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穿越农家乐悠悠 >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迁去省城

第一百五十五章 迁去省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过了除夕,便是大年初一,新的一年又来临了,这一年林小桥十一岁了,她的姐姐林小溪也已经是十三岁的大姑娘了,这个年纪已经是可以说亲的年纪了。

    而大郎过了年也是十五岁的小伙子了,二郎仅小了一岁,现在也是十四岁的人了。

    新的一年,林家的几个孩子都长了一岁,数着他们兄妹四个的年纪,便注定了李氏接下来这一年,需要操心的事儿多了去了。

    大郎二郎两个需要求取功名,一心扑在读书上面,还可以将这亲事,往后推上一推,不过这林小溪却是已经到了,可以说亲的年纪,这两年就得把亲事给定下了来。

    大年初一的清晨,依旧不是开始在一片沉寂当中的,李氏瞧着自个儿两个,身量日渐抽高,眉眼渐渐长开的闺女,颇有一番‘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慨。

    尤其是林小溪,在过去的两年了,身量猛的抽条了许多,今儿个穿着身粉色兔毛领窄袖紧身小袄,下身着一同色纹理襦裙,一头青丝绾成如意髻,发间只插了根蝴蝶珍珠步摇。

    一张素脸未施粉黛,却也是面若桃红,明目皓齿,就似是一朵亭亭玉立,正盛开着的芙蓉花,颔首带笑,让人瞧着甚为清新秀雅,娉婷多姿。

    而她身旁的林小桥,同是一身如此打扮,只梳的发髻不同,一头长发绾了个垂挂髻,发髻两边各带着一对,紫色的蝴蝶结形状的绸带做成的绢花,这也是林小桥自己动手做的小玩意儿,今儿个便戴在了自个儿的头上。

    虽然身量还不及姐姐林小溪的下巴,身上的少女形态,还隐隐未曾显露出来,但是却也是肤色白腻,明眸皓齿,容貌秀丽,长长的睫毛下闪着双明亮的大眼睛,灵动逼人,似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小蝴蝶。

    姐妹两手牵着手走在村里的小路上,已经无数次的引来同龄小姑娘们的艳羡和惊叹了。

    李氏一路听着不绝无耳的赞美声,忽然颇有一种,想把自个儿两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藏在家里不带出来见人的念头。

    因为今儿个要去老宅,跟林老爷子老两口,说一下他们一家子过了年,就要迁去省城的事情,所以李氏便没让陈学文母子,与他们一道,进去老宅拜新年。

    瞧着眼前破败的茅草屋子,整个村子所有的人家,就只剩这一家,还没有进去拜年了,这也是林小桥最不想进去的一户人家。

    但是,她还是心里忍着别扭,跟着爹娘走进去了,此时已经接近中午,村里的许多人家都已经,燃起了炊烟,准备午饭了。

    林小桥一家子进去老宅的时候,正看见刘氏和林娇母女两个,在忙前忙后的张罗一家子的午饭。

    刘氏看到他们,神色倒是显得挺自然的,站在屋檐底下,打了声招呼:“二弟,二弟妹,你们来了啊!”

    林小桥冷艳瞧着,刘氏的眼神好像已经恢复了,正常人应有的神采,看来林大牛父子几个,是真的着实为了她的呆傻之症,费了一番功夫的。

    人看着像是已经治好了的样子,而且林小桥现在也未曾从她的眼神里头,找回从前刘氏看人时的倨傲和犀利,不过她还是捕捉到了一抹算计。

    或许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压迫吧,现在的刘氏在林家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有从前的地位了。

    而且,相信经过上回的孽事之后,她的娘家应该也不会,再跟从前一样接纳她了吧。

    所以,现实已经让刘氏,把从前的倨傲和犀利,都从自个儿的眼神里头磨去了,但是由于本性所致,还是不缺那一抹算计。

    李氏面对着刘氏的主动招呼,显得十分别扭,她自个儿也不晓得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算计过欺辱过她,甚至可以算作是仇人的女人。

