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望洋兴叹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七月初六,投降的流寇反叛了,这时候距离他们投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流寇杀死了安抚官,还有押解的五千余官军,重新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他们选择的第一个攻打的城池,就是凤翔府辖下的麟游。
郑勋睿的分析是完全准确的。
流寇拿下了麟游县城,得到了粮食和装备之后,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南面,杀向西安府所辖的永寿、淳化、耀州和白水等地,一路向西直接杀向了凤翔府,当然流寇作战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们的主力大都是在南面,北面只是围困凤翔府城。
告急文书迅速到了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手中。
看到了文书,陈奇瑜的脸色发白,身体颤抖,几路大军悉数都撤回去了,车箱峡之战,缴获了流寇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金银珠宝奖励给了几路大军,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回去了,出来作战这么长时间了,谁都想早些回去。
再次召集几路大军作战,可能性是不大了,一旦撤军之后,战斗气息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积聚起来,再说流寇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缓的地方,而且是兵分两路作战,采取四面合围的方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唯有采取追击战的方式,可除开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有着这样的能力,其余几路大军缺乏这样的能力。
再说派遣的押解流寇的五千大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打败了,可见流寇的战斗力是非同一般的,也就是说车箱峡之战,流寇的精锐没有遭受到什么打击。
想到流寇走出车箱峡的时候,蓬头垢面,和流民完全一样,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其实流寇是保存了实力。
任何一个人遇见这样的局面,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军迅速去围剿,至少需要做出样子来,可惜指挥了车箱峡战斗的五省总督陈奇瑜,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幼稚的错误,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卸责任。
陈奇瑜如此处理事情,有很大的过错,但也不能够将责任全部都推到他的身上,朝廷对这方面的责罚是非常厉害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讲原因的,陈奇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保,这也算是正常。
可人的精力有限,陈奇瑜将重点放在了推卸责任方面,自然就忽略了如何迅速召集军队剿灭流寇的事宜。
朝廷接到奏折之后,大为震惊。
如此好的剿灭流寇的机会失去,谁都会生气,皇上也不例外,盛怒之下处理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皇上暂时顾不上处理陈奇瑜,因为后金鞑子开始进攻宣府和大同一带了。
后金鞑子进攻宣府和大同的时间是七月初八,距离流寇再次造反仅仅两天的时间,这让朝廷陷入到两面作战的窘境之中,相对来说,后金鞑子的威胁更大,故而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宣府和大同一带去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驻守在大同,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就是曹文诏了,故而大同主要的防御事宜,都是曹文诏直接负责的,曹文诏固守怀仁,这里距离大同不到七十里地,是大同城池最为关键的防御地点。
曹文诏不负众望,守住了怀仁,后金鞑子进攻没有得到好处,开始在大同其他地方劫掠,七月十五,后金鞑子攻陷大同得胜堡,让京师震动,接着后金鞑子又攻陷了灵丘县,让皇上更加的忧虑,下旨要求辽东、宣府和大同等地,加紧防御,绝不准让后金鞑子深入关内,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京师。
朝廷的敕书源源不断的来到了延绥巡抚衙门。
