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寒门科举之路 > 第241章 早做布置

第241章 早做布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晚上李文山沉吟半响道:"肖石,望竹还有大郎你们进来。"

    两人听到召唤忙进去,恭敬道:"少爷,可有事情吩咐。"

    "我想派你们二人去南边买点粮食,抓紧点时间十天半个月就能回来,这时才刚出现苗头,那时路上也安全点。到时候如果弄不进来,你们就把粮食放附近山头,我自然有办法把粮食运进来。"李文山看着他们道。

    "少爷,我们肯定会完成的。"

    李文山看着这样掏出五百两银票给他们,郑重道:"你们妻儿老小能不饿肚子,这次就看你们了。"

    望竹几人脸色郑重作揖道:"少爷放心,我们肯定把粮食运进来。"

    "嗯,你们今夜出发吧!可以找县衙你们比较信任的衙役一起,早点回来。"李文山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

    "是。"三人一起出了院子,找了几个信的过得人偷偷出了城。

    李文山自从知道历史上经常出现灾害,为官之后,他的空间里就存了一堆的生活物资,粮食也够他们李府这么多人吃个一年,为了保险起见趁着局势不太坏,还是按计划派出家仆去买粮。

    张捕头艰难停下大马,踉跄地跑了进县衙。

    衙役们看到张捕头浑身衣裳皱巴巴地样子,胡子拉渣地模样,知道这是情况不太乐观,一群人心情都很是沉重。

    "大人,禹州府全境甚至是隔壁的琼州府大半地区都出现旱情的苗头了,百姓都在抢救粮食。"张捕头被衙役扶着拜见李文山三人,虚弱嘴唇干裂地说道。

    高锡之和姜子芹可是吓得不行,尤其是姜子芹传信回了家乡,又出资三百两,让族人找人打井,也不知现在什么情况。

    李文山沉默一会儿道:"可有百姓打井。"

    张捕头答道:"打了,但现在哪里都没水,土质太硬了,打下去水都不多。没找到水源,村子把古井又让人挖深,院子有井水也让挖深,现在勉强靠着这些水养着庄稼,大人卑职靠近一看很多庄稼都是奄奄一息,能收个一二成就差不多了!"

    李文山听了沉默一会儿道:"高大人,你和姜主簿让各家都想法子种上韭菜这类。一茬一茬的剪还长得快,到时候全部腌制起来,实在不行这些还能够保命。"

    高锡之和姜主簿躬身道:"是,县尊大人。"

    "还有,邓昭你和县衙许多人都是当地人,一个个去县衙通知当地百姓,山里现在还能找到吃的,全部保存起来。"李文山对着邓昭吩咐道。

    "是,县尊大人,草民立刻就去。"邓昭说着就出去了。

    "沈先生,你去找下萧总旗,说本官有要事找他,事关生死。"

    "是,大人,学生立马就去。"沈贞米躬身道。

    高锡之和姜子芹也道:"大人,我们也去了。"

    "嗯,姜主簿和高大人你们还需关注下粮食价格,不允许商人哄抬价格,谁趁火打劫全部先抓进大牢,你们去吧!"

    "是,县尊大人。"

    整个回荆县李文山的威望非常高,老百姓听到是县令大人让他们准备。一家一户就是城里都拿上破碗,破盆,在院子里想办法种上易熟的蔬菜,然后晒干存起来。百姓们也都开始屯粮节约粮食和水。

    县城里许多百姓危机意识敏感,趁着粮食没长,买够一家人吃一年多的粮食。

    "杨寡妇,县令大人让我们多种点菜,这么热的天气,你说是不是会出现什么?"花大嫂子问道。

    杨寡妇哪里知道,但她知道县令大人是好官,"花大嫂子,县令大人来了我们日子好过很多,所以还是听县令大人,能种就多种一点。如今我儿子都搬出他那间房,把床移到厨房边,房里都给种上了蔬菜。"其实杨寡妇儿子房里给种上了芋头,花生这些粮食,想着到时候能顶饱。

    左右看了看,没什么人道:"花大嫂子,你家也赶紧听话种吧!"

    花大嫂也看了看这样,偷偷道:"我婆婆都让我们把孩子带身边睡了,空出许多地方都给种上了。"

    杨寡妇听了笑道:"我们只要好好听县令大人的话,肯定能活下去。"

    花大嫂忍不住道:"是的,我家乡下的二叔怕我们饿着,过来看到我们家都种上了,心里也放松了,现在缺水呢!还好县太爷去年打了不少井,现在井里水可都没少。"

    "所以说多听听县太爷的,他肯定能带着我们过好日子的,我先回去了。"杨寡妇笑道。

    中午,杨寡妇对着儿子杨黑子道:"黑子,给你存的娶媳妇的钱,娘要拿去买粮食了!"

    杨黑子在外面做了半天的挑水工,回来吃饭听到他娘的话,忙咽下食物道:"娘我还想跟你说这事呢!这粮食买回来了!我再把爹留下的地窖挖大一点,存下够我们娘俩一两年的粮食。"

    "那你下午别去了,我们立马去买粮食。"杨寡妇说道。

    姜家媳妇开粮铺拉着沈嫣和高夫人入股,现在听到自家男人说地里收成不好。赶紧晚上悄默默地,又往自家院子里的粮仓放了点粮食,够一府人吃三年的粮食。

    李文山晚上看着他媳妇忙活着运了五六趟粮食。

    "娘子你存了多少粮食。"李文山问道。

    沈嫣笑了笑道:"相公我存了不少呢!刚来回荆县没多久,我就让家仆存了三年。这次本打算把存粮卖了,没想到干旱了,我和其他两位夫人可是庆幸没卖了它。"

    "那今天这些是……"李文山看着麻袋问道。

    "这些油盐酱醋糖,还有些粮食多存点,到时候我们也能好过一点。"沈嫣看着他道。

    李文山把府里交给沈嫣照顾,从来不过问,没想到沈嫣居然默默地做了这么多。

    "谢谢!家里辛苦你了"李文山郑重道谢道。

    沈嫣听了道:"夫妻之间哪需要道谢,我能帮上你就是好事。"

    "我明天会找粮商谈谈……"李文山握住沈嫣的手道。

    "嗯,你怎么做,我都支持你。"沈嫣回握李文山的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