    先前知道她变得痴傻之时,李氏还能怀着一丝的可怜,来看待她,可是现在刘氏却已经病愈,而且还笑意吟吟的,主动与她打起了,李氏就不晓得该咋样对待了。

    因此,李氏所幸没有搭理,直接漠视她的存在,旁若无人的从刘氏的身旁走过。

    既然李氏都已经如此的表明了态度,作为子女,林小桥兄妹四个,自然也是照样跟着做了。

    只有林二牛,起先觉得这样不好,本想笑着打声招呼,不过突然又想起,刘氏以前做过的孽事,便也笑不起来了,只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算是回应了。

    刘氏背着身子,心里头其实已经气得咬牙切齿,但是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脸上的表情显得十分的僵硬。

    林娇从厨房走出来,看着她娘这个样子,只是淡然的开口说了一句:“这就是命,现在他们一家的风光,咱们只能低着头窥探两眼,连仰视的资格都没有。”

    刘氏听了自个儿闺女的话,面上依然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她的心里在想着些什么,却是无从得知了。

    林小桥跟着爹娘进了老宅的堂屋,屋子里头没有点上火盆,所以这温度跟屋子外头相差无几。

    周氏跟林老爷子坐在堂屋的正中,老两口身上都穿着一身新衣裳,瞧着布料,好像是上回中秋李氏遣人送来的节礼当中的料子,老两口倒也是挺舍得,拿上身穿的。

    林大牛父子三个,也都坐在堂屋里头,看到林二牛一家子过来,林山首先站起身来,笑着打了招呼:“二叔,二婶,你们来了啊,快坐下吧。”

    林二牛随意找了个椅子坐着,李氏跟林小桥兄妹四个,便直接站在他的身后。

    见这情形,林山也不显尴尬,估计是在外头干着伙计,历练出来了吧。

    “小娇,快点儿送点热茶进来。”林山瞧着自个儿父亲一直低着头沉默的样子,也知道他心里的别扭,只能无奈的自个儿表现的热情一些。

    林二牛见他张罗,便出言阻止了一下:“别招呼了,咱也是坐一会儿就走的。”

    林山听了这话,依然客气的说道:“那哪儿成啊,外头天寒地冻的,二叔二婶怎么着也得喝杯热茶,暖暖身子才成啊!”

    林二牛有些尴尬,自个儿侄子的热情,似乎跟他们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接下去了。

    还是大郎站出来,拦着林山说道:“大堂哥,无需这样客气,我们过来也只是给你们拜个年,顺道跟爷爷说件事儿。坐上一会儿就回去了,你也别张罗了。”

    大郎的这番话说的客气有礼,却也带着些疏离,林山听了之后,便坐了下来。

    此时,却听见一直未曾开口的周氏,冷哼一声,说道:“人家现在是啥子身份,咋会稀罕喝上咱家一口茶咧!你们都趁早歇了那些心思吧,就算是想讨好巴结,也得掂量掂量旁人乐不乐意啊!”

    周氏这话说的颇有些讽刺的味道在里头,不过林小桥兄妹四个并不在意,四人该咋样就咋样,先把自个儿的礼数尽了,由大郎领头一齐给老两口拜了年,便站回林二牛的身后,照旧一动不动的当起了保镖。

    周氏见此,气得一口气噎在了胸口,不上不下的,上回大郎两兄弟过来的一番放肆,她至今还未消气咧。

    尤其是今儿个瞧着两个丫头,身上的穿戴,周氏更觉得十分刺眼,恨不得把林小桥姐妹两,身上穿着的那一身华衣扒拉下来,还有林小溪头上戴的那纯金步摇,也扯下来收到自个儿的怀里。

    再联想一下,老二一家子每回年节送到她手里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周氏更觉得忿忿不平,瞅着李氏的眼神,就越发的犀利了。

    当然说出口的话,也就不那么好听了:“都是些什么东西啊,背祖忘宗,一群白眼狼!”

