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大秦长寿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时年不过十五的张良,还没有脱离家族的庇佑,乍然间就经历了破国的凄风苦雨,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人就被弄到秦国来了。
张良恨吗?他当然是恨的。可是当扶苏肃穆又谨然地问他韩非到底有何错的时候,方才还辩驳的他,却突然间说不出口了。
韩非错了吗?韩非错在哪里了呢?
“韩非身为韩国之人,不思与国人共患难,而独自享乐,难道不是错吗?”思索了一番之后,张良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回答你吧。
扶苏年纪小,个子比起张良来也矮,可是此刻落在众人眼中,扶苏公子气场两米八,杠杠的!
“第一,现今已经没有韩国了,有的只是颍川郡,故而老师和你口中的国人,都只是我秦国颍川郡人,大秦尚在,何来患难之说?第二,老师享乐与否先放在一边不做讨论,你口中的患难之人,难在何处?难在腹中饥饿无米粮下锅?难在衣裳破烂不可蔽体?还是难在屋破瓦烂,不可遮挡风雨?”
“你……”张良张嘴就要辩驳,而扶苏却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姑姑告诉他,不管有理没理,反正要把对方说得无话可说,那么你就是有理了。
“只怕这三者都不是吧,虽不说锦衣玉食,琼楼玉阁,却也是美食华衣,偌大庭院,婢仆成群,需知前韩不过阶下之囚,我大秦这般对待尔等,还想要何!”扶苏跟着谨欢学得最好的,就是这装逼的本事,小小的少年眼中俱是轻慢之色,可偏偏不让人觉得高傲难攀,这一字字一句句说将出来,只怕不管是谁,都要说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
可不就是,阶下囚想要什么待遇?都亡国之君了,能保命就是最大的仁慈,难不成还做梦还要从前的待遇不成?
扶苏观察着张良的脸色,不待他反驳,接着又道:“这天下,原本就是有能者居之,难不成你要各国都讲仁义?若是如此,昔年何来三家分晋?”打蛇要打七寸,扶苏这一句话,就把韩国死死给钉住了。
因为晋无公族,故而卿大夫的权利就很重,后来各家争斗到最后,晋静公被废,韩赵魏三支分晋。不管历史怎么被掩饰,这是改不掉的事实。
“若按你所言,那么韩国当年行的也是不仁不义之事,若是如此,那我大秦灭韩魏,倒是替晋国报仇了。”扶苏带着一丝嘲讽的微笑说道。
张良:“……”
这完全就不对啊好嘛!明明是在说韩非的事情好不好,为什么被扯到了三家分晋的事情上来!而且被他这么一说,为什么都有种韩魏活该的感觉了呢?不对,不对,不能被秦人迷惑!
“好,如公子所言,且不提战事与国事,单提人情,韩非作为韩国公子,昔年不报效韩国也就罢了,而今居然效力于秦国,敢问,此举莫非不是不仁不义吗?”张良默默咬了咬牙,又坚定地把话题给拉了回来。
“哈哈哈哈……”若说扶苏刚才还是用表情来嘲讽,现在就是切切实实用笑声在拉仇恨了。
看到这一幕的李斯和韩非都纷纷转过了头,就是与扶苏接触还不算久的龙阳君都莫名地觉得哪里不对了起来。
唯有谨欢,眼神亮晶晶的,死死盯着扶苏,活像看到了稀世奇珍一般。
要说韩非一开始心中还有愤懑和苦楚,现在都快被这个小弟子给弄没了,剩下的只有对于弟子未来教育的担忧。
扶苏啊,你怎么跟你姑姑学得这么像啊?她这么讨人厌还没被人给打死是因为根本没人打得过她,你要是也这样,会被围殴的啊!
“这事情又绕回来了不是,早说了,如今都是秦人,敢问你为国效力,可算叛国,可算不仁不义?若是如此,那你当真不仁不义!再退一步说,老师并没有担任一官半职,还是说在你看来,教育弟子也算是叛国?那么当年孔丘可真是对不起鲁国啊!”
