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住所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狗儿来的次数多了与李掌事混的面熟。见了就远远的喊道:“李官爷,今日粥中可否有肉虫加餐!”
那李掌事听到,张口骂道:“爷爷我淘洗了八百遍,何来的虫子!那来的厮鸟在此胡咧咧”抬头一看是狗儿,一边用大铁勺搅和着粥一边说道:“原来是你这皮猴子,莫不是今日腹中已饱不想再吃粥了?”
狗儿哈哈一笑,“哪敢啊李官爷,你老熬的粥那是不浓不淡,香飘十里,就算腹中已饱,闻了你老的粥那也能再喝上三大碗。”
“哈哈哈,就你这皮猴子嘴甜,我可是在这粥里放了糖霜里,那糖霜金贵着呢,是那些大官人才能吃的起的。这次东城老爷们看你们可怜捐了些熬粥用,便宜你们这帮穷光蛋了!”
这时有位五十多岁的老丈开口说道:“李官爷说的是,那些员外老爷们真是大善人啊,俺这是第一次吃加了糖霜的粥!”
旁边听着的狗儿撇撇嘴,心想“善良个屁”,为了埋葬爹娘,自家的五亩水浇地和十五亩旱地通通抵押卖给村里的刘员外了。狗儿当然知道卖亏了,不过在当时村庄被烧了精光,人也死的没剩几个,到处是地皮。自己年幼无知也不懂的种地,再加上着急埋葬爹娘只得安荒地价格卖给了刘员外。如今这刘员外就住在东城。
狗儿吐了口唾沫,咬咬牙低声说道:“要不是县老爷逼着员外老爷们出钱出粮,那帮人可不会痛快的出钱!”随后把声音提高道:“米是一样的米,这粥好不好吃,还得看咱李官爷的手艺!东城李老爷家也开了赈灾堂,那米粥熬的吃了能蹦掉大牙,一走路肚子咣当响的比水牛叫的音都大!”
周围人听了狗儿的俏皮话,瞬间笑的前仰后翻。
那李掌事听了也哈哈哈的笑了一通,随后用铁勺子当当当的敲了敲铁锅,“行了行了,你这皮猴子莫再打趣俺了,你们这厮都快站好队,不饿了是不是。”
原来,月前刚刚开始布粥时,县衙给李掌事找了个小学徒帮忙打下手,那天李掌事有事晚来了会儿,便让小徒弟煮粥。这小徒弟偷懒也不淘洗米直接下锅熬煮,若是狗儿这帮灾民吃了也不说啥,毕竟有免费的粥吃就不错了,那来的那么多抱怨。可不巧的是当天县衙二老爷孙主薄来巡视,想做些亲民形象给百姓看看,就让随行的张押司盛了碗粥过来。那张押司也是老眼昏花,小学徒盛了粥递过来,也没留心查看,顺势就端给了孙主薄。
第一口吃出个石子,孙主薄脸黑了下,赈灾粥么,吃出个石子也不算啥,也没做声,接着舀起第二勺,留了个心眼儿便用眼睛仔细看那粥,这一仔细看坏了事,半条小虫子在粥里正扭着!于是乎就哇哇的吐了一地,一场亲民大戏也没演成。
回去后,张押司和那小学徒就挨了顿板子赶出了衙门,连带着李掌事也罚了钱。
来这里的大都是些受了兵灾的人家,老幼病残占大多数,那些青壮或是家里还有些剩米的都不会过来领义粥喝,嫌丢人。
在宋朝百姓眼里,认为吃救济粮是一种很丢人的事情,只要稍有些能力的都不会来领。不像是后世,开着汽车却领着国家发的贫困生补助金。家里趁着两三套房,却找关系住廉租房。民众普遍认为,能占国家便宜,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所以说古人的心还是很真诚的,人与人之间很讲究德行操守,没有后世人脸皮那么厚。
边排边聊,过了三五个人,便轮到了狗儿。等狗儿走到身前,李掌事便用铁勺满满的舀了一勺粥,倒在了狗儿的碗里。旁边的狗剩也是如此。
就当狗儿准备离开时,李掌事用很小的声音,在狗儿的耳朵边说道:“小狗儿,再过两个时辰,你便过来帮我收拾这家伙物事,今日乃最后一天,还剩下些糙米。你偷偷领走吧!这些糙米都是要被今天发完的,已经出了帐了。我看今天来的这些人很少。估摸着发不完,但也不会剩下太多,你便领了去吧!”
