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我的明朝生涯 >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两权相害取其轻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两权相害取其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旦确定了此次清兵犯关和辽东军有关后,御书房内的气氛顿时降到了冰点,所有人的心中都升起一股掩饰不住的惊慌。

    站在杨嗣昌身后的礼部尚书姜逢源立刻就惊慌的喊了起来:“皇上,辽东军一旦与清兵勾结,则我大明大事去矣!这可如何是好啊?”

    “啪……”

    只听到声脆响,讲皇失措的姜逢源脸上顿时红肿了起来,原来是杨嗣昌再也忍不住转身就赏了他一记耳光。

    “混账!”杨嗣昌瞪着姜逢源厉声骂道:“天还没塌呢,你慌什么,如此君前失仪成何体统!”

    说完,杨嗣昌上前一步对崇祯拱手道:“皇上,姜逢源君前失仪且畏敌如虎,不配侍奉御驾之前,臣以内阁首辅大臣之名恳请陛下削去姜逢源礼部尚书之职,以儆效尤!”

    不得不说,杨嗣昌这一手确实够狠的,姜逢源身为吏部尚书,按照后世的算法那可是身兼教育部、外交部以及中央党校三个部门的职责与一身,若是在和平时期绝对是位高权重了。按照正常的流程来说想要罢免姜逢源的职位需要内阁拟票皇帝同意方可,可现在杨嗣昌却在御前会议上突然就提了出来,事先根本没有任何预兆,这是非常少见的,由此也可以说明杨嗣昌对他是多么的痛恨。

    而痛恨他的其实不止杨嗣昌一个,当杨嗣昌的话音刚落,其余几位内阁大臣和六部重臣也纷纷站了出来齐声道:“臣等附议。”

    “准!”这是崇祯的答复。

    随着崇祯的话音落下,这位刚上任不到一年的礼部尚书就这样被赶出了大明权利的中心,甚至还被一撸到底变成了一个平民。

    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姜逢源便被摘掉了乌纱帽赶出了御书房。可以说,这位姜逢源的下场是早有预期的,前些日子刚被崇祯赶出了御书房,还没等风头过去,今天又闹出了这么一出,让崇祯和众位大臣都看清了他的嘴脸。这个时期的读书人讲究的是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象姜逢源这样刚一听到辽东军和清兵勾结就吓得脸色发青,那是要被人鄙视的。虽然这世道不怕死的人很少,但象这位那样清兵还得打过来呢就吓得魂飞魄散的也太奇葩了了。

    没有理会被大汉将军拖出去的姜逢源,崇祯深吸了口气对众人道:“诸位爱卿,朕以为适才杨爱卿的分析是颇有道理的,此番清兵能够如此悄无声息的突进大明境内,辽东军绝对脱不了干系,只是诸位此事有何妙计应对此事啊?”

    众位大臣脸色很是难看,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几乎是一道无解的问题。辽东镇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已经变成了一个家族化的军事集团,尤其是袁崇焕死后,明朝已经没有谁能同时压得下这个以吴、祖两家为首的军事集团。这两个家族以山海关和锦州为核心,牢牢的控制着方圆上千里的边境。

    就拿锦州来说吧,现在的锦州已经处于半独立的状态,朝廷几次下令祖大寿回京述职,但总被祖大寿以身体不适为由挡了回来,不仅如此以祖大寿为首的锦州对朝廷的命令也是爱理不理,按理说祖大寿够拽吧,可朝廷却偏偏拿他没什么办法,不仅如此朝廷还得哄着他,要粮给粮要银子给银子,怕的就是祖大寿想不开率部投降了满清那就大事去矣,届时辽东防线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看着愁眉苦脸无言以对的众人,崇祯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气愤的问道:“诸卿拿着朝廷的俸禄,享受着百姓的供养,如今事到临头了却连一个主意也拿不出来吗?杨爱卿、谢爱卿、程爱卿,你们倒是说话啊!”

    被崇祯点到名字的杨嗣昌、程国祥和谢升等人依旧低着头说不出话来,崇祯见状更加气愤了,站了起来就要大发雷霆。

    这个时候下面的刑部尚书冯英在下面嘀咕了一句,“咱们能有啥法子,难不成派宣大军去接替他们镇守辽东不成?”

    “嗯……”

    周围突然变得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神情都呆滞住了。良久杨嗣昌才突然抬起了头望着冯英,眼中爆出了一股精芒,猛的走出了列班来到冯英跟前对着他大喝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冯英被杨嗣昌须发皆张的状态给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说道:“杨阁老……下官……下官……”

    杨嗣昌继续追问道:“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我……我我……”

    “快说啊!”杨嗣昌急了,一把抓住了冯英的衣襟。

    “杨阁老……你放开我……我说……”被吓着了的冯英只好无奈的说:“下官是说,难……难不成要派宣大军去接替他们镇守辽东镇不成……”

    “对……就是这样!”

