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花开春暖 > 第一八八章 多事

第一八八章 多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八八章 多事

    周景然急忙拣起折子,一目十行的看了,抬起头,眼睛里带着丝愤然,看着皇上申辩道:

    “我和小恪从界碑镇回来,眼看着好好的富庶之地淹成那样,愧疚之余,心如刀绞,晚上小恪赶过来和我说,他回去和世子妃李氏说了界碑镇被淹的事,李氏就想出了去界碑镇预收粮食的主意,米粮五谷,不拘什么,都以今年甲等市价支现银预买,至于预卖什么、卖多少,全凭农户自己来报。

    次年交米粮时,若市价高于预购价,则以市价为准补银子或少收粮,若市价低于预购价,则以预购价计,若交来的米粮五谷低于甲等,就以甲等计,若高于甲等,则另补现银给农户,若明年交不足,后年再交也成,父亲说说,这样预收粮食,到底……”

    周景然低头看着折子,说不下去了,皇上眯着眼睛看着周景然,沉默了片刻,沉声问道:

    “这李氏也懂得经营之道?”

    “是,李氏是古家李老夫人娘家侄孙女,从小跟着李老夫人长大,听说十二三岁起,就学着看帐本管铺子了。”

    周景然恭敬的答道,皇上点了点头,

    “嗯,听说李氏嫁妆丰厚,陪了不少铺子过去?”

    “好象是,听小恪说,陪了几十家铺子过去。”

    皇上缓缓往后靠到靠枕上,目光深沉的看着周景然,半晌,才慢慢的说道:

    “你知道愧疚,知道痛心,就是好事,看来,你也不缺银子用,界碑镇离京城不过百里,但凡用些心,让人先去打听了,也不至于上这样的折子,这事,朕自会给你个交待。”

    周景然急忙长揖道:

    “儿臣不敢,礼部也是为了朝庭、为了百姓,也是公心,儿臣……不敢!”

    皇上微微眯了眯眼睛,看着周景然,抬起手指点了点榻前的椅子,

    “坐下说话,听说因了这事,京城传了些闲话出来?”

    “嗯,儿子也听到了些。”

    周景然小心的坐到榻前椅子上,耷拉着肩膀,有些没精打采的说道,皇上往后靠了靠,微微仰着头看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出了一会儿神,才转头看着周景然,语气平缓的说道:

    “这事……就是委屈了李氏,若是不给她些体面转一转,往后,李氏在汝南王府只怕难以立足。”

    皇上顿了顿,才接着说道:

    “古李氏,就是个极会做生意的,能聚财也知道散财,也从不以银钱傲人,倒让人敬重,这李氏从小得她教导,既能入了汝南王的眼,大约也差不了,这样吧,让你母亲出面,认她做个女儿,封个郡主吧。”

    周景然眼里闪过丝亮光,脸上露出笑容来,

    “多谢父亲!母亲肯定欢喜!这回就不用总抱怨我不是个女儿,不陪她说话了。”

    皇上脸上闪过丝笑意,盯着周景然看了一会儿,挥了挥手说道:

    “下去吧。”

    周景然踌躇着,满眼担忧的看着皇上请求道:

    “父亲病了,儿子留在这儿侍候您,给您念会儿书,晚些再回去吧?”

    皇上脸上露出丝温和的笑意,挥着手说道:

    “我不过受了点凉风,人有些倦怠罢了,也算不得病,你回去吧,我歇上一天也就好了。”

    周景然忙起身告了退,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皇上看着周景然出了屋,低头看着手里的折子,从旁边黑漆漆的匣子里取了几张纸片出来,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才放回匣子里,闭上眼睛往后靠了过去,他老了,这最小的儿子,也长大了,羽翼渐渐丰满,爪牙一天比一天尖利起来。

    午后,汝县、怀县两县联名递进来的请赏折子通过驿路明发,经过无数人的手,递进了宫里,后面附了余味堂预收粮食的合约。

    礼部左侍郎钟翰文的折子被皇上转到了汤丞相和严丞相处,一通大骂之后,把钟翰文贬到了偏僻穷苦的梓州路普州做了通判,让他‘以体民情’去了。

    病中的皇上还是一连下了几道旨意,先是挑着礼部一星半点的不是,下旨严斥了信王“不以纯心办差”,又翻出李老夫人以往善行,谥号“贞惠”,又以皇贵妃所请,以汝南王世子妃李氏小暖为皇贵妃义女,册封为“安福郡主”,一连串的旨意,让礼部乱成一团,也忙成一团。

    严丞相得了信儿,来不及回府,急急的吩咐了心腹小厮,奔回府中交待了宋夫人,遣人至古家安顿。

    京城官宦世族忙乱着,往古家再祭,往汝南王府道贺。

    古家接了旨,周夫人就引着古萧和严氏,即刻出门上了车,往福音寺连做三天法事,上告李老夫人去了,家中只留了知礼的管事、婆子,引着前来拜祭的人往明远堂李老夫人灵前祭拜了,再恭敬的送出去。

