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9章 人心如狗(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其实北宋的商业,相对于同期的其他国家而言,已经极为发达,只不过历史上的北宋末年,到了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百官贪墨成风,上行下效,这一弊端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才导致民不聊生,除了真正的那些州府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郡县一片萧条。
但作为丝绸之国,北宋的纺织业一直极为火热。
北宋时期,北方丝织品上贡的州郡58个,南方48个。除了黄河流域和川蜀这两个汉唐时期就有的纺织中心外,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新的纺织中心迅速崛起,并在产品数量上超过北方地区,南方丝织品种多于北方达到18个,北方品种15个。
宋代纺织生产的组织形式既有对前代的传承,更有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官营、民营经营方式仍然存在,但在具体运作和专业化程度上有所创新。为保障皇家和政府对纺织品的需要,宋代尤其在宋徽宗时期,在东京开封(汴京)、西京洛阳及成都等各州府都建立了官营纺织场院,集中人力、物力,生产高端上档次的产品。
管理纺织业的有很多机构,纺织局算是其中最大的部门之一。
有童贯的手令,再加上有童路的带领,除了皇宫等几个少数的地方之外,武大一行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童路本来是不想来的,毕竟他上次被武大给阴了,直接给放倒了,尤其是最近马桶已经送到童府,童路得知当日武大把他揍晕的时候用的那玩意,是人们用的马桶之后,更是对武大恨之入骨。
但是,在童贯对他一阵破口大骂之后,童路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领命带武大来纺织局。
武大心知童贯是想调解缓和二人之间的冲突,自然也不会绷着,给童路童大少爷道了歉,又保证完事之后一定请童路去醉仙居乐呵乐呵,童路这才不情不愿的不再抻着拿捏架子了。
童路身为童贯的二儿子,是整个大宋背景最大的纨绔子弟之一,在汴京当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纺织局当然不敢藏着掖着,直接带武大等人来了“文绣院”。
文绣院是官营的染院,乃是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成立,专营刺绣,刺工300人。
文绣院除了刺绣之外,还有两个与纺织紧密相关的官营染院,工匠613人,分工很细。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整个开封府,官营的纺织印染等工匠大约一共才有2200多人,文绣院大约独自占了1000人,自可见去规模之大。
由于背景足够强大,所以文绣院的纺织工具和技术在当时都是独占鳌头的,唐代的脚踏纺车,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童路以及纺织局的官员带路,文绣院的执事不敢马虎,在得知了武大的来意之后,直接带武大来观看了最为精致的“精绢”,以及号称天下第一的“东绢”。
精绢这种布料,正反面光滑一致,做工极为精细,但规格太小,尺寸也不适合武大用在塑料大棚上,但武大依旧订了大批,准备送回阳谷,给金莲等人做衣服用;
倒是由单州成武县引进而来,将“薄缣”进一步演化成功的东绢布料,望之若雾,经久耐用,且质优、量大,完全符合武大的要求,成为武大的首选。
这种布料,属于特供产品,大多数都被宋徽宗的后宫,以及朝廷显贵重金买走了,一般的百姓是买不到的。
当然,有童贯童大将军的面子在,纺织局和文绣院连句屁话都没敢说,直接承若武大要多少就给多少。
而且,还是先取货,后给钱,用不了的还可以退货。
武大欣然受之,只能感叹,朝廷有人好办事!
有便宜不赚,那都是王八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种事自然无需多说。
当然,既然赚到了便宜,自然也就该“出血”有所表示了。
武大大手一挥,醉仙居,走起!