    杨嗣昌突然神情变得亢奋起来,他猛的转身对崇祯大喝道:“皇上,有法子了!咱们有法子了!”

    “什么法子?”看到亢奋的杨嗣昌,受到他情绪感染的崇祯也兴奋起来,连胜追问道:“杨爱卿快说,到底有什么法子?”

    杨嗣昌神情中透着一股子兴奋,朝崇祯说道:“陛下,那辽东镇不就是仗着自己镇守边关有功,拒不听从朝廷调遣吗?如今更是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勾结鞑子,放纵其入关,此等行为应受万人唾骂之,咱们不如这样……这样……”

    “啊……这也太明显了吧,行不行啊?”杨嗣昌的计策一说出来,就连崇祯也愣住了,这个驱狼吞虎之计也太低级了吧,况且虽然祖大寿不是啥好鸟,难道岳阳就是善茬了吗?

    看到崇祯脸上犹豫之色,杨嗣昌上前了一步加了把火道:“陛下,此时臣不得不说句实话,臣以为无论是岳阳还是祖大寿此时都与藩镇无异,但既然木已成舟多言也是无益,咱们还不如选出一个对咱们最有益的人出来继续为朝廷所用,您说是这样吗?”

    “嗯……”

    崇祯也仔细的考虑了起来,杨嗣昌的话未尝没有道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岳阳、祖大寿和吴襄这些人都可以称之为藩镇,但藩镇也不尽然是一个样的,自打袁崇焕死后辽东军事集团的战斗力下滑得很厉害,从这些年来他们那如同筛子般的防线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些年他们除了会向朝廷伸手要银子要物资外几乎什么都不会干了。而犯关岳阳则不然,虽然岳阳的桀骜不驯是满朝皆知的,但这家伙可真的是能打,前些时候关外的那一仗可是硬生生的将满清打得尸横遍野,就连皇太极和岳托也在这一役中丧命,如今关外的蒙古人和满人提起宣大军来谁不吓得腿肚子直打颤,而且岳阳这个人还有个优点,那就是说话算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说给你交一百万两银子就给一百万两,一文钱也不少你,反观辽东那些见钱眼开的蠢货那就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差了老鼻子远了。

    说实话,同样是藩镇,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一个有担当重承诺,一个却像被惯坏了的劣童,只会不停的向朝廷索取,一旦朝廷没有按时给银子便叫嚣着威胁朝廷,如今更是连纵敌入关这种事也干了出来,如何取舍便已经一目了然。

    “好吧!”

    崇祯终于下了决心,眼中露出一丝历芒道:“就按爱卿说的去做,这些贼子吃朝廷的穿朝廷的,却不为朝廷分忧,理应受到严惩!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将那些鞑子赶出去才行……”

    ……………………

    对于朝廷的事情远在千里之外的岳阳是不知晓的,此时的他正在大同忙着整编部队呢。

    作为山西有数的大城市,大同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控制了大同就相当于控制了宣大防线一半的地盘。岳阳升任了大同总督之后立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给原本分布在各地的原宣大防线的各地总兵参将们下了最后通牒,要么老老实实的接受改编跟着哥吃香喝辣,要么就给老子滚蛋,谁要不听话嘛……老子手中的数万大军可不是吃素的,在岳阳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威逼利诱下,山西境内的各路驻军只得无奈的乖乖投降。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人家现在不但占着名义上的便宜,而且军事力量更是强得吓人,连不可一世的清军都在他手上吃了鳖,他们这些人还是算了吧,于是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岳阳终于将山西境内的军事力量进行了一次大整编。将原来各地的驻军来了一次大清扫,十八岁以下的不要,三十五岁以上的不要,在军营里混日子的老油条不要。就这样,经过一番淘汰,原本山西境内各地的三万多战兵只剩下一万六千多人,其他的通通发给一笔遣散费回了老家,当然了其中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不少吃惯了军粮的老油条串联了一些同伴想要挑头闹事,但随后都在三菱刺刀和米尼式火铳的枪声中变成了乖孩子。

    经过三个月的改编,此时岳阳的手中共有已经形成战斗力的步卒五万,骑兵两万,加上新招募并训练好的五万新兵,共有步卒十万骑兵两万共十二万人,可以说现在的岳阳已经是大明最大也是最强的一股军事集团了。

    崇祯十年十一月初八,大同总督府(现在已经改名为忠勇侯府)的议事厅内,岳阳端坐在帅位上,看着下面端坐着的两排将领,心中涌起了一股成就感。就在五年前,自己还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秀才,可今天却是手握重兵的大明侯爷兼一省军事总督,回想起当中的过程还真是令人唏嘘啊。

    此时议事厅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端坐在帅位上的岳阳,只见他晃了晃手中的公文沉声道:“诸位……就在上个月,鞑子新任的伪帝多尔衮又率领十万大军犯我边关,如今更是已经突入宝坻、定兴、安肃、大城、雄县、安州等地,百姓哭泣天下震惊,皇上亲自下旨命我宣大立即出兵京畿,势必要将鞑子赶出关内,诸位以为如何?”

