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漂木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古锦的夏天是短暂的,短得来不及体会它曾经来过。古锦的夏天也是热烈的,平日里潺潺如溪的河水,仿佛一夜之间涨了起来,浑浊得发黑的河水将河床灌得满满当当,甚至冲上公路,洗垮路基,便立马有了汹涌澎湃的气势。
公路经常断道,使121林场变成了死角,除了古锦河里的鱼和漂木,谁也没有办法出山。但这不影响121林场的大生产,这正是森工火热的季节。
父亲说:四川森工和东北森工是有差别的,主要在地形上。东北林区平原居多,砍伐和集材都非常方便,引进了苏联老大哥的大功率拖拉机,集材时,只需要把伐倒的树木用钢丝绳套住木材的大头,串起来后,把一根根木头用卷扬机和滑轮组吊到拖拉机上,当拖拉机发动后,拖着一大捆木头,轰隆隆地下山,司机那是何等的威风,在冬天还是集材的好季节。而四川林区,多是崇山峻岭,气候多变,集材只能充分利用当地地形,采用将小水沟整修为滑道将木头送下山的方式,平缓的地方成为楞场堆积。也可以修建索道,将木头吊在索道上滑下山。四川林区水资源丰富,漂木也就成了最好的运输方式。
121林场的夏天的主角是漂木。
从各个山头伐下的木头各显神通纷纷出山,工段下来放木头的工人,那将些从深山老林伐下的百年松树、杉树,有的顺着木制滑道、河边的溜槽飞快地冲入古锦河里,有的用钢绳缆吊吊装放进河里,无一例外会激起不小的浪花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变成漂木,漂木便覆盖了整个河面,随着河水起伏荡漾,河边人山人海,放木头的,赶漂的,捞水柴的,那喧闹声可以覆盖整个古锦河峡谷。
我趴在家里的窗前便可以看见这一切。
水运处赶漂的工人,穿着灰白色的救生衣,有的撬有的拖,一边喊着赶漂的号子:呦嗬嗬,呦嗬,嘿呦。一人领头众人和,用鸭脚子有节奏地移动,一根根巨大的原木像长了脚一般,跟着赶漂人的脚步亦步亦趋,乖乖地进入了河道里,然后,大家相视一笑,长长地吐出一口大气。
林场捞水柴的家属,一看到河里靠边带着树皮的漂木,便冲上去,剥树皮、劈小块,有的还用长竹竿上面绑着铁丝做成耙子将浮在河面的水柴抓到岸边,不一会儿便在河滩上堆成了许多柴堆,每家一堆,像是一座座碉堡,孩子们便围着这些柴堆藏猫猫、打仗。
我家每年都要在古锦河里捞树皮,或者在岸边搁浅的漂木上剥很多树皮,一家人剥的剥背的背,忙得不亦乐乎。最佩服的就是父亲能把大小不一易脆的树皮码得很整齐,只要树皮垛子能齐着窗户,一年的柴火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树皮基本上是作为引火柴的,柴火的主力还是杉木和青冈。铁炉子光烧树皮最伤烟囱,烟油多,烟垢板结在烟囱内壁,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将烟囱堵塞一次,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火炉燃烧不充分,烟气倒流,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烟垢很不容易清理。一般是父亲将烟囱一截一截地取下,这需要把烟囱取下来,抱到屋外空地,用一根顶端绑着细铁丝做成烟囱刷的长竹竿来掏烟垢。阳光下,那就像是游戏一般,孩子们很乐意帮大人来做这项工作,使劲地抽动、转动刷子,然后,将烟囱立起来,刷地一下倒出来黑黑的烟垢,堆成了小丘,那是满满的成就感。不知道是不是太使劲的原因,烟囱很容易破损,不到一年就到处都是洞洞眼眼,必须更换一次。
我和几个小伙伴到河边玩,最爱的就是坐在吊桥上看木头顺河而漂,不知道这些木头会漂到哪里去?如果坐在河里漂动的木头上,它会不会把我带到我想去的地方……那么,手里拿一根青冈削成的木剑,骑上漂木,我一定就是战无不胜的武士。
我发现,桥在往前面跑!
我发现,水在往前面跑!
