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声色犬马之风情大宋 > 第三百五十章 被说服了

第三百五十章 被说服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闻李三郎即为人父,可喜可贺,异日吾将遣太医过府为尔娘子诊脉,但有所需,尔尽可遣人于内府要去。”刘太后笑容可掬,用一种很慈祥的语态的说道。

    李清却站在那里发愣,敢情是早有安排呢,太后一发话,王曾便起身离开了朝天阁,王曾一离开,太后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李清哪敢托大,忙起身垂手立着,可到底顶不过心中的好奇心,忍不住偷眼往对面望去。

    能把一个皇帝迷得神魂颠倒,那自然就该有一副倾国倾城的容貌才是,反正老子就要死了,不去瞅瞅那就亏大了,恐怕日后阎王爷都会骂我是笨蛋;可抬眼这么一瞧,李清只明白了一句话,什么叫百闻不如一见。

    刘太后丝毫没介意李清有些无礼的傻楞楞盯着她瞧,美女么,这样的情形见得还少?再说当年人家满街玩拨浪鼓的时候,身边那些追花逐香的眼神怕不比李清还要色迷迷些,并且李清眼神不是色迷迷,只是吃惊而已。

    其实李清不仅仅是吃惊,他还觉得很滑稽,太后站他对面这么一开口,让李清明白了屏风后面并没有站着另外一个大姑娘,那清脆的声音还正是对面这个面容有些苍老的老妇人发出来的,他还老在背后惦记着这个刘妹妹呢,那得倒回去三十年了。

    别说这年头了,就在后世里也不兴乱打听人家女眷的年纪,何况去询问当朝太后的春秋几何?所以李清总还抱着一丝幻想,小天子不过十来岁啊,按此推算太后最多也就是四十岁到头了,好歹风姿总要尚存一些,哪料到面对着是一个头发都很有些灰白的迟暮妇人。

    还刘妹妹长啊短的,分明得叫大妈才行了。

    话说人家真宗皇帝和刘妹妹之间的感情的确是真诚的,一点都不比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差劲,当初不顾满朝文武地反对。一心要立刘娥为后,而那个时候刘娥已经四十多岁了,绝不是以色事人的年纪,不过李清此时有了新见解,真宗皇帝多半非常迷恋刘太后的声音,他不是罗莉控也不是熟女控,一定是个声控。

    而且这声控对李清也很起作用,在他还有些发楞的当口,太后可是问了他好些话。而李清除了点头称是或者附和说好之外,别的什么也说不出来,因为太后还真象个大妈一样的对他嘘寒问暖。在江宁过得可好?一路还顺利否?现在回来见到水云庄的现状,可有什么不满意?

    直到太后说起官家,也就是当今天子时常挂念他李清,老闹着要招他回京。李清才醒悟过来,拱手对太后向天子请安,这原本就是个形式上的礼貌而已,人家贵为天子,哪会有什么不好的?可太后却摇头了,“官家闹着要御驾亲征延州,李三郎觉着好是不好?”

    开什么玩笑,一个小毛孩子,还玩什么御驾亲征?他以为打仗是玩得胜球?这不是胡闹么?李清正准备打个哈哈呢,却见太后盯着他一脸地郑重。  难道这是真的?这可不行,咱大宋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连子嗣都还没有呢,对阵李元昊要出个好歹那还得了?

    小天子找太后闹,不过是耍赖而已。难道满场文武就没个人劝劝?

