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德华大学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09章德华大学(第一更)
在青岛最为知名的学校,就是地处火车站西南威廉皇帝岸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尽管英美教会很早就在中国建立大学,但是这些学校却一直未得到清政府的承认,只有这所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对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高等学堂。//wWw。qΒ5、cOМ
高等学堂的校园一直延展至海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里上学是幸福的。它面朝大海,风景优美。推开一扇窗,就是一幅画,而最能让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恐怕就是是他们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在青岛,这片德国人的租借地上,德华分治,德国人对一般中国人有着很多的限制,但对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则另眼相待。每个学生持有胶澳总督发放的特殊护照。拿着这张护照,一些列为中国人不得进入的“禁区”,他们也可以随便进入。
德国提督楼附近的公园,是提督夫妇散步的地区,严禁闲人进入,否则即予拘捕处罚。但该学堂的学生可以自由进入,汇泉林场,严禁当地居民进入,如误入林场被林警发现,即被殴打,但是高等学堂的学生却可以在林场内随意游玩。
尽管这是清政府和德国人合办的大学,虽说这里的课程采用的是“科学+孔子”的教学模式,但是这间大学的创办者以他们素来闻名的严谨态度,将德国学术的研究方式与现代学科的分类体系引入到这所学校,这里传袭感染了传统德国大学对知识的神圣崇敬,弥漫着超功利、超宗教的纯学术氛围。
充分的学术自由、第一流的德国本土学者教授,德语教学、德国慕尼黑皇家拜仁高等技术学校的原版教材,尤其是一些享有声誉的科学家的加入,使得高等学堂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都可以与当时德国本土的研究水平相提并论。最终铸就了这所亚洲第一流的高等工科学校。
手持着德国胶澳总督府开具的特别护照,步入德华大学的校园时,李子诚忍不住打量起这所学校,这所学校规模并不大,甚至还不如一所中学,如果拿后世的标准来看,甚至还不如一所小学,至少在学校的建筑规模上。
“董事长,那栋楼就是德华大学的教学楼”
叶英明手指着校园南部的一栋二层高的楼房说道,董事长会亲自来青岛,着实出乎他的意料,而这次他还是专程来德华大学,为此,他甚至特意向总督府申请了不受限制的特别护照,而总督府的办事人员一听名字,立即开具了特别护照。
“盛名之下啊”
想着办理护照时,那位总督府的亨尔斯秘书脸上流露出的神采,叶英明不禁又看一眼身旁的董事长,谁能相信董事长会这么年青。
朝着那楼顶为四坡斜顶的楼房看去,李子诚只是点一下头。这次来青岛目的就是为了和德华大学谈在连云港合办一所分校的事宜,之所以自己亲自来青岛,就是怕别人把这次事办出差池来,现在自己可是一天都不愿意等,最好,能今天就敲定协议,明后天就把学校办起来,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连云港那边不过才开始着手在公司用地之外购买学校用地。
就在这时,远处的操场上却传来一阵口令声,隔着树丛看去,只看到20名中国学生正在德官的口令指挥下,肩肛步枪踏着德式正步。
“这是……”
眼前的这一幕,只让李子诚一惊,这是在干什么?这是不是高等工科学校嘛。
觉察到董事长面上流露出的诧色,作为一个“青岛通”的叶英明连忙解释道。
“董事长,这是学生们在上体育课,该校课程大都仿效德国,所以在体育课中有军操训练,现在咱们国内的大学、中学也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枪、弹都是由学生自行保管”
叶英明的解释只让李子诚一愣,会有这样的学校,对于此时教育处于茫然无知状的李子诚只是点下头,管他们怎么教,自己需要的只是一所真正的理工大学
“咱们直接去拜访凯贝尔校长吧”
作为学校的监督,格奥尔格?凯贝尔每每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打量着这所规模并不算大的学校时,都带着一种浓浓的自豪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大学才会成为全亚洲第一流的,丝毫不逊于德国本土大学的高等工科学校。