榆林边镇同样有边关守卫的任务,而且是紧靠着大同边镇的,后金鞑子也许会到榆林边镇甚至是延安府劫掠,所以邸报上面,对延绥巡抚衙门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镇守榆林边镇,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
郑勋睿是真正的陷入到苦恼之中了。
史书上没有后金鞑子与流寇勾结的记载,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关键是后金鞑子瞧不起流寇,他们本就看不起大明的军队,就更不要说流寇了。
可是郑勋睿却发现了另外的端倪,那就是后金鞑子选择进攻大明边镇,或者是深入关内劫掠,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时机,崇祯二年末和三年初,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让后金鞑子没有了后顾之忧,长驱直入,进入关内劫掠,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京师,崇祯六年,后金鞑子接受了孔有德与耿仲明的投降,趁着旅顺兵力薄弱的时机,依据拿下了旅顺。
如今后金鞑子进攻的时间,正好是朝廷大规模剿灭流寇的时间。
难道皇太极是神仙,能够在大明遭遇到困窘的时候进攻,每次都掐住了大明的脖子。
这不可能,唯一能够解释的理由,就是皇太极注重情报事宜,能够从关内获得诸多的情报,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郑家军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厮杀了,郑勋睿是希望和平的,可惜他所处的时代,没有和平的可能,越是往后面去,面临的局势越是严酷,不知道有多少惨烈的厮杀等着郑家军。
流寇在凤翔府再次造反之后,郑勋睿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他认为陈奇瑜应该是再次组织大军进行围剿,而且会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请求调动榆林边军,不过这个情况一直都没有出现,相反因为后金鞑子的入侵,榆林边军被限制在榆林镇周边,动弹不得。
此时的郑勋睿,只能够望洋兴叹了。
且不说后金鞑子的劫掠,就说流寇的规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再次发展起来,凤翔府和西安府遭受了灾荒,朝廷的救济不能够及时到位,而且大军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之中,杀良冒功,很多的流民被无辜杀害,这个时候流寇来了,流民纷纷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让流寇的队伍在短时间之内壮大起来了。
巡抚衙门,厢房。
郑勋睿的脸色很不好,走来走去,徐望华、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也是一脸的怅然,他们都做好了准备,以为郑家军这一次能够开拔,去剿灭流寇的,谁知道局面出现如此重大的变化,至于说郑勋睿的判断能力,他们是深信不疑的,流寇在凤翔府和西安府的活动线路,全部都是按照郑勋睿的分析进行的。
“唉,流寇怕是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其威胁甚至要超过后金鞑子了。”
郑勋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徐望华大为吃惊,在他的印象里面,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战斗,全部都是占据优势的,只是因为时机把握不好,再说流寇和后金鞑子的战斗力,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什么郑勋睿会说流寇的威胁大于后金鞑子。
郑勋睿看了看众人,神色凝重的解释了。
“流寇活动的地域广阔,所到之处,府州县衙门几乎都是被直接摧毁的,而且流寇还带动了当地的流民造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北方很多地方连连遭遇到灾荒,朝廷拿不出来钱粮救济,就算是救济也是杯水车薪,百姓本来就没有活路了,不造反能够怎么办,而且流寇是得到百姓同情的,甚至朝廷之中都有大人如此的认识。”
“反观后金鞑子,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是痛恨后金鞑子的,不会有谁去支持他们,而且后金鞑子的劫掠,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几个月时间过去,就要回去的。”
“此次车箱峡之战,陈大人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恐怕是难以逃脱朝廷的惩罚了,我听说陈大人还在为自身辩解,将责任推到他人的身上,他想的太简单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五省总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不管怎么推脱,都必须承当最大的责任。”
桌上的图上上面,画出来的线条更多,郑勋睿看着图纸,微微摇头,一脸的苦笑。
