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变法之初(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了让新入骁骑营的兵士快速形成归属感,李御直接将骁骑营统领之职扔了出来,相信这样的震撼力足以让新进骁骑兵士激发起无穷的热情。他就是要让所有的骁骑营兵士知道,在这骁骑营中,只要敢想,便是骁骑营统领也能凭自身的能力获得,没有资历和权势的参杂,一切公平公正。
不过李御也不是草率地决定骁骑营统领的人选,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了,他还征取了王缭等人的意见,几位先生一致支持他的决定。不说几名久经战场的都尉对骁骑营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人选,就是这开创先河的竞争军例也要有更强大的凝聚力,骁骑营统领的竞夺便是最好的刺激。
此次演武,分为骑射、统御、兵法推演三项。
对于几名都尉来说,骑射自然是轻松至极,关键是对麾下千人队的指挥,以及在沙盘上的兵法推演。
在军营中呆了整整一日,几名都尉终于决出了胜负。让李御有些意外的是,几名都尉中最为年轻的陈劲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兵法推演中,陈劲以迅猛和犀利的战法战胜了其余几名都尉,却在原可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时候停手罢战,博得了邰进等人的赞服,让李御见了都点头不已。
一个合格的统领,不仅要让麾下兵士感受到其强大的威严,也要顾及麾下将领的感受,毕竟一个统领不可能真正管理上万骁骑,直接领兵的还是那些都尉。无疑,陈劲在这个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说明了讲武堂的成效。
“本将特令,都尉陈劲接任骁骑营统领之职。”在万众瞩目中,李御将象征着骁骑营统领的盔甲和长剑授予陈劲。
“谢将军,属下必不辜负将军之赐。”
换上铠甲,陈劲转身看向台下的万余甲士,用力地抬起了手中的长剑。
“见过统领。”
与此同时。上万骁骑兵士同时半跪在地,轰然应和。
观战了整整一日,万余骁骑兵士没有一丝疲惫,反而充满了斗志。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握紧手中的兵器。有朝一日也能登上那主将台,被将军授予升将的盔甲,未来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将军,荀先生和两位小先生已回府。”
刚刚回到府中。李御便听到门房淳于利禀报,荀况带着两位弟子回来了。
在担任太子傅的第三日,得知太子启从未离开过邯郸的荀况便上书赵王,欲带太子启前往赵国境内的城池游历,以增长太子启的见识。了解百姓疾苦。
对于这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李御那是相当地支持,在赵王丹面前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原本李御还真怕太子启成为一个笼中的君王,不知百姓疾苦,将来处理政事都会有所偏差,还会被下面的官员蒙蔽,误国误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荀况的这个寓教于行实在是教导君王的最好方式。
出于对荀况的尊重和对李御的信任。赵王丹虽有担忧,却也同意了荀况的请求,毕竟他也知道一直呆在王宫中的太子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当初尚未继承王位的他也曾游历诸国。不过,赵王丹还是派出了两百黑衣随行护卫。另让李御暗中派人保护太子启,以免出现任何意外。
对于太子启的安全,李御自然极为上心,虽然赵国境内不算乱。几乎没有聚众的盗匪,有两百黑衣随行已无大碍。但李御依然派出了一百虎贲暗中保护,另有潜龙卫秘密跟随。
这一个月里,李御每隔两日便会收到潜龙卫的密报,对太子启的进步知之甚详。
“韩兄,不知老先生是否在里屋?”看到拿着竹简在院中走动的韩觉,李御笑着问了一句。他也发现经过这一个月,这位韩王室公子的气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看来号称帝王之师的荀老夫子果然有些能耐。
“老师已前去将军庭院,难道将军没有看到?”见李御前来,韩觉笑着回道。跟在老师身边一个月,他便感到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是那么地肤浅,很多想法都太过天真,也难怪当初的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言。现在回头看看他自己写下的变法之事,韩觉都觉着有些天真而不切实际,得百姓遵从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哦,我刚从外头回来,劳烦韩兄了。”听到荀况去他的府院,李御也知道是什么事,没想到那位老先生比啊他还急了点。原本他是想讨好一下这未来的祖父,哪里料到荀况念孙心切,丝毫没有在意旅途的劳累,一回府便去看孙女。
