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岁省厅上岸:行测79分学习心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人32岁,江西人,普通二本生,毕业后窝在事业编,四线小城,还常出差。28岁结婚未能有小孩。工资低,性格内向,常被前妻及其家人嘲笑。
在这段失败的婚姻期间,一直在考,但从未拼命。各个机构的课程都买过,980,齐麟,十三,中公,华图,步知(按时间顺序)。大大小小,花费近2万余元,成绩一直在120-130之间徘徊。
直至去年疫情期间,出差回来隔离发现,前妻已提前举家搬回乡下。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朋友圈却在更新,仿佛世间已没有我这个人。吃了近一个月白菜和泡面,我更加坚定了决定。
疫情之后,暗自隐忍,申请外派驻地。痛定思痛,寻求变通,看到羚羊老师的文章,决定归零重头来过,制定计划跟上节奏,每日学至晚上12点,早上6点起床。近9个月的蛰伏,终在325省考迎来曙光,省厅单位上岸,公示期已过。上岸第一剑,先斩孽缘,净身出户。
这部分内容是否应当分享,我纠结了很久,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但最终还是决定写出来,如果老师发布,我也会分享到朋友圈。管不了那么多,也不想证明什么,只想借此,把那些年打过的巴掌,还回去。
辛苦各位看官,听我啰嗦这么久。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曾向老师许愿,如果省考上岸,将无私地将备考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供还未上岸的战友们参考。于困顿时老师和助教,给予我力量和光明,心怀感恩,如果能给各位一些温暖,一些力量,便是功德一件。
下面进入正文:
不知你是否与我一样,行测学了多年,依然平均65分,于我的岗位而言,要进面,行测75分是必要的。虽仅10分之差,但记住,这几分是一个木桶的短板。不找出来解决掉,你花再多时间,往桶里加再多水,也不过一场空。
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公众号文章,大意是如果你是一个有一些基础的,如果你的分数一直徘徊不前,进不了面试,你不改变复习方法,无济于事的。一年考试就几次考试,复习那么辛苦,成绩又不长进,多让人焦虑!
我开始总结问题突破短板,但好像每个地方都有问题,写了满满一页A4纸,从哪里开始又成了个难题。于是我添加了老师微信,把自己问题和情况发给了老师,本不报希望,没曾想得到了老师的回复。
问了我很多尖锐的问题,那些我藏着掖着的,不敢直视的,都被扯下遮羞布,按在了案板上,一刀刀切开了,剁碎了后,突感一身轻松,也找到了方向。通过9月份的坚持,2023国考行测73未进面,2023江西省考行测79分成功上岸。
以下分享均为我基于自身情况以及老师建议,做出实际行动得来的体会。
学习太杂
仰仗着自己有较多的机构课程,平日学习东看看,西瞧瞧,这家的课程听一听,那家的课学一学,哪里通知我有直播,我就去。哪里组织什么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不知有没有伙伴与我一样?感觉学了很多,很充实,实际是上不成体系的。
如果你也与我一样,建议你就选择一家跟到底。机构不分好坏,适合你的就好。想通后,我果断舍弃了直播课。因为工作性质,白天闲散时间比较多,而机构的直播一般是晚上,一播就是两三个小时。你仔细复盘某些直播就会才发现,两三个小时的直播,真正讲课的也就不到1小时。
这也是经历百转千回后,选择步知的重要原因。一是比较适合我,一节课20来分钟,拿出手机就能听上一两节,二是羚羊老师讲课,斩钉截铁不拖沓,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另外就是,笔试课不建议找线下,老师的水平真是一言难尽,但凡有水平的老师都是开的线上课,或者直接在抖音视频号开直播。我参加过3次线下培训,也报过多个线上课程,这点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总的来说,要结合实际选择课。不要被多少课时,被宣传的效果迷惑,适合自己便是最好,不管步知还是其他机构,不是越多越好,选一家即可。而且,不同老师讲课方式,甚至专业用语的表达,均不一样,一通乱学,容易走火入魔。
三个月不学,行测重新来过