“按照我的预计,陈大人被朝廷责罚之后,洪承畴大人很有可能出任五省总督,其实之前朝廷就有大人建议,让洪大人出任五省总督。”
徐望华稍稍思索了一下,开口询问了。
“大人以为,洪大人若是出任五省总督了,是不是能够顺利的剿灭流寇。”
郑勋睿摇摇头。
“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流寇在车箱峡遭遇到惨重的打击,肯定会吸取教训的,今后的作战,流动性更强,这就让朝廷处于很难的境地,大军剿灭流寇,必须紧追不舍,如此的作战粮草必须要充足,北方各地遭受灾荒,粮食本来就不足,这个时候若是全力保证大军的供给,老百姓怎么办,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了,成为了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朝廷岂不是越剿流寇人数越多。”
“好了,我想后金鞑子退兵之后,朝廷很快会关注榆林边镇的,郑锦宏、杨贺,你们做好一切的准备,我想郑家军出征的时间就要到来了。”
已经是崇祯七年的八月,郑勋睿清楚,郑家军必须要开始发威了,否则后面的局势就真的不好收拾了。
七月初六,投降的流寇反叛了,这时候距离他们投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流寇杀死了安抚官,还有押解的五千余官军,重新举起了造反的大旗,他们选择的第一个攻打的城池,就是凤翔府辖下的麟游。
郑勋睿的分析是完全准确的。
流寇拿下了麟游县城,得到了粮食和装备之后,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南面,杀向西安府所辖的永寿、淳化、耀州和白水等地,一路向西直接杀向了凤翔府,当然流寇作战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们的主力大都是在南面,北面只是围困凤翔府城。
告急文书迅速到了五省总督陈奇瑜的手中。
看到了文书,陈奇瑜的脸色发白,身体颤抖,几路大军悉数都撤回去了,车箱峡之战,缴获了流寇大量的金银珠宝,这些金银珠宝奖励给了几路大军,大家都欢天喜地的回去了,出来作战这么长时间了,谁都想早些回去。
再次召集几路大军作战,可能性是不大了,一旦撤军之后,战斗气息在短时间之内难以积聚起来,再说流寇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缓的地方,而且是兵分两路作战,采取四面合围的方式没有多大的作用了,唯有采取追击战的方式,可除开卢象升麾下的天雄军有着这样的能力,其余几路大军缺乏这样的能力。
再说派遣的押解流寇的五千大军,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打败了,可见流寇的战斗力是非同一般的,也就是说车箱峡之战,流寇的精锐没有遭受到什么打击。
想到流寇走出车箱峡的时候,蓬头垢面,和流民完全一样,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想到,其实流寇是保存了实力。
任何一个人遇见这样的局面,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召集大军迅速去围剿,至少需要做出样子来,可惜指挥了车箱峡战斗的五省总督陈奇瑜,这个时候却出现了幼稚的错误,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卸责任。
陈奇瑜如此处理事情,有很大的过错,但也不能够将责任全部都推到他的身上,朝廷对这方面的责罚是非常厉害的,有些时候甚至是不讲原因的,陈奇瑜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保,这也算是正常。
可人的精力有限,陈奇瑜将重点放在了推卸责任方面,自然就忽略了如何迅速召集军队剿灭流寇的事宜。
朝廷接到奏折之后,大为震惊。
如此好的剿灭流寇的机会失去,谁都会生气,皇上也不例外,盛怒之下处理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皇上暂时顾不上处理陈奇瑜,因为后金鞑子开始进攻宣府和大同一带了。
后金鞑子进攻宣府和大同的时间是七月初八,距离流寇再次造反仅仅两天的时间,这让朝廷陷入到两面作战的窘境之中,相对来说,后金鞑子的威胁更大,故而皇上和朝廷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到宣府和大同一带去了。
三边总督洪承畴驻守在大同,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将领就是曹文诏了,故而大同主要的防御事宜,都是曹文诏直接负责的,曹文诏固守怀仁,这里距离大同不到七十里地,是大同城池最为关键的防御地点。
曹文诏不负众望,守住了怀仁,后金鞑子进攻没有得到好处,开始在大同其他地方劫掠,七月十五,后金鞑子攻陷大同得胜堡,让京师震动,接着后金鞑子又攻陷了灵丘县,让皇上更加的忧虑,下旨要求辽东、宣府和大同等地,加紧防御,绝不准让后金鞑子深入关内,甚至是直接威胁到京师。
朝廷的敕书源源不断的来到了延绥巡抚衙门。
榆林边镇同样有边关守卫的任务,而且是紧靠着大同边镇的,后金鞑子也许会到榆林边镇甚至是延安府劫掠,所以邸报上面,对延绥巡抚衙门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镇守榆林边镇,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问题。
