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工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他眼中,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即便精妙之极,也仍然是工具。
这种工具,要应用到具体的场合,从须弥芥子到浩瀚宇宙的存在,才真正有价值;
这种具体的应用,归纳成学科,就是物理。
人类世界的一切科学成就,任何具体的生产技术,都可以归结为研究客观世界的所得,近代的工业革命,基础是牛顿三定律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第一次盖亚大战后的科技革命,则基于相对论为开端的量子物理学,即便到今天,人类的科技成就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剥开核武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外衣,内在的核反应与晶体管,仍然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指导成果,是早在几十年前就以研究完成的理论,在人类世界的具象。
然而开创性的物理理论,最近几十年来,没有一点新生的迹象。
理论,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建立虚无缥缈的数学模型、甚至自圆其说,这样的东西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到处泛滥,但是在得到实践验证之前,这些充其量都只是“假说”。
真正能验证假说、甚至提供新思想的实验物理,不仅多年来罕有建树,越来越多的证据也令人不安的暗示,人类很可能已接近了客观条件的绝对上限。
在方然所处的时代,西历1469年,部署在尤洛浦的盖亚最大粒子加速器,能够将基本粒子的速度提升到光速的99.9998%,持续运行多年,却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物质微观构造。
面对上万亿电子伏的能量贯注,基本粒子仍坚若磐石,理论预言中的夸克一个都不见踪影,科学家只能摊一摊手,转身去修改理论,添加了“出于某种效应,夸克永远不会落单出现”,然后继续在纸面上推导更深邃的微观世界。
现代物理的前沿成果,研究细节,方然差不多一无所知,也不想妄加评论。
但他却知道,直至目前,人类的所有理论模型、科学上的假想,都需要获得实践的验证,甚至可以这样讲,往往是实验观察所得,才能真正推进物理学的发展,但现在明摆着,耗费巨资的尤洛普“大型强子加速器”无力探寻物质更微观层面的奥秘,而要建造更大规模的加速器,非但对人类世界是沉重的负担,即便勉强建成,也很可能还是会一无所得。
实验物理的停滞不前,或迟或早,会锁死人类的理论物理成就。
即便以天才的头脑,凭空构想出再怎样完美的一整套理论,能够在现有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迈出一大步,让人有了“理论超前于实践”的幻觉,然而在这理论真正被实验所证实/证伪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对是错,也永远无法将这完美而虚幻的台阶做实,好能踏上去再迈出下一步。
没有实验物理的支持,再怎样的理论,也只能比实践多迈半步;
迈出去的脚,没有任何实地支撑,另一条腿也就永远无法再迈向前,永远迈不出第二步。
然而又能怎样呢,再建造更大的加速器吗;
更大规模的基础实验设施,估算报价,超过五千亿马克,相当于联邦政府年度军费开支,超过盖亚百分之九十以上国家的年GDP,这样天量的金钱,换来的却很可能只是一句“没有新发现”的轻飘飘陈述,即便没有眼前的经济危机,试问又有哪一个政府敢拍板,为探索科学而烧掉如此天量的资金。
这还没提到另一方面,即便不考虑金钱,在方然看来,人类的科技发展也注定将后继乏力。
表面上,自从盖亚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十分迅速,甚至,在某些时期还有加速的迹象,尤其最近二三十年,理想联盟的解体滋养了西方世界,冷战时代积累的财富和绝密研究成果一下子被释放,各种科技成就与实践应用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抛开表象看实质,这种迅速的进步,却是用越来越庞大的资源投入换来的,着眼未来,显然不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无法持续。
回想遥远的中世纪,西历1000年前后的岁月,那时代的科学,发展并不快。
但那是建立在一个怎样的基础上呢,在旧时代,绝大多数古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接受正规的教育,更遑论投身科学,不论自身有没有天赋和意愿,绝大多数人都注定无法加入科学研究的行列。
那时代的科学家,只是从人类的一小撮中脱颖而出,掌控的资源也极其菲薄,但是在科学的襁褓时期,即便如此微末的投入,也可以有巨大的成就。
但是在今天,并不夸张地讲,科学研究者的选拔,原则上却是从几十亿盖亚的人口中来进行,抛开一些个例,在名与利的刺激下,大部分有能力也有意愿投身科学研究的人,都会加入这支军队中。
这些科研工作者,即便分工不同,也会在应用研究到基础研究的不同岗位上,协同运作,向客观世界发起进攻。
如此庞大的军队,掌控的资源,相对旧时代也是无法想象之巨:世界每一年的科研投入,何止亿万,相对中世纪刚刚结束的西历1000年,简直是几何级数的暴涨,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用如此天量的投入才换来的,然而展望未来,盖亚的人口,资源,甚至最根本的几何尺寸,都无法再支持这种指数式增长的投入。
大型强子加速器,耗资八十亿马克,尚不足以得到开创性的新发现,各国商讨中的超大型加速器,耗资五千亿马克,但新发现的希望也渺茫,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建造相当于盖亚赤道那样大的加速器,才有希望窥见物质更微观的奥秘呢。