“无妨,将军唤我韩非即可。”对这位少年得志却谦逊有礼的将军,韩觉的感官不错。之前是李御推荐他入了老师名下,以后还有可能借助这位赵国未来的权臣,开始懂得变通的他自然要交好李御。
“韩非?”听得公子觉的自称,李御惊愕地看向眼前的贵公子。明明是叫韩觉的,怎么出去游历了一趟就变成了韩非,这个世界也太搞了吧,传闻中不是说韩非有口吃的毛病,这位韩觉可是一点口吃都没有。
“觉自入老师名下,老师便为觉赐名,此后吾名便是韩非。”自老师赐名之后,韩觉便兴奋地知道,韩非这个名字会伴随他终生。儒家传统,得老师赐名的弟子才是真正的亲传弟子,也是诸国君王权臣真正关注的对象。
“哦。”听了公子觉的解释,李御也将这位公子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非子对上了号。他也确实听闻一些儒家名士收了弟子之后,都会帮弟子改名,以示入儒家门墙,他还调查过,李斯原名李通,乃是跟随荀况之后才改名李斯。而一旦弟子受老师改名,那么原先的名字便会消失于人前,从此,老师赐予的名字将会伴随弟子一生。
李御这时才想起他当初引荐公子觉之后走神了一点时间,那时候他也没听清楚荀老夫子讲了什么,想来便是为公子觉赐名之事。
苦苦寻觅的大才便在眼前,李御确实是被这样的惊喜给砸晕了。要知道,韩非可是秦律的修改者,正式因为他的改正,让严苛的秦律为六国之民所接受,秦国才能在一统**之后迅速平定天下。不然,秦始皇在世之时,受不了律法严苛的六国遗民也早就暴动了。
相对于有辅国之才的李斯,李御更想得到的乃是精研律法的韩非,因为他们赵国最为迫切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才。毕竟李御现在的地位需要相邦之才的门客有些为时过早,而可推动变法的他迫切地需要能有律法大才供他驱使。
有平原君等人撑着赵国,李御折腾起来也有底气,但平原君也已经老人。虽有千年人参补充营养,可那常年疲累的身子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一旦平原君走了,李御便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赵国朝堂便会进入平阳君时代,他在朝堂上得到的支持会削弱大半。平陵君毕竟没有那么高的威信,根本就难以和强势的平阳君抗衡,而李御在朝堂之上根本找不到死心塌地的盟友。没有文臣的支持,手握再大的兵权也是有危险的,除非李御直接来个废君自立,可惜他也没有那个本钱。
为了让新入骁骑营的兵士快速形成归属感,李御直接将骁骑营统领之职扔了出来,相信这样的震撼力足以让新进骁骑兵士激发起无穷的热情。他就是要让所有的骁骑营兵士知道,在这骁骑营中,只要敢想,便是骁骑营统领也能凭自身的能力获得,没有资历和权势的参杂,一切公平公正。
不过李御也不是草率地决定骁骑营统领的人选,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定下了,他还征取了王缭等人的意见,几位先生一致支持他的决定。不说几名久经战场的都尉对骁骑营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比他们更好的人选,就是这开创先河的竞争军例也要有更强大的凝聚力,骁骑营统领的竞夺便是最好的刺激。
此次演武,分为骑射、统御、兵法推演三项。
对于几名都尉来说,骑射自然是轻松至极,关键是对麾下千人队的指挥,以及在沙盘上的兵法推演。
在军营中呆了整整一日,几名都尉终于决出了胜负。让李御有些意外的是,几名都尉中最为年轻的陈劲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在兵法推演中,陈劲以迅猛和犀利的战法战胜了其余几名都尉,却在原可取得压倒性胜利的时候停手罢战,博得了邰进等人的赞服,让李御见了都点头不已。
一个合格的统领,不仅要让麾下兵士感受到其强大的威严,也要顾及麾下将领的感受,毕竟一个统领不可能真正管理上万骁骑,直接领兵的还是那些都尉。无疑,陈劲在这个方面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说明了讲武堂的成效。
“本将特令,都尉陈劲接任骁骑营统领之职。”在万众瞩目中,李御将象征着骁骑营统领的盔甲和长剑授予陈劲。
“谢将军,属下必不辜负将军之赐。”
换上铠甲,陈劲转身看向台下的万余甲士,用力地抬起了手中的长剑。
“见过统领。”
与此同时。上万骁骑兵士同时半跪在地,轰然应和。
观战了整整一日,万余骁骑兵士没有一丝疲惫,反而充满了斗志。事实摆在眼前,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握紧手中的兵器。有朝一日也能登上那主将台,被将军授予升将的盔甲,未来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将军,荀先生和两位小先生已回府。”
