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清药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像谨欢这种天下无双的懒货,之前胤祉来问她报纸的名字到底定什么的时候,她直接复制剪裁粘贴了一下,报道时政要闻的叫《参考消息》,报道民生百态的就叫《京城日报》,胤祉觉得挺好,系统差点没跳脚。
系统:“宿主,你这是抄袭,抄袭啊你知道吗?”
谨欢漠然回道:“哦。”
系统:“你知道了你还做?”
“咳咳,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啊,所谓抄袭呢,根据度娘的解释,抄袭呢,是指窃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你说我抄袭,请问被我抄的主体现在在哪儿?”开玩笑,当年她跟人家撕这些的时候系统还不知道在哪儿猫着呢,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y啊!
系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百味交陈说道:“宿主,你真的变聪明了。”
谨欢:“呵呵。”
反正现在这两份报纸连影子还没有呢,让她这个假冒伪劣的先人暂时借用一下怎么了,这可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呢。
本身日报的定位就比较轻松愉悦,除开各种绯闻八卦,就是志异故事小广告这一类的东西,谨欢还特别假公济私地给自家女学打起了广告,今年秋季又要招收新生了哦,上一年毕业的学生现在多么出色之类巴拉巴拉的,看得就让人恨不得现在就领着自家孩子去报名才好呢。
翰林院里不是没人对这么报纸提出过异议,但是提出异议的全都被五贝勒给踢到《参考消息》那一组了。姑姑可是说了,现在办报的这些人将来会发展成一个编辑部,这些人就是最初始的工作人员,要知道三年一次春闱,期间还会有加开的恩科,每次都要录取至少一百多号人,不外放的就全都堆积在了这翰林院里。
虽说有个“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不成文的说法,但是翰林院里有多少人,内阁又有几个人?就算是三鼎甲,赋闲在这翰林院中的也不少,现在有个让这些人施展的地方,居然还唧唧歪歪,去干没钱赚的吧你。
对的,没钱赚的。
《参考消息》偏向时政,每五日印刷一次,到时候会让学校的学生们轮流出来为不识字的百姓们诵读讲解。年轻点的学生们都有些好为人师的小毛病,百姓们又都推崇读书人,想来多得是人愿意来做这个事情,反正风声一放出去,各地的学校就积极开始组织排班表了。又因为这是有政治性质的,所以所有的《参考消息》都是免费发放,印刷耗费的钱财全都出自国库。
国库现在丰盈了吧,可是户部尚书还是个铁公鸡,谁来要钱都想啄两口,要不是胤禛在户部凭借一张冰山脸打下了“江山”,这笔款子也没法这么迅速地到账。不过现在不论是制纸还是印刷,都有机器帮忙,速度比起从前来快了不知多少,多费一些钱财而已,国库里扫扫地缝子就有了。
但是《京城日报》不一样啊,单看名字就知道,谨欢是想把这一类的报纸做成连锁的,比如说《金陵日报》又或者《武林日报》之类的,随便嘛,哪个地方的有眼光,上报了朝廷之后就做呗。
《京城日报》是花钱的,也很便宜,一文钱一份,这个价格不是谨欢定的,毕竟她对物价实在没什么敏感度,从来吃喝不要钱的人,手里积蓄更丰厚,在钱财上,实在不能对谨欢有什么要求。这个价格是胤禛定的。
一开始还有人在背后唧唧歪歪呢,要么说胤禛神经病,一文钱,干脆不要钱好了。要么说胤禛假正经,一文钱能干什么,至少要五文钱啊。可是谁让胤禛是掌握着户部的男人呢,他说一文钱,那么《京城日报》就是一文钱。
当然了,《京城日报》主要的盈利也不是在这一文钱上,盈利的大头自然还是广告。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这《京城日报》发售了,自然有那心明眼亮的能看到这广告的好处,到时候还怕没人捧着银子上门来嘛。
而这些广告费,除了用以支付《京城日报》的开支之外,剩下有一部分会被挪作编辑人员的润笔费,也就是说,翰林院中现在参与了《京城日报》编纂的人都会有银子可拿。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成日里闷在翰林院里的可怜蛋们有什么额外收入呢,穷翰林,穷翰林,这个外号可不是白来的。日报虽不如消息忙碌,赶着官员们休沐的时候一旬出一次报,次数乍一看不多,可是积攒起来,一年便是三十六次,三十六次的润笔费,加起来绝对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在剔除了那些不稳定分子之后,胤祉将这个消息隐晦地透露给了兢兢业业负责着日报的这群人,一时间,负责日报的众人越发的勤勉了起来。