    汝南王府安静如常,道贺的人不分远近,都被挡在了二门外,王妃受了风寒,世子妃侍疾,无暇接待。

    这原本应该热闹非凡的大喜事,在古家和汝南王府的异常平静中,如同两滴热油掉进了冷水里,很快没了声息。

    李小暖从正院回来,听孙嬷嬷仔细说了古家接旨前后的事,长长的舒了口气,有严丞相照看着,古家自是万事妥当。

    李小暖放松着身子,往后靠到靠枕上,想了想,往孙嬷嬷旁边挪了挪,低声说道:

    “嬷嬷,大姐夫纳了邹氏,这事,夫人知道吗?”

    孙嬷嬷眉头拧了起来,迟疑着说道:

    “倒没看出来,夫人和少爷都没看来什么来。”

    “嗯,那烦劳嬷嬷去一趟福音寺,一来替我拜祭老祖宗,二来,探探这话,一定要探明白夫人的意思,若是能再探探严氏的话,那就更好了。”

    “那少爷?”

    “他就不用了,严氏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李小暖冷淡的说道,孙嬷嬷微微叹息了一声,点头答应着,

    “那我这就去。”

    “明天赶早过去吧,兰初还没回来,这会儿过去,晚上就赶不回来了,这几天事多,你们两个都不在,外院我不大放心。”

    李小暖低声说道,孙嬷嬷忙点头答应着,

    “是我太心急了些。”

    李小暖又低低的和孙嬷嬷商量了些事,孙嬷嬷才告退下去忙了。

    第二天傍晚时分,孙嬷嬷就匆匆赶了回来,屏退了众人,和李小暖细细说着:

    “……大小姐也给夫人写了信,说了这事,夫人说,大小姐已经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了,孙小姐今年也五岁了,正该用心教导着开始学起针线礼仪来,孙少爷也要开蒙念书,她又要顾孩子,又要顾着照顾姑爷,哪里忙得过来?照理说,也该给姑爷纳个知情知礼的姬妾侍候着,她也好腾出手来好好教导着几个孩子,可大小姐从小性子就强,她也不好多说,如今竟然转过了这个理儿,夫人也就放心了。”

    李小暖咬着嘴唇,直直的看着孙嬷嬷,一口气闷在胸口,简直要吐出血来,半晌才呼了口气问道:

    “严氏呢?”

    “严氏……”

    孙嬷嬷失笑起来,看着李小暖,无奈的说道:

    “夫人这边话还没落,她就接了话,说夫人怎么教导女儿,她是不管,若是少爷敢纳妾,她就让人把少爷阉成太监。”

    李小暖瞪大眼睛,“扑哧”笑出了声,孙嬷嬷摊着手,无奈的说道:

    “这少奶奶在家时,也不知道是怎么教导出来的!夫人长一声短一声的喘了半天气,自己出门散气去了,我出来时,细细问了夫人屋里侍候的丫头婆子,说这样直直的顶回去,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头一回,夫人气得直病了七八天,少奶奶倒是衣不解带的侍候着,不嫌烦不嫌累,可过后,一句话说不对她心思,还是就这么直顶回去!”

    李小暖笑得伏在了榻上,这严氏,心眼不坏,大约从小由着性子长大,不知道什么叫压着性子。

    孙嬷嬷一边苦笑一边接着说道:

    “少奶奶进门没两天,就把少爷院里的大丫头一个不剩,全都远远的打发了出去,如今院里侍候的,都是她陪嫁过来的丫头,少爷外头书房里,除了婆子,就是小厮,少爷出去,和谁一处,做了什么,去了哪里,问了少爷,还要问小厮,问一个不放心,还要隔开了,一个个问,但凡有一丝不对,就闹得不得安宁。”

    李小暖挑着眉梢,忍不住大笑起来,边笑边说道:

    “我就说,这严氏怎么就……嫁了过来,原来是这么个脾气,嫁了古萧,倒真真是嫁对了人,就这么管着,倒也省心。”

    孙嬷嬷一边笑一边摇着头,

    “少夫人也知道,府里的婆子说话也刻薄了些,说如今少爷身边,凡母的都不行,就是养只鸟,也得养只公的才行呢。”

    李小暖笑得软倒在榻上,好一会儿,才直起身子,看着孙嬷嬷说道:

    “这严氏,至情至性,我倒极喜欢她这样的!这古萧,娶了严氏,是他的福气!”

    孙嬷嬷无奈的看着李小暖,半晌才嘟嚷了一句,

    “少夫人和少奶奶,这上头倒是一路人。”

    .................

    还有一章,要晚一些了,六点前差不多,闲是个慢蜗牛。

    唉,蜗牛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