    可还真是这样,想要御驾亲征的确是小天子不懂事提出来地,只是满场文武还真有不少人附和此议,纷纷上表支持,说什么秉承先祖余烈。振什么天朝雄风。还都是大道理,连太祖那句“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都被引用了无数回。

    这让太后着了难。才刚刚把丁谓收拾下去,真正的垂帘问政都没开始多久,现在下面一阵求战之声,加上小天子也改了性情,嚷着要象先帝、先祖一样,开疆扩土,要做个有为之君。

    一时间群情汹涌,咱大宋也象后世一样不缺愤愤的,动辄就会闹到卖国这个高度上来,太后想压制都有些束手无策,本来以一个女流之辈临朝就有很多人肚子里不满意呢,这下好,落人口实了,人家不正好说女人懦弱,不适合处理朝政么?说到这还真要为后世埋怨宋朝不思进取抱个冤,宋太祖那句“攘外必先安内”也并不能因为后来蒋介石错误的引用就是卖国地象征,这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远在宋朝立国之前,契丹人已经立国近百年了,而且武力非常强劲,且早已占据了幽云十六州,在南方尚存南唐、吴越,北方还有北汉、北齐这些小政权的时候,贸然攻击契丹是非常不合适的,因此宋太祖才说了这话。

    而宋朝至少在前期也绝对不是不思进取,宋太宗灭了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北汉后,就立即对契丹人发起了进攻,只是正因为的确太过仓促,才导致了高梁河之败,不过宋朝对于幽云十六州,一直是念念不忘的,这体现在宋太祖建立的“封桩库”上面。

    这“封桩库”里面的财物本来是宋初收缴各割据势力所藏金帛至京师,另置库储存,后来又把每年朝廷的节余存进去,宋太宗先改名右藏库,后又改为内藏库;设这个库地原因,就是为了幽云十六州,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对中原王朝的安危太重要了。

    当然宋朝的君主们还是有些天真,想着最好能拿钱买回那十六州,不过也做了行不通的打算,那就是一旦契丹人不同意,这些钱就是军费了,契丹人也不多,二十五贯买一个契丹精兵地人头,不就是二十万精兵么,五百万贯也就买完了。

    而太后把李清叫来,还真是找对人了,因为目前的情况,和这个李三郎的确有莫大的干系,首先人家宋仁宗本来是个风流皇帝,从来没想过要上什么沙场、玩什么亲征,最大的豪气不过是看看女子相扑,而且还是裸露上身地情况下,现在好了。认识了这么个龌龊人,诱导人家和那些军汉玩得胜球,弄得雄性荷尔蒙分泌得有些失常,看来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教导地人一定要选好,反正不能是李清这号。

    其次就是清风寨在延州干得的确漂亮,这都还算不上是军队呢,打得党项人丢盔卸甲不说,还能深入定难境内几百里。烧了人家大军地草料粮秣,一时间宋朝官儿们都有些豪气冲天,认为党项人根本不堪一击。

    当然太后还没有从这个历史高度看问题。招李清来无他,那清风寨本来就是李清地产业,人家自己处理好了,小天子还拿什么理由亲征?别的人更没法再起哄了。

    李清虽然不愿意混迹官场。可他不傻,更不会以为自己唤起大宋臣民的豪气而洋洋自得,无需太后把话挑得很明白,李清也知道,那些人鼓动天子亲征延州,其实是别有用心。

    不说党项人无能么,为什么还需要天子亲征?小孩子不懂事,那些大臣们也不懂?这哪是和党项人争胜,分明是和太后争权,一旦小天子领着重兵在外。又不缺名义,到时候太后坐在京城里,还能起多大作用?

    这可不能不让李清好好斟酌一番了,咱到了大宋来,起不了什么好的作用也就罢了。自己风流快活一生倒也舒服,可要起了坏作用,比如眼下提前挑起了大宋和党项人的纷争,这可让他心内如何能安?他还想着自己的孩子也能在繁花胜景的大宋一样逍遥快活呢。

    而提前和党项人开战,这责任实在是太大了。虽说历史上西夏一直就没能把大宋怎么样。可宋夏之战却象个无底洞一样,把大宋拖得筋疲力尽。就是因为费用过大,不得已范仲淹和王安石才先后进行改革,改革的失败,又很大程度的消耗了宋朝地实力,以至后来在面对金兵的入侵,变得不堪一击。