银子,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他们一定要努力,还要更加努力,让日报卖得更好,让五贝勒,让长公主,让万岁爷看到他们的本事和才华,也为了更多的银,哦,不对,润笔费,润笔费。
日报这边鸡血打得太足,消息那边因为事情重要还在慢慢磨蹭,在上报了之后,胤祉决定先发行日报。
于是乎,这一日,京城多了个新鲜玩意儿,育婴堂的孩子们斜跨着一个布包,满京城的吆喝,“日报日报,京城日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有,看日报啦,一文钱一份,看日报啦……”
一文钱一份,多便宜呢,还是有字的纸,当下就有略微识字的人拦住了报童,掏出一文钱来买了一份日报,开始阅读起来。
报童们贩卖的还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朝廷官员们的订购,他们的报纸自有专门负责的人送到门子那里。除此之外,就是各家酒馆茶馆里,今天说书人没有说书,而是在面前铺了一张报纸,向堂下客人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报纸的来历,倒是没说是翰林院编的,只假托说一句“有识之士”,而后就开始读起报来。
世人皆敬仰读书人,不管是谁办的,既然是有文化的,他们的声气也就低了,这时候便仔细研读又或者是侧耳倾听起来。
谨欢一开始生出办报纸的想法就是为了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换个方式搞臭高启思的名声,故而今日日报上最显眼同时也占了最大的篇幅的就是高启思的故事,为着这个,谨欢还特别委屈的把女学的广告给挪到后面去了呢。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朝中有一位高姓大臣,出身江南,现居……”
这一天,全京城的茶楼酒馆都在讲某一位高姓官员停妻再娶,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故事。
要说指名道姓嘛,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细节写得这么清楚,当然会有人能够猜出来,毕竟可不是所有官员家都天天上演全武行的。至于说为什么要把姓名给春秋笔法嘛,当然是为了到时候死不认账咯,反正我又没有点名道姓说是你高启思,你看,都没说是哪一朝哪一代呢,你这么积极地跳出来,果然是德行有损吧你。
文人的笔杆子,胤祉这点坏心思全都点在这上面了,平常谁逮着他都能欺负,可是论起这个来,哼哼,终于轮到我们五贝勒欺负人了。
这故事可是难得由谨欢操刀,由她口述,再由胤祉润色,胤礽胤禛添油加醋给写出来的。完完全全的白话,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得明明白白,而且言辞讥讽,字字如刀,只听得人怒发冲冠,恨不得将那负心薄幸之人拖出来,狠狠揍一顿才好。
一开始一个个还是老老实实听故事,可是越听就越迷糊,尤其是某些知情人士,怎么觉着这故事的主人公跟住在东香胡同的那位高大人那么像呢?
姓高,江南人士,娶了座师的女儿,又纳了妾,家里天天家宅不宁……
“这不就是那位高大人嘛,往日里看他斯文得很,没想到竟是个人面兽心。”
“呸,这样的人也配当官!”
“嘘嘘嘘,禁言禁言,此事既然写了出来,那么只要这事闹大,圣上就会知道,等到圣上知道此事,必会有定论的。”
“正是如此,我们该把这事儿再闹大一点,才好为那无辜的韩氏讨一个公道才是。”
“此言有理,正该为那韩氏讨一个公道!”
听到这里,在各处煽动群众的人相互间使了个眼色,默默后退了。
今日休沐,昨夜高宅又爆发了一次争吵,吴氏仗着正妻之位狠狠修理了妾侍一番,可是等到高启思回来,妾侍有了依仗,倒是吴氏又落了下风。只是吴氏在这家里经营日久,自然也不是好相与的,夫妻俩又狠狠吵了一回,只听得左右邻居恨不得往他家里砸东西,才都偃旗息鼓,各自歇下不提。
因着晚上闹得凶了,这一日高启思自然就起得迟了,而且谨欢还特意交代了,“漏送”高大人家的报纸,所以等到高家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时,高家上下还没人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呢。
“老爷老爷,不好啦,外面围着许多人,正在不断叫骂呢。”管家一头大汗,匆匆跑进偏院禀告道。
“什么?”高启思刚从小妾的床上爬起来,闻言一惊,脚下一绊,跌了个狗吃屎。
像谨欢这种天下无双的懒货,之前胤祉来问她报纸的名字到底定什么的时候,她直接复制剪裁粘贴了一下,报道时政要闻的叫《参考消息》,报道民生百态的就叫《京城日报》,胤祉觉得挺好,系统差点没跳脚。
系统:“宿主,你这是抄袭,抄袭啊你知道吗?”