    “这……”

    坐在岳阳左手边的是宣大一干老将,他们以杨国柱、虎大威两人为首,由于头一次在岳阳手底下当差,是以一干人等并不敢胡乱发表意见,只是坐在自己的位子上静静的看着岳阳等候吩咐。而坐在右边的将领则是跟随了岳阳多年的老人了,其中则是以岳顺宝和胡老三为首,这些人一听到又有仗打立刻就兴奋起来。

    顺宝第一个站了起来大声嚷嚷道:“侯爷,上次您出关打鞑子就没有带末将去了,连老胡他们都立了大功,这次即便是轮也该轮到末将去了吧!”

    看到顺宝着急的样子岳阳笑了起来,他了解顺宝的心情,上次打仗的时候他就没捞到仗打,只能窝在应州府里,而且还遭到暗杀,早就憋了一肚子的邪火,这次看到又有仗打哪还坐得住呢。

    “本侯知道,此番出征少不了你的份。”岳阳摆了摆手示意顺宝坐下,将目光投向了左边的杨国柱、虎大威等人。

    “杨总兵、虎总兵,此番不知尔等愿意随本侯领兵出征否?”

    老大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谁敢说半个不字呢。杨国柱和虎大威齐齐的站了起来异口同声的说道:“愿随侯爷为国杀敌!”

    “好!”

    看着齐刷刷站起来朝自己行礼的众将,岳阳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可不管这些将领是否真心效忠自己。如今的军队经过了改编,所有百总以上军官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这些人即使心中再怎么不满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在这说了,依照这支军队目前的编制、军饷以及物资消耗来看,在目前来说整个大明除了自己根本就没有人能养得起这么一支军队,所以说谁若想策反这支军队他们就会发现现实是何等的残酷。

    双目炯炯有神的看了看众将,岳阳沉声说道:“诸将听令!”

    “哗啦……”

    随着岳阳的话语落下,在做的将领全都齐刷刷的站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他们的统帅。

    “虎大威、杨国柱、王朴、吴成枫、岳顺宝、楚狄……”

    “末将在……末将在……”

    随着岳阳念到的名字,一明明将领立刻站了出来走到岳阳跟前抱拳而立。

    “你们回去后立即整顿兵马,于三日后各带一万大军同本侯在大同会师,咱们共同前往京师会一会这个多尔衮!本侯倒要瞧瞧,到底是谁给了他这么大的胆子敢再次犯我边关!”

    “末将遵命!”

    公元一九三七年,崇祯十年十一月十二日,岳阳率领歩骑连同辎重共七万大军从大同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朝着京城赶去,他此番的目的就是要彻底将再次侵犯边关的清军打垮……

    阴沉的天空笼罩的大地,空旷的田野上寂静无声,路边那些的田地上到处都是马蹄踏过的痕迹,偶尔还有几具倒毙在路边的尸骸。

    在北方这块地界上,十一月的天气已经算是进入了冬天,天空中已经开始飘荡着丝丝的雪花,自从清兵再次犯边后,北方的大地再次陷入了劫难,清兵所过之处犹如蝗虫一般寸草不生。这些清兵简直是看到什么抢什么,即便是连做饭用的铁锅也不放过。

    突然,寂静的原野上传来了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它们越来越响,不一会从远处的官道上就看到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从远处走来。为首的队伍打着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同时绣着太阳和月亮。

    这支队伍过来后便可以发现,这些步卒们并没有穿着铠甲,而是穿着一些迷彩斑斓的棉衣,外面还套着一件绿色的象背心一样的东西,头上还带着一顶圆溜溜的头盔,就连这些头盔也被涂成了绿色。绿色的头盔、绿色的上衣、绿色的裤子,看起来分外的刺眼。

    大明宣府总兵杨国柱骑在一匹红色的战马上,此时的他同样穿着和周围士兵同样的服饰,一套三色老式的迷彩服,头上是绿色的钢盔,外面再穿着一件防刺背心,背心上还插着一块钢板,看起来就象后世工地上的民工。

    在杨国柱的旁边是山西总兵虎大威,两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打扮。看着周围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杨国柱对虎大威无奈的说道:“真不知道岳侯爷是怎么想的,让咱们穿着这身绿皮就出来了,也不嫌难看慎得慌。”

    虎大威呲牙一笑:“杨老哥你就知足吧,有这身绿皮就不错了。你瞧瞧,既暖和又轻便,而且还能防刀枪,我试过了,插上这块钢板后,就连强弓在三十步的距离都射不穿它,比起咱们原来那身沉重的铠甲可是好到天上去了。”

    杨国柱依旧皱着眉头:“话是这么说,可这身也太难看了!”

    “哈哈……”虎大威咧嘴笑了起来:“难看一点怕什么,只要能保命就成!”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