    并且和党项人开战还有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太后为什么不愿意宋兵助战地原因,因为太后告诉李清府库没钱,这个李清能够理解,宋真宗弄天书封禅、大修道观的已经折腾掉很多钱,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后来一和西夏开战,大宋朝一样是捉襟见肘,更别说现在了;因为没有战端,因此延州才不过二千兵马,要是战端一起,和党项人接境的地方有上千里,你哪知道党项人从什么地方攻进来?历史上宋夏开战后,光陕西五路,就有兵五十万之多,这是一个多么大负担。

    不过最让李清担心地还不是责任问题,府库没钱,那些官儿家里可有的是钱,大不了多抄些家,钱也就有了,要是朝廷不好出面,咱叫人打劫行不?可要是小天子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动下,一直闹着御驾亲征,李清则担心太后会收拾掉他,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哪有权力重要?真宗只有一个儿子,可太祖太宗就不只一个子孙,哪一个都有这名义,换掉又如何?历史上宋仁宗就是没有子息,最后不一样立了太宗的曾孙做皇帝么?

    这事绝对不能发生,别说一旦真的换了人做皇帝,对历史会起多大的变故,单从李清对小天子的喜爱来说就无法接受,他可明白太后有多大手段,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考虑的了,李清对太后点头,我去。

    当然要提条件,比如许胜不许败那条就是很不合理,面对着李元昊这样的牛人,那么强悍地契丹人都被灭了,何况咱呢?谁敢说必胜!正因为有这条,李清才认为太后是要借刀杀人,可李清忘了,这年月不管谁领兵出征,都是许胜不许败的,败了要问罪的啊;不过李清答应去延州,太后已经如释重负,因此李清说必要的时候,会将清风寨付之一炬,太后也点头应允,并说会补偿所失了。

    至于慈幼局收养的婴儿地户籍问题,太后亦一口应承,说是交由各府办理,绝不会入到贱籍里面,并且还客气的问李清,让江宁慈幼局的小孩都依刘姓如何?这个李清如何会不答应啊,有了太后的名义照应,想必这些小孩都能有个好结果了。

    连带在慈幼局帮忙的那些姑娘们,太后都同意考虑给她们脱籍,因为李清地要求也提地很合理,让罪人家属入贱籍这是大宋律,咱没法改变,可也不能灭了人家的向善之心,在慈幼局做了一定年限,就该考虑让人家脱籍了。

    水云庄当然是重回李清地名下,这个倒是李清不太愁的问题了,反正水云庄和皇家行宫就连在一起,再说现在张管家使劲掏内府的口袋,回不回的问题都不大;只是太后说要李清放心,他家娘子肯定会得到很好的照料,内府会时常派太医过来瞧,而且听说都能整治的一手好羹汤,太后还想尝尝呢;这让李清犯了好一番踌躇,太后的用心简直太直白,咱家的娘子就是人质了,可这招是对领兵打仗的武将才用的啊,咱算什么?

    还有心想不同意呢,太后笑咪咪的用她那和年纪极不相称的娇声说道:“延州乃是苦寒之地,李三郎何不怜惜自家娘子?再者,久在京城住惯之人,在延州怕是有些不适罢?”

    太后笑咪咪的,看不出心里怎么想,李清也笑咪咪,还是这样好,你要明说,咱肯定赖了不认帐,心照不宣罢,虽然李清不明白太后为什么不追究堇儿这件事,但可以肯定至少不会在现在追究。

    “官家若知李三郎已回京,必定心喜的很。”太后道。

    得,既然咱应承去延州了,当然会劝小家伙乖乖的京城里继续玩,虽然还没想到怎么劝,不过太后此行的目的达到,自然是要即刻回宫,莫非还真在水云庄吃饭么?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无须李清去送。

    而李清则是急忙跑回了花厅,柳七他们正在里面焦急的等待消息,不知太后之行是凶是吉,李清来不及和他们细说,一进了厅就大叫:“张管家即刻派人把谢大娘给请了来,怕不有好些事要交代的。”

    厅里三个人都是笑嘻嘻的看着李清,瞧急得这样子,这才多久没见啊?现在才想到派人去接,免了,人家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