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和朝廷合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翌日,清晨时分。
天色渐亮,远处山头升腾的白色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的朦胧,至有情味。
初秋时节,天气转凉。
早晨的空气略微有些寒冷,树叶随着一阵凉爽的轻风,孤零零的飘落下来。蓝田县,笼罩在一股秋天独有的寂寥气氛中。
李询早早的起了床,此时正在院落中做着广播体操。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正当这时,门外匆匆跑来一位家仆。
“公,公子,不好了……”
家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捂着腰杆直喘气。进门时太过于着急,脚下不稳,直接摔倒在地。
李询停下了动作,眉头轻皱道:“慌慌张张的,什么事儿?”
家仆喘了几口粗气,把气捋顺了,道:“门外来了两人,自称是史部尚书杜如晦杜大人。”
来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还真就来了。”
李询嘴角一咧,不由的笑道。
紧接着,立马吩咐家仆收拾正堂,将饭菜端上来。然后径直离开,向大门走去。
李家府邸,宅门外。
“父亲,我们这么唐突的上门,李小郎君会不会……”
杜荷话未说完,杜如晦老谋深算的一笑:“放心,李询肯定也在等着我们。”
“这小子忒聪明了点,知道为父在朝廷有点地位。便将造盐之事透露给你,为的就是让为父上门拜访。”
正说着话,宅门里抛出来一个人,正是李训。
“杜,杜大人!”
李询故作惊讶,连忙施礼道:“杜大人登门寒舍,真是三生有幸啊。你有什么事儿托人招呼一声,应该我去您府上才对啊。”
看着李询明知故问的模样,杜如晦笑道:“李公子,这件事儿恐怕……”
“人多眼杂,咋们进去再谈。”
李询不卑不亢,托手道:“请!”
三人步入宅邸,没一会热,便到了正堂。
隔着老远,一股饭菜香气就飘散出去。
杜荷耸动着鼻尖,咽了一下唾沫,不禁问道:“什么味道,竟然如此的香。”
正堂之内,一方檀木大桌上,摆放着一口铜色大锅。
锅内沸腾的红色汤汁,散发着辛辣味道,无比刺激着味蕾。但凡闻到的人,都会止不住的吞咽口水,感叹世间还有如此开胃的味道。
“李公子,这为何物?”
李询淡淡一笑,招呼着两人坐下,轻声说道:“火锅。”
“想必两位都未吃过,就别客气了,动筷子吧。”
杜荷早已经迫不及待,从锅内挑起涮好的羊肉,放入口中,一脸的满足表情,赞叹道:“口感极为巧妙,味道甚是美味。”
见状,杜如晦半信半疑的挑起一块羊肉,吃完之后不由的露出笑容。
半个时辰过去,李询见两人吃的差不多了,便吩咐家仆撤了碗筷,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张,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笑。
“杜大人,李某斗胆猜测,你是为了造盐之法来的吧。”
杜如晦点了点头,道:“正是。”
“这造盐之法极为先进,若是能为国所用,将能解国库的燃眉之急。李公子,朝廷有意与你合作,只是……”
杜如晦停顿片刻,道:“只是这五五分账是否欠缺妥当?”
“制作与售卖皆是朝廷所为,你只提供了方法就要分走一半的钱,天底下可没有这等好事。”
闻言,李询并未慌张。
他早就猜到杜如晦会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将手中纸张抖了一抖,道:“杜大人所言不虚,但若是没有这制造之法,制作和售卖只是一场空谈。”
“考虑到大唐目前状况,我身为大唐子民,理应尽一份力。我退一步,四六分账,让朝廷多赚一份钱,争取早日富强起来。”
话音一落,李询将手中纸张拍打在桌面上,笑道:“上面便是造盐之法。”
杜如晦眼神一亮,抬手伸向桌面。
“且慢,杜大人,这法子你还不能拿走。”
“毕竟是关乎到合作,你是否应该回去禀告一声。待谈妥之后,我定将制造之法双手奉上。”
闻言,杜如晦点了点头,道:“李公子说的有理,本官唐突了。”
“多谢李公子款待,本官这就回去禀告,告辞。”
杜如晦站起身子,施了一礼。
“慢走不送。”
李询回了一礼。
临走时,杜如晦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身去,道:“李公子,这造盐之法事关重大,千万别透露出去,免得造小人惦记。”
“多谢杜大人提醒。”
杜如晦两人离去,李询正准备继续锻炼时。
门口又折返回来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杜荷。
李询不由一愣,问道:“杜兄,令尊可是有要你交代的事儿?”