    周氏这话刚一说完,林小桥便明显的察觉到,林二牛的身子倏地一僵,李氏跟大郎二郎几个面上也尤为不好看了。

    背祖忘宗,这个罪名,周氏可是安得过大了,林小桥一早就清楚的知道,在这古代社会,一个人的根本就是先祖列宗。

    尤其是对于一个男子来说,他从一落地开始,身上便背负了两个责任,一为传宗接代,二为光宗耀祖。

    因此,在这样的社会制度里,背弃了祖宗,就相当于丢弃了自个儿的根。

    若不是因为,这古人把‘祖宗’二字,看得太过重要的话,林小桥早就撺掇着,自个儿老爹带着他们一家子,跟老宅这头脱离关系了。

    周氏今儿个是真的把话说重了,而且还是在大年的头一天里,就说出了这样难听的话来,林二牛是真真的被刺激到了。

    只瞧着他那副隐忍不发的样子,握着的双拳已经隐隐可见暴出的青筋,双唇抿得紧紧的,面上恼怒的神色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场的众人,此时都屏住了呼吸,屋子里头安静的有些可怕,他们也是难得见到林二牛如此生气的一面,在他们的印象中,林二牛就是个憨实又十分好说话的人。

    大家都看得出来,林二牛这回是真的生气了,包括林老爷子老两口,也是心知肚明的。

    林大牛父子三个皆是沉默不语,林山甚至有些紧张的,时不时的朝着林二牛看上两眼,只希望别在今儿个这样的日子里头,闹腾起来才好。

    而林老爷子瞧着自个儿二儿子的面色,也是清楚老伴触到了老二的逆鳞了,不过他心里也没有过多的怪责周氏,反而觉得周氏帮他出了口气。

    上回为了大郎二郎两个考上秀才,要回来祭祖摆酒一事上,老二一家子可是狠狠的拂了自个儿脸面的,因此林老爷子胸口堵着的那口气,到现在还没下去呢。

    因此,方才他也就由着周氏,对老二一家子拿乔作势的,没有阻止,但是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林老爷子觉得他必须得站出来,说上两句,也好安抚一下老二的心了。

    对于这样打一棒子,再给个甜枣的事儿,林老爷子是非常乐意干的,尤其是打出的那一棒子不是自个儿出手的,但是甜枣却是他伸手给的,这样的做法多好啊,完全可以让老二承了他的情,领受他的好意,以后再有啥事跟二儿子开口,那就容易多了。

    不得不说,林老爷子还真的是,把林二牛的性子,摸得准准的,知道该咋样应付林二牛,才是最好的。

    林老爷子思量了许久,掂量着该以什么样的话来开口安慰,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个——,老二啊,你娘她也是……”

    林老爷子的话还没说完,大郎却站了出来,言辞凿凿的冲着二老说道:“按理说,我是一个做晚辈的,即使长辈指责错了,咱们也应该受着,不要说出来!但是今儿个奶奶说的这句话,已经不单单是指责的事儿了,那已经是强行给咱们一家子,扣了顶大帽子了!如果我再不站出来说道两句,岂不是太没有天理了!”

    说到这里,大郎看了眼自个儿的父亲,父子两个眼神交流了一下,林二牛并没有出声阻止,自个儿的长子继续说下去。

    于是,大郎便接着说道:“请问奶奶,何为‘背祖忘宗’?若是您不清楚,孙子我给你解释一遍,背祖忘宗,其意为背弃祖先忘记祖宗!根据其意思,大郎反复思量,并未曾想到一分,咱们一大家子人,何时何地,做出了背弃祖先忘记祖宗的事情了!既没有,那奶奶何来‘背祖忘宗’这么一说?因此,孙子此时此刻就代表,咱们一家人,向奶奶讨个说法了!”