“可惜,海军部无意扩建这所学校”
想到海军部多次回绝自己要求扩大学校建议,格奥尔格?凯贝尔便总会生出一些无奈,因高等科则全部由德国教授用德语授课,恰与山东基督教大学形成鲜明对比。以至许多中国青年把到该校学习视同留学德国,争相报名,结果求学者年年激增,以至于苦于接收。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监督的格奥尔格?凯贝尔自然倍受鼓舞,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德国希望在中国找到一种文化扩张的稳定和秩序化的方式,把其建设成从各方面对中国人进行“德国化”教育的基地,利用青岛没有英美势力的竞争,以“现代教育的最好大师”身份展现在中国人面前,最终培养中国精英的亲德意识。
原本面对这种中国学生争相报名的时候,学校就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扩建,同时扩大招生,但是自己的提议却被海军部否决了,尽管这是一所由德国和中国人创办的学校,但是德国却是经费的主要提供方,每年常办经费13万马克,而中国人只负责的4万马克。
“在现阶段,在海军同英国进行军备竞赛期间,扩办高等专门学堂无疑是不智的行为……”
最终来自本土的由赫赫有名的“大海军主义”倡导者、主管胶澳租借地事务的帝国海军署国务秘书梯尔匹茨的亲笔信,彻底的打消了凯贝尔想要办一所真正的“德华大学”的念头,办一所大学,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没有钱,自然也就不可能建成他心目中的大学的。
可是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及海军部官员的凯贝尔,却一直无法放下“德华大学”的野心,甚至于,在这所学校内,之所以要求学生们称学校为“德华大学”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学缔造者”的名衔在诱惑着他。
“一百年后,所有人都会忘记格奥尔格?凯贝尔,可只在德华大学存在,世人就会记住格奥尔格?凯贝尔”
当心底的这个声音再次响起时,凯贝尔却又无奈的叹口气,也许,再过几年,自己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了。
“凯贝尔先生,公司的李子诚先生来了”
“哦,快请他进来,不,我亲自去迎接他”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凯贝尔非常佩服这位“发明家”,所以才会在听到李子诚拜访时会显得有些激动,原本在得知李子诚来到青岛的消息后,自己还曾想邀请他来德华,可没想到,现在他竟然主动上门了。
刚一走出办公室,凯贝尔便看到站在办公室外的一前一后的两个中国人,望着站在前方的那个穿着黑色呢绒大衣的年青人,凯贝尔的脸上挤出了笑容。
“李先生,欢迎您来到德华”
凯贝尔说的是中文。
“你好,凯贝尔先生”
李子诚说的却是德语,虽然德语并不算流利,但还是让凯贝尔一喜,连忙改用德语说道。
“我一直想邀请您在合适的时候访问德华,可是……不过,我想,我们之间,已经打过一次交道了”
凯贝尔意有所指的说道,前些天,那些洋行的经理们可是没少抱怨,公司挖走了一大批德华的毕业生。
“凯贝尔先生,此次来德华,正是想表示我的感谢,感谢凯贝尔和德华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科人才,现在,他们的所学将在公司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我想这应该远比在洋行出任翻译,更适合他们的发展”
“当然,”
凯贝尔肯定的点下头,同时请李子诚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不过,李先生,这次您似乎来早了点,这一届学生毕业要到明年四月份,嗯,您早来了五个半月”
尚不清楚李子诚来意的凯贝尔试探着说道,在他看来李子诚之所以主动来德华,恐怕还是为了这一届的一百名毕业生,在凯贝尔看来,眼前的李子诚不仅仅是一名发明家,同样他的眼光看的非常深远,单就从他不惜高薪挖走德华大学的毕业生这一点,就能看出他远比大多数中国企业家更有眼光。
“凯贝尔先生,我来这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学生,更是为了德华”
李子诚开门见山的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哦”
“我想请问凯贝尔先生,是否有意,在连云港设立一所德华大学的分校”
凯贝尔的双目一睁,看着李子诚,半晌才回过神来。
“德华大学?分校?”
