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帝王心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把明宣赶出去后,建元帝与太子父子二人面色都带着凝重,不过隐约间也能瞧见一份喜色。
尤其是建元帝,他心中更是欢喜些,对太子喟叹道:“我家有麒麟儿,无需担忧了!”
太子虽也有些高兴,但也没顺着建元帝的话说下去,道:“父皇,明宣的情况未必如咱们预料的那般,而且叔祖飞升之际说的话想来也不是假的,明宣有没有那个福气还未可知,咱们现在是不是高兴地太早了?”
建元帝听到太子这么扫兴的话,倒也没觉得不满,只是说道:“太子,你不明白,将来只要明宣争气些,他的前途都不可限量,而我大周,国祚亦可多延几代,这是老祖宗早就提到过的,明宣和老祖宗一般,能有这般福缘,即使不如老祖宗,也不能修仙,可老祖宗难道舍得明宣这等资质的后代泯然众人吗?”
说到这里,建元帝似乎觉得说的话有些犯忌讳,但心情还是十分激动。而太子听了却觉得,以后须得更加督促明宣才是,不管明宣将来前途如何,至少也让明宣掌握主动的权力才行。
建元帝心中认定了明宣是和太祖那等人物,同样福缘深厚,要不然明宣怎会像太祖一样,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好似是被仙人点化了一样,忽然就懂了某些知识,明宣的情况和皇室传下来的关于太祖的记录几乎差不多。若明宣说的是真的,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文字,当世除了仙人,谁又能知道呢?这个根本做不了假。
建元帝心中不敢奢求让明宣成为太祖那样的人物,毕竟太祖那般惊才艳艳,能一举从异族手中收复汉家天下,然后又禅位把皇位留给太宗,独自去名川大山,洞天福地找寻修道的机缘,最后竟也成功了,得以得到飞升,古往以来从未有之。
可明宣只要有太祖两分能耐,建元帝也能含笑而逝了!
当然建元帝不只是为了祖宗基业,也是为了自己,建元帝仍旧记得,自己使用唯一一次机会与老祖宗说话机会时,心中的无奈与震撼。
他一直都知道,正是因为老祖宗的事迹太过骇人,让皇家能借着老祖宗的名声震慑那些野心之辈不敢有什么想法,可这并不是万能的,且不说别的,只说老祖宗已经成仙,稍微照顾下子孙后代就是顾念旧情了,可对于一个已经成仙的来说,子孙后代这种时人看重的并不能搅动仙人的情绪。
甚至建元帝都怀疑,要不是玉真道人有了出息,老祖宗恐怕早就不耐烦了,未必会把凡间的子孙后代放在心上。
可即使如此,在废太子的事情上,建元帝很敏锐的发觉到了,皇家对于修道者的威慑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前有蛊惑废太子妃的马道婆,后有废太子逼宫时,围在废太子周围的修道者们,前赴后继。
甚至到了现在,建元帝都还怀疑,还有修道者在盯着皇家,没办法,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能相信前后出过两位仙人的皇家会没有一点半点关于仙家宝贝的东西呢?