狗儿听了面色大喜,也压低声音对着李掌事说:“谢谢李爷,不过小子瞅着旁边有一个老差役再记账册,还有一个姓赵的管事看着,您会不会有事?”
李掌事听了扭过头看了看那边,漫不经心的说道:“没甚事,素馒头发完了这帮衙役就会走。这里就剩下我和几个民壮。回头我打发了民壮先走,你再领了去!”
“好的,李爷,谢谢您了。小的无能为报有什么跑腿的事情记得唤俺便是。”
“呵呵呵。好狗儿,你去吧!快去吃粥。”
眼看着李掌事的胖脸挤出了一朵花来。赶紧拉着狗剩跑到了一边儿,找了一块儿大青石蹲下来,稀里呼噜的喝起了粥。
俗话说,半大小儿吃穷爹娘。狗儿和狗剩一连喝了三碗粥,才把肚皮填饱。
又重新排了一次队。俩人便端着粥,小心翼翼地往南城门而去。慢慢的跨过臭水沟。来到这倒塌了一半的巴家老宅院前。
这巴家老屋,曾经是衙门里一个押司的宅子。这押司乃是成都府招募来的书吏,三十来岁,没有娶妻。后来在祐川县纳了一房小妾,又雇佣了一位四十来岁的老婆子伺候着。不过,这押司和她的小妾都通通死在了那场兵灾里,于是这里就成了空宅子。
这个原本三间正屋,东西两厢房的院子,也被大火烧的只剩下一间完好的东屋和半拉还没倒塌的中厅,以及一间放杂物的西厢房。屋内的家具这些摆设,贵重些都被人拿跑了,只剩下一些粗苯的不值钱的东西。
屋里的窗户框也不见了踪影,空留着一个黑咚咚的窗户洞,在院里的角落旁,还有一堆厚厚的稻草垛,昨晚狗儿就是睡在了这里。狗剩跟着狗儿来到这里找了块干净的大石头,放下手中乘着粥的碗,又找了块干净的木板盖在了上面。
当下俩人站在院里,狗儿对着狗剩说道:“我们把这里收拾出来,这个破屋也没人来赶我们走,以后就在这里住下。”
狗剩瞅了瞅四周,尤其看了看那只剩下一间半的正屋,并没有嫌弃这里是乱七八糟的废墟,反而开心的手舞足蹈。
“阿郎哥,你说我们将来就住在这里了吗?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吗?”
“家?”
狗儿忽然沉默了下来,因为他想起了以前自己住的那座时时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小院,还有疼爱自己的爹娘,那只叫黄阿皮的小黄狗。可恨那场兵灾!狗儿攥紧了双手。
直到被狗剩用力的晃了晃,才让自己从痛苦的回忆里挣扎了出来。看着狗剩那双担忧的眼睛,狠狠地抹了把泪水,重重的点点头道:“是的,狗剩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太好了,阿郎哥我们又有家了!”
