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第一期的布局(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等几人都简单高兴一下,詹闶就开始说出自己的布置了。光拿好处不出力可不行,哪怕是岳父也一样。
掐灭手里的烟头,喝口茶道:“接下来第一阶段的重点,新闻堂要抓紧弄两份新报纸出来,名字就叫《新农报》和《燕山商报》吧。报纸的具体内容顾名思义,前者以劝农和种植、养殖的知识为主,后者以商业信息和点评为主。
这两份报纸,暂时先在北平范围内发行。等到明年开春之前,把山东、山西、河南、直隶、浙江的渠道建设好,再考虑其他五个省的事。
另外靖难也已经结束了,报纸的发行就成了单纯的生意。发行方面要是还跟各级衙门合作,就得多出些费用,这点上不能给某些人说三道四的机会。
还有纸张销售和印书这部分,最好是尽量往薄利多销方面去做。咱们要和传统的买卖抢业务,就得有自己的手段和技术,只要能把市场捏在手里,赚钱再容易不过。
哦,对了,差点忘记这条。很快就会有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法》颁布,那些盗印、盗用我们报纸和文章的,都想办法统计一下,到时候得让他们赔付损失。”
报纸是唐泰负责的业务,等他表示明白后,詹闶转向梁胖子:“鲜菜和鲜花暂时走不出太远,另外花生和瓜子的高价也最多再保持两年。但是红薯和土豆的利用价值很大,接下来我会把这部分业务放在来春铺。
先努力把北平范围内的业务经营好,过几年之后等条件成熟,再向外发展暖棚。在那之前,可以尝试着培养些靠得住的熟练人手,即便关键技术和肥土都在詹家掌握着,也还是放心点好。
这人手肯定是越多越好,再有两年形势差不多了,果园的项目也要开展。这部分很可能涉及到南北调度,没有稳靠人手肯定是不行的。”
再接着是李德,他这部分就比较简单了:“食品加工的部分,还是要以军队的军粮为主。尽量多想想办法,在包装稳固和便携便运方面下功夫。再有就是品种了,尽量多搞出些花样来,行军在外能吃几口好的,心情都会不一样。
另外尝试一下,把那些下水、肥膘、骨头利用起来,过段时间来春铺会出一种叫做‘淀粉’的,结合起来做点糊弄鬼的东西。不用太着急,先把方子搞出来就行,再下一步开始海贸后,这个可以赚不少钱。”
最后就是安奎了,他负责彩韵坊的整体运营,也是最大的项目:“明年年底之前,织坊会努力增加到五千台机器,今后黄河以北的地方就是彩韵坊说了算。当然首要任务肯定是山东,先把山东全部占领,一定要让山东连本地的粗布都卖不出去。
这几年下来,柞蚕的养殖也初见效果了,下一步就开始准备上丝绸。不过柞蚕丝比起桑蚕丝来还是有差距的,做衣服什么有些显得不那么柔软和细腻,咱们就以被褥料子和床单为主,不仅是大明,往后连外面的销路也要考虑到。
南方的气候和温度玩不了这个,但是我们同时还能玩桑蚕,这是一大优势。桑蚕就尽量走精品路线,柞蚕就做普通用料,把这个优势控制好,其他的就都好说。
现在辽东是保定侯在守,下一步宁王必然会挪地方,大宁都司和朵颜三卫的权利也会交迭、变更,皮草的路子就更通畅了。看条件允许的话,咱们还能再上一个毛纺织的项目,那才是正经好东西。”
四个人的工作都安排到位,接下来就是闲聊,说一些在金陵期间发生的事情。时间很快就到了亥时末,让下人们安排四家人去休息,詹闶也得去内院了。
转天上午先去一趟燕山学馆,安排这个,筹谋那个,赚多少多少银子,说到头最终还是为了花在行道教的发展上。
而行道教的发展,就是要从燕山学馆过渡。毕竟明朝的科学基础太差了,教育权都掌握在喜欢研究老祖宗的名教手里,想要培养火种,就只能自己从头开始。