谨欢漠然回道:“哦。”
系统:“你知道了你还做?”
“咳咳,我来给你科普一下啊,所谓抄袭呢,根据度娘的解释,抄袭呢,是指窃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你说我抄袭,请问被我抄的主体现在在哪儿?”开玩笑,当年她跟人家撕这些的时候系统还不知道在哪儿猫着呢,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y啊!
系统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百味交陈说道:“宿主,你真的变聪明了。”
谨欢:“呵呵。”
反正现在这两份报纸连影子还没有呢,让她这个假冒伪劣的先人暂时借用一下怎么了,这可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事呢。
本身日报的定位就比较轻松愉悦,除开各种绯闻八卦,就是志异故事小广告这一类的东西,谨欢还特别假公济私地给自家女学打起了广告,今年秋季又要招收新生了哦,上一年毕业的学生现在多么出色之类巴拉巴拉的,看得就让人恨不得现在就领着自家孩子去报名才好呢。
翰林院里不是没人对这么报纸提出过异议,但是提出异议的全都被五贝勒给踢到《参考消息》那一组了。姑姑可是说了,现在办报的这些人将来会发展成一个编辑部,这些人就是最初始的工作人员,要知道三年一次春闱,期间还会有加开的恩科,每次都要录取至少一百多号人,不外放的就全都堆积在了这翰林院里。
虽说有个“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不成文的说法,但是翰林院里有多少人,内阁又有几个人?就算是三鼎甲,赋闲在这翰林院中的也不少,现在有个让这些人施展的地方,居然还唧唧歪歪,去干没钱赚的吧你。
对的,没钱赚的。
《参考消息》偏向时政,每五日印刷一次,到时候会让学校的学生们轮流出来为不识字的百姓们诵读讲解。年轻点的学生们都有些好为人师的小毛病,百姓们又都推崇读书人,想来多得是人愿意来做这个事情,反正风声一放出去,各地的学校就积极开始组织排班表了。又因为这是有政治性质的,所以所有的《参考消息》都是免费发放,印刷耗费的钱财全都出自国库。
国库现在丰盈了吧,可是户部尚书还是个铁公鸡,谁来要钱都想啄两口,要不是胤禛在户部凭借一张冰山脸打下了“江山”,这笔款子也没法这么迅速地到账。不过现在不论是制纸还是印刷,都有机器帮忙,速度比起从前来快了不知多少,多费一些钱财而已,国库里扫扫地缝子就有了。
但是《京城日报》不一样啊,单看名字就知道,谨欢是想把这一类的报纸做成连锁的,比如说《金陵日报》又或者《武林日报》之类的,随便嘛,哪个地方的有眼光,上报了朝廷之后就做呗。
《京城日报》是花钱的,也很便宜,一文钱一份,这个价格不是谨欢定的,毕竟她对物价实在没什么敏感度,从来吃喝不要钱的人,手里积蓄更丰厚,在钱财上,实在不能对谨欢有什么要求。这个价格是胤禛定的。
一开始还有人在背后唧唧歪歪呢,要么说胤禛神经病,一文钱,干脆不要钱好了。要么说胤禛假正经,一文钱能干什么,至少要五文钱啊。可是谁让胤禛是掌握着户部的男人呢,他说一文钱,那么《京城日报》就是一文钱。
当然了,《京城日报》主要的盈利也不是在这一文钱上,盈利的大头自然还是广告。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这《京城日报》发售了,自然有那心明眼亮的能看到这广告的好处,到时候还怕没人捧着银子上门来嘛。
而这些广告费,除了用以支付《京城日报》的开支之外,剩下有一部分会被挪作编辑人员的润笔费,也就是说,翰林院中现在参与了《京城日报》编纂的人都会有银子可拿。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成日里闷在翰林院里的可怜蛋们有什么额外收入呢,穷翰林,穷翰林,这个外号可不是白来的。日报虽不如消息忙碌,赶着官员们休沐的时候一旬出一次报,次数乍一看不多,可是积攒起来,一年便是三十六次,三十六次的润笔费,加起来绝对是一笔很可观的收入了。
在剔除了那些不稳定分子之后,胤祉将这个消息隐晦地透露给了兢兢业业负责着日报的这群人,一时间,负责日报的众人越发的勤勉了起来。
银子,银子,白花花的银子!