以我的感觉来看,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每次考试都是提前个2-3月才开始。一个是大多数人无法长期坚持(如果不是前妻打压刺激,我想这次我也会狠不下心)第二个是多次备考失利,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拖拖拉拉到考前才开始紧张。很多人突破不了70分,无外乎这两者原因。
“实际上对于行测,三个月不学都得重新开始。”“很多人都是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失败”,我相信公众号的老粉,都应该看到过这两句话。现在回想起,大道至简。与其一鼓作气埋头向前冲,不如细水长流走好每一步。
为了不重蹈覆辙,我从去年7月份考完之后就开始学习,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大半年。把一切归零,其他课送给了我的同事。重新拟定计划,重新开始。那时还没上线行测三板斧,强压着自己想要跳过,直接刷题的冲动,一节节课听,一节节过。
然后是刷题,行测一定要有量,没有一定的量,你谈什么总结经验,谈什么速度?量上去了,就有条件反射一样的感觉,让你迅速做出选择,而且正确率很高。
我浏览过论坛里很多前辈的经验,我发现他们刷题很多都是1w多道起步,也有4w甚至5w的。我觉得1w道是基础,刷完老师的123卷,再刷5000题,再配套听课,这是基础的量。
高峰期一天刷题量大概到300题,每天固定半小时到1小时,回顾错题。我不太爱做笔记,都是用眼看,然后闭眼在脑子里反复过两遍。不懂的便再回顾课程,或者课后提问老师。
三个阶段
坦白说,在笔试方面,我的技巧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多技巧经验可以分享。主要我个人,不善总结,很多知识技巧都是跟着课,刷着题,听多了做多了系统了,自然就会了。不过对于新手来说,我的建议是这样:
第一阶段,先建立知识体系。因为行测是有技巧和规律的,知道考什么,有什么技巧,通过基础考点课+专项刷题,有一个较为深度的认知,知道方向是什么。如果没有比较好的课,推荐跟羚羊老师的123卷,不吹不黑,我个人学习体验来讲,已是很简明扼要的了。
第二个阶段,优先级拆解,稳中求速。
一是要根据自身基础分轻重,根据时间划重点。行测有常识、言语、数字、图形、推理、逻辑、数学应用题等几个大的模块,再细分的话更多。相信经过第一阶段后,相信你会对自身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对于做的慢或者正确率不高的模块要重点看,甚至反复看,对于强项可以略看或者不看。其中常识个人不太建议看,感觉用不上。
二是不仅要看,更要做和想。举个例子,听课不懂时,回过头再听一遍,自己对照下解法再做一次,学习思路,思考下自己为什么没有老师做的好,应当怎么改进,以后再碰到类似题型还会不会,必要的题目要再暂停后做第二遍,我第二板斧的课和习题,大多数都是两遍以上的。
三是要快又要稳。简便解法和秒杀法一定要学会,但有些题目光图简便反而容易做不出来或做错。尤其是数学、图形和逻辑,碰到能秒杀的坚决秒杀,碰到该一步一步列算式、解方程、推关系的题目,一定要一步一步来,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这点老师在课程中有言传身教,注意体会。
四是每周一次考试,考试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考完后复盘下自己上周学的课有没有用上?有没有刷过同类的题?哪些要加强?哪些已掌握?然后又回到了第一阶段。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循环,就是一个良性的,而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焦躁。
第三个阶段是参加真实考试
真实的考场和平时自己限时完全不一样,很多的状况都会出现,导致心态失常,发挥不稳定。我个人比较建议多去参加考试,很多问题会提前暴露,也会实践出自己的考场策略。如做题顺序,涂答题卡,强制跳题,猜答案等等。
比如我去年即便是疫情,各种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大大小小参加近5场。考多了,我发现先做资料分析正确率比较高,比如言语题,很多看起来文绉绉有艺术感的、冠冕堂皇的、句子比较上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比如数学题,哪些用几个简单公式是有把握的。比如一个模块,有几道题确定了选项,那其他不会的题,在剩下选项里蒙。我在省考时用这个方法,7题蒙对了4题。
未来的路
