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二十五、神剑自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应陵愣了一愣,旋即苦笑道:“你倒是与旁人说得不同些。不过你年纪小,哪里知道,我们做女人的,哪怕贵为金枝玉叶,一旦失贞,便如同落在烂泥里,永远也洗不干净了……与其一辈子让人指指点点,还不如一死来得干净!”
巴王妃听了吓得一抖,忙用手臂圈住女儿,生怕她做出傻事来。
清瑜却不同意,走上前直勾勾的看着应陵,问道:“我知道姐姐难受,这事搁在谁的身上都是一样。而我素来知道姐姐要强。我想问姐姐一句,这贞节到底于我们女孩儿有什么用处?”
应陵一愣,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有想过。清瑜这话连巴王妃都唬住了,不知怎么跟清瑜解释。
清瑜自顾自说道:“若姐姐想说什么礼法所限,那就不用说了。贞节贞节,不过就是礼法道德套在我们女孩头上的一道枷锁。这件事,姐姐德行有亏吗?姐姐只是受害者,不仅不应该承受这样的偏见,反而应该得到大家的怜惜与爱护。我知道这事给姐姐造成了不能弥补的心理伤害。但是与最宝贵的生命比起来,又算不得什么了。若今日姐姐是因为婚姻不顺,与丈夫和离了,是不是也算失贞?是不是也要拒绝追求自己的幸福?”
应陵头一低,靠在床头,惨然道:“若世人眼光都能跟还珠你一样,那世上也不会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桎梏了。我也是尘世中的一个俗人,我做不到!”
清瑜抓住应陵的肩膀,无比坚定的说:“做不到不要紧,但却不能连做都不做就放弃!三叔巴王殿下还在成都抵抗蒙军,三婶强挣着病体照顾姐姐你,还有三个弟弟没人管顾。姐姐眼下还要给他们带去伤心难过吗?听妹妹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解药,等这些日子过去了,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为什么小小忍耐都做不到,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应陵无奈道:“还珠你说得容易……”
清瑜打断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姐姐要相信我们这些亲人。巴王叔叔一定会为你想到好办法解决的。将来姐姐招个赘婿入府,凭姐姐的才情样貌,难道还做不到吗?”
巴王妃觉得怀中的女儿紧绷的身体渐渐柔软了,不由得轻吁了一口气。再看向清瑜的眼神,就多了感激之色。
清瑜知道安慰应陵也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便柔声道:“姐姐莫怪妹妹话说得直。总之事情没有到绝路,姐姐切不可自暴自弃。今日我还要到太子妃那儿去,就不多打扰了。若姐姐不嫌弃,明日我带几本佛经来,陪姐姐一道参详。但凡心里能够静些,也就不再老想着这些事了。实不相瞒,这些年在感应寺里,瑜儿还嫌弃日日诵经听禅有些乏味,如今重返红尘,反倒觉出当日没有体会到的好处来。”
巴王妃忙道:“再好不过。瑜儿只要你愿意来,三婶婶这里欢迎之至。”
应陵虽没有答应,却也不拒绝。清瑜这才点点头,随着玄霜离开了合庆殿。
清瑜一走,巴王妃便将门关了,回到应陵的卧房。
应陵低头沉思,哀色收了不少。巴王妃在女儿耳边细细宽慰,应陵频频点头,最后靠在母亲肩头说了点什么。巴王妃听了又惊又疑,半晌终于禁不住女儿求恳的目光,用力的点了点头。
清瑜回到涵虚殿的时候,太子妃已经午睡。连泽礼也睡了。郑王妃趁着这空挡也回去照管她那几个年幼的儿女。只有福王妃还守在跟前。
福王妃见清瑜回来,竖起手指示意清瑜不要出声,这才悄悄起身来到外屋,问起清瑜太孙出殡的事情。清瑜将所见说予福王妃听,后者也是一阵唏嘘。清瑜便请教待会太子妃醒了要是问起,自己该怎么回答。福王妃想了想便道:“二嫂如今精神头不济,说不定已经忘了。要是问起,只说祭天便是。次次出征都有这么一出,太子妃也没那么容易分辨出来。”
清瑜心里有了底,便点点头。见福王妃脸上难掩乏色,便劝福王妃也去歪一歪。福王妃轻笑,摇了摇头轻声道:“也不知道如今京城怎么样了?我们王爷有老寒腿,也不知道下人们伺候得周全不?”
