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借机(第二更,求月票)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天机之神局、硬核危机、武侠世界大穿越、诡域迷踪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几乎每一章,求定阅和支持已经成为了惯例,实在是迫于无奈啊!现在盗版太过猖獗,这正版的流量都比不过盗版,让人情何以堪!在这里无语想再一次感谢一下支持正版的读者,您的每一个点击、推荐,定阅、打赏以及月票,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正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无语才一路坚持至今!拜谢!)
天气阴霾,浓厚云层满布天际,豆大的雨滴哗啦哗啦滂沱直落,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冰凉的雨滴不时从窗口迸溅进来,沾在人的肌肤上,总教人能感觉到一丝初秋的凉意。这里离总督府中的池塘很近,不过只是数步之近,雨滴落在池塘中的声响不断的传入房中。,
“三省地区内一应荒地,皆由农垦团加以开垦,待垦为熟地后,再授予移民!”
地道的南京官话从加腾敬一的口中道出时,站在窗边的唐浩然只是默默的看着那立着假山的池塘,几百年的汉化使得这座盛京将军府内亦是一派江南园林的模样,这园子、这假山无一不是仿着江南的园林所建。
结束了于辽南等地的巡视后,身为总督的唐浩然立即开始了回程,在回到奉天后的第一时间,便接到了加藤敬一递交的一份“移民报告”,与农商部提出的“移民报告”不同,尽管其同样建议以“立足东北土地资源,吸纳关内农业移民”。但其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却是对垦殖的方式上,相比于农商部如历史上一般,存在着许多隐患的“自由垦殖”,加腾敬一这个日本人提出的却是完全以政府作为主导的移民垦殖计划。
“授予移民?”
徐之林这位在兄长的资助下三年前留美归国的农商部部长。立即反问道。
“现在农垦团每开垦一亩地的成本是的0.46元,开垦一万万亩耕地政府需要支出4600万元,授予移民,政府如何负担这笔经费?”
留美的经历使得相比于政府“干涉”,徐之林更倾向于“听民自便”。政府唯一需要的就是鼓励以及法律上的支持,至于其中涉及到的私利,那不过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罢了。
或许对于许多府中的官员以及公司管理人员而言,投资公司以及公司投资项目是极为稳妥的投资,但大人总督三省后,面对辽阔的土地。几乎每个都意识到,这是他们自己“当家”的有利时机,在这片土地上贮藏着太多的机会,而最简单、最有保障的恐怕就是土地垦殖,他们都有足够的金钱从事大规模的垦殖——投资公司的分红足以支持他们的垦殖事业。
相比于统制委员会对各行各业的统制。经营土地却是统制之外,而东北的大豆亦是极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而且现在东北
这样大豆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中,无论是贸易公司亦或是农商部都相信,在未来五年内,东北大豆的市场需求将超过一百万吨。大豆的需求激增将进一步刺激农业垦殖的发展。只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至今总督大人都未就垦殖问题作出让步。
此时,加腾的建议立即让徐之林心生警意,无论是基于个人的利益。亦或是基于政府的利益考虑,他几乎是立即加以驳斥。
“现在总督府已经欠下了超过1.5万万元外债,而且在未来三年内负债将增加至6万万元以上。大人,在如此繁重的债务之下……”
不待徐之林把话说完,加腾便急声说道。
“正是因为债务重压,所以才必须由政府统一开垦,大人!”
视线转向大人,心知大人已经为自己的《建议书》所吸引的加腾生怕大人为徐部长劝阻的他。连忙再次强调起着他的出发点。
“东北的亿万亩土地无疑是总督府最大的资本,亦是最大的依持。如何开垦并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直接关系到东北的未来!”
一番套话之后。加腾敬一便不客气的道出自己的想法。
“先前部长阁下已经表明,每开垦一亩耕地的成本是0.46元,最高亦不超过0.5元,以农商部之前的计划,每开垦六十亩荒地登计费不过十元,这意味着每六十为,政府收益仅十元,而如若政府出售六十亩熟地,以当前每亩10-15元地价,扣除每亩0.5元开垦成本,政府可获得不下数百元之利,每亩利润最高可达三十倍!”
“前提是要有人能买得起这地!”
一声冷嘲后,徐之林看着默不作声的总督大人说道。
“大人,关内移民大都为衣食无着之难民,这些难民一路忍饥受寒来到东北,早已身无分文,又何来钱款置地?若其有钱置地,又何需闯关东?”