刚刚回到府中。李御便听到门房淳于利禀报,荀况带着两位弟子回来了。
在担任太子傅的第三日,得知太子启从未离开过邯郸的荀况便上书赵王,欲带太子启前往赵国境内的城池游历,以增长太子启的见识。了解百姓疾苦。
对于这种寓教于行的教学方式,李御那是相当地支持,在赵王丹面前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原本李御还真怕太子启成为一个笼中的君王,不知百姓疾苦,将来处理政事都会有所偏差,还会被下面的官员蒙蔽,误国误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荀况的这个寓教于行实在是教导君王的最好方式。
出于对荀况的尊重和对李御的信任。赵王丹虽有担忧,却也同意了荀况的请求,毕竟他也知道一直呆在王宫中的太子启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当初尚未继承王位的他也曾游历诸国。不过,赵王丹还是派出了两百黑衣随行护卫。另让李御暗中派人保护太子启,以免出现任何意外。
对于太子启的安全,李御自然极为上心,虽然赵国境内不算乱。几乎没有聚众的盗匪,有两百黑衣随行已无大碍。但李御依然派出了一百虎贲暗中保护,另有潜龙卫秘密跟随。
这一个月里,李御每隔两日便会收到潜龙卫的密报,对太子启的进步知之甚详。
“韩兄,不知老先生是否在里屋?”看到拿着竹简在院中走动的韩觉,李御笑着问了一句。他也发现经过这一个月,这位韩王室公子的气质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看来号称帝王之师的荀老夫子果然有些能耐。
“老师已前去将军庭院,难道将军没有看到?”见李御前来,韩觉笑着回道。跟在老师身边一个月,他便感到自己之前学到的东西是那么地肤浅,很多想法都太过天真,也难怪当初的韩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言。现在回头看看他自己写下的变法之事,韩觉都觉着有些天真而不切实际,得百姓遵从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哦,我刚从外头回来,劳烦韩兄了。”听到荀况去他的府院,李御也知道是什么事,没想到那位老先生比啊他还急了点。原本他是想讨好一下这未来的祖父,哪里料到荀况念孙心切,丝毫没有在意旅途的劳累,一回府便去看孙女。
“无妨,将军唤我韩非即可。”对这位少年得志却谦逊有礼的将军,韩觉的感官不错。之前是李御推荐他入了老师名下,以后还有可能借助这位赵国未来的权臣,开始懂得变通的他自然要交好李御。
“韩非?”听得公子觉的自称,李御惊愕地看向眼前的贵公子。明明是叫韩觉的,怎么出去游历了一趟就变成了韩非,这个世界也太搞了吧,传闻中不是说韩非有口吃的毛病,这位韩觉可是一点口吃都没有。
“觉自入老师名下,老师便为觉赐名,此后吾名便是韩非。”自老师赐名之后,韩觉便兴奋地知道,韩非这个名字会伴随他终生。儒家传统,得老师赐名的弟子才是真正的亲传弟子,也是诸国君王权臣真正关注的对象。
“哦。”听了公子觉的解释,李御也将这位公子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韩非子对上了号。他也确实听闻一些儒家名士收了弟子之后,都会帮弟子改名,以示入儒家门墙,他还调查过,李斯原名李通,乃是跟随荀况之后才改名李斯。而一旦弟子受老师改名,那么原先的名字便会消失于人前,从此,老师赐予的名字将会伴随弟子一生。
李御这时才想起他当初引荐公子觉之后走神了一点时间,那时候他也没听清楚荀老夫子讲了什么,想来便是为公子觉赐名之事。
苦苦寻觅的大才便在眼前,李御确实是被这样的惊喜给砸晕了。要知道,韩非可是秦律的修改者,正式因为他的改正,让严苛的秦律为六国之民所接受,秦国才能在一统**之后迅速平定天下。不然,秦始皇在世之时,受不了律法严苛的六国遗民也早就暴动了。
相对于有辅国之才的李斯,李御更想得到的乃是精研律法的韩非,因为他们赵国最为迫切需要的便是这种人才。毕竟李御现在的地位需要相邦之才的门客有些为时过早,而可推动变法的他迫切地需要能有律法大才供他驱使。
有平原君等人撑着赵国,李御折腾起来也有底气,但平原君也已经老人。虽有千年人参补充营养,可那常年疲累的身子也不知道能支撑多久,一旦平原君走了,李御便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赵国朝堂便会进入平阳君时代,他在朝堂上得到的支持会削弱大半。平陵君毕竟没有那么高的威信,根本就难以和强势的平阳君抗衡,而李御在朝堂之上根本找不到死心塌地的盟友。没有文臣的支持,手握再大的兵权也是有危险的,除非李御直接来个废君自立,可惜他也没有那个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