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开伙饭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阿福笑道,“娘,你没看到武老伯的脸色?”
王氏想想武木匠的黑脸,失望得不行,眼圈又有些红了。
陈阿福劝道,“娘,我病才好,这事还不急。”
陈名也觉得招武长生当上门女婿不可能,他先还怕阿福起这个心思,最后得不到会难过。现在见她这么说,很是高兴她能清醒对待这件事。
说道,“阿福说得对,长生的条件太好了,他家里是不会同意他当上门女婿的。”看了陈阿福一眼,又说,“咱们阿福长的俊,又聪慧能干,不愁找不到好后生。嗯,最好找那种自身条件好,但家里穷些的后生。”
陈阿福点头,陈名说的是实情。武长生不错,却不是自己能想的。
七月二十八日,宜搬家。
这天吃过早饭,陈阿福和陈大宝、陈名、王氏就开始把锅碗瓢盆及被褥衣裳都搬去了新房子。这一天,也算陈阿福母子开始立户单独过日子了。
陈名和王氏虽然嘴上笑着,眼圈却是红着的。阿禄更直接,已经抹起了眼泪。
陈阿福笑着把阿禄搂进怀里说,“傻弟弟,姐姐又不是嫁人离开家。咱们住得这么近,还会在一个锅里吃饭。姐姐的家,也是你的家,你想过来就过来,就像姐姐来这边一样啊。”她的话也是说给陈名和王氏听的。
陈大宝更会说,“小舅舅,你要这么想,不是我和我娘搬新家了,而是咱们家又多出了几间新屋子。若是小舅舅想过来住更好,你就住西屋,跟金宝它们作伴。”
这话把陈阿禄说的破涕为笑,陈名和王氏也笑起来。
陈阿福看了大宝一眼,真是个狡猾小子。
七七和灰灰嫌搬家杂乱,早上就飞去林子里了。
晌午,陈阿福家吃开伙饭。她本来谁都不想请,陈名的意思还是把陈老太请来,让新家多点人气,也让老太太高兴高兴,知道阿福心里还有她。
这次不请大房胡氏也不会生气,因为凡是吃开伙饭都是要送礼的。
陈名还专门跟老太太说了,阿福搬家不要跟陈业说,否则陈业定会让胡氏买贺礼。胡氏不买东西说话都不好听,若是花钱买了东西,更不会有好话。毕竟搬家是喜事,他们不想生气。
老太太也知道胡氏的德性,气得肝痛也无法。毕竟要给大儿留脸面,不愿意让他难堪,有些话不好明说出来。
陈名和王氏送的礼是一口袋精米,十只小鸡崽,连阿禄都拎了四个细瓷碗进来。
晌午,陈老太来了,她送了四个粗瓷大碗。她还说不知阿贵和高氏怎么知道阿福今天搬家,阿贵悄悄让她带来一个瓷汤盆恭贺陈阿福。
老太太先还高高兴兴的,进屋一看满屋的新家具,脸色便沉了下来。
大声说道,“哎哟,买这么多新家什,那得花多少钱啊。阿福,你爹娘养你不容易,他们还过得那么艰难,家什都是破破烂烂的,你咋忍心买这么好的家什?即使买了,也应该先给你爹娘用才是啊,咋一点孝心都没有。”
陈名赶紧拦道,“娘,你误会阿福了。买家什的钱都是阿福自己挣的,她还给了我一些,让我过好日子。可我不想马上花了,一部分给阿禄治了腿,还留了一些给阿禄读书。阿禄聪明得紧,腿好后就送他去私塾。”
老太太听了,才没有言语,但脸色始终不太好看。觉得陈阿福买了好家什,就是应该先给自己儿子用。
陈阿福十分无奈,但看在陈名的面子上,也不想跟老太太一般计较。
晌午做了六菜一汤,红烧鱼、豇豆烧肉、青椒炒肉片、韭菜炒鸡蛋、炝白菜、凉拌黄瓜,萝卜大骨汤,外加白米饭。
取六六顺的意思。
老太太看到这么丰富的一桌,又有些肝疼,总觉得陈阿福的日子咋比自己儿子过得还好。