(说实话,无语真的没想到,历史还有一所一建校即为“亚洲第一理工学校”的德华大学,哎可惜了)。.。
更多到,地址
最新全本:、、、、、、、、、、
第109章德华大学(第一更)
在青岛最为知名的学校,就是地处火车站西南威廉皇帝岸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尽管英美教会很早就在中国建立大学,但是这些学校却一直未得到清政府的承认,只有这所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对是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高等学堂。//wWw。qΒ5、cOМ
高等学堂的校园一直延展至海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这里上学是幸福的。它面朝大海,风景优美。推开一扇窗,就是一幅画,而最能让让学生感到幸福的,恐怕就是是他们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特殊待遇。
在青岛,这片德国人的租借地上,德华分治,德国人对一般中国人有着很多的限制,但对这所学校里的学生则另眼相待。每个学生持有胶澳总督发放的特殊护照。拿着这张护照,一些列为中国人不得进入的“禁区”,他们也可以随便进入。
德国提督楼附近的公园,是提督夫妇散步的地区,严禁闲人进入,否则即予拘捕处罚。但该学堂的学生可以自由进入,汇泉林场,严禁当地居民进入,如误入林场被林警发现,即被殴打,但是高等学堂的学生却可以在林场内随意游玩。
尽管这是清政府和德国人合办的大学,虽说这里的课程采用的是“科学+孔子”的教学模式,但是这间大学的创办者以他们素来闻名的严谨态度,将德国学术的研究方式与现代学科的分类体系引入到这所学校,这里传袭感染了传统德国大学对知识的神圣崇敬,弥漫着超功利、超宗教的纯学术氛围。
充分的学术自由、第一流的德国本土学者教授,德语教学、德国慕尼黑皇家拜仁高等技术学校的原版教材,尤其是一些享有声誉的科学家的加入,使得高等学堂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都可以与当时德国本土的研究水平相提并论。最终铸就了这所亚洲第一流的高等工科学校。
手持着德国胶澳总督府开具的特别护照,步入德华大学的校园时,李子诚忍不住打量起这所学校,这所学校规模并不大,甚至还不如一所中学,如果拿后世的标准来看,甚至还不如一所小学,至少在学校的建筑规模上。
“董事长,那栋楼就是德华大学的教学楼”
叶英明手指着校园南部的一栋二层高的楼房说道,董事长会亲自来青岛,着实出乎他的意料,而这次他还是专程来德华大学,为此,他甚至特意向总督府申请了不受限制的特别护照,而总督府的办事人员一听名字,立即开具了特别护照。
“盛名之下啊”
想着办理护照时,那位总督府的亨尔斯秘书脸上流露出的神采,叶英明不禁又看一眼身旁的董事长,谁能相信董事长会这么年青。
朝着那楼顶为四坡斜顶的楼房看去,李子诚只是点一下头。这次来青岛目的就是为了和德华大学谈在连云港合办一所分校的事宜,之所以自己亲自来青岛,就是怕别人把这次事办出差池来,现在自己可是一天都不愿意等,最好,能今天就敲定协议,明后天就把学校办起来,不过,这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连云港那边不过才开始着手在公司用地之外购买学校用地。
就在这时,远处的操场上却传来一阵口令声,隔着树丛看去,只看到20名中国学生正在德官的口令指挥下,肩肛步枪踏着德式正步。
“这是……”
眼前的这一幕,只让李子诚一惊,这是在干什么?这是不是高等工科学校嘛。
觉察到董事长面上流露出的诧色,作为一个“青岛通”的叶英明连忙解释道。
“董事长,这是学生们在上体育课,该校课程大都仿效德国,所以在体育课中有军操训练,现在咱们国内的大学、中学也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枪、弹都是由学生自行保管”
叶英明的解释只让李子诚一愣,会有这样的学校,对于此时教育处于茫然无知状的李子诚只是点下头,管他们怎么教,自己需要的只是一所真正的理工大学
“咱们直接去拜访凯贝尔校长吧”
作为学校的监督,格奥尔格?凯贝尔每每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打量着这所规模并不算大的学校时,都带着一种浓浓的自豪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大学才会成为全亚洲第一流的,丝毫不逊于德国本土大学的高等工科学校。