这样大的加速器,且不说会耗费多少钱财,以盖亚的地质,是否有建造的条件,甚至能不能搜括到足够的材料,都是未知数。
如果基础研究长期停滞,应用技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迟早会无力解决一场经济危机。
在他眼中,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即便精妙之极,也仍然是工具。
这种工具,要应用到具体的场合,从须弥芥子到浩瀚宇宙的存在,才真正有价值;
这种具体的应用,归纳成学科,就是物理。
人类世界的一切科学成就,任何具体的生产技术,都可以归结为研究客观世界的所得,近代的工业革命,基础是牛顿三定律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第一次盖亚大战后的科技革命,则基于相对论为开端的量子物理学,即便到今天,人类的科技成就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剥开核武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外衣,内在的核反应与晶体管,仍然是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指导成果,是早在几十年前就以研究完成的理论,在人类世界的具象。
然而开创性的物理理论,最近几十年来,没有一点新生的迹象。
理论,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建立虚无缥缈的数学模型、甚至自圆其说,这样的东西在大学和研究机构到处泛滥,但是在得到实践验证之前,这些充其量都只是“假说”。
真正能验证假说、甚至提供新思想的实验物理,不仅多年来罕有建树,越来越多的证据也令人不安的暗示,人类很可能已接近了客观条件的绝对上限。
在方然所处的时代,西历1469年,部署在尤洛浦的盖亚最大粒子加速器,能够将基本粒子的速度提升到光速的99.9998%,持续运行多年,却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物质微观构造。
面对上万亿电子伏的能量贯注,基本粒子仍坚若磐石,理论预言中的夸克一个都不见踪影,科学家只能摊一摊手,转身去修改理论,添加了“出于某种效应,夸克永远不会落单出现”,然后继续在纸面上推导更深邃的微观世界。
现代物理的前沿成果,研究细节,方然差不多一无所知,也不想妄加评论。
但他却知道,直至目前,人类的所有理论模型、科学上的假想,都需要获得实践的验证,甚至可以这样讲,往往是实验观察所得,才能真正推进物理学的发展,但现在明摆着,耗费巨资的尤洛普“大型强子加速器”无力探寻物质更微观层面的奥秘,而要建造更大规模的加速器,非但对人类世界是沉重的负担,即便勉强建成,也很可能还是会一无所得。
实验物理的停滞不前,或迟或早,会锁死人类的理论物理成就。
即便以天才的头脑,凭空构想出再怎样完美的一整套理论,能够在现有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迈出一大步,让人有了“理论超前于实践”的幻觉,然而在这理论真正被实验所证实/证伪之前,你永远不知道,它是对是错,也永远无法将这完美而虚幻的台阶做实,好能踏上去再迈出下一步。
没有实验物理的支持,再怎样的理论,也只能比实践多迈半步;
迈出去的脚,没有任何实地支撑,另一条腿也就永远无法再迈向前,永远迈不出第二步。
然而又能怎样呢,再建造更大的加速器吗;
更大规模的基础实验设施,估算报价,超过五千亿马克,相当于联邦政府年度军费开支,超过盖亚百分之九十以上国家的年GDP,这样天量的金钱,换来的却很可能只是一句“没有新发现”的轻飘飘陈述,即便没有眼前的经济危机,试问又有哪一个政府敢拍板,为探索科学而烧掉如此天量的资金。
这还没提到另一方面,即便不考虑金钱,在方然看来,人类的科技发展也注定将后继乏力。
表面上,自从盖亚的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就十分迅速,甚至,在某些时期还有加速的迹象,尤其最近二三十年,理想联盟的解体滋养了西方世界,冷战时代积累的财富和绝密研究成果一下子被释放,各种科技成就与实践应用令人眼花缭乱。
然而抛开表象看实质,这种迅速的进步,却是用越来越庞大的资源投入换来的,着眼未来,显然不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无法持续。
回想遥远的中世纪,西历1000年前后的岁月,那时代的科学,发展并不快。
但那是建立在一个怎样的基础上呢,在旧时代,绝大多数古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接受正规的教育,更遑论投身科学,不论自身有没有天赋和意愿,绝大多数人都注定无法加入科学研究的行列。
那时代的科学家,只是从人类的一小撮中脱颖而出,掌控的资源也极其菲薄,但是在科学的襁褓时期,即便如此微末的投入,也可以有巨大的成就。
但是在今天,并不夸张地讲,科学研究者的选拔,原则上却是从几十亿盖亚的人口中来进行,抛开一些个例,在名与利的刺激下,大部分有能力也有意愿投身科学研究的人,都会加入这支军队中。
这些科研工作者,即便分工不同,也会在应用研究到基础研究的不同岗位上,协同运作,向客观世界发起进攻。
如此庞大的军队,掌控的资源,相对旧时代也是无法想象之巨:世界每一年的科研投入,何止亿万,相对中世纪刚刚结束的西历1000年,简直是几何级数的暴涨,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是用如此天量的投入才换来的,然而展望未来,盖亚的人口,资源,甚至最根本的几何尺寸,都无法再支持这种指数式增长的投入。
大型强子加速器,耗资八十亿马克,尚不足以得到开创性的新发现,各国商讨中的超大型加速器,耗资五千亿马克,但新发现的希望也渺茫,那下一步,是不是要建造相当于盖亚赤道那样大的加速器,才有希望窥见物质更微观的奥秘呢。
这样大的加速器,且不说会耗费多少钱财,以盖亚的地质,是否有建造的条件,甚至能不能搜括到足够的材料,都是未知数。
如果基础研究长期停滞,应用技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迟早会无力解决一场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