房和车都给了她和她的家人,耽误了她的青春,我尽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去补偿。给自己留了点存款生存,未来也许还会继续考吧。工作,尽力而为,自己喜欢就好。公务员,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也不会当成自己的全部。怀着知足、进取、谦卑的心态即可。
生活,百般滋味,收获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付出。得到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失去。一如年龄,不知不觉,青春正远去,而还有许多还没开始。以上为我所学所想,或有用或无用,各位看官自行分辨。
本人32岁,江西人,普通二本生,毕业后窝在事业编,四线小城,还常出差。28岁结婚未能有小孩。工资低,性格内向,常被前妻及其家人嘲笑。
在这段失败的婚姻期间,一直在考,但从未拼命。各个机构的课程都买过,980,齐麟,十三,中公,华图,步知(按时间顺序)。大大小小,花费近2万余元,成绩一直在120-130之间徘徊。
直至去年疫情期间,出差回来隔离发现,前妻已提前举家搬回乡下。电话不接,微信不回,朋友圈却在更新,仿佛世间已没有我这个人。吃了近一个月白菜和泡面,我更加坚定了决定。
疫情之后,暗自隐忍,申请外派驻地。痛定思痛,寻求变通,看到羚羊老师的文章,决定归零重头来过,制定计划跟上节奏,每日学至晚上12点,早上6点起床。近9个月的蛰伏,终在325省考迎来曙光,省厅单位上岸,公示期已过。上岸第一剑,先斩孽缘,净身出户。
这部分内容是否应当分享,我纠结了很久,毕竟家丑不可外扬,但最终还是决定写出来,如果老师发布,我也会分享到朋友圈。管不了那么多,也不想证明什么,只想借此,把那些年打过的巴掌,还回去。
辛苦各位看官,听我啰嗦这么久。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我曾向老师许愿,如果省考上岸,将无私地将备考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供还未上岸的战友们参考。于困顿时老师和助教,给予我力量和光明,心怀感恩,如果能给各位一些温暖,一些力量,便是功德一件。
下面进入正文:
不知你是否与我一样,行测学了多年,依然平均65分,于我的岗位而言,要进面,行测75分是必要的。虽仅10分之差,但记住,这几分是一个木桶的短板。不找出来解决掉,你花再多时间,往桶里加再多水,也不过一场空。
一次偶然机会,看到公众号文章,大意是如果你是一个有一些基础的,如果你的分数一直徘徊不前,进不了面试,你不改变复习方法,无济于事的。一年考试就几次考试,复习那么辛苦,成绩又不长进,多让人焦虑!
我开始总结问题突破短板,但好像每个地方都有问题,写了满满一页A4纸,从哪里开始又成了个难题。于是我添加了老师微信,把自己问题和情况发给了老师,本不报希望,没曾想得到了老师的回复。
问了我很多尖锐的问题,那些我藏着掖着的,不敢直视的,都被扯下遮羞布,按在了案板上,一刀刀切开了,剁碎了后,突感一身轻松,也找到了方向。通过9月份的坚持,2023国考行测73未进面,2023江西省考行测79分成功上岸。
以下分享均为我基于自身情况以及老师建议,做出实际行动得来的体会。
学习太杂
仰仗着自己有较多的机构课程,平日学习东看看,西瞧瞧,这家的课程听一听,那家的课学一学,哪里通知我有直播,我就去。哪里组织什么活动,我就报名参加。不知有没有伙伴与我一样?感觉学了很多,很充实,实际是上不成体系的。
如果你也与我一样,建议你就选择一家跟到底。机构不分好坏,适合你的就好。想通后,我果断舍弃了直播课。因为工作性质,白天闲散时间比较多,而机构的直播一般是晚上,一播就是两三个小时。你仔细复盘某些直播就会才发现,两三个小时的直播,真正讲课的也就不到1小时。
这也是经历百转千回后,选择步知的重要原因。一是比较适合我,一节课20来分钟,拿出手机就能听上一两节,二是羚羊老师讲课,斩钉截铁不拖沓,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另外就是,笔试课不建议找线下,老师的水平真是一言难尽,但凡有水平的老师都是开的线上课,或者直接在抖音视频号开直播。我参加过3次线下培训,也报过多个线上课程,这点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总的来说,要结合实际选择课。不要被多少课时,被宣传的效果迷惑,适合自己便是最好,不管步知还是其他机构,不是越多越好,选一家即可。而且,不同老师讲课方式,甚至专业用语的表达,均不一样,一通乱学,容易走火入魔。
三个月不学,行测重新来过
