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乾隆的陵寝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乾隆死后,被葬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西部的清东陵。
出灵那天,由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乾隆的卤薄仪仗队,1628人。他们手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然后是抬棺木的扛夫,每班有128人,身穿孝服,分三班轮流抬送。棺木之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最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夹着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每隔段距离都有一座芦殿。芦殿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专供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清东陵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以“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代帝王、皇后、嫔妃、皇子等大多埋葬于此。
据统计,清东陵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共计埋葬了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的5座陵寝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传统观念设计排列。
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同时,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江山万代的愿望。
孝陵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与福临合葬的有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献皇后是顺治帝的宠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景陵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孝贤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也是乾隆一生的挚爱。孝仪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定陵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
昭西陵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是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
孝东陵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21岁时被尊为皇太后,77岁死,当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一位。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咸丰帝死后,曾与慈禧在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
菩陀峪定东陵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顺治的孝陵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风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康熙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风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风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乾隆的裕陵基本承袭了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了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了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了一座三孔平桥。
很霸气地说。
望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随着乾隆的棺椁入住地宫,许多人的眼都红了:这么多好东西,就这么埋了?
和大人摇了摇头:将坟建在地上,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不找盗呢嘛!
很快,这个人就出现了。
1928年7月,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同志以“剿匪”为名来到了清东陵,目标直指乾隆的陵墓-裕陵。
你敢明目张胆地建,我就敢大张旗鼓地挖!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未完待续)
乾隆死后,被葬在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西部的清东陵。
出灵那天,由72人将棺木抬出东华门。此时,皇室官府倾巢而出,按大清典制,走在最前面的是64位引幡人,高举万民旗伞;接着是乾隆的卤薄仪仗队,1628人。他们手举着各种兵器、幡旗和各式各样的纸扎或绸缎制作的“烧活”。然后是抬棺木的扛夫,每班有128人,身穿孝服,分三班轮流抬送。棺木之后面是全副武装的八旗兵勇。最后是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和宗室觉罗的队伍,车轿连绵不断。
在送葬行列中,夹着大批的和尚、道士、尼姑、道姑和喇嘛。他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长达十几里,从北京到陵地,沿途几百里,每隔段距离都有一座芦殿。芦殿玉阶金瓦,朱碧交映,十分华丽,专供供停灵和送葬队伍休息。
清东陵陵区东侧的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势皆西向,俨然左辅;西侧的黄花山似白虎雄踞,势尽东朝,宛如右弼。靠山昌瑞山龙播凤翥,玉陛金阙,如锦屏翠障;朝山金星山形如覆钟,端拱正南,如持笏朝揖。案山影壁山圆巧端正,位于靠山、朝山之间,似玉案前横,可凭可依;水口山象山、烟墩山两山对峙,横豆陵区之南,形如阙门,扼守隘口。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夹流,顾盼有情;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这天然造就的山川形势,对于镶嵌于其中的陵寝形成了拱卫、环抱、朝揖之势,以“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山川形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意象。清代帝王、皇后、嫔妃、皇子等大多埋葬于此。
据统计,清东陵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共计埋葬了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的5座陵寝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传统观念设计排列。
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位置至尊无上,其余皇帝陵寝则按辈分的高低分别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同时,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此外,凡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其统绪嗣承关系十分明显,表达了瓜瓞绵绵、生生息息、江山万代的愿望。
孝陵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与福临合葬的有孝康皇后、孝献皇后。孝康皇后是康熙帝的生母。孝献皇后是顺治帝的宠妃,死后被追尊为皇后。
景陵内葬圣祖康熙皇帝和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
裕陵内葬高宗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孝贤皇后是弘历的嫡皇后,也是乾隆一生的挚爱。孝仪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生母。
定陵内葬文宗咸丰皇帝和孝德皇后。
惠陵内葬穆宗同治皇帝和孝哲皇后。
昭西陵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她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庄妃,是顺治帝的生母,康熙帝的祖母。
孝东陵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她是顺治皇帝的皇后,21岁时被尊为皇太后,77岁死,当了57年皇太后。她是清代当皇太后时间最长的一位。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普祥峪定东陵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俗称东太后。她是咸丰帝的皇后。咸丰帝死后,曾与慈禧在同治、光绪年间两次垂帘听政达20年之久。
菩陀峪定东陵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俗称西太后。
景陵皇贵妃园寝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景陵妃园寝葬康熙帝的48位妃嫔和1位皇子。
裕陵妃园寝内葬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定陵妃园寝内葬咸丰帝的15位妃嫔。
惠陵妃园寝内葬同治皇帝的4位皇贵妃。
公主园寝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顺治的孝陵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风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康熙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主要表现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风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风门)。五、裁撤了七孔桥、一孔桥,保留了五孔桥和三路三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乾隆的裕陵基本承袭了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了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了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了一座三孔平桥。
很霸气地说。
望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随着乾隆的棺椁入住地宫,许多人的眼都红了:这么多好东西,就这么埋了?
和大人摇了摇头:将坟建在地上,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不找盗呢嘛!
很快,这个人就出现了。
1928年7月,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同志以“剿匪”为名来到了清东陵,目标直指乾隆的陵墓-裕陵。
你敢明目张胆地建,我就敢大张旗鼓地挖!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