    大郎每字每句,都说的颇为义正言辞,林小桥在一旁静静的瞧着,她的大哥,身上已经渐渐有了作为一家长子的气势。

    周氏方才说出那样的话来,其实也真的是脱口而出,随口一说的,说完之后,她也知道自个儿把话说的严重了,尤其是瞧着一向温厚老实的二儿子,脸上也显现出恼怒的神色来时,她的心里还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丝的惧意和悔意。

    不过,周氏瞧着老爷子还是一动不动的坐着,也未曾出声指责她半句,便以为她说的话,对了老爷子的意思,于是便自我安慰,只要老爷子没生气,即使是说错了,那也是能有人护着的,所以周氏便没有那么害怕了。

    反而装出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挺直了老腰杆子坐着,瞧着还挺镇定的。

    可是,此时大郎一番有理有据的言语说完之后,周氏的气势便不由自主的弱了下来。

    尤其是看到大郎,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只等着她说出个所以然来时,周氏更是禁不住脖子往后缩了一下。

    周氏情不自禁的瞄了下林老爷子,指望他此时站出来替她解围,可是李老爷子现在却是只顾着,自个儿生气,也没注意到她递过去的眼神。

    大郎见周氏迟迟没有开口分辨,便又欺身向前一步,走到周氏面前,语气愈加坚定的说道:“请您给个说法,否则咱大楚王朝的律法何在?污蔑之罪,又该当如何定论?”

    大郎越发凌厉的眼神,使得周氏整个身子,都不由自主的往后靠去,一股熟悉的惧意又蔓延了开来。

    孽障,真是孽障,老二生出来的那几个,都是天生的孽障啊,周氏虽然被大郎周身的气势给震慑住了,口上说不出话来争辩,但是她还是不忘在心里谩骂着。

    “啪——”林老爷子看着自个儿的孙子,居然如此放肆,方才打断他的话语,现在又以气势逼迫周氏,实在是觉得气愤。

    大郎听到声响,漫不经心的转过头去瞧了林老爷子一眼,只这一眼便瞧出了,祖孙两个气势孰弱孰强。

    林小桥看着自个儿大哥,那一脸的淡定,不得不说今儿个大郎带给她的震撼太多了,就冲着大哥现在的沉稳,自此以后,自个儿一家终于能有个顶梁支柱了!

    李氏亦是如此想法,原先她还有些担忧的情绪,在亲眼见着儿子的不畏和稳重之后,一下子便消散了。

    而林老爷子也是此时此刻,才深深的感觉到,这个孙子是真真正正的有出息了,能够成为一家之主了,以后老二一家子,就更加难以拿捏了。

    林老爷子蓄势待发的火气,就这样被大郎的一个眼神,瞬时灭去了许多。

    不过他还是强撑着,呵斥道:“作为长辈训斥小辈两句,又怎么了!无论对错,你们做晚辈的,都应该受着!你作为一个读书的人,更应该明白这个理儿,更应该清楚何为‘不孝’!”

    林老爷子的话落,周氏立马便坐直了身子,仿似找到了一条十分有理的说法,口里一个劲儿的念着:“对!对!对!你们晚辈不孝顺,也是一项罪,可以去县官老爷那里告你们!”

    大郎听了这话,嘴角勾起一抹讽刺的浅笑,淡淡的瞧着林老爷子,说道:“爷爷甭急着给孙子,又扣上这么一顶大帽子!古语有云‘父慈子孝’,‘父不慈子不必孝’,换言之意为,长辈慈爱,晚辈孝顺,长辈不慈爱,我们做晚辈也无需孝顺!爷爷还是想想,你们这些做长辈的,从前都是怎么待我们的,再来跟我谈‘何为不孝’吧!”

    然后又转眼瞧着自以为理直气壮的周氏,说道:“奶奶,咱大楚王朝的律法里头,不仅有‘不孝’这一条罪,还有‘不慈’这条罪的!您若是想去找县官老爷做主,咱们一家子定会奉陪到底,顺便再把您以前做下的那事儿,也拿出来说道说道!咋样?”