拽住像陀螺一样开心的狗剩,丢给他一把由树枝杂草编织成的扫帚,自己则拿起另外一把,向东屋走去。
趁着还有些时间,得先把东屋收拾出来这样晚上就有地方住了。断裂的青砖,残破的瓦片和那些碎掉的土坯砖,通通扔到院里角落。
而那些完好的,还能用的则放到了西厢房前。长长的木头凛子可是宝贝,小心的放在了厢房屋里!将来留着修补那间只剩半拉的中厅。
而那些断掉的木头则搬到院里等着烧火用。一时间尘土飞扬,狗儿和狗剩满身臭汗,浑身是土。估摸着外面快有两个时辰了,和李掌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狗儿便拉起一旁正干的起劲的狗剩,出了院门往东走去,走了二十来步。这里有一口水井,乃是周围几户人家用水的地方。
在古时的乡村,设备简陋,全靠人力,打一口水井很费劲,花的钱也很多。所以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井。往往七八户人家合一起打一口井共用。只有那些不差钱的仕伸员外家,才会独自打口井用。
打水用的辘轳绕了五六圈,一个小木桶装着着满满的水便从井里钓了出来。古时地下水的水位线比较浅,十几米就能出水。不像后世人口密集用水量也比较大,有些地方的水井深度足足有几十米甚至百米多。
就在水井旁的青石板上,俩人痛快地洗了洗,尤其是脸和手洗下去了一地的脏水。
虽然自己没有钱来买新衣裤,但干净卫生还是能做到的。娘曾经说过,生病就是脏手带来的。每次吃饭没去洗手时,就会被娘亲指挥者爹抽打一棍,并监督着自己洗干净。
头发上的土,也用手蘸了点水,轻轻地擦拭一遍。天气太冷头发要是被水打湿了,干不透,冷风一吹就容易得伤寒,得用布擦拭干净了才行。但自己没那个时间了,只能稍微打理一下。
洗干净的手捧起两捧水,大大的喝了两口。瞅瞅桶里的水还剩下半桶。那水也脏了,不能倒回井里了,提起来倒进旁边的大树根里。
这棵大树得有百年树龄了,自己和狗剩两人手拉在一起才能抱住。如今已是深秋,树枝上枯黄的叶子已经掉的稀稀拉拉不剩几个了。
大树会经过春夏秋冬,也会像人一样经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直到死亡。
虽然它比人活的时间要长久些,很让人羡慕,但是也有不如人的缺点。
它没有人类的双脚,不能离开这里去丈量高山草原的广阔,也不能去看江河湖泊的波澜,更不能飞到天空去见那绚烂多彩的星球。
它唯有扎根在这里,时时刻刻都要守着那终日不变泥土,坐看周围一幕幕上演的百态人生。我们总以为路边的它是景,是匆匆看过的一片景物。
其实不然,对它来说我们才是闯进眼睛里的客人。
呵!人生,多怪。
狗儿来的次数多了与李掌事混的面熟。见了就远远的喊道:“李官爷,今日粥中可否有肉虫加餐!”
那李掌事听到,张口骂道:“爷爷我淘洗了八百遍,何来的虫子!那来的厮鸟在此胡咧咧”抬头一看是狗儿,一边用大铁勺搅和着粥一边说道:“原来是你这皮猴子,莫不是今日腹中已饱不想再吃粥了?”
狗儿哈哈一笑,“哪敢啊李官爷,你老熬的粥那是不浓不淡,香飘十里,就算腹中已饱,闻了你老的粥那也能再喝上三大碗。”
“哈哈哈,就你这皮猴子嘴甜,我可是在这粥里放了糖霜里,那糖霜金贵着呢,是那些大官人才能吃的起的。这次东城老爷们看你们可怜捐了些熬粥用,便宜你们这帮穷光蛋了!”
这时有位五十多岁的老丈开口说道:“李官爷说的是,那些员外老爷们真是大善人啊,俺这是第一次吃加了糖霜的粥!”
旁边听着的狗儿撇撇嘴,心想“善良个屁”,为了埋葬爹娘,自家的五亩水浇地和十五亩旱地通通抵押卖给村里的刘员外了。狗儿当然知道卖亏了,不过在当时村庄被烧了精光,人也死的没剩几个,到处是地皮。自己年幼无知也不懂的种地,再加上着急埋葬爹娘只得安荒地价格卖给了刘员外。如今这刘员外就住在东城。
狗儿吐了口唾沫,咬咬牙低声说道:“要不是县老爷逼着员外老爷们出钱出粮,那帮人可不会痛快的出钱!”随后把声音提高道:“米是一样的米,这粥好不好吃,还得看咱李官爷的手艺!东城李老爷家也开了赈灾堂,那米粥熬的吃了能蹦掉大牙,一走路肚子咣当响的比水牛叫的音都大!”