他们一定要努力,还要更加努力,让日报卖得更好,让五贝勒,让长公主,让万岁爷看到他们的本事和才华,也为了更多的银,哦,不对,润笔费,润笔费。
日报这边鸡血打得太足,消息那边因为事情重要还在慢慢磨蹭,在上报了之后,胤祉决定先发行日报。
于是乎,这一日,京城多了个新鲜玩意儿,育婴堂的孩子们斜跨着一个布包,满京城的吆喝,“日报日报,京城日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有,看日报啦,一文钱一份,看日报啦……”
一文钱一份,多便宜呢,还是有字的纸,当下就有略微识字的人拦住了报童,掏出一文钱来买了一份日报,开始阅读起来。
报童们贩卖的还只是小头,真正的大头是朝廷官员们的订购,他们的报纸自有专门负责的人送到门子那里。除此之外,就是各家酒馆茶馆里,今天说书人没有说书,而是在面前铺了一张报纸,向堂下客人简单介绍了一下这报纸的来历,倒是没说是翰林院编的,只假托说一句“有识之士”,而后就开始读起报来。
世人皆敬仰读书人,不管是谁办的,既然是有文化的,他们的声气也就低了,这时候便仔细研读又或者是侧耳倾听起来。
谨欢一开始生出办报纸的想法就是为了在这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换个方式搞臭高启思的名声,故而今日日报上最显眼同时也占了最大的篇幅的就是高启思的故事,为着这个,谨欢还特别委屈的把女学的广告给挪到后面去了呢。
“话说某年某月某日,朝中有一位高姓大臣,出身江南,现居……”
这一天,全京城的茶楼酒馆都在讲某一位高姓官员停妻再娶,忘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故事。
要说指名道姓嘛,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可是这细节写得这么清楚,当然会有人能够猜出来,毕竟可不是所有官员家都天天上演全武行的。至于说为什么要把姓名给春秋笔法嘛,当然是为了到时候死不认账咯,反正我又没有点名道姓说是你高启思,你看,都没说是哪一朝哪一代呢,你这么积极地跳出来,果然是德行有损吧你。
文人的笔杆子,胤祉这点坏心思全都点在这上面了,平常谁逮着他都能欺负,可是论起这个来,哼哼,终于轮到我们五贝勒欺负人了。
这故事可是难得由谨欢操刀,由她口述,再由胤祉润色,胤礽胤禛添油加醋给写出来的。完完全全的白话,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得明明白白,而且言辞讥讽,字字如刀,只听得人怒发冲冠,恨不得将那负心薄幸之人拖出来,狠狠揍一顿才好。
一开始一个个还是老老实实听故事,可是越听就越迷糊,尤其是某些知情人士,怎么觉着这故事的主人公跟住在东香胡同的那位高大人那么像呢?
姓高,江南人士,娶了座师的女儿,又纳了妾,家里天天家宅不宁……
“这不就是那位高大人嘛,往日里看他斯文得很,没想到竟是个人面兽心。”
“呸,这样的人也配当官!”
“嘘嘘嘘,禁言禁言,此事既然写了出来,那么只要这事闹大,圣上就会知道,等到圣上知道此事,必会有定论的。”
“正是如此,我们该把这事儿再闹大一点,才好为那无辜的韩氏讨一个公道才是。”
“此言有理,正该为那韩氏讨一个公道!”
听到这里,在各处煽动群众的人相互间使了个眼色,默默后退了。
今日休沐,昨夜高宅又爆发了一次争吵,吴氏仗着正妻之位狠狠修理了妾侍一番,可是等到高启思回来,妾侍有了依仗,倒是吴氏又落了下风。只是吴氏在这家里经营日久,自然也不是好相与的,夫妻俩又狠狠吵了一回,只听得左右邻居恨不得往他家里砸东西,才都偃旗息鼓,各自歇下不提。
因着晚上闹得凶了,这一日高启思自然就起得迟了,而且谨欢还特意交代了,“漏送”高大人家的报纸,所以等到高家门外聚集了不少人时,高家上下还没人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呢。
“老爷老爷,不好啦,外面围着许多人,正在不断叫骂呢。”管家一头大汗,匆匆跑进偏院禀告道。
“什么?”高启思刚从小妾的床上爬起来,闻言一惊,脚下一绊,跌了个狗吃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