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已经分不清是桥在向前进还是水在向后流?那是一种让人眩晕的感觉,像坐船、坐飞机,这些都是高原林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在这上面就可以真切地体会了。这就是我们山里娃的飞机和轮船,可以向前行驶,转个身,就可以向后开。
更刺激一点的就是在吊桥上晃悠,那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大家步调一致一起使劲,吊桥便晃悠起来,脚下是满满漂木的古锦河,头上是高原湛蓝的天。小心翼翼过桥的人都要骂上几句,却让小孩们更起劲了,嘴里还学着水运处的工人们喊号子:呦嗬嗬,呦嗬,嘿呦。
不要到河边去!
母亲气喘吁吁地赶到桥上,手里拿着一根山麻柳条子,使劲地抽在我的胳膊上,一声清脆的响声之后,我跳动着双脚发出瘆人的惨叫,一条印记赫然在目,由白变红逐渐肿成一条“蚯蚓”。
人家都来得,我为什么来不得?我被母亲提着耳朵下了桥,还是一直的嘴硬。
啪!又是一记条子,回答了我的问题,响亮而且准确。
母亲教训我的场景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我的出生和我的很多顽逆事迹,在121林场都是有口皆碑的,还没有读书的我就已经成为121林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当然,我的姐姐是正面教材,姐姐是林场小学的红小兵大队长,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的。
你要是有你姐姐的幺脚趾头听话,也不至于一天挨三顿打了。母亲故意提高声调,引得观众一阵笑声。
众多笑声里,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循声看去,是我的父亲,一身雪白的警服,站在人群里,格外的醒目。他带着干警们在河边执勤,带着红袖套挥舞着旗帜维持秩序,同时也是观众,我和母亲的争吵好像与他无关。父亲的表现让我非常伤心,本来,我以为他会过来护住我,至少能主持一下公道,让我跟其他孩子一样一起玩耍,没想到,他也是来看热闹的,而且笑得格外的灿烂。
我被母亲押着回家,路上,我恳求母亲让我多呆会看看热闹。母亲同意了,只要儿子在自己眼前,便放心多了,让我坐在岸边等她顺便去捞点水柴。
这时,我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那是在我记忆里没有过的气味,我小心地将其从河水的水腥味和漂木散发的松香味拆开。对了,那是一个女人的味道,血腥而腐臭,从河里出来的,严严实实地包围了我。
古锦的夏天是短暂的,短得来不及体会它曾经来过。古锦的夏天也是热烈的,平日里潺潺如溪的河水,仿佛一夜之间涨了起来,浑浊得发黑的河水将河床灌得满满当当,甚至冲上公路,洗垮路基,便立马有了汹涌澎湃的气势。
公路经常断道,使121林场变成了死角,除了古锦河里的鱼和漂木,谁也没有办法出山。但这不影响121林场的大生产,这正是森工火热的季节。
父亲说:四川森工和东北森工是有差别的,主要在地形上。东北林区平原居多,砍伐和集材都非常方便,引进了苏联老大哥的大功率拖拉机,集材时,只需要把伐倒的树木用钢丝绳套住木材的大头,串起来后,把一根根木头用卷扬机和滑轮组吊到拖拉机上,当拖拉机发动后,拖着一大捆木头,轰隆隆地下山,司机那是何等的威风,在冬天还是集材的好季节。而四川林区,多是崇山峻岭,气候多变,集材只能充分利用当地地形,采用将小水沟整修为滑道将木头送下山的方式,平缓的地方成为楞场堆积。也可以修建索道,将木头吊在索道上滑下山。四川林区水资源丰富,漂木也就成了最好的运输方式。
121林场的夏天的主角是漂木。
从各个山头伐下的木头各显神通纷纷出山,工段下来放木头的工人,那将些从深山老林伐下的百年松树、杉树,有的顺着木制滑道、河边的溜槽飞快地冲入古锦河里,有的用钢绳缆吊吊装放进河里,无一例外会激起不小的浪花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变成漂木,漂木便覆盖了整个河面,随着河水起伏荡漾,河边人山人海,放木头的,赶漂的,捞水柴的,那喧闹声可以覆盖整个古锦河峡谷。
我趴在家里的窗前便可以看见这一切。
水运处赶漂的工人,穿着灰白色的救生衣,有的撬有的拖,一边喊着赶漂的号子:呦嗬嗬,呦嗬,嘿呦。一人领头众人和,用鸭脚子有节奏地移动,一根根巨大的原木像长了脚一般,跟着赶漂人的脚步亦步亦趋,乖乖地进入了河道里,然后,大家相视一笑,长长地吐出一口大气。