菜刚摆上桌,就听到敲门声,是长根媳妇带着小石头、武小青来了。小青是小石头的妹妹,刚满三岁,虽然长得黑点,但小模样还是讨喜。
小石头还有个哥哥武木,九岁,在上水村的私塾念书。
长根媳妇笑道,“听小石头说你们今天搬家,我们娘三个就不请自来了,可别笑话我们嘴馋。”
她还拿了一个木桶、两副筷子当贺礼。
长根媳妇跟王氏和陈阿福都要好,陈阿福一家人都非常欢迎他们。
他们一家三口来了,就要分桌了。陈名和陈老太在炕桌上吃,其他人在地下的大桌子上吃。
长根媳妇吃着菜说,“怪不得小石头经常说阿福妹子做菜吃好,果真。”
这点陈老太也有同感,说道,“也是,你家的饭菜就是香。”心道,这小妮子的确是个有福的,她的病一好,不仅会挣钱,会做菜,连老二的病也好了许多。这么想着,心里的气也就消了。
陈名又问了长根媳妇一些上水私塾的事。等阿禄的病好了,也想去那里上学。
附近三个村,只上水村有家私塾,是棠园的主子出钱办的。上水私塾不仅离得近,一刻多钟就能走到,听说两个教书先生的学问都十分不错。
长根媳妇得意地说,“私塾的蒋先生是秀才,学问极好,当年还考了县案首。只不过运气不好,后来摔断腿成了瘸子,才不能继续科考。十几年前,楚大爷的娘楚夫人出钱让罗管事办起了这家私塾,又让人把蒋先生请来。”看陈家人都有些愣神,又道,“棠园是楚夫人的嫁妆庄子,棠园的罗管事就是楚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房。虽然没听说楚夫人来过棠园,但楚大爷偶尔会来一趟,住两天,听说还会过问私塾的事呢……只不过,上水村的孩子读书要便宜些,其他村的人读书要多点钱。即使这样,还是比镇上的私塾便宜些。”
武家人很是为自家认识罗管事和知道棠园一些事而自豪。
陈老太却道,“都说上水私塾好,我却觉得不咋地。我家阿贵在那里读了好几年书,他老子花了那么多钱,还不是没读出个明堂来。”
陈阿福笑道,“娘,你没看到武老伯的脸色?”
王氏想想武木匠的黑脸,失望得不行,眼圈又有些红了。
陈阿福劝道,“娘,我病才好,这事还不急。”
陈名也觉得招武长生当上门女婿不可能,他先还怕阿福起这个心思,最后得不到会难过。现在见她这么说,很是高兴她能清醒对待这件事。
说道,“阿福说得对,长生的条件太好了,他家里是不会同意他当上门女婿的。”看了陈阿福一眼,又说,“咱们阿福长的俊,又聪慧能干,不愁找不到好后生。嗯,最好找那种自身条件好,但家里穷些的后生。”
陈阿福点头,陈名说的是实情。武长生不错,却不是自己能想的。
七月二十八日,宜搬家。
这天吃过早饭,陈阿福和陈大宝、陈名、王氏就开始把锅碗瓢盆及被褥衣裳都搬去了新房子。这一天,也算陈阿福母子开始立户单独过日子了。
陈名和王氏虽然嘴上笑着,眼圈却是红着的。阿禄更直接,已经抹起了眼泪。
陈阿福笑着把阿禄搂进怀里说,“傻弟弟,姐姐又不是嫁人离开家。咱们住得这么近,还会在一个锅里吃饭。姐姐的家,也是你的家,你想过来就过来,就像姐姐来这边一样啊。”她的话也是说给陈名和王氏听的。
陈大宝更会说,“小舅舅,你要这么想,不是我和我娘搬新家了,而是咱们家又多出了几间新屋子。若是小舅舅想过来住更好,你就住西屋,跟金宝它们作伴。”
这话把陈阿禄说的破涕为笑,陈名和王氏也笑起来。
陈阿福看了大宝一眼,真是个狡猾小子。
七七和灰灰嫌搬家杂乱,早上就飞去林子里了。
晌午,陈阿福家吃开伙饭。她本来谁都不想请,陈名的意思还是把陈老太请来,让新家多点人气,也让老太太高兴高兴,知道阿福心里还有她。