“可惜,海军部无意扩建这所学校”
想到海军部多次回绝自己要求扩大学校建议,格奥尔格?凯贝尔便总会生出一些无奈,因高等科则全部由德国教授用德语授课,恰与山东基督教大学形成鲜明对比。以至许多中国青年把到该校学习视同留学德国,争相报名,结果求学者年年激增,以至于苦于接收。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监督的格奥尔格?凯贝尔自然倍受鼓舞,创办这所学校的目的,就是德国希望在中国找到一种文化扩张的稳定和秩序化的方式,把其建设成从各方面对中国人进行“德国化”教育的基地,利用青岛没有英美势力的竞争,以“现代教育的最好大师”身份展现在中国人面前,最终培养中国精英的亲德意识。
原本面对这种中国学生争相报名的时候,学校就应该抓住机会进行扩建,同时扩大招生,但是自己的提议却被海军部否决了,尽管这是一所由德国和中国人创办的学校,但是德国却是经费的主要提供方,每年常办经费13万马克,而中国人只负责的4万马克。
“在现阶段,在海军同英国进行军备竞赛期间,扩办高等专门学堂无疑是不智的行为……”
最终来自本土的由赫赫有名的“大海军主义”倡导者、主管胶澳租借地事务的帝国海军署国务秘书梯尔匹茨的亲笔信,彻底的打消了凯贝尔想要办一所真正的“德华大学”的念头,办一所大学,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没有钱,自然也就不可能建成他心目中的大学的。
可是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及海军部官员的凯贝尔,却一直无法放下“德华大学”的野心,甚至于,在这所学校内,之所以要求学生们称学校为“德华大学”也正是因为这个“大学缔造者”的名衔在诱惑着他。
“一百年后,所有人都会忘记格奥尔格?凯贝尔,可只在德华大学存在,世人就会记住格奥尔格?凯贝尔”
当心底的这个声音再次响起时,凯贝尔却又无奈的叹口气,也许,再过几年,自己的梦想就可以实现了。
“凯贝尔先生,公司的李子诚先生来了”
“哦,快请他进来,不,我亲自去迎接他”
作为一名地质学家,在某种程度上凯贝尔非常佩服这位“发明家”,所以才会在听到李子诚拜访时会显得有些激动,原本在得知李子诚来到青岛的消息后,自己还曾想邀请他来德华,可没想到,现在他竟然主动上门了。
刚一走出办公室,凯贝尔便看到站在办公室外的一前一后的两个中国人,望着站在前方的那个穿着黑色呢绒大衣的年青人,凯贝尔的脸上挤出了笑容。
“李先生,欢迎您来到德华”
凯贝尔说的是中文。
“你好,凯贝尔先生”
李子诚说的却是德语,虽然德语并不算流利,但还是让凯贝尔一喜,连忙改用德语说道。
“我一直想邀请您在合适的时候访问德华,可是……不过,我想,我们之间,已经打过一次交道了”
凯贝尔意有所指的说道,前些天,那些洋行的经理们可是没少抱怨,公司挖走了一大批德华的毕业生。
“凯贝尔先生,此次来德华,正是想表示我的感谢,感谢凯贝尔和德华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科人才,现在,他们的所学将在公司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我想这应该远比在洋行出任翻译,更适合他们的发展”
“当然,”
凯贝尔肯定的点下头,同时请李子诚进入自己的办公室。
“不过,李先生,这次您似乎来早了点,这一届学生毕业要到明年四月份,嗯,您早来了五个半月”
尚不清楚李子诚来意的凯贝尔试探着说道,在他看来李子诚之所以主动来德华,恐怕还是为了这一届的一百名毕业生,在凯贝尔看来,眼前的李子诚不仅仅是一名发明家,同样他的眼光看的非常深远,单就从他不惜高薪挖走德华大学的毕业生这一点,就能看出他远比大多数中国企业家更有眼光。
“凯贝尔先生,我来这里,并不仅仅只是为了那些学生,更是为了德华”
李子诚开门见山的道出了自己的来意。
“哦”
“我想请问凯贝尔先生,是否有意,在连云港设立一所德华大学的分校”
凯贝尔的双目一睁,看着李子诚,半晌才回过神来。
“德华大学?分校?”
(说实话,无语真的没想到,历史还有一所一建校即为“亚洲第一理工学校”的德华大学,哎可惜了)。.。
更多到,地址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