清瑜心中微微一叹,若是兵临城下,战况凶危,这点个人小毛病,还有多少心思顾及呢?也就是与福王做了多年夫妻的福王妃才会这般惦记关心丈夫吧。
说到这里,福王妃想起一事,转头对清瑜道:“这些日子,我们都守在二嫂这里,防着太孙的丧事惊扰到太子妃。外头的事都顾不上来。昨儿我回去的时候,听你四弟说起,前线有消息传来,成都西城门的蒙古军被梁国襄王部围困,如今战事已经有了起色。你回去可听说什么了?”
清瑜摇头,福王妃口中清瑜的四弟,正是福王长子陈泽祎,也算是她们这一辈里年纪稍长的皇孙,已经懂事了。清瑜低声道:“昨日回去的晚些,将泽礼安顿好,也近三更了。故而没有听说什么。”
福王妃点头道:“你们姐弟这些日子是辛苦了。到底都还是孩子,瞌睡总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多。要不瑜儿你去偏房里躺躺?”
清瑜正想从福王妃那里多问几句前线的消息,哪里肯去?忙摇头道:“瑜儿不困。四婶婶刚才说,蒙古军队被襄王援军围困,襄王拢共不到一万人,这是真的吗?”
福王妃点头道:“千真万确,泽祎说得条条有理的,是从兵部打听来的。这种大事,他怎么敢信口雌黄?这些军略上的事情我们妇道人家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总之就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阿弥陀佛,只盼着能早日打跑蒙古鞑子,我们好快些回返京城去。”
清瑜虽然问不真切,却也希望这是真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让她的国家、亲人、同胞付出了太多惨痛的代价。这个平行世界与自己所知的那段历史已经不同了,所以蒙古人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吧?
如果达摩三宝真的有神奇的功用,那些此刻清瑜已经掌握了两件,陈国气运应当是要倒转逆势,重铸辉煌才是。
此时巴州城外,到处是从陈国东北部蒙古铁蹄下逃难而来的陈国子民。谁也没法注意到,一个头戴斗笠身着布衣的老人,正阴恻恻的盯着巴州西城门。这老人初看起来,非常平常,可是只要挨近一些,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位老人的周遭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与周围的难民格格不入。若是武艺高强的人,则会分辨出,这就是杀气。
没有人能看清斗笠下那张脸,因为若是被人发觉了,这些逃难的人只怕就会轰然大叫狂奔。
那是一张蒙古人的脸,堂皇霸气,一看就是久居上位的高人。蒙元国师撒难,终究还是接受不了这次失败,躲在山林中养好伤势,独自前来。
城墙,或许能挡住难民,甚至军队,却绝对挡不住撒难这样的高手。只等夜幕降临,他便要入城一探。
二十年的梦寐以求,不能输在几个毛头小子的手里。该是属于蒙古,属于拜火教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
与巴州西城门的乱哄哄相比,巴州东面的丘陵上,却是不同景象。虽然一样是挤满了逃难的民众。但一队僧侣的出现,让这些饥寒交迫的难民受到了心灵的感召,他们不约而同的匍匐在地,听着僧侣们低沉的诵经之声,仿佛能从这里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队僧侣中,只有一辆马车,并不十分阔气,却显得中正平和,大气安然。
马车里坐着一个极老的和尚,穿着红色的袈裟,正在擦拭一把宝剑。老和尚雪白的长眉,轻轻抖动,仿佛在看待一件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一般,爱不释手,却又小心谨慎。那老和尚手中的剑也迥异凡品,剑身狭长笔直,暗暗泛着血红色的光芒,透着几分妖异。那剑柄上刻着三个似莲似火的图案,隐隐闪着精光。
恰在此时,宝剑忽然轻轻震动,不舞自鸣。老和尚猝不及防,手指被割破一个血口。但是老和尚不惊反喜,还剑入鞘,撩开车帘,看向前方,一座巍峨的大城已经露出真容。
“师傅,前面就是巴州城了。我们还往前面赶路吗?”一位中年僧人靠近马车,低声禀告道。
老和尚古井无波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不了,入城!”
中年僧人迟疑道:“据说巴州城如今城禁森严,陈国太子谕令许出不许进,我们这么多人,只怕……”
老和尚取出身边的一个匣子打开来,拿出一封信与一张拜帖,递了出去给徒弟,吩咐道:“你带着我的名帖先去城门交接,若为师的名头不管用。再把文昌伯的书信拿出来。牵扯到宋国,想必他们不敢再怠慢。”
那中年僧人恭恭敬敬接在手里,点头道:“弟子这就去。”
那名帖上龙飞凤舞,落款正是:镇江金山寺寒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
应陵愣了一愣,旋即苦笑道:“你倒是与旁人说得不同些。不过你年纪小,哪里知道,我们做女人的,哪怕贵为金枝玉叶,一旦失贞,便如同落在烂泥里,永远也洗不干净了……与其一辈子让人指指点点,还不如一死来得干净!”