张良急得火都要蹿上天灵盖了,这小子分明就是在诡辩!“你这是在诡辩,你在……”
奈何,扶苏依然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便是退一万步说,昔年老师还在韩国之时,那个眼瞎心瞎之人,可曾听我老师半点劝导?明明知道我老师有经世之才,却因为忠言逆耳而不愿意听取,只顾得一味享乐,恣意欢谑,拿我师细微缺点取笑,刻意排挤,甚至于为了保命,将我师送来大秦做质子,这样的人,可配称为君主,又怎么配得上我老师的忠义胆忠肝!”扶苏字字句句振聋发聩,说到最后,更是堪称掷地有声。他虽年少,可是因为跟着谨欢习武的原因,也颇有一丝内力,若是他愿意,说话之时带来的震撼力,可不是单纯的大嗓门能比的。
“扶苏……”韩非低低叹了一声,眼眶居然都红了。
韩非不长于人情世故,性子有时候可说耿直得过分,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听不懂别人维护他的话,他教导扶苏至今,也不过一年有余,而扶苏今日却维护他到这般地步,韩非又怎能不感动呢。
“此事皆因我而起,我一成年男子,岂可让小儿护于身前,张良,我知你心中对我有诸多偏见,然而今日我只问你一句,即便今日不是秦国灭韩,那么日后,可会有他国灭韩?这天下大势,我知你也看得清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韩国,可有能力合这天下?”韩非这两问,便将张良问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张良怔怔往后退了两步,嘴皮子动了两下,脸色青白,这回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他年纪虽小,可是因为祖父父亲均为韩国宰相,出身政治世家,他看的,远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明白。
韩国就像是一大船,外面看着华丽结实,然则内里却早就千疮百孔,即将覆灭。张良说他看不起韩非,可他又看得起韩王吗?不是他要说大不敬的话,而是在韩王说出投降二字之后,他就彻底失去了让人尊敬的资格。
君子有节,而姬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生怕死的小人。在这样的君主的引领之下,韩国灭亡,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只是越是看得清真相,张良的心里就越发寒凉,他不敢去想,不敢去思考,所以他成了一个怯懦的小人,他选择了将怒火转移到了韩非的身上。
可是韩非,又何其无辜呢?
秦王只一纸书函,身为公子的韩非,就被韩王殷勤备至地“送”给了敌国,若说委屈,难道不是韩非最委屈吗?而他之所以今天敢冲着韩非这般说话,不过就是知道韩非心中挂念故国之人罢了。
他说韩非小人,说韩非不仁不义,可是他这般行为,又好到哪里去呢?
“喂,喂喂喂,”谨欢好奇地伸手戳了戳张良,“嗨,小子,你不是被打击过度了吧?”
张良这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就往后退了两步,而后就看到了刚刚那个还在嘲笑自己的女子手上有一张油纸,而油纸之上,是两块形如梅花的糕点。
“诺,疏肝解郁的,气大伤肝,吃一块吧,放心,没毒的。”谨欢顺手就从袖口里“捞”了两块梅花糕出来,她之前在战场上上因为没有原材料过得太苦逼了,回来之后就做了一堆的糕点塞进了背包里,生怕自己哪天又过上苦日子。
张良似乎是被谨欢给惊到了,下意识就顺着她的话捏起一块糕点,绵软如雪,清香扑鼻,入口即化,更加奇妙的是,这糕点入腹之后,真的像谨欢说的那样,让他的精神都觉得好了不少。
到底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在万年老阿姨心里,这个年纪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呢。谨欢伸手揉了揉张良的脑袋,“小小年纪,怎么就这么尖锐呢,小心将来短命啊,这世事自有天定,而今该当我大秦一统天下,天下大势,是你一个小毛孩子可以扭转的吗?所谓忠君爱国,并不是一味的死板,那叫蠢货,聪明人,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变通,要学会认清楚,应该忠什么样的君,爱什么样的国,像姬安那种八辈子出不了一个的怂货还要尊敬爱戴,那我还不如去跳郑国渠算了呢。”
明明是在宽慰张良的话,可是说到最后,无意中又刺激了张良一把。
是啊,郑国渠。韩王自以为这是疲秦之计,却万万没有想到,秦王居然真的答应了下来。韩王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秦王,心中怀的却是天下。十年一条郑国渠,千里关中成沃土。
可偏偏这一切,是韩国主动“帮助”秦国完成的,何其可悲!
张平每每在家中提到此事,都忍不住扼腕叹息,张良听得多了,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秦王也许残暴,可他的远见卓识,绝非韩王可相比。
所以,真的是他错了?韩国到如今,当真是咎由自取不成?
张良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好像一只飘摇在海上的小船,彻底迷失了方向。
李斯在韩非身侧暗暗朝谨欢拱了拱手,还是公主牛!瞧瞧这“胡说八道”的本事,谁能比得上啊!