可建元帝自个有苦难言,他是知道那些话本子上经常会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可他没料到,就算是修道者也信了这话,说实在的,出了两位仙人的皇家,还真没有什么所谓的仙家宝贝,建元帝不知道是皇家两位老祖宗是不能还是不愿留下一些宝贝,不过不管哪种情况,皇家只是担了这么一个名声罢了。
建元帝觉得,他若是太宗皇帝,知道了太祖成了仙人,肯定不会留恋凡间权力,直接随着老祖宗一起飞升了。可太宗皇帝仍然滞留在凡间,足以证明,仙凡两别这句话是多么赤裸裸。
所以建元帝也不奢求明宣能够得道升仙,因为他根本不可能看到那一幕,他的目的其实在于,明宣有能让老祖宗关注的潜力,或者说,让别人知道明宣有这样的潜力,以此继续震慑那些心思浮动的奇人异士,以及有勃勃野心的人。
此时建元帝恨不得把明宣的特殊之处大肆宣传,以缓解自己最近的层层焦虑。
建元帝高兴地道:“此事当昭告天下,告慰祖宗。”
可太子却不能坐视建元帝这么做。徒显谦自从成了太子以后,知道了不少皇室秘辛,再加上最近建元帝因废太子的事情,一直有很多担忧,便把一些事情提前告诉了徒显谦。
徒显谦明白建元帝的担忧与不安,但他不愿意让建元帝利用自己的儿子以维持稳定。要知道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建元帝却有很多孙子,他不能让明宣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危险。
徒显谦想到当初玉真道人在时,曾隐约提到过的事情,玉真道人并不是只一心修仙不管世俗的,至少在他在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在京城兴风作乱。即使玉真道人飞升了,但玉真道人那些敌人可不见得全死了,就算实力下降不少,也不是明宣能对付得了的。
若是父皇把明宣的特别之处传出去,只怕是会有不少人会试探攻击明宣的,甚至这几乎是肯定的事实。
太子想了想,还是劝建元帝,道:“父皇,至少现在没人敢在明面上兴风作浪,明宣的事最好不要摆到明面上,毕竟明宣现在也看不出有太多能耐,对朝局的作用不大,不如对此事遮遮掩掩的,那些摸不清楚真相的人也许会更能忌惮一些。”
建元帝闻言表情冷了下来,他当然听得出太子的反对。可若是在皇家和明宣之间做一个选择,建元帝绝不会选后者,所以他觉得太子未免太过轻重不分。
对此徒显谦好似没看见建元帝的表情,继续说道:“儿臣记得当初太祖也是在禅位以后,才求仙问道的,而叔祖虽是宗室出身,但也早已出家,明面上与世俗并无牵扯。
且不说明宣能不能担起责任来,只说把明宣的能力渲染的神乎其神,那些有见识的人,会不会觉得皇家在故弄玄虚,还是说,父皇觉得明宣担不起太孙的责任?
若是这样,不如请父皇早早下旨,废去明宣太孙的身份,令其出家修道,将来若是明宣有几分福缘,有幸飞升,那到时候明宣定会感激父皇的成全。”
这话一出,建元帝的表情一僵,他也想到了这个限制,不由觉得有些尴尬。而且太子后半截话里的意思也说的很明白,明宣不是没有退路,若是卸去这一身责任,求仙问道,还有这般资质,凭着当初太祖对玉真道人的看重,对资质更好的明宣,说不得也更为喜欢,有太祖的喜欢,明宣成仙岂不是指日可待?
但建元帝却不能在这会儿松口,正如先前太子说的那样,若是要求仙问道,想来与凡俗势必不能有牵扯,更何况玉真道人飞升之际留下的话,老祖宗何等人物,那话假的可能性太小。
所以若是明宣也去修仙问道,那皇家与仙人之间的联系更是没有了。皇家一直以来的依仗就彻底消失,那样的话,损失可就更大了。
想到这建元帝脸面有些下不来台,太子倒也没有继续硬顶着,也缓和了语气,说道:“父皇放心,明宣有这样的福分到底是好事,而且甲骨的事情,若是公布出去,天下文人士子必定归心,早早找到这些记载文字的甲骨,记录并且分辨,才是对朝廷的大好事。”
建元帝又问道:“若是问起来历,该如何给世人解释?”
太子回道:“不是那谢志渊说,叔祖飞升之后,也留下了类似的文字吗?不妨让叔祖挂一挂名头,叔祖见多识广,又是仙人,别人势必不会质疑叔祖,想来叔祖应该不会与我等小辈计较。”
建元帝有些不甘心,道:“这未免让明宣吃亏了,你这个做父王的倒是心大。”
太子笑了笑,道:“这才是对他爱护,且为了朝廷大局考虑,把这个名头安在叔祖头上,不更让人忌惮吗?”