杜荷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我父亲没事,是我有事。”
“你?”
闻言,李询更加疑惑。
杜荷一副自来熟的样子,拉着李询就到了一边,一脸的笑意,道:“李兄,昨日那火坑……你也知道的,进来气温转凉。再过不久,就要进入冬天……”
话未说完,李询就已经猜到他的意思。
不由的爽朗一笑,从怀中又掏出来一张纸,道:“好说,好说。”
“这边是火坑建造之法,你回去之后,按照图纸建造。如果又不懂得,随时可以来问我。”
杜荷眼神一亮,收下了图纸,笑道:“李兄真是爽快之人,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
望着杜荷离去时兴奋的背影,李询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蓝田县几十里开外,一座雄踞一方的巨大的城池——长安城。
杜如晦前脚从李宅出来,后脚就骑上高头大马,一刻也没耽误,径直奔向长安。
大明宫,紫宸殿。
一个太监半弯着腰走了进来,跪倒在地,道:“皇上,史部尚书杜如晦在门外求谏。”
杜如晦?
李世民正看着奏折,前几日待在宫外,堆积的奏折足有一座小山那么多。
所奏之事,近乎全是各地缺钱,求国库拨款赈济灾民。现如今,国库那还有钱?
“让他进来。”
没一会热,风尘仆仆的杜如晦大步踏进殿内。
瞧着杜如晦的模样,李世民问道:“克朋,你这才从哪儿回来的啊?”
翌日,清晨时分。
天色渐亮,远处山头升腾的白色雾气,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的朦胧,至有情味。
初秋时节,天气转凉。
早晨的空气略微有些寒冷,树叶随着一阵凉爽的轻风,孤零零的飘落下来。蓝田县,笼罩在一股秋天独有的寂寥气氛中。
李询早早的起了床,此时正在院落中做着广播体操。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正当这时,门外匆匆跑来一位家仆。
“公,公子,不好了……”
家仆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捂着腰杆直喘气。进门时太过于着急,脚下不稳,直接摔倒在地。
李询停下了动作,眉头轻皱道:“慌慌张张的,什么事儿?”
家仆喘了几口粗气,把气捋顺了,道:“门外来了两人,自称是史部尚书杜如晦杜大人。”
来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还真就来了。”
李询嘴角一咧,不由的笑道。
紧接着,立马吩咐家仆收拾正堂,将饭菜端上来。然后径直离开,向大门走去。
李家府邸,宅门外。
“父亲,我们这么唐突的上门,李小郎君会不会……”
杜荷话未说完,杜如晦老谋深算的一笑:“放心,李询肯定也在等着我们。”
“这小子忒聪明了点,知道为父在朝廷有点地位。便将造盐之事透露给你,为的就是让为父上门拜访。”
正说着话,宅门里抛出来一个人,正是李训。
“杜,杜大人!”
李询故作惊讶,连忙施礼道:“杜大人登门寒舍,真是三生有幸啊。你有什么事儿托人招呼一声,应该我去您府上才对啊。”
看着李询明知故问的模样,杜如晦笑道:“李公子,这件事儿恐怕……”
“人多眼杂,咋们进去再谈。”
李询不卑不亢,托手道:“请!”
三人步入宅邸,没一会热,便到了正堂。
隔着老远,一股饭菜香气就飘散出去。
杜荷耸动着鼻尖,咽了一下唾沫,不禁问道:“什么味道,竟然如此的香。”
正堂之内,一方檀木大桌上,摆放着一口铜色大锅。
锅内沸腾的红色汤汁,散发着辛辣味道,无比刺激着味蕾。但凡闻到的人,都会止不住的吞咽口水,感叹世间还有如此开胃的味道。
“李公子,这为何物?”