    大郎原是不想再把,那年周氏残害李氏腹中胎儿的事情,拿出来说的,因为那不仅仅是周氏的痛脚,也是自个儿母亲内心深处的伤痛。

    但是,今儿个周氏跟林老爷子实在是,太嚣张了,大年初一就来找茬,若是不趁势打压一下他们的气焰,让他们记起该记着的事儿,估计又要跳出来作祟了!

    因此,大郎说完这话之后,第一时间便转过身去看了下李氏,见她面色似乎并无不妥的样子,才又转过身来,冷冷的看着林老爷子和周氏。

    老两口都不曾开口,面上的神情也是一致的难看,周氏是完全被大郎的话,吓得没了气势,而林老爷子则是被孙子,逼得怒火中烧,却又不能言说,一张老脸憋得通红通红的。

    就在祖孙三个如此冷冷对峙之际,一直沉默的林二牛却突然站起身来,有些颓然的说道:“年已经拜了,二老以后自我保重吧!大郎,咱们回家吧!”

    说完便不顾众人的反应,率先大步走了出去,大郎和林小桥几个紧跟其后,也跑了出去。

    一行人走到院子门口,林小桥才想起来,他们该说的事儿,还没说出口咧,于是她便又跑回老宅的屋里。

    也没细看屋里人的反应,一口气把该说的事情,说了出来:“刚忘了说一件事,爷爷奶奶,咱们一家马上就要搬去省城住了,你们二老自个儿多多保重啊!以后咱们就离得远了,不过你们放心,该出的养老银子,咱们肯定是一分不少的,会拿给你们的!另外呢,镇上的那个铺子,咱家也已经转给旁人了,你们没事儿就别进去了,否则哪天被人赶出来,还不晓得怎么回事咧!”

    溜溜的说完了这番话,林小桥转身便跑了出去,李氏他们也正站在老宅的院子外面,等着她咧!

    大家伙儿结伴回到家里,陈学文母子已经把铜锅点好,各式配菜切好备好,摆上了饭桌,就等着她们回来开饭了。

    今儿个中午,林小桥一家没有按照往年一样,下锅饺子,而是在她的强烈建议下,改换为吃火锅。

    这是,林小桥能够想到的,在不允许动锅铲的情况下,想到的最为方便又美味的吃法了!

    热气腾腾的铜锅里头,汤底已经完全煮开,一屋子都散发着浓浓的鸡汤香味,美食当前,大家伙儿便都暂且,忘记了方才不开心的事情,洗手净面,坐下烫锅子吃。

    林小桥拿起筷子,便迫不及待的夹了两片羊肉,在锅里涮了涮,待其烫熟之后,就着她自个儿调制的酱料,蘸一蘸,味道着实不错!

    大郎几个,知道自个儿父亲有些伤感,陈学文也是打从林二牛一进门开始,便看出了他的脸色不好,于是三个大小伙子,为了提起他的兴致,便故意营造着热闹的氛围,端杯敬酒,哄闹抢食,一时间林家的屋子里头,好不热闹。

    丫鬟下人们,自也早就得了李氏的准话,让他们自个儿在厨房摆了一桌,该咋样热闹就咋样热闹,只不许喝得太醉了闹事儿。

    下午,李氏收拾收拾,便领着林小桥几个,去了姥姥家拜年,跟孙氏和李老头子老两口,说了他们一家子要搬去省城的事情。

    孙氏自然是千般的不舍,她这辈子总共就两个闺女,原本还有个闺女嫁的近,可以常回来看看的,现在却是两个闺女,都离得远了,这让她心里头怎么能不难过咧!