建元帝闻言眼前一亮,觉得这话倒是没错,毕竟明宣潜力再大,也比不得一个闲人,所以把名头安在玉真道人头上,反倒效果更好了。
建元帝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处理,明宣那里你安抚一下,等以后,朕这个祖父定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太子闻言笑了笑,道:“父皇放心,明宣还是懂事的,也多谢父皇对明宣的疼爱。”
父子之间显得十分其乐融融,浑然看不出先前两人之间的波涛暗涌。
......
待太子除了大明宫,与明宣说起此事,明宣听了苦着脸道:“父王,您和祖父怎么就认定了儿子真的是有幸和老祖宗一样,资质非凡了?您不担心儿子骗您和祖父啊?”
太子斜着看了明宣一眼,道:“你敢骗父王?”
明宣立马怂了,缩了缩脖子,道:“明宣不敢!只是,只是儿子自个都觉得这不太可能,您和祖父就这么笃定?我总觉得这么心虚呢!”
太子没理会明宣的愁眉苦脸,继续吩咐道:“你记得在外边管好嘴,不然的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小心被人盯上了,到时候父王都未必保得了你!”
明宣听到这话揉了揉脸,勉强扯出了笑意,道:“父王,儿子知道了。”明宣也不是小孩子了,再加上父王把说的很明白,若是被人盯上了,他的身家性命都有可能不保,当然也不会任性了。
见明宣的情绪还好,太子心里也松了口气,安慰明宣,“不管如何,父王总会保护好你的,你只要把知道的一切东西都推到你曾叔祖身上,其他的父王会为了扫清后患。莫要担心。”
明宣乖巧的点了点头,道:“明宣相信父王。”
......
等明宣回到自己的住所,挥退上前伺候的侍女,端坐在书房之中思考着这件事。
其实明宣想的不是自家父王担心的那些,那些事情离明宣比较远,明宣也相信自家父王会保护自己。明宣想的是,他脑海里的记忆究竟是哪里来的!
父王说的那些,所谓的仙人点化一说,据说他和他们徒家的老祖宗,那位已经飞升的仙人一样,都是被仙人点化以后,无师自通一般,懂了很多东西。
可明宣自个却不这么认为。不说别的,难道仙人点化,会只告诉你一星半点的吗?这样的仙人未免太小气。明宣清楚的感觉出,自己记忆里关于甲骨和甲骨文的知识其实并不多,且对知道的是否正确,不是那么笃定。
明宣只觉得是,好似这些知识是其他人研究的成果,而他只是对此颇感兴趣,然后学了一个皮毛,再多的就云里雾里了。
而且其次是,所谓仙人点化,难道老祖宗飞升后不是仙人吗?曾叔祖玉真道人也是老祖宗看重的后辈,为何老祖宗不给曾叔祖点化,反而点化了自己这个隔了更远的后辈?难不成自己天资出众到老祖宗都觉得不指点就可惜了?
这么想未免太过自恋,明宣也不觉得自己能能耐到那种程度,当然这是明宣的揣测,不一定正确。
而最重要的是,明宣从小到大这些年里,不是没发生同样的事。
在过去小的时候,面对一些事情或者情景时,他好似早就预判了立场,有了固有认知,不像是一个没被涂抹过的小孩子。若是和他认知相同的,他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若是不同,他会对此十分诧异,然后被其吸引,非要弄清楚其中原因,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
对此明宣一直觉得不太对,其他年龄小的人明宣并不清楚,但是明宣观察之下,自己的想法绝对是很特殊的。
有时候明宣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前辈子只喝了半碗的孟婆汤,没把上辈子的记忆清洗干净,带到了这辈子,而自己忽然想起的这些知识,也是上辈子学过的。
可又有一个问题,上辈子的他是什么人,特别有关于甲骨,明宣几乎可以肯定,此间并无人对甲骨有过记忆里那样深刻的研究,那他上辈子难道是未卜先知不成?