巴王妃听了吓得一抖,忙用手臂圈住女儿,生怕她做出傻事来。
清瑜却不同意,走上前直勾勾的看着应陵,问道:“我知道姐姐难受,这事搁在谁的身上都是一样。而我素来知道姐姐要强。我想问姐姐一句,这贞节到底于我们女孩儿有什么用处?”
应陵一愣,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有想过。清瑜这话连巴王妃都唬住了,不知怎么跟清瑜解释。
清瑜自顾自说道:“若姐姐想说什么礼法所限,那就不用说了。贞节贞节,不过就是礼法道德套在我们女孩头上的一道枷锁。这件事,姐姐德行有亏吗?姐姐只是受害者,不仅不应该承受这样的偏见,反而应该得到大家的怜惜与爱护。我知道这事给姐姐造成了不能弥补的心理伤害。但是与最宝贵的生命比起来,又算不得什么了。若今日姐姐是因为婚姻不顺,与丈夫和离了,是不是也算失贞?是不是也要拒绝追求自己的幸福?”
应陵头一低,靠在床头,惨然道:“若世人眼光都能跟还珠你一样,那世上也不会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桎梏了。我也是尘世中的一个俗人,我做不到!”
清瑜抓住应陵的肩膀,无比坚定的说:“做不到不要紧,但却不能连做都不做就放弃!三叔巴王殿下还在成都抵抗蒙军,三婶强挣着病体照顾姐姐你,还有三个弟弟没人管顾。姐姐眼下还要给他们带去伤心难过吗?听妹妹一句话,时间是最好的解药,等这些日子过去了,说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为什么小小忍耐都做不到,非要一条道走到黑?”
应陵无奈道:“还珠你说得容易……”
清瑜打断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姐姐要相信我们这些亲人。巴王叔叔一定会为你想到好办法解决的。将来姐姐招个赘婿入府,凭姐姐的才情样貌,难道还做不到吗?”
巴王妃觉得怀中的女儿紧绷的身体渐渐柔软了,不由得轻吁了一口气。再看向清瑜的眼神,就多了感激之色。
清瑜知道安慰应陵也不是一时半会的功夫,便柔声道:“姐姐莫怪妹妹话说得直。总之事情没有到绝路,姐姐切不可自暴自弃。今日我还要到太子妃那儿去,就不多打扰了。若姐姐不嫌弃,明日我带几本佛经来,陪姐姐一道参详。但凡心里能够静些,也就不再老想着这些事了。实不相瞒,这些年在感应寺里,瑜儿还嫌弃日日诵经听禅有些乏味,如今重返红尘,反倒觉出当日没有体会到的好处来。”
巴王妃忙道:“再好不过。瑜儿只要你愿意来,三婶婶这里欢迎之至。”
应陵虽没有答应,却也不拒绝。清瑜这才点点头,随着玄霜离开了合庆殿。
清瑜一走,巴王妃便将门关了,回到应陵的卧房。
应陵低头沉思,哀色收了不少。巴王妃在女儿耳边细细宽慰,应陵频频点头,最后靠在母亲肩头说了点什么。巴王妃听了又惊又疑,半晌终于禁不住女儿求恳的目光,用力的点了点头。
清瑜回到涵虚殿的时候,太子妃已经午睡。连泽礼也睡了。郑王妃趁着这空挡也回去照管她那几个年幼的儿女。只有福王妃还守在跟前。
福王妃见清瑜回来,竖起手指示意清瑜不要出声,这才悄悄起身来到外屋,问起清瑜太孙出殡的事情。清瑜将所见说予福王妃听,后者也是一阵唏嘘。清瑜便请教待会太子妃醒了要是问起,自己该怎么回答。福王妃想了想便道:“二嫂如今精神头不济,说不定已经忘了。要是问起,只说祭天便是。次次出征都有这么一出,太子妃也没那么容易分辨出来。”
清瑜心里有了底,便点点头。见福王妃脸上难掩乏色,便劝福王妃也去歪一歪。福王妃轻笑,摇了摇头轻声道:“也不知道如今京城怎么样了?我们王爷有老寒腿,也不知道下人们伺候得周全不?”