周围人听了狗儿的俏皮话,瞬间笑的前仰后翻。
那李掌事听了也哈哈哈的笑了一通,随后用铁勺子当当当的敲了敲铁锅,“行了行了,你这皮猴子莫再打趣俺了,你们这厮都快站好队,不饿了是不是。”
原来,月前刚刚开始布粥时,县衙给李掌事找了个小学徒帮忙打下手,那天李掌事有事晚来了会儿,便让小徒弟煮粥。这小徒弟偷懒也不淘洗米直接下锅熬煮,若是狗儿这帮灾民吃了也不说啥,毕竟有免费的粥吃就不错了,那来的那么多抱怨。可不巧的是当天县衙二老爷孙主薄来巡视,想做些亲民形象给百姓看看,就让随行的张押司盛了碗粥过来。那张押司也是老眼昏花,小学徒盛了粥递过来,也没留心查看,顺势就端给了孙主薄。
第一口吃出个石子,孙主薄脸黑了下,赈灾粥么,吃出个石子也不算啥,也没做声,接着舀起第二勺,留了个心眼儿便用眼睛仔细看那粥,这一仔细看坏了事,半条小虫子在粥里正扭着!于是乎就哇哇的吐了一地,一场亲民大戏也没演成。
回去后,张押司和那小学徒就挨了顿板子赶出了衙门,连带着李掌事也罚了钱。
来这里的大都是些受了兵灾的人家,老幼病残占大多数,那些青壮或是家里还有些剩米的都不会过来领义粥喝,嫌丢人。
在宋朝百姓眼里,认为吃救济粮是一种很丢人的事情,只要稍有些能力的都不会来领。不像是后世,开着汽车却领着国家发的贫困生补助金。家里趁着两三套房,却找关系住廉租房。民众普遍认为,能占国家便宜,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所以说古人的心还是很真诚的,人与人之间很讲究德行操守,没有后世人脸皮那么厚。
边排边聊,过了三五个人,便轮到了狗儿。等狗儿走到身前,李掌事便用铁勺满满的舀了一勺粥,倒在了狗儿的碗里。旁边的狗剩也是如此。
就当狗儿准备离开时,李掌事用很小的声音,在狗儿的耳朵边说道:“小狗儿,再过两个时辰,你便过来帮我收拾这家伙物事,今日乃最后一天,还剩下些糙米。你偷偷领走吧!这些糙米都是要被今天发完的,已经出了帐了。我看今天来的这些人很少。估摸着发不完,但也不会剩下太多,你便领了去吧!”
狗儿听了面色大喜,也压低声音对着李掌事说:“谢谢李爷,不过小子瞅着旁边有一个老差役再记账册,还有一个姓赵的管事看着,您会不会有事?”
李掌事听了扭过头看了看那边,漫不经心的说道:“没甚事,素馒头发完了这帮衙役就会走。这里就剩下我和几个民壮。回头我打发了民壮先走,你再领了去!”
“好的,李爷,谢谢您了。小的无能为报有什么跑腿的事情记得唤俺便是。”
“呵呵呵。好狗儿,你去吧!快去吃粥。”
眼看着李掌事的胖脸挤出了一朵花来。赶紧拉着狗剩跑到了一边儿,找了一块儿大青石蹲下来,稀里呼噜的喝起了粥。
俗话说,半大小儿吃穷爹娘。狗儿和狗剩一连喝了三碗粥,才把肚皮填饱。
又重新排了一次队。俩人便端着粥,小心翼翼地往南城门而去。慢慢的跨过臭水沟。来到这倒塌了一半的巴家老宅院前。
这巴家老屋,曾经是衙门里一个押司的宅子。这押司乃是成都府招募来的书吏,三十来岁,没有娶妻。后来在祐川县纳了一房小妾,又雇佣了一位四十来岁的老婆子伺候着。不过,这押司和她的小妾都通通死在了那场兵灾里,于是这里就成了空宅子。
这个原本三间正屋,东西两厢房的院子,也被大火烧的只剩下一间完好的东屋和半拉还没倒塌的中厅,以及一间放杂物的西厢房。屋内的家具这些摆设,贵重些都被人拿跑了,只剩下一些粗苯的不值钱的东西。
屋里的窗户框也不见了踪影,空留着一个黑咚咚的窗户洞,在院里的角落旁,还有一堆厚厚的稻草垛,昨晚狗儿就是睡在了这里。狗剩跟着狗儿来到这里找了块干净的大石头,放下手中乘着粥的碗,又找了块干净的木板盖在了上面。
当下俩人站在院里,狗儿对着狗剩说道:“我们把这里收拾出来,这个破屋也没人来赶我们走,以后就在这里住下。”
狗剩瞅了瞅四周,尤其看了看那只剩下一间半的正屋,并没有嫌弃这里是乱七八糟的废墟,反而开心的手舞足蹈。
“阿郎哥,你说我们将来就住在这里了吗?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吗?”