把明宣赶出去后,建元帝与太子父子二人面色都带着凝重,不过隐约间也能瞧见一份喜色。
尤其是建元帝,他心中更是欢喜些,对太子喟叹道:“我家有麒麟儿,无需担忧了!”
太子虽也有些高兴,但也没顺着建元帝的话说下去,道:“父皇,明宣的情况未必如咱们预料的那般,而且叔祖飞升之际说的话想来也不是假的,明宣有没有那个福气还未可知,咱们现在是不是高兴地太早了?”
建元帝听到太子这么扫兴的话,倒也没觉得不满,只是说道:“太子,你不明白,将来只要明宣争气些,他的前途都不可限量,而我大周,国祚亦可多延几代,这是老祖宗早就提到过的,明宣和老祖宗一般,能有这般福缘,即使不如老祖宗,也不能修仙,可老祖宗难道舍得明宣这等资质的后代泯然众人吗?”
说到这里,建元帝似乎觉得说的话有些犯忌讳,但心情还是十分激动。而太子听了却觉得,以后须得更加督促明宣才是,不管明宣将来前途如何,至少也让明宣掌握主动的权力才行。
建元帝心中认定了明宣是和太祖那等人物,同样福缘深厚,要不然明宣怎会像太祖一样,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好似是被仙人点化了一样,忽然就懂了某些知识,明宣的情况和皇室传下来的关于太祖的记录几乎差不多。若明宣说的是真的,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文字,当世除了仙人,谁又能知道呢?这个根本做不了假。
建元帝心中不敢奢求让明宣成为太祖那样的人物,毕竟太祖那般惊才艳艳,能一举从异族手中收复汉家天下,然后又禅位把皇位留给太宗,独自去名川大山,洞天福地找寻修道的机缘,最后竟也成功了,得以得到飞升,古往以来从未有之。
可明宣只要有太祖两分能耐,建元帝也能含笑而逝了!
当然建元帝不只是为了祖宗基业,也是为了自己,建元帝仍旧记得,自己使用唯一一次机会与老祖宗说话机会时,心中的无奈与震撼。
他一直都知道,正是因为老祖宗的事迹太过骇人,让皇家能借着老祖宗的名声震慑那些野心之辈不敢有什么想法,可这并不是万能的,且不说别的,只说老祖宗已经成仙,稍微照顾下子孙后代就是顾念旧情了,可对于一个已经成仙的来说,子孙后代这种时人看重的并不能搅动仙人的情绪。
甚至建元帝都怀疑,要不是玉真道人有了出息,老祖宗恐怕早就不耐烦了,未必会把凡间的子孙后代放在心上。
可即使如此,在废太子的事情上,建元帝很敏锐的发觉到了,皇家对于修道者的威慑已经不怎么管用了,前有蛊惑废太子妃的马道婆,后有废太子逼宫时,围在废太子周围的修道者们,前赴后继。
甚至到了现在,建元帝都还怀疑,还有修道者在盯着皇家,没办法,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谁能相信前后出过两位仙人的皇家会没有一点半点关于仙家宝贝的东西呢?