这次不请大房胡氏也不会生气,因为凡是吃开伙饭都是要送礼的。
陈名还专门跟老太太说了,阿福搬家不要跟陈业说,否则陈业定会让胡氏买贺礼。胡氏不买东西说话都不好听,若是花钱买了东西,更不会有好话。毕竟搬家是喜事,他们不想生气。
老太太也知道胡氏的德性,气得肝痛也无法。毕竟要给大儿留脸面,不愿意让他难堪,有些话不好明说出来。
陈名和王氏送的礼是一口袋精米,十只小鸡崽,连阿禄都拎了四个细瓷碗进来。
晌午,陈老太来了,她送了四个粗瓷大碗。她还说不知阿贵和高氏怎么知道阿福今天搬家,阿贵悄悄让她带来一个瓷汤盆恭贺陈阿福。
老太太先还高高兴兴的,进屋一看满屋的新家具,脸色便沉了下来。
大声说道,“哎哟,买这么多新家什,那得花多少钱啊。阿福,你爹娘养你不容易,他们还过得那么艰难,家什都是破破烂烂的,你咋忍心买这么好的家什?即使买了,也应该先给你爹娘用才是啊,咋一点孝心都没有。”
陈名赶紧拦道,“娘,你误会阿福了。买家什的钱都是阿福自己挣的,她还给了我一些,让我过好日子。可我不想马上花了,一部分给阿禄治了腿,还留了一些给阿禄读书。阿禄聪明得紧,腿好后就送他去私塾。”
老太太听了,才没有言语,但脸色始终不太好看。觉得陈阿福买了好家什,就是应该先给自己儿子用。
陈阿福十分无奈,但看在陈名的面子上,也不想跟老太太一般计较。
晌午做了六菜一汤,红烧鱼、豇豆烧肉、青椒炒肉片、韭菜炒鸡蛋、炝白菜、凉拌黄瓜,萝卜大骨汤,外加白米饭。
取六六顺的意思。
老太太看到这么丰富的一桌,又有些肝疼,总觉得陈阿福的日子咋比自己儿子过得还好。
菜刚摆上桌,就听到敲门声,是长根媳妇带着小石头、武小青来了。小青是小石头的妹妹,刚满三岁,虽然长得黑点,但小模样还是讨喜。
小石头还有个哥哥武木,九岁,在上水村的私塾念书。
长根媳妇笑道,“听小石头说你们今天搬家,我们娘三个就不请自来了,可别笑话我们嘴馋。”
她还拿了一个木桶、两副筷子当贺礼。
长根媳妇跟王氏和陈阿福都要好,陈阿福一家人都非常欢迎他们。
他们一家三口来了,就要分桌了。陈名和陈老太在炕桌上吃,其他人在地下的大桌子上吃。
长根媳妇吃着菜说,“怪不得小石头经常说阿福妹子做菜吃好,果真。”
这点陈老太也有同感,说道,“也是,你家的饭菜就是香。”心道,这小妮子的确是个有福的,她的病一好,不仅会挣钱,会做菜,连老二的病也好了许多。这么想着,心里的气也就消了。
陈名又问了长根媳妇一些上水私塾的事。等阿禄的病好了,也想去那里上学。
附近三个村,只上水村有家私塾,是棠园的主子出钱办的。上水私塾不仅离得近,一刻多钟就能走到,听说两个教书先生的学问都十分不错。
长根媳妇得意地说,“私塾的蒋先生是秀才,学问极好,当年还考了县案首。只不过运气不好,后来摔断腿成了瘸子,才不能继续科考。十几年前,楚大爷的娘楚夫人出钱让罗管事办起了这家私塾,又让人把蒋先生请来。”看陈家人都有些愣神,又道,“棠园是楚夫人的嫁妆庄子,棠园的罗管事就是楚夫人从娘家带来的陪房。虽然没听说楚夫人来过棠园,但楚大爷偶尔会来一趟,住两天,听说还会过问私塾的事呢……只不过,上水村的孩子读书要便宜些,其他村的人读书要多点钱。即使这样,还是比镇上的私塾便宜些。”
武家人很是为自家认识罗管事和知道棠园一些事而自豪。
陈老太却道,“都说上水私塾好,我却觉得不咋地。我家阿贵在那里读了好几年书,他老子花了那么多钱,还不是没读出个明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