“家?”
狗儿忽然沉默了下来,因为他想起了以前自己住的那座时时充满了欢声笑语的小院,还有疼爱自己的爹娘,那只叫黄阿皮的小黄狗。可恨那场兵灾!狗儿攥紧了双手。
直到被狗剩用力的晃了晃,才让自己从痛苦的回忆里挣扎了出来。看着狗剩那双担忧的眼睛,狠狠地抹了把泪水,重重的点点头道:“是的,狗剩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
“太好了,阿郎哥我们又有家了!”
拽住像陀螺一样开心的狗剩,丢给他一把由树枝杂草编织成的扫帚,自己则拿起另外一把,向东屋走去。
趁着还有些时间,得先把东屋收拾出来这样晚上就有地方住了。断裂的青砖,残破的瓦片和那些碎掉的土坯砖,通通扔到院里角落。
而那些完好的,还能用的则放到了西厢房前。长长的木头凛子可是宝贝,小心的放在了厢房屋里!将来留着修补那间只剩半拉的中厅。
而那些断掉的木头则搬到院里等着烧火用。一时间尘土飞扬,狗儿和狗剩满身臭汗,浑身是土。估摸着外面快有两个时辰了,和李掌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狗儿便拉起一旁正干的起劲的狗剩,出了院门往东走去,走了二十来步。这里有一口水井,乃是周围几户人家用水的地方。
在古时的乡村,设备简陋,全靠人力,打一口水井很费劲,花的钱也很多。所以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井。往往七八户人家合一起打一口井共用。只有那些不差钱的仕伸员外家,才会独自打口井用。
打水用的辘轳绕了五六圈,一个小木桶装着着满满的水便从井里钓了出来。古时地下水的水位线比较浅,十几米就能出水。不像后世人口密集用水量也比较大,有些地方的水井深度足足有几十米甚至百米多。
就在水井旁的青石板上,俩人痛快地洗了洗,尤其是脸和手洗下去了一地的脏水。
虽然自己没有钱来买新衣裤,但干净卫生还是能做到的。娘曾经说过,生病就是脏手带来的。每次吃饭没去洗手时,就会被娘亲指挥者爹抽打一棍,并监督着自己洗干净。
头发上的土,也用手蘸了点水,轻轻地擦拭一遍。天气太冷头发要是被水打湿了,干不透,冷风一吹就容易得伤寒,得用布擦拭干净了才行。但自己没那个时间了,只能稍微打理一下。
洗干净的手捧起两捧水,大大的喝了两口。瞅瞅桶里的水还剩下半桶。那水也脏了,不能倒回井里了,提起来倒进旁边的大树根里。
这棵大树得有百年树龄了,自己和狗剩两人手拉在一起才能抱住。如今已是深秋,树枝上枯黄的叶子已经掉的稀稀拉拉不剩几个了。
大树会经过春夏秋冬,也会像人一样经过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直到死亡。
虽然它比人活的时间要长久些,很让人羡慕,但是也有不如人的缺点。
它没有人类的双脚,不能离开这里去丈量高山草原的广阔,也不能去看江河湖泊的波澜,更不能飞到天空去见那绚烂多彩的星球。
它唯有扎根在这里,时时刻刻都要守着那终日不变泥土,坐看周围一幕幕上演的百态人生。我们总以为路边的它是景,是匆匆看过的一片景物。
其实不然,对它来说我们才是闯进眼睛里的客人。
呵!人生,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