徐之林说的是事实,甚至这亦是他支持垦殖公司的原因——由垦殖公司统一开垦,再租予移民,既能解决移民生存问题,又能增加政府税收。当然,他的这一观点早被唐浩然驳得一无是处——人性的贪婪将会令移民全无立锥之地。
与历史上不同,无论是总督府亦或是北洋公司,数以万计的雇员将会成立数千家垦殖公司,一但总督府同意自由放垦,这些公司将会“垦尽东北可垦之地”,李光泽当初的担心绝不是全无原因的。
想到当初李光泽的担心,唐浩然便随反问一声。
“既然垦殖公司可以租地予移民,那政府为何不能租地予移民?”
提及将土地租予移民时,唐浩然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后世的宝岛实施的“公地放领”,其核心心不正是以贷款方式,把政府掌握的公有地,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从而扶持了大量的自耕农。
“大人所言极是!”
不待徐之林反对,加腾敬一连忙恭维道。
“公司可以将土地租予移民谋利,政府亦可将耕地放予移民,从而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利……”
曾任地方税务官员的加藤敬一恭维时亦不忘记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出发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如此一来政府可于田赋外获得额外地租,而两者相加则意味着,土地所出50%以上,将尽入政府,以东北垦殖亿万亩为计,数年后,政府每年可得田赋、地租将高达数万万元,届时大人推行任何富国强兵之策,皆可得充裕之资金。”
增加财政收入,对于任何政府而言,这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尤其是对于欲办大事的总督府而言更是如此,这甚至是加藤之所以自信的根源。提及数万万元财政收入时,他的内心甚至不禁嫉妒起来,曾经地地方税务官员的经历,使得他深知财力之困一直是日本发展的瓶颈,而相比之下,只需推行田赋改革,中国即可获得亿万巨税,如何不令人羡慕,纵是尽是荒野的东三省,亦能凭借土地获得巨税。
“而若任民垦殖,非但将令土地悉数集中于公司地主,亦将令巨额税金外流!”
引出一句“巨税流失”的加腾又继续加重着自己的筹码。
“大人,再就是移民的安置,任民垦殖将造成移民四散而居,垦殖、定居全无计划,政府何以掌握人口田赋?何以规划建设?因为,以属下看来,在政府进行某地的垦殖时,应当以退役军人作为核心,建立移民点,以在乡军人为核心屯垦点,可以是数十户,亦可是百户,在乡军人可作为村长,从而令三省地区所有新建村落,皆为政府掌控,同时在乡军人,亦可利用农闲,对移民加以训练,令其掌握军事技能,进而弥补东北军在兵力上的不足,一但有事,亦即可加以征召。”
这可不就是永驻东北的武装移民建议或者说是一个翻版的“农垦兵团”,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甚至相比于税收方面的增加,这才是真正吸引唐浩然的原因所在,正当唐浩然出言赞同时,却听到徐之林在一旁反问道。
“退役军人?加藤科长,东北军的兵力原本就有不足,现在无论是警察部亦或是铁路,还有现在的农垦团,都需要退役官兵,那有那么多兵往屯垦点送?难不成要马放南山?”
徐之林提到现实问题让加腾先是一愣,就在其思索着如何回答时,耳中却传来了大人的话声。
“马放南山不用,铸剑为犁尚欠时机,不过有入役就要有退役,向退役官兵授田,未偿不是个好办法!”
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非但能解决官兵安置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人口问题。
“如此以来,我们就可用几种方式解决招揽内地人口,公司可以继续招工,政府亦可以组织垦户,至于军队嘛,也可以继续于内地各省征召新兵,每年几万新军,再加上其家人可就是十几万人,而且这些人可都是青壮,于乡间亦组织垦户,作为移民垦户的核心,这个办法好!”
何止是好,甚至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对移民垦户的控制,毕竟这些人即便是退役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预备役,他们甚至可以于乡间训练民团,而且……突然,唐浩然意识到另一个可能,既然决定向士兵授田,那岂不就意味着士兵退役后,可以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如此一来,又岂还需要厚饷养兵?