郑勋睿是真正的陷入到苦恼之中了。
史书上没有后金鞑子与流寇勾结的记载,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不可能发生,关键是后金鞑子瞧不起流寇,他们本就看不起大明的军队,就更不要说流寇了。
可是郑勋睿却发现了另外的端倪,那就是后金鞑子选择进攻大明边镇,或者是深入关内劫掠,总是能够找到最好的时机,崇祯二年末和三年初,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让后金鞑子没有了后顾之忧,长驱直入,进入关内劫掠,甚至直接威胁到了京师,崇祯六年,后金鞑子接受了孔有德与耿仲明的投降,趁着旅顺兵力薄弱的时机,依据拿下了旅顺。
如今后金鞑子进攻的时间,正好是朝廷大规模剿灭流寇的时间。
难道皇太极是神仙,能够在大明遭遇到困窘的时候进攻,每次都掐住了大明的脖子。
这不可能,唯一能够解释的理由,就是皇太极注重情报事宜,能够从关内获得诸多的情报,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
郑家军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厮杀了,郑勋睿是希望和平的,可惜他所处的时代,没有和平的可能,越是往后面去,面临的局势越是严酷,不知道有多少惨烈的厮杀等着郑家军。
流寇在凤翔府再次造反之后,郑勋睿是做好了一切准备的,他认为陈奇瑜应该是再次组织大军进行围剿,而且会迅速给朝廷写去奏折,请求调动榆林边军,不过这个情况一直都没有出现,相反因为后金鞑子的入侵,榆林边军被限制在榆林镇周边,动弹不得。
此时的郑勋睿,只能够望洋兴叹了。
且不说后金鞑子的劫掠,就说流寇的规模,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再次发展起来,凤翔府和西安府遭受了灾荒,朝廷的救济不能够及时到位,而且大军在剿灭流寇的过程之中,杀良冒功,很多的流民被无辜杀害,这个时候流寇来了,流民纷纷加入到流寇的队伍之中,让流寇的队伍在短时间之内壮大起来了。
巡抚衙门,厢房。
郑勋睿的脸色很不好,走来走去,徐望华、郑锦宏和杨贺等人,也是一脸的怅然,他们都做好了准备,以为郑家军这一次能够开拔,去剿灭流寇的,谁知道局面出现如此重大的变化,至于说郑勋睿的判断能力,他们是深信不疑的,流寇在凤翔府和西安府的活动线路,全部都是按照郑勋睿的分析进行的。
“唉,流寇怕是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其威胁甚至要超过后金鞑子了。”
郑勋睿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徐望华大为吃惊,在他的印象里面,朝廷大军剿灭流寇的战斗,全部都是占据优势的,只是因为时机把握不好,再说流寇和后金鞑子的战斗力,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为什么郑勋睿会说流寇的威胁大于后金鞑子。
郑勋睿看了看众人,神色凝重的解释了。
“流寇活动的地域广阔,所到之处,府州县衙门几乎都是被直接摧毁的,而且流寇还带动了当地的流民造反,这样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北方很多地方连连遭遇到灾荒,朝廷拿不出来钱粮救济,就算是救济也是杯水车薪,百姓本来就没有活路了,不造反能够怎么办,而且流寇是得到百姓同情的,甚至朝廷之中都有大人如此的认识。”
“反观后金鞑子,烧杀劫掠,无恶不作,百姓是痛恨后金鞑子的,不会有谁去支持他们,而且后金鞑子的劫掠,一般都不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几个月时间过去,就要回去的。”
“此次车箱峡之战,陈大人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恐怕是难以逃脱朝廷的惩罚了,我听说陈大人还在为自身辩解,将责任推到他人的身上,他想的太简单了,这么大的事情,身为五省总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不管怎么推脱,都必须承当最大的责任。”
桌上的图上上面,画出来的线条更多,郑勋睿看着图纸,微微摇头,一脸的苦笑。
“按照我的预计,陈大人被朝廷责罚之后,洪承畴大人很有可能出任五省总督,其实之前朝廷就有大人建议,让洪大人出任五省总督。”
徐望华稍稍思索了一下,开口询问了。
“大人以为,洪大人若是出任五省总督了,是不是能够顺利的剿灭流寇。”
郑勋睿摇摇头。
“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流寇在车箱峡遭遇到惨重的打击,肯定会吸取教训的,今后的作战,流动性更强,这就让朝廷处于很难的境地,大军剿灭流寇,必须紧追不舍,如此的作战粮草必须要充足,北方各地遭受灾荒,粮食本来就不足,这个时候若是全力保证大军的供给,老百姓怎么办,老百姓没有粮食吃了,成为了流民,加入到流寇队伍之中,朝廷岂不是越剿流寇人数越多。”
“好了,我想后金鞑子退兵之后,朝廷很快会关注榆林边镇的,郑锦宏、杨贺,你们做好一切的准备,我想郑家军出征的时间就要到来了。”
已经是崇祯七年的八月,郑勋睿清楚,郑家军必须要开始发威了,否则后面的局势就真的不好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