……
醉仙居如今在汴京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了,当然,没有人知晓,这家酒楼的幕后老板是武大。
按照常理来说,醉仙居的雅间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掌柜的极其强硬,据说头几日就连蔡府子弟都在这里栽了面子。
按照常理来说,童路的面子并不比蔡府子弟更大,但醉仙居掌柜的是阳谷县武府的老人,为人机灵,他一看武大来了,虽然没有点破武大的身份,却直接命人开了包间,嘴里头却笑眯眯的说道:“童少爷驾临醉仙居,蓬荜生辉,今日小人做东,请童少爷随意就好。”
童路并不知晓这掌柜的是给武大开的后门,还以为是醉仙居故意给他面子,这等于变向的再次落了蔡府的面子,童路心情大爽,连夸掌柜的知趣懂事云云。
武大笑而不语。
今日的饮宴上,童家童路自然是最大的主角,最近名震汴京的武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男二号,纺织局和文绣院的官员执事便心甘情愿的沦落为配角。
虽然由于武大的到来,醉仙居的厨子得到了掌柜的指示,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做了一桌当之无愧的“盛宴”,可惜除了武大之外,桌上根本就没人在饭菜上费工夫,一门心思的巴结童路,试图就此与童家扯上一点关系。
醉仙居的酒不是大宋原有的那种清淡如水的冒牌货,全是武氏酿酒坊的美酒,度数不低,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即使童路酒量惊人,但架不住这些阿谀奉承的官员轮番轰炸,大约只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很快不支,醉眼朦胧。
武大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也该回陈留了,便起身搀扶着童路,拜别诸多官员,出了醉仙居,把童路送上马车,然后长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对站在门口拱手相送的醉仙居掌柜略微一颔首,翻身上马,出城而去。
……
武大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不久后,明明已经醉的一塌糊涂,躺在马车内美姬怀里不醒人事的童路,突然睁开眼,淡淡说道:
“通知他们,武植已经出城,随时准备动手。”
美姬甜甜的笑了,
“少爷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童路微微一笑,窝在温柔乡里,继续装醉。
(这一章的前半段写的很累,查了很久的资料,毕竟是历史文,我不想凭空就伪造出可以覆盖大棚的布匹,那样太无中生有。当然,我这样做也可能吃力不讨好,如若书友们不喜,可以一掠而过,直接阅读剧情即可。)
其实北宋的商业,相对于同期的其他国家而言,已经极为发达,只不过历史上的北宋末年,到了宋徽宗时期,由于朝廷百官贪墨成风,上行下效,这一弊端一直没有得到根治,才导致民不聊生,除了真正的那些州府大城市之外,其余的郡县一片萧条。
但作为丝绸之国,北宋的纺织业一直极为火热。
北宋时期,北方丝织品上贡的州郡58个,南方48个。除了黄河流域和川蜀这两个汉唐时期就有的纺织中心外,长江下游,特别是太湖流域作为新的纺织中心迅速崛起,并在产品数量上超过北方地区,南方丝织品种多于北方达到18个,北方品种15个。
宋代纺织生产的组织形式既有对前代的传承,更有创新发展。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官营、民营经营方式仍然存在,但在具体运作和专业化程度上有所创新。为保障皇家和政府对纺织品的需要,宋代尤其在宋徽宗时期,在东京开封(汴京)、西京洛阳及成都等各州府都建立了官营纺织场院,集中人力、物力,生产高端上档次的产品。
管理纺织业的有很多机构,纺织局算是其中最大的部门之一。
有童贯的手令,再加上有童路的带领,除了皇宫等几个少数的地方之外,武大一行人可以说是畅通无阻。
童路本来是不想来的,毕竟他上次被武大给阴了,直接给放倒了,尤其是最近马桶已经送到童府,童路得知当日武大把他揍晕的时候用的那玩意,是人们用的马桶之后,更是对武大恨之入骨。
但是,在童贯对他一阵破口大骂之后,童路万般无奈之下,只能领命带武大来纺织局。
武大心知童贯是想调解缓和二人之间的冲突,自然也不会绷着,给童路童大少爷道了歉,又保证完事之后一定请童路去醉仙居乐呵乐呵,童路这才不情不愿的不再抻着拿捏架子了。