    不过,老两口也知道这大闺女一家,能够搬去省城,也足以说明他们的日子越发的好了,况且这也是为了两个外孙的前程着想,所以老两口难过之余,也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成天的守着林小桥兄妹四个,巴不得能够多看上两眼才能满足,而且还亲手给他们兄妹四个赶制衣裳,做些好吃的,连自个儿的大孙子,都顾不上了。

    李氏见着自个儿老娘,为她的四个儿女忙前忙后的,只说不用,但是孙氏一片心意,哪里是她能够拦得住的咧!

    而林小桥兄妹四个,住在姥姥家的这几天,最喜欢的就是守在已经两个月大的小表弟身边,成天逗他吐泡泡玩了!

    偶尔也会抱上一回,过过瘾,小福虽然现在才两个月大,不过小舅妈还有姥姥,都把他养的很好,一张小脸白白净净的,还有些肉嘟嘟的,也不怎么哭闹,常常被他们几个逗得咧着嘴笑,十分的可爱。

    看着小福这么可爱,林小桥真希望自个儿的娘,也能立马给他们生个弟弟,或是妹妹,那样她成天就不用干别的了,光是逗逗弟弟妹妹就很有趣了。

    在姥姥家住到了正月初六,林小桥他们便回了镇上,接下来便要着手收拾东西,交代事情,做好搬去省城前的诸多准备了。

    这收拾行李啥的,都是不用林小桥插手的,李氏一人带着丫鬟们整理就行了。

    林小桥现在要做的,就是得把铺子和镇上宅子,村里宅子的一些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铺子那边,已经说好,就由顺子,满子两个做掌柜的,林小桥考虑到他们毕竟,现在年纪不大,所以暂时就没准备带上一个人走,而是留下两人一块儿打理铺子。

    等到两人都够历练之后,林小桥是肯定要抽出一人,去替她管理别的铺子的。

    至于,镇上的宅子,他们一家子走后,是肯定要留人在这里,看门打理的,否则,要是他们逢年过节回来的时候,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了。

    林小桥跟李氏商议了一下,便决定暂时先把路叔和路婶留在镇上,他们夫妻两个都是厚道人,路叔毕竟岁数大了,以前也在别的大户人家做过小管事,肯定是有一定的阅历的,因此他还可以,时不时的去铺子瞅瞅情况,若是顺子,满子两个遇上啥棘手的事情,也可以找他先稳稳场子。

    后来,林小桥又想着,路叔路婶留在镇上,那去了省城,就缺了看门赶车的人了,还有厨房里头也没人做饭了。

    反正自家现在也不缺钱,所以林小桥便索性又拉着郑寡妇,去黄婆子那里,又挑了一房下人,打算带去省城。

    毕竟他们到了省城,人生地不熟的,对于那边的牙婆也不熟悉,所以林小桥觉得,还是在自个儿熟悉的地盘上,买好带过去比较好,郑寡妇对此表示赞同,甚至夸赞起了她的细腻心思。

    新买的这房下人,是一家五口,一对夫妻,年约三十多岁,男的叫王平,据说还能粗粗识得两个字,看着挺干练的,那个妇人瞧着也是个手巧灵活的,听说以前就是在厨房干的,林小桥称他们为‘平叔’,‘平婶’。

    他们夫妻两个,生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大些的小子年纪,比二郎小一岁,小些的才九岁,林小桥给他们改名为‘书青’‘书墨’,以后就让他俩,分别跟着大郎,二郎两兄弟了。

    还有一小闺女,今年才七岁大,叫‘丫丫’,林小桥瞧着她长得倒是挺机灵的,便暂时没给她改名,让她跟着自个儿的娘,在厨房帮忙。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林小桥一家子跟陈学文母子,便于正月十六这日,出发往省城迁移了。

    这次连人带行李的,总共四辆马车才能装下,林小桥自家只有两辆车子,其余两辆只得雇了来用。

    好在路上行走的几天,天空晴朗无雪,林小桥他们一行人,也只是走了四天的时间便到了。

    下了马车,站在新家门前,林小桥仰望着天空,告诉自己,新的生活又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