可建元帝自个有苦难言,他是知道那些话本子上经常会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可他没料到,就算是修道者也信了这话,说实在的,出了两位仙人的皇家,还真没有什么所谓的仙家宝贝,建元帝不知道是皇家两位老祖宗是不能还是不愿留下一些宝贝,不过不管哪种情况,皇家只是担了这么一个名声罢了。
建元帝觉得,他若是太宗皇帝,知道了太祖成了仙人,肯定不会留恋凡间权力,直接随着老祖宗一起飞升了。可太宗皇帝仍然滞留在凡间,足以证明,仙凡两别这句话是多么赤裸裸。
所以建元帝也不奢求明宣能够得道升仙,因为他根本不可能看到那一幕,他的目的其实在于,明宣有能让老祖宗关注的潜力,或者说,让别人知道明宣有这样的潜力,以此继续震慑那些心思浮动的奇人异士,以及有勃勃野心的人。
此时建元帝恨不得把明宣的特殊之处大肆宣传,以缓解自己最近的层层焦虑。
建元帝高兴地道:“此事当昭告天下,告慰祖宗。”
可太子却不能坐视建元帝这么做。徒显谦自从成了太子以后,知道了不少皇室秘辛,再加上最近建元帝因废太子的事情,一直有很多担忧,便把一些事情提前告诉了徒显谦。
徒显谦明白建元帝的担忧与不安,但他不愿意让建元帝利用自己的儿子以维持稳定。要知道他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而建元帝却有很多孙子,他不能让明宣在不知道的情况下面对这么多危险。
徒显谦想到当初玉真道人在时,曾隐约提到过的事情,玉真道人并不是只一心修仙不管世俗的,至少在他在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在京城兴风作乱。即使玉真道人飞升了,但玉真道人那些敌人可不见得全死了,就算实力下降不少,也不是明宣能对付得了的。
若是父皇把明宣的特别之处传出去,只怕是会有不少人会试探攻击明宣的,甚至这几乎是肯定的事实。
太子想了想,还是劝建元帝,道:“父皇,至少现在没人敢在明面上兴风作浪,明宣的事最好不要摆到明面上,毕竟明宣现在也看不出有太多能耐,对朝局的作用不大,不如对此事遮遮掩掩的,那些摸不清楚真相的人也许会更能忌惮一些。”
建元帝闻言表情冷了下来,他当然听得出太子的反对。可若是在皇家和明宣之间做一个选择,建元帝绝不会选后者,所以他觉得太子未免太过轻重不分。
对此徒显谦好似没看见建元帝的表情,继续说道:“儿臣记得当初太祖也是在禅位以后,才求仙问道的,而叔祖虽是宗室出身,但也早已出家,明面上与世俗并无牵扯。
且不说明宣能不能担起责任来,只说把明宣的能力渲染的神乎其神,那些有见识的人,会不会觉得皇家在故弄玄虚,还是说,父皇觉得明宣担不起太孙的责任?
若是这样,不如请父皇早早下旨,废去明宣太孙的身份,令其出家修道,将来若是明宣有几分福缘,有幸飞升,那到时候明宣定会感激父皇的成全。”
这话一出,建元帝的表情一僵,他也想到了这个限制,不由觉得有些尴尬。而且太子后半截话里的意思也说的很明白,明宣不是没有退路,若是卸去这一身责任,求仙问道,还有这般资质,凭着当初太祖对玉真道人的看重,对资质更好的明宣,说不得也更为喜欢,有太祖的喜欢,明宣成仙岂不是指日可待?
但建元帝却不能在这会儿松口,正如先前太子说的那样,若是要求仙问道,想来与凡俗势必不能有牵扯,更何况玉真道人飞升之际留下的话,老祖宗何等人物,那话假的可能性太小。
所以若是明宣也去修仙问道,那皇家与仙人之间的联系更是没有了。皇家一直以来的依仗就彻底消失,那样的话,损失可就更大了。
想到这建元帝脸面有些下不来台,太子倒也没有继续硬顶着,也缓和了语气,说道:“父皇放心,明宣有这样的福分到底是好事,而且甲骨的事情,若是公布出去,天下文人士子必定归心,早早找到这些记载文字的甲骨,记录并且分辨,才是对朝廷的大好事。”
建元帝又问道:“若是问起来历,该如何给世人解释?”
太子回道:“不是那谢志渊说,叔祖飞升之后,也留下了类似的文字吗?不妨让叔祖挂一挂名头,叔祖见多识广,又是仙人,别人势必不会质疑叔祖,想来叔祖应该不会与我等小辈计较。”
建元帝有些不甘心,道:“这未免让明宣吃亏了,你这个做父王的倒是心大。”
太子笑了笑,道:“这才是对他爱护,且为了朝廷大局考虑,把这个名头安在叔祖头上,不更让人忌惮吗?”