李询淡淡一笑,招呼着两人坐下,轻声说道:“火锅。”
“想必两位都未吃过,就别客气了,动筷子吧。”
杜荷早已经迫不及待,从锅内挑起涮好的羊肉,放入口中,一脸的满足表情,赞叹道:“口感极为巧妙,味道甚是美味。”
见状,杜如晦半信半疑的挑起一块羊肉,吃完之后不由的露出笑容。
半个时辰过去,李询见两人吃的差不多了,便吩咐家仆撤了碗筷,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张,嘴角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笑。
“杜大人,李某斗胆猜测,你是为了造盐之法来的吧。”
杜如晦点了点头,道:“正是。”
“这造盐之法极为先进,若是能为国所用,将能解国库的燃眉之急。李公子,朝廷有意与你合作,只是……”
杜如晦停顿片刻,道:“只是这五五分账是否欠缺妥当?”
“制作与售卖皆是朝廷所为,你只提供了方法就要分走一半的钱,天底下可没有这等好事。”
闻言,李询并未慌张。
他早就猜到杜如晦会这么说,一点也不意外,只是淡淡一笑,将手中纸张抖了一抖,道:“杜大人所言不虚,但若是没有这制造之法,制作和售卖只是一场空谈。”
“考虑到大唐目前状况,我身为大唐子民,理应尽一份力。我退一步,四六分账,让朝廷多赚一份钱,争取早日富强起来。”
话音一落,李询将手中纸张拍打在桌面上,笑道:“上面便是造盐之法。”
杜如晦眼神一亮,抬手伸向桌面。
“且慢,杜大人,这法子你还不能拿走。”
“毕竟是关乎到合作,你是否应该回去禀告一声。待谈妥之后,我定将制造之法双手奉上。”
闻言,杜如晦点了点头,道:“李公子说的有理,本官唐突了。”
“多谢李公子款待,本官这就回去禀告,告辞。”
杜如晦站起身子,施了一礼。
“慢走不送。”
李询回了一礼。
临走时,杜如晦突然想到了什么,转过身去,道:“李公子,这造盐之法事关重大,千万别透露出去,免得造小人惦记。”
“多谢杜大人提醒。”
杜如晦两人离去,李询正准备继续锻炼时。
门口又折返回来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杜荷。
李询不由一愣,问道:“杜兄,令尊可是有要你交代的事儿?”
杜荷摇了摇头,压低声音,道:“我父亲没事,是我有事。”
“你?”
闻言,李询更加疑惑。
杜荷一副自来熟的样子,拉着李询就到了一边,一脸的笑意,道:“李兄,昨日那火坑……你也知道的,进来气温转凉。再过不久,就要进入冬天……”
话未说完,李询就已经猜到他的意思。
不由的爽朗一笑,从怀中又掏出来一张纸,道:“好说,好说。”
“这边是火坑建造之法,你回去之后,按照图纸建造。如果又不懂得,随时可以来问我。”
杜荷眼神一亮,收下了图纸,笑道:“李兄真是爽快之人,你这朋友,我交定了!”
“区区小事,不值一提。”
望着杜荷离去时兴奋的背影,李询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蓝田县几十里开外,一座雄踞一方的巨大的城池——长安城。
杜如晦前脚从李宅出来,后脚就骑上高头大马,一刻也没耽误,径直奔向长安。
大明宫,紫宸殿。
一个太监半弯着腰走了进来,跪倒在地,道:“皇上,史部尚书杜如晦在门外求谏。”
杜如晦?
李世民正看着奏折,前几日待在宫外,堆积的奏折足有一座小山那么多。
所奏之事,近乎全是各地缺钱,求国库拨款赈济灾民。现如今,国库那还有钱?
“让他进来。”
没一会热,风尘仆仆的杜如晦大步踏进殿内。
瞧着杜如晦的模样,李世民问道:“克朋,你这才从哪儿回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