努力了七年时间,也算是有些效果。四百多号学生初具规模,其中近一百人也达到了升级至行道学院的程度,终于能小开一朵花了。
如今的燕山学馆,基本都是黎祝在负责。除了要给不断加入的战地卫生员培训班授课,詹闶基本就不用怎么操心了。
转了一圈看看,詹闶又把黎祝和最早加入的几个人叫到一起。头一批升级至行道学院的学生,都会成为行道教外院弟子;他们这些已经入了外院的,也该考虑升级成为正式弟子了。
另外还要安排黎祝一件事,从燕山学馆的学生们当中,挑选一批适合学医的。接下来詹闶准备开初级医学科目,为大明培养第一批正式的外科医生。
这些都搞定之后,下午还要去找王通。现在是发展初期,除了燕山工业园之外,基础建设就是最为吃重的。
靖难期间,房地产业务虽然出现了滑落,但整体的势态却很稳健。特别到了后半段,靖难军保持稳定胜利和推进后,在《燕山新报》上打了打广告,周边地区来北平买房子的人数还挺可观。
对于王通的安排,詹闶也是几经考虑之后才决定的。首先王通一直以来的表现都不错,再者眼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就只能靠他了。
阿棣登基,北平成了行在,肯定要大兴土木搞建设。詹闶就准备把北平城的建设,也作为一个试点,搞成今后大明城市开发建设的标准模板。
混凝土水泥路面,整座城市的下水和排污系统,简单的客货运输轨道,还有城内城外的码头,以及简单实用的新式铁桥,这些都是以前没有弄过的。
王通再聪明能干,也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把这些活计都一把抓了。包括詹闶自己,也不敢保证自己靠着脑袋想就能解决问题,这里边可得有不少的设计和计算呢。
至于修建北平紫禁城,以及未来阿棣迁都之后的陵墓,他早已经打算采用古罗马水泥的方法。那玩意儿现在还不着急,得打下东瀛之后才能开始尝试。
等几人都简单高兴一下,詹闶就开始说出自己的布置了。光拿好处不出力可不行,哪怕是岳父也一样。
掐灭手里的烟头,喝口茶道:“接下来第一阶段的重点,新闻堂要抓紧弄两份新报纸出来,名字就叫《新农报》和《燕山商报》吧。报纸的具体内容顾名思义,前者以劝农和种植、养殖的知识为主,后者以商业信息和点评为主。
这两份报纸,暂时先在北平范围内发行。等到明年开春之前,把山东、山西、河南、直隶、浙江的渠道建设好,再考虑其他五个省的事。
另外靖难也已经结束了,报纸的发行就成了单纯的生意。发行方面要是还跟各级衙门合作,就得多出些费用,这点上不能给某些人说三道四的机会。
还有纸张销售和印书这部分,最好是尽量往薄利多销方面去做。咱们要和传统的买卖抢业务,就得有自己的手段和技术,只要能把市场捏在手里,赚钱再容易不过。
哦,对了,差点忘记这条。很快就会有一个《知识产权保护法》颁布,那些盗印、盗用我们报纸和文章的,都想办法统计一下,到时候得让他们赔付损失。”
报纸是唐泰负责的业务,等他表示明白后,詹闶转向梁胖子:“鲜菜和鲜花暂时走不出太远,另外花生和瓜子的高价也最多再保持两年。但是红薯和土豆的利用价值很大,接下来我会把这部分业务放在来春铺。
先努力把北平范围内的业务经营好,过几年之后等条件成熟,再向外发展暖棚。在那之前,可以尝试着培养些靠得住的熟练人手,即便关键技术和肥土都在詹家掌握着,也还是放心点好。
这人手肯定是越多越好,再有两年形势差不多了,果园的项目也要开展。这部分很可能涉及到南北调度,没有稳靠人手肯定是不行的。”
再接着是李德,他这部分就比较简单了:“食品加工的部分,还是要以军队的军粮为主。尽量多想想办法,在包装稳固和便携便运方面下功夫。再有就是品种了,尽量多搞出些花样来,行军在外能吃几口好的,心情都会不一样。
