自觉的从胡毯上起立弯腰,以示恭敬。
他朝着杨氏夫人很是恭敬的弯了弯腰,喊了一声:“阿姐。”
唐朝人开放,面对着长辈都没有那么多的礼数。面对着平辈就更没有了。尤其是到了这个岁数,在私下里也就更不用太过于注意这些礼节了。可见,此人还是很...固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