童路身为童贯的二儿子,是整个大宋背景最大的纨绔子弟之一,在汴京当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纺织局当然不敢藏着掖着,直接带武大等人来了“文绣院”。
文绣院是官营的染院,乃是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成立,专营刺绣,刺工300人。
文绣院除了刺绣之外,还有两个与纺织紧密相关的官营染院,工匠613人,分工很细。
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整个开封府,官营的纺织印染等工匠大约一共才有2200多人,文绣院大约独自占了1000人,自可见去规模之大。
由于背景足够强大,所以文绣院的纺织工具和技术在当时都是独占鳌头的,唐代的脚踏纺车,在这里得到了广泛应用。
有童路以及纺织局的官员带路,文绣院的执事不敢马虎,在得知了武大的来意之后,直接带武大来观看了最为精致的“精绢”,以及号称天下第一的“东绢”。
精绢这种布料,正反面光滑一致,做工极为精细,但规格太小,尺寸也不适合武大用在塑料大棚上,但武大依旧订了大批,准备送回阳谷,给金莲等人做衣服用;
倒是由单州成武县引进而来,将“薄缣”进一步演化成功的东绢布料,望之若雾,经久耐用,且质优、量大,完全符合武大的要求,成为武大的首选。
这种布料,属于特供产品,大多数都被宋徽宗的后宫,以及朝廷显贵重金买走了,一般的百姓是买不到的。
当然,有童贯童大将军的面子在,纺织局和文绣院连句屁话都没敢说,直接承若武大要多少就给多少。
而且,还是先取货,后给钱,用不了的还可以退货。
武大欣然受之,只能感叹,朝廷有人好办事!
有便宜不赚,那都是王八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种事自然无需多说。
当然,既然赚到了便宜,自然也就该“出血”有所表示了。
武大大手一挥,醉仙居,走起!
……
醉仙居如今在汴京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了,当然,没有人知晓,这家酒楼的幕后老板是武大。
按照常理来说,醉仙居的雅间是需要提前预定的,掌柜的极其强硬,据说头几日就连蔡府子弟都在这里栽了面子。
按照常理来说,童路的面子并不比蔡府子弟更大,但醉仙居掌柜的是阳谷县武府的老人,为人机灵,他一看武大来了,虽然没有点破武大的身份,却直接命人开了包间,嘴里头却笑眯眯的说道:“童少爷驾临醉仙居,蓬荜生辉,今日小人做东,请童少爷随意就好。”
童路并不知晓这掌柜的是给武大开的后门,还以为是醉仙居故意给他面子,这等于变向的再次落了蔡府的面子,童路心情大爽,连夸掌柜的知趣懂事云云。
武大笑而不语。
今日的饮宴上,童家童路自然是最大的主角,最近名震汴京的武大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男二号,纺织局和文绣院的官员执事便心甘情愿的沦落为配角。
虽然由于武大的到来,醉仙居的厨子得到了掌柜的指示,使出了压箱底的功夫,做了一桌当之无愧的“盛宴”,可惜除了武大之外,桌上根本就没人在饭菜上费工夫,一门心思的巴结童路,试图就此与童家扯上一点关系。
醉仙居的酒不是大宋原有的那种清淡如水的冒牌货,全是武氏酿酒坊的美酒,度数不低,一番觥筹交错之后,即使童路酒量惊人,但架不住这些阿谀奉承的官员轮番轰炸,大约只过了一个多时辰,便很快不支,醉眼朦胧。
武大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也该回陈留了,便起身搀扶着童路,拜别诸多官员,出了醉仙居,把童路送上马车,然后长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对站在门口拱手相送的醉仙居掌柜略微一颔首,翻身上马,出城而去。
……
武大并不知道,在他离开不久后,明明已经醉的一塌糊涂,躺在马车内美姬怀里不醒人事的童路,突然睁开眼,淡淡说道:
“通知他们,武植已经出城,随时准备动手。”
美姬甜甜的笑了,
“少爷放心,一切都准备好了。”
童路微微一笑,窝在温柔乡里,继续装醉。
(这一章的前半段写的很累,查了很久的资料,毕竟是历史文,我不想凭空就伪造出可以覆盖大棚的布匹,那样太无中生有。当然,我这样做也可能吃力不讨好,如若书友们不喜,可以一掠而过,直接阅读剧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