另外尝试一下,把那些下水、肥膘、骨头利用起来,过段时间来春铺会出一种叫做‘淀粉’的,结合起来做点糊弄鬼的东西。不用太着急,先把方子搞出来就行,再下一步开始海贸后,这个可以赚不少钱。”
最后就是安奎了,他负责彩韵坊的整体运营,也是最大的项目:“明年年底之前,织坊会努力增加到五千台机器,今后黄河以北的地方就是彩韵坊说了算。当然首要任务肯定是山东,先把山东全部占领,一定要让山东连本地的粗布都卖不出去。
这几年下来,柞蚕的养殖也初见效果了,下一步就开始准备上丝绸。不过柞蚕丝比起桑蚕丝来还是有差距的,做衣服什么有些显得不那么柔软和细腻,咱们就以被褥料子和床单为主,不仅是大明,往后连外面的销路也要考虑到。
南方的气候和温度玩不了这个,但是我们同时还能玩桑蚕,这是一大优势。桑蚕就尽量走精品路线,柞蚕就做普通用料,把这个优势控制好,其他的就都好说。
现在辽东是保定侯在守,下一步宁王必然会挪地方,大宁都司和朵颜三卫的权利也会交迭、变更,皮草的路子就更通畅了。看条件允许的话,咱们还能再上一个毛纺织的项目,那才是正经好东西。”
四个人的工作都安排到位,接下来就是闲聊,说一些在金陵期间发生的事情。时间很快就到了亥时末,让下人们安排四家人去休息,詹闶也得去内院了。
转天上午先去一趟燕山学馆,安排这个,筹谋那个,赚多少多少银子,说到头最终还是为了花在行道教的发展上。
而行道教的发展,就是要从燕山学馆过渡。毕竟明朝的科学基础太差了,教育权都掌握在喜欢研究老祖宗的名教手里,想要培养火种,就只能自己从头开始。
努力了七年时间,也算是有些效果。四百多号学生初具规模,其中近一百人也达到了升级至行道学院的程度,终于能小开一朵花了。
如今的燕山学馆,基本都是黎祝在负责。除了要给不断加入的战地卫生员培训班授课,詹闶基本就不用怎么操心了。
转了一圈看看,詹闶又把黎祝和最早加入的几个人叫到一起。头一批升级至行道学院的学生,都会成为行道教外院弟子;他们这些已经入了外院的,也该考虑升级成为正式弟子了。
另外还要安排黎祝一件事,从燕山学馆的学生们当中,挑选一批适合学医的。接下来詹闶准备开初级医学科目,为大明培养第一批正式的外科医生。
这些都搞定之后,下午还要去找王通。现在是发展初期,除了燕山工业园之外,基础建设就是最为吃重的。
靖难期间,房地产业务虽然出现了滑落,但整体的势态却很稳健。特别到了后半段,靖难军保持稳定胜利和推进后,在《燕山新报》上打了打广告,周边地区来北平买房子的人数还挺可观。
对于王通的安排,詹闶也是几经考虑之后才决定的。首先王通一直以来的表现都不错,再者眼下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很多事就只能靠他了。
阿棣登基,北平成了行在,肯定要大兴土木搞建设。詹闶就准备把北平城的建设,也作为一个试点,搞成今后大明城市开发建设的标准模板。
混凝土水泥路面,整座城市的下水和排污系统,简单的客货运输轨道,还有城内城外的码头,以及简单实用的新式铁桥,这些都是以前没有弄过的。
王通再聪明能干,也不可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把这些活计都一把抓了。包括詹闶自己,也不敢保证自己靠着脑袋想就能解决问题,这里边可得有不少的设计和计算呢。
至于修建北平紫禁城,以及未来阿棣迁都之后的陵墓,他早已经打算采用古罗马水泥的方法。那玩意儿现在还不着急,得打下东瀛之后才能开始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