以我的感觉来看,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每次考试都是提前个2-3月才开始。一个是大多数人无法长期坚持(如果不是前妻打压刺激,我想这次我也会狠不下心)第二个是多次备考失利,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拖拖拉拉到考前才开始紧张。很多人突破不了70分,无外乎这两者原因。
“实际上对于行测,三个月不学都得重新开始。”“很多人都是一遍遍重复自己的失败”,我相信公众号的老粉,都应该看到过这两句话。现在回想起,大道至简。与其一鼓作气埋头向前冲,不如细水长流走好每一步。
为了不重蹈覆辙,我从去年7月份考完之后就开始学习,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大半年。把一切归零,其他课送给了我的同事。重新拟定计划,重新开始。那时还没上线行测三板斧,强压着自己想要跳过,直接刷题的冲动,一节节课听,一节节过。
然后是刷题,行测一定要有量,没有一定的量,你谈什么总结经验,谈什么速度?量上去了,就有条件反射一样的感觉,让你迅速做出选择,而且正确率很高。
我浏览过论坛里很多前辈的经验,我发现他们刷题很多都是1w多道起步,也有4w甚至5w的。我觉得1w道是基础,刷完老师的123卷,再刷5000题,再配套听课,这是基础的量。
高峰期一天刷题量大概到300题,每天固定半小时到1小时,回顾错题。我不太爱做笔记,都是用眼看,然后闭眼在脑子里反复过两遍。不懂的便再回顾课程,或者课后提问老师。
三个阶段
坦白说,在笔试方面,我的技巧几乎是没有什么太多技巧经验可以分享。主要我个人,不善总结,很多知识技巧都是跟着课,刷着题,听多了做多了系统了,自然就会了。不过对于新手来说,我的建议是这样:
第一阶段,先建立知识体系。因为行测是有技巧和规律的,知道考什么,有什么技巧,通过基础考点课+专项刷题,有一个较为深度的认知,知道方向是什么。如果没有比较好的课,推荐跟羚羊老师的123卷,不吹不黑,我个人学习体验来讲,已是很简明扼要的了。
第二个阶段,优先级拆解,稳中求速。
一是要根据自身基础分轻重,根据时间划重点。行测有常识、言语、数字、图形、推理、逻辑、数学应用题等几个大的模块,再细分的话更多。相信经过第一阶段后,相信你会对自身情况有个大致了解,对于做的慢或者正确率不高的模块要重点看,甚至反复看,对于强项可以略看或者不看。其中常识个人不太建议看,感觉用不上。
二是不仅要看,更要做和想。举个例子,听课不懂时,回过头再听一遍,自己对照下解法再做一次,学习思路,思考下自己为什么没有老师做的好,应当怎么改进,以后再碰到类似题型还会不会,必要的题目要再暂停后做第二遍,我第二板斧的课和习题,大多数都是两遍以上的。
三是要快又要稳。简便解法和秒杀法一定要学会,但有些题目光图简便反而容易做不出来或做错。尤其是数学、图形和逻辑,碰到能秒杀的坚决秒杀,碰到该一步一步列算式、解方程、推关系的题目,一定要一步一步来,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这点老师在课程中有言传身教,注意体会。
四是每周一次考试,考试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考完后复盘下自己上周学的课有没有用上?有没有刷过同类的题?哪些要加强?哪些已掌握?然后又回到了第一阶段。我个人感觉这样的循环,就是一个良性的,而不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焦躁。
第三个阶段是参加真实考试
真实的考场和平时自己限时完全不一样,很多的状况都会出现,导致心态失常,发挥不稳定。我个人比较建议多去参加考试,很多问题会提前暴露,也会实践出自己的考场策略。如做题顺序,涂答题卡,强制跳题,猜答案等等。
比如我去年即便是疫情,各种事业单位,公务员考试大大小小参加近5场。考多了,我发现先做资料分析正确率比较高,比如言语题,很多看起来文绉绉有艺术感的、冠冕堂皇的、句子比较上的,往往就是正确答案。比如数学题,哪些用几个简单公式是有把握的。比如一个模块,有几道题确定了选项,那其他不会的题,在剩下选项里蒙。我在省考时用这个方法,7题蒙对了4题。
未来的路
房和车都给了她和她的家人,耽误了她的青春,我尽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去补偿。给自己留了点存款生存,未来也许还会继续考吧。工作,尽力而为,自己喜欢就好。公务员,只是一份职业而已,也不会当成自己的全部。怀着知足、进取、谦卑的心态即可。
生活,百般滋味,收获的背后是无数的汗水和付出。得到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失去。一如年龄,不知不觉,青春正远去,而还有许多还没开始。以上为我所学所想,或有用或无用,各位看官自行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