建元帝闻言眼前一亮,觉得这话倒是没错,毕竟明宣潜力再大,也比不得一个闲人,所以把名头安在玉真道人头上,反倒效果更好了。
建元帝欣慰的点了点头,道:“此事就这么处理,明宣那里你安抚一下,等以后,朕这个祖父定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太子闻言笑了笑,道:“父皇放心,明宣还是懂事的,也多谢父皇对明宣的疼爱。”
父子之间显得十分其乐融融,浑然看不出先前两人之间的波涛暗涌。
......
待太子除了大明宫,与明宣说起此事,明宣听了苦着脸道:“父王,您和祖父怎么就认定了儿子真的是有幸和老祖宗一样,资质非凡了?您不担心儿子骗您和祖父啊?”
太子斜着看了明宣一眼,道:“你敢骗父王?”
明宣立马怂了,缩了缩脖子,道:“明宣不敢!只是,只是儿子自个都觉得这不太可能,您和祖父就这么笃定?我总觉得这么心虚呢!”
太子没理会明宣的愁眉苦脸,继续吩咐道:“你记得在外边管好嘴,不然的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小心被人盯上了,到时候父王都未必保得了你!”
明宣听到这话揉了揉脸,勉强扯出了笑意,道:“父王,儿子知道了。”明宣也不是小孩子了,再加上父王把说的很明白,若是被人盯上了,他的身家性命都有可能不保,当然也不会任性了。
见明宣的情绪还好,太子心里也松了口气,安慰明宣,“不管如何,父王总会保护好你的,你只要把知道的一切东西都推到你曾叔祖身上,其他的父王会为了扫清后患。莫要担心。”
明宣乖巧的点了点头,道:“明宣相信父王。”
......
等明宣回到自己的住所,挥退上前伺候的侍女,端坐在书房之中思考着这件事。
其实明宣想的不是自家父王担心的那些,那些事情离明宣比较远,明宣也相信自家父王会保护自己。明宣想的是,他脑海里的记忆究竟是哪里来的!
父王说的那些,所谓的仙人点化一说,据说他和他们徒家的老祖宗,那位已经飞升的仙人一样,都是被仙人点化以后,无师自通一般,懂了很多东西。
可明宣自个却不这么认为。不说别的,难道仙人点化,会只告诉你一星半点的吗?这样的仙人未免太小气。明宣清楚的感觉出,自己记忆里关于甲骨和甲骨文的知识其实并不多,且对知道的是否正确,不是那么笃定。
明宣只觉得是,好似这些知识是其他人研究的成果,而他只是对此颇感兴趣,然后学了一个皮毛,再多的就云里雾里了。
而且其次是,所谓仙人点化,难道老祖宗飞升后不是仙人吗?曾叔祖玉真道人也是老祖宗看重的后辈,为何老祖宗不给曾叔祖点化,反而点化了自己这个隔了更远的后辈?难不成自己天资出众到老祖宗都觉得不指点就可惜了?
这么想未免太过自恋,明宣也不觉得自己能能耐到那种程度,当然这是明宣的揣测,不一定正确。
而最重要的是,明宣从小到大这些年里,不是没发生同样的事。
在过去小的时候,面对一些事情或者情景时,他好似早就预判了立场,有了固有认知,不像是一个没被涂抹过的小孩子。若是和他认知相同的,他会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若是不同,他会对此十分诧异,然后被其吸引,非要弄清楚其中原因,才能改变自己的认知。
对此明宣一直觉得不太对,其他年龄小的人明宣并不清楚,但是明宣观察之下,自己的想法绝对是很特殊的。
有时候明宣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前辈子只喝了半碗的孟婆汤,没把上辈子的记忆清洗干净,带到了这辈子,而自己忽然想起的这些知识,也是上辈子学过的。
可又有一个问题,上辈子的他是什么人,特别有关于甲骨,明宣几乎可以肯定,此间并无人对甲骨有过记忆里那样深刻的研究,那他上辈子难道是未卜先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