“我看……”
话声稍微一顿,唐浩然看着众人笑着说道。
“我看可以把这当成征召义务兵,建立征兵制的机会嘛!”(未完待续)
(现在几乎每一章,求定阅和支持已经成为了惯例,实在是迫于无奈啊!现在盗版太过猖獗,这正版的流量都比不过盗版,让人情何以堪!在这里无语想再一次感谢一下支持正版的读者,您的每一个点击、推荐,定阅、打赏以及月票,对无语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正是在你们的支持下,无语才一路坚持至今!拜谢!)
天气阴霾,浓厚云层满布天际,豆大的雨滴哗啦哗啦滂沱直落,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冰凉的雨滴不时从窗口迸溅进来,沾在人的肌肤上,总教人能感觉到一丝初秋的凉意。这里离总督府中的池塘很近,不过只是数步之近,雨滴落在池塘中的声响不断的传入房中。,
“三省地区内一应荒地,皆由农垦团加以开垦,待垦为熟地后,再授予移民!”
地道的南京官话从加腾敬一的口中道出时,站在窗边的唐浩然只是默默的看着那立着假山的池塘,几百年的汉化使得这座盛京将军府内亦是一派江南园林的模样,这园子、这假山无一不是仿着江南的园林所建。
结束了于辽南等地的巡视后,身为总督的唐浩然立即开始了回程,在回到奉天后的第一时间,便接到了加藤敬一递交的一份“移民报告”,与农商部提出的“移民报告”不同,尽管其同样建议以“立足东北土地资源,吸纳关内农业移民”。但其最大的与众不同之处却是对垦殖的方式上,相比于农商部如历史上一般,存在着许多隐患的“自由垦殖”,加腾敬一这个日本人提出的却是完全以政府作为主导的移民垦殖计划。
“授予移民?”
徐之林这位在兄长的资助下三年前留美归国的农商部部长。立即反问道。
“现在农垦团每开垦一亩地的成本是的0.46元,开垦一万万亩耕地政府需要支出4600万元,授予移民,政府如何负担这笔经费?”
留美的经历使得相比于政府“干涉”,徐之林更倾向于“听民自便”。政府唯一需要的就是鼓励以及法律上的支持,至于其中涉及到的私利,那不过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罢了。
或许对于许多府中的官员以及公司管理人员而言,投资公司以及公司投资项目是极为稳妥的投资,但大人总督三省后,面对辽阔的土地。几乎每个都意识到,这是他们自己“当家”的有利时机,在这片土地上贮藏着太多的机会,而最简单、最有保障的恐怕就是土地垦殖,他们都有足够的金钱从事大规模的垦殖——投资公司的分红足以支持他们的垦殖事业。
相比于统制委员会对各行各业的统制。经营土地却是统制之外,而东北的大豆亦是极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而且现在东北
这样大豆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中,无论是贸易公司亦或是农商部都相信,在未来五年内,东北大豆的市场需求将超过一百万吨。大豆的需求激增将进一步刺激农业垦殖的发展。只不过令人失望的是,至今总督大人都未就垦殖问题作出让步。
此时,加腾的建议立即让徐之林心生警意,无论是基于个人的利益。亦或是基于政府的利益考虑,他几乎是立即加以驳斥。
“现在总督府已经欠下了超过1.5万万元外债,而且在未来三年内负债将增加至6万万元以上。大人,在如此繁重的债务之下……”
不待徐之林把话说完,加腾便急声说道。
“正是因为债务重压,所以才必须由政府统一开垦,大人!”
视线转向大人,心知大人已经为自己的《建议书》所吸引的加腾生怕大人为徐部长劝阻的他。连忙再次强调起着他的出发点。
“东北的亿万亩土地无疑是总督府最大的资本,亦是最大的依持。如何开垦并充分利用这些土地,直接关系到东北的未来!”
一番套话之后。加腾敬一便不客气的道出自己的想法。
“先前部长阁下已经表明,每开垦一亩耕地的成本是0.46元,最高亦不超过0.5元,以农商部之前的计划,每开垦六十亩荒地登计费不过十元,这意味着每六十为,政府收益仅十元,而如若政府出售六十亩熟地,以当前每亩10-15元地价,扣除每亩0.5元开垦成本,政府可获得不下数百元之利,每亩利润最高可达三十倍!”
“前提是要有人能买得起这地!”
一声冷嘲后,徐之林看着默不作声的总督大人说道。
“大人,关内移民大都为衣食无着之难民,这些难民一路忍饥受寒来到东北,早已身无分文,又何来钱款置地?若其有钱置地,又何需闯关东?”