林场捞水柴的家属,一看到河里靠边带着树皮的漂木,便冲上去,剥树皮、劈小块,有的还用长竹竿上面绑着铁丝做成耙子将浮在河面的水柴抓到岸边,不一会儿便在河滩上堆成了许多柴堆,每家一堆,像是一座座碉堡,孩子们便围着这些柴堆藏猫猫、打仗。
我家每年都要在古锦河里捞树皮,或者在岸边搁浅的漂木上剥很多树皮,一家人剥的剥背的背,忙得不亦乐乎。最佩服的就是父亲能把大小不一易脆的树皮码得很整齐,只要树皮垛子能齐着窗户,一年的柴火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树皮基本上是作为引火柴的,柴火的主力还是杉木和青冈。铁炉子光烧树皮最伤烟囱,烟油多,烟垢板结在烟囱内壁,基本上一个月就能将烟囱堵塞一次,不及时清理,很容易导致火炉燃烧不充分,烟气倒流,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烟垢很不容易清理。一般是父亲将烟囱一截一截地取下,这需要把烟囱取下来,抱到屋外空地,用一根顶端绑着细铁丝做成烟囱刷的长竹竿来掏烟垢。阳光下,那就像是游戏一般,孩子们很乐意帮大人来做这项工作,使劲地抽动、转动刷子,然后,将烟囱立起来,刷地一下倒出来黑黑的烟垢,堆成了小丘,那是满满的成就感。不知道是不是太使劲的原因,烟囱很容易破损,不到一年就到处都是洞洞眼眼,必须更换一次。
我和几个小伙伴到河边玩,最爱的就是坐在吊桥上看木头顺河而漂,不知道这些木头会漂到哪里去?如果坐在河里漂动的木头上,它会不会把我带到我想去的地方……那么,手里拿一根青冈削成的木剑,骑上漂木,我一定就是战无不胜的武士。
我发现,桥在往前面跑!
我发现,水在往前面跑!
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久而久之,已经分不清是桥在向前进还是水在向后流?那是一种让人眩晕的感觉,像坐船、坐飞机,这些都是高原林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在这上面就可以真切地体会了。这就是我们山里娃的飞机和轮船,可以向前行驶,转个身,就可以向后开。
更刺激一点的就是在吊桥上晃悠,那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大家步调一致一起使劲,吊桥便晃悠起来,脚下是满满漂木的古锦河,头上是高原湛蓝的天。小心翼翼过桥的人都要骂上几句,却让小孩们更起劲了,嘴里还学着水运处的工人们喊号子:呦嗬嗬,呦嗬,嘿呦。
不要到河边去!
母亲气喘吁吁地赶到桥上,手里拿着一根山麻柳条子,使劲地抽在我的胳膊上,一声清脆的响声之后,我跳动着双脚发出瘆人的惨叫,一条印记赫然在目,由白变红逐渐肿成一条“蚯蚓”。
人家都来得,我为什么来不得?我被母亲提着耳朵下了桥,还是一直的嘴硬。
啪!又是一记条子,回答了我的问题,响亮而且准确。
母亲教训我的场景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我的出生和我的很多顽逆事迹,在121林场都是有口皆碑的,还没有读书的我就已经成为121林场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当然,我的姐姐是正面教材,姐姐是林场小学的红小兵大队长,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的。
你要是有你姐姐的幺脚趾头听话,也不至于一天挨三顿打了。母亲故意提高声调,引得观众一阵笑声。
众多笑声里,有一个熟悉的声音,我循声看去,是我的父亲,一身雪白的警服,站在人群里,格外的醒目。他带着干警们在河边执勤,带着红袖套挥舞着旗帜维持秩序,同时也是观众,我和母亲的争吵好像与他无关。父亲的表现让我非常伤心,本来,我以为他会过来护住我,至少能主持一下公道,让我跟其他孩子一样一起玩耍,没想到,他也是来看热闹的,而且笑得格外的灿烂。
我被母亲押着回家,路上,我恳求母亲让我多呆会看看热闹。母亲同意了,只要儿子在自己眼前,便放心多了,让我坐在岸边等她顺便去捞点水柴。
这时,我闻到一股奇怪的气味,那是在我记忆里没有过的气味,我小心地将其从河水的水腥味和漂木散发的松香味拆开。对了,那是一个女人的味道,血腥而腐臭,从河里出来的,严严实实地包围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