时年不过十五的张良,还没有脱离家族的庇佑,乍然间就经历了破国的凄风苦雨,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呢,人就被弄到秦国来了。
张良恨吗?他当然是恨的。可是当扶苏肃穆又谨然地问他韩非到底有何错的时候,方才还辩驳的他,却突然间说不出口了。
韩非错了吗?韩非错在哪里了呢?
“韩非身为韩国之人,不思与国人共患难,而独自享乐,难道不是错吗?”思索了一番之后,张良决定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意来。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回答你吧。
扶苏年纪小,个子比起张良来也矮,可是此刻落在众人眼中,扶苏公子气场两米八,杠杠的!
“第一,现今已经没有韩国了,有的只是颍川郡,故而老师和你口中的国人,都只是我秦国颍川郡人,大秦尚在,何来患难之说?第二,老师享乐与否先放在一边不做讨论,你口中的患难之人,难在何处?难在腹中饥饿无米粮下锅?难在衣裳破烂不可蔽体?还是难在屋破瓦烂,不可遮挡风雨?”
“你……”张良张嘴就要辩驳,而扶苏却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姑姑告诉他,不管有理没理,反正要把对方说得无话可说,那么你就是有理了。
“只怕这三者都不是吧,虽不说锦衣玉食,琼楼玉阁,却也是美食华衣,偌大庭院,婢仆成群,需知前韩不过阶下之囚,我大秦这般对待尔等,还想要何!”扶苏跟着谨欢学得最好的,就是这装逼的本事,小小的少年眼中俱是轻慢之色,可偏偏不让人觉得高傲难攀,这一字字一句句说将出来,只怕不管是谁,都要说一句“人心不足蛇吞象”。
可不就是,阶下囚想要什么待遇?都亡国之君了,能保命就是最大的仁慈,难不成还做梦还要从前的待遇不成?
扶苏观察着张良的脸色,不待他反驳,接着又道:“这天下,原本就是有能者居之,难不成你要各国都讲仁义?若是如此,昔年何来三家分晋?”打蛇要打七寸,扶苏这一句话,就把韩国死死给钉住了。
因为晋无公族,故而卿大夫的权利就很重,后来各家争斗到最后,晋静公被废,韩赵魏三支分晋。不管历史怎么被掩饰,这是改不掉的事实。
“若按你所言,那么韩国当年行的也是不仁不义之事,若是如此,那我大秦灭韩魏,倒是替晋国报仇了。”扶苏带着一丝嘲讽的微笑说道。
张良:“……”
这完全就不对啊好嘛!明明是在说韩非的事情好不好,为什么被扯到了三家分晋的事情上来!而且被他这么一说,为什么都有种韩魏活该的感觉了呢?不对,不对,不能被秦人迷惑!
“好,如公子所言,且不提战事与国事,单提人情,韩非作为韩国公子,昔年不报效韩国也就罢了,而今居然效力于秦国,敢问,此举莫非不是不仁不义吗?”张良默默咬了咬牙,又坚定地把话题给拉了回来。
“哈哈哈哈……”若说扶苏刚才还是用表情来嘲讽,现在就是切切实实用笑声在拉仇恨了。
看到这一幕的李斯和韩非都纷纷转过了头,就是与扶苏接触还不算久的龙阳君都莫名地觉得哪里不对了起来。
唯有谨欢,眼神亮晶晶的,死死盯着扶苏,活像看到了稀世奇珍一般。
要说韩非一开始心中还有愤懑和苦楚,现在都快被这个小弟子给弄没了,剩下的只有对于弟子未来教育的担忧。
扶苏啊,你怎么跟你姑姑学得这么像啊?她这么讨人厌还没被人给打死是因为根本没人打得过她,你要是也这样,会被围殴的啊!
“这事情又绕回来了不是,早说了,如今都是秦人,敢问你为国效力,可算叛国,可算不仁不义?若是如此,那你当真不仁不义!再退一步说,老师并没有担任一官半职,还是说在你看来,教育弟子也算是叛国?那么当年孔丘可真是对不起鲁国啊!”