徐之林说的是事实,甚至这亦是他支持垦殖公司的原因——由垦殖公司统一开垦,再租予移民,既能解决移民生存问题,又能增加政府税收。当然,他的这一观点早被唐浩然驳得一无是处——人性的贪婪将会令移民全无立锥之地。
与历史上不同,无论是总督府亦或是北洋公司,数以万计的雇员将会成立数千家垦殖公司,一但总督府同意自由放垦,这些公司将会“垦尽东北可垦之地”,李光泽当初的担心绝不是全无原因的。
想到当初李光泽的担心,唐浩然便随反问一声。
“既然垦殖公司可以租地予移民,那政府为何不能租地予移民?”
提及将土地租予移民时,唐浩然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后世的宝岛实施的“公地放领”,其核心心不正是以贷款方式,把政府掌握的公有地,卖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从而扶持了大量的自耕农。
“大人所言极是!”
不待徐之林反对,加腾敬一连忙恭维道。
“公司可以将土地租予移民谋利,政府亦可将耕地放予移民,从而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获利……”
曾任地方税务官员的加藤敬一恭维时亦不忘记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出发点——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如此一来政府可于田赋外获得额外地租,而两者相加则意味着,土地所出50%以上,将尽入政府,以东北垦殖亿万亩为计,数年后,政府每年可得田赋、地租将高达数万万元,届时大人推行任何富国强兵之策,皆可得充裕之资金。”
增加财政收入,对于任何政府而言,这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尤其是对于欲办大事的总督府而言更是如此,这甚至是加藤之所以自信的根源。提及数万万元财政收入时,他的内心甚至不禁嫉妒起来,曾经地地方税务官员的经历,使得他深知财力之困一直是日本发展的瓶颈,而相比之下,只需推行田赋改革,中国即可获得亿万巨税,如何不令人羡慕,纵是尽是荒野的东三省,亦能凭借土地获得巨税。
“而若任民垦殖,非但将令土地悉数集中于公司地主,亦将令巨额税金外流!”
引出一句“巨税流失”的加腾又继续加重着自己的筹码。
“大人,再就是移民的安置,任民垦殖将造成移民四散而居,垦殖、定居全无计划,政府何以掌握人口田赋?何以规划建设?因为,以属下看来,在政府进行某地的垦殖时,应当以退役军人作为核心,建立移民点,以在乡军人为核心屯垦点,可以是数十户,亦可是百户,在乡军人可作为村长,从而令三省地区所有新建村落,皆为政府掌控,同时在乡军人,亦可利用农闲,对移民加以训练,令其掌握军事技能,进而弥补东北军在兵力上的不足,一但有事,亦即可加以征召。”
这可不就是永驻东北的武装移民建议或者说是一个翻版的“农垦兵团”,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甚至相比于税收方面的增加,这才是真正吸引唐浩然的原因所在,正当唐浩然出言赞同时,却听到徐之林在一旁反问道。
“退役军人?加藤科长,东北军的兵力原本就有不足,现在无论是警察部亦或是铁路,还有现在的农垦团,都需要退役官兵,那有那么多兵往屯垦点送?难不成要马放南山?”
徐之林提到现实问题让加腾先是一愣,就在其思索着如何回答时,耳中却传来了大人的话声。
“马放南山不用,铸剑为犁尚欠时机,不过有入役就要有退役,向退役官兵授田,未偿不是个好办法!”
确实是一个好办法,非但能解决官兵安置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人口问题。
“如此以来,我们就可用几种方式解决招揽内地人口,公司可以继续招工,政府亦可以组织垦户,至于军队嘛,也可以继续于内地各省征召新兵,每年几万新军,再加上其家人可就是十几万人,而且这些人可都是青壮,于乡间亦组织垦户,作为移民垦户的核心,这个办法好!”
何止是好,甚至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府对移民垦户的控制,毕竟这些人即便是退役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是预备役,他们甚至可以于乡间训练民团,而且……突然,唐浩然意识到另一个可能,既然决定向士兵授田,那岂不就意味着士兵退役后,可以得到更为丰厚的回报,如此一来,又岂还需要厚饷养兵?
“我看……”
话声稍微一顿,唐浩然看着众人笑着说道。
“我看可以把这当成征召义务兵,建立征兵制的机会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