清瑜心中微微一叹,若是兵临城下,战况凶危,这点个人小毛病,还有多少心思顾及呢?也就是与福王做了多年夫妻的福王妃才会这般惦记关心丈夫吧。
说到这里,福王妃想起一事,转头对清瑜道:“这些日子,我们都守在二嫂这里,防着太孙的丧事惊扰到太子妃。外头的事都顾不上来。昨儿我回去的时候,听你四弟说起,前线有消息传来,成都西城门的蒙古军被梁国襄王部围困,如今战事已经有了起色。你回去可听说什么了?”
清瑜摇头,福王妃口中清瑜的四弟,正是福王长子陈泽祎,也算是她们这一辈里年纪稍长的皇孙,已经懂事了。清瑜低声道:“昨日回去的晚些,将泽礼安顿好,也近三更了。故而没有听说什么。”
福王妃点头道:“你们姐弟这些日子是辛苦了。到底都还是孩子,瞌睡总比我们这些成年人多。要不瑜儿你去偏房里躺躺?”
清瑜正想从福王妃那里多问几句前线的消息,哪里肯去?忙摇头道:“瑜儿不困。四婶婶刚才说,蒙古军队被襄王援军围困,襄王拢共不到一万人,这是真的吗?”
福王妃点头道:“千真万确,泽祎说得条条有理的,是从兵部打听来的。这种大事,他怎么敢信口雌黄?这些军略上的事情我们妇道人家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总之就是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阿弥陀佛,只盼着能早日打跑蒙古鞑子,我们好快些回返京城去。”
清瑜虽然问不真切,却也希望这是真的。毕竟这场战争,已经让她的国家、亲人、同胞付出了太多惨痛的代价。这个平行世界与自己所知的那段历史已经不同了,所以蒙古人也并非是不可战胜的吧?
如果达摩三宝真的有神奇的功用,那些此刻清瑜已经掌握了两件,陈国气运应当是要倒转逆势,重铸辉煌才是。
此时巴州城外,到处是从陈国东北部蒙古铁蹄下逃难而来的陈国子民。谁也没法注意到,一个头戴斗笠身着布衣的老人,正阴恻恻的盯着巴州西城门。这老人初看起来,非常平常,可是只要挨近一些,有心人就会发现,这位老人的周遭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与周围的难民格格不入。若是武艺高强的人,则会分辨出,这就是杀气。
没有人能看清斗笠下那张脸,因为若是被人发觉了,这些逃难的人只怕就会轰然大叫狂奔。
那是一张蒙古人的脸,堂皇霸气,一看就是久居上位的高人。蒙元国师撒难,终究还是接受不了这次失败,躲在山林中养好伤势,独自前来。
城墙,或许能挡住难民,甚至军队,却绝对挡不住撒难这样的高手。只等夜幕降临,他便要入城一探。
二十年的梦寐以求,不能输在几个毛头小子的手里。该是属于蒙古,属于拜火教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
与巴州西城门的乱哄哄相比,巴州东面的丘陵上,却是不同景象。虽然一样是挤满了逃难的民众。但一队僧侣的出现,让这些饥寒交迫的难民受到了心灵的感召,他们不约而同的匍匐在地,听着僧侣们低沉的诵经之声,仿佛能从这里得到片刻的安宁。
这队僧侣中,只有一辆马车,并不十分阔气,却显得中正平和,大气安然。
马车里坐着一个极老的和尚,穿着红色的袈裟,正在擦拭一把宝剑。老和尚雪白的长眉,轻轻抖动,仿佛在看待一件天下最美好的东西一般,爱不释手,却又小心谨慎。那老和尚手中的剑也迥异凡品,剑身狭长笔直,暗暗泛着血红色的光芒,透着几分妖异。那剑柄上刻着三个似莲似火的图案,隐隐闪着精光。
恰在此时,宝剑忽然轻轻震动,不舞自鸣。老和尚猝不及防,手指被割破一个血口。但是老和尚不惊反喜,还剑入鞘,撩开车帘,看向前方,一座巍峨的大城已经露出真容。
“师傅,前面就是巴州城了。我们还往前面赶路吗?”一位中年僧人靠近马车,低声禀告道。
老和尚古井无波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不了,入城!”
中年僧人迟疑道:“据说巴州城如今城禁森严,陈国太子谕令许出不许进,我们这么多人,只怕……”
老和尚取出身边的一个匣子打开来,拿出一封信与一张拜帖,递了出去给徒弟,吩咐道:“你带着我的名帖先去城门交接,若为师的名头不管用。再把文昌伯的书信拿出来。牵扯到宋国,想必他们不敢再怠慢。”
那中年僧人恭恭敬敬接在手里,点头道:“弟子这就去。”
那名帖上龙飞凤舞,落款正是:镇江金山寺寒山。(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