张良急得火都要蹿上天灵盖了,这小子分明就是在诡辩!“你这是在诡辩,你在……”
奈何,扶苏依然没有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便是退一万步说,昔年老师还在韩国之时,那个眼瞎心瞎之人,可曾听我老师半点劝导?明明知道我老师有经世之才,却因为忠言逆耳而不愿意听取,只顾得一味享乐,恣意欢谑,拿我师细微缺点取笑,刻意排挤,甚至于为了保命,将我师送来大秦做质子,这样的人,可配称为君主,又怎么配得上我老师的忠义胆忠肝!”扶苏字字句句振聋发聩,说到最后,更是堪称掷地有声。他虽年少,可是因为跟着谨欢习武的原因,也颇有一丝内力,若是他愿意,说话之时带来的震撼力,可不是单纯的大嗓门能比的。
“扶苏……”韩非低低叹了一声,眼眶居然都红了。
韩非不长于人情世故,性子有时候可说耿直得过分,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听不懂别人维护他的话,他教导扶苏至今,也不过一年有余,而扶苏今日却维护他到这般地步,韩非又怎能不感动呢。
“此事皆因我而起,我一成年男子,岂可让小儿护于身前,张良,我知你心中对我有诸多偏见,然而今日我只问你一句,即便今日不是秦国灭韩,那么日后,可会有他国灭韩?这天下大势,我知你也看得清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韩国,可有能力合这天下?”韩非这两问,便将张良问得再也说不出话来。
张良怔怔往后退了两步,嘴皮子动了两下,脸色青白,这回是真的无话可说了。
他年纪虽小,可是因为祖父父亲均为韩国宰相,出身政治世家,他看的,远比同龄的孩子更加明白。
韩国就像是一大船,外面看着华丽结实,然则内里却早就千疮百孔,即将覆灭。张良说他看不起韩非,可他又看得起韩王吗?不是他要说大不敬的话,而是在韩王说出投降二字之后,他就彻底失去了让人尊敬的资格。
君子有节,而姬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生怕死的小人。在这样的君主的引领之下,韩国灭亡,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罢了。只是越是看得清真相,张良的心里就越发寒凉,他不敢去想,不敢去思考,所以他成了一个怯懦的小人,他选择了将怒火转移到了韩非的身上。
可是韩非,又何其无辜呢?
秦王只一纸书函,身为公子的韩非,就被韩王殷勤备至地“送”给了敌国,若说委屈,难道不是韩非最委屈吗?而他之所以今天敢冲着韩非这般说话,不过就是知道韩非心中挂念故国之人罢了。
他说韩非小人,说韩非不仁不义,可是他这般行为,又好到哪里去呢?
“喂,喂喂喂,”谨欢好奇地伸手戳了戳张良,“嗨,小子,你不是被打击过度了吧?”
张良这才回过神来,下意识就往后退了两步,而后就看到了刚刚那个还在嘲笑自己的女子手上有一张油纸,而油纸之上,是两块形如梅花的糕点。
“诺,疏肝解郁的,气大伤肝,吃一块吧,放心,没毒的。”谨欢顺手就从袖口里“捞”了两块梅花糕出来,她之前在战场上上因为没有原材料过得太苦逼了,回来之后就做了一堆的糕点塞进了背包里,生怕自己哪天又过上苦日子。
张良似乎是被谨欢给惊到了,下意识就顺着她的话捏起一块糕点,绵软如雪,清香扑鼻,入口即化,更加奇妙的是,这糕点入腹之后,真的像谨欢说的那样,让他的精神都觉得好了不少。
到底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年,在万年老阿姨心里,这个年纪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呢。谨欢伸手揉了揉张良的脑袋,“小小年纪,怎么就这么尖锐呢,小心将来短命啊,这世事自有天定,而今该当我大秦一统天下,天下大势,是你一个小毛孩子可以扭转的吗?所谓忠君爱国,并不是一味的死板,那叫蠢货,聪明人,就应该知道什么叫变通,要学会认清楚,应该忠什么样的君,爱什么样的国,像姬安那种八辈子出不了一个的怂货还要尊敬爱戴,那我还不如去跳郑国渠算了呢。”
明明是在宽慰张良的话,可是说到最后,无意中又刺激了张良一把。
是啊,郑国渠。韩王自以为这是疲秦之计,却万万没有想到,秦王居然真的答应了下来。韩王只看得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秦王,心中怀的却是天下。十年一条郑国渠,千里关中成沃土。
可偏偏这一切,是韩国主动“帮助”秦国完成的,何其可悲!
张平每每在家中提到此事,都忍不住扼腕叹息,张良听得多了,心中也有了自己的判断。
秦王也许残暴,可他的远见卓识,绝非韩王可相比。
所以,真的是他错了?韩国到如今,当真是咎由自取不成?
张良陷入了一片迷茫之中,好像一只飘摇在海上的小船,彻底迷失了方向。
李斯在韩非身侧暗暗朝谨欢拱了拱手,还是公主牛!瞧瞧这“胡说八道”的本事,谁能比得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