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庆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从婉儿学习虽是在偏殿,并不曾直接听父亲和母亲说起前朝那些事,然而耳朵里听到的朝政却也渐渐多了起来。父亲的身子时好时坏,不常在前朝走动,便是出来,往往也是坐在后面,等百官商议,再说“可”与“不可”而已,他倒是常常过来看我,冷不丁地问我一句书,见我答不上来,便哈哈大笑,若我侥幸答出来了,则厚加赏赐。有时太子李睿进来,父亲便会将他们也叫到近前,与我们三个说起以前的事——太子小时候特别仁慈,有一次臣下递交今年决死之人数,太子恰在父亲之侧,闻言不忍,牵着父亲的衣袖说“其罪人者,意在使人改过,死则不能复生,是无改也,求陛下给这些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群臣皆称太子仁善,独魏叔璘说“罪人者非独使人改过,亦在使后人戒之,故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固请父亲依法将这些处死;李睿小时候特别顽皮,常常跑到前朝来捉弄大臣;我小时候不喜欢跟别的孩子玩,自能站立时起便不喜让父母以外的人抱持,有一次六岁的李睿想要抱我,却被我打了一巴掌…一般这类谈话说到最后,父亲便总会叹息一声,说“我老了,你们都年轻,兄弟之间要相亲爱,不可为琐事生口角,二郎要多照顾弟妹,六郎和兕子也别只顾着胡闹,多体谅你们阿兄一些”。
这话每每让我听得心惊胆战,不知父亲身体到底如何,总说些这样不祥的话。然而更让我恐惧的是,我每每忧心父亲的身体之余,却又总不自觉地去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倘若父亲去世,太子身为嫡长,册立多年,登基乃是理所当然之事。他参政许久,僚属具备、政事娴熟,今年更是监国理政,若他登基,则太后临朝师出无名,以母亲的性子,又不可能将已到手的权力交给旁人,到时太后与皇帝相争,还不知是怎样景象,李睿与我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势必被卷入其中。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变了,在至亲骨肉的存亡面前,想到的第一不是儿女亲情,而是这其中的利害,我之希望父亲安康,竟不是出于女儿对父亲的爱,而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有时我安慰自己,这样的变化是好事,有时却又觉得惶恐不安,夜里失眠,非韦欢不可,见了她也没什么别样的心思,只是想看看她,叫叫她的名字——她那样坚强聪敏的人,又在那样的家里长大,对这些事一定颇有心得,若我把自己的惶恐同她讨论,定能得益不少。可惜每次这念头都只是念头而已,有些事,至亲骨肉都不能说,何况是…韦欢?
天一日更热似一日。三月中便有陆续有奏报说恐怕今年有灾,到四月果然河南道、河北道都报了大旱,我见旱情显了,担心太子要趁机上书请停建上阳宫,找了各种借口去寻母亲,指望着从她那里探听一点半点的消息,母亲似是察觉了我的动机,这一日自己叫人传我过去,笑着问我:“你知稼穑否?”
我老老实实地道:“跟阿娘祭祀时见过纺绩,不知稼穑。”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指着一份奏书说:“念。”
我见是太子的上书,怔了一怔,不由自主地便先看了一句,看他全文并未提到上阳宫,才略松了口气,慢慢念下去,却是奏请遣御史去各地催粮存问,免得各地督办不利。
母亲一直闭这眼,右手抚案,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案沿,等我念完,笑问我:“你觉得如何?”
我道:“挺好的,防止各地贪污、拖延。”
母亲暧昧地笑了笑,半晌才向婉儿道:“既是兕子也觉得好,就准罢。”
婉儿便躬身从我手里接过卷轴,放在案上摊开。
我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喊“阿娘”,她招手叫我过去,叫我在她身边跪坐,一手握着我的手,带着我去拿笔:“阿娘教你,这里写个‘可’,然后交中书拟诏,再去门下审覆,最后交尚书奉行。”笔虽握在我手里,字却是由她写的,隔着我的手,她写出来的字依旧笔锋遒劲,较之父亲的精致清雅更具英武,写完对婉儿一扬眉,婉儿便小心收起卷轴,交在一旁的中官手里,这中官一接了东西便退出去,我愣愣看着这阉人退出,回头去看母亲,母亲对婉儿道:“再拟一诏,命河东、山南、淮南道调粮以备。”回头问我:“可知为何是这三道?”
我讷讷回答:“因它们临近河南、河北。”
母亲点点头,拍了拍我的肩:“去罢,明日再来。”
我只得退了出去,次日才入偏殿,便听说有御史上书,说如今正是麦秀蚕老,农户将有收成的时候,若敕使抚巡,难免搅扰百姓,反而耽误了稼穑之事,不若等到秋日农忙完毕,再来一总褒贬,父亲、母亲嘉纳其言,将派使出巡之事暂且搁置,母亲又下令宫中自皇后以下,至太子妃、我和后宫诸妃嫔、才人、女史、六尚、二十四司执事,供奉具都减半,无品级的宫人、内侍则各赐绢一匹,及家人有册者亦赐米以助荒年。
我到此时才略略品出一点味道来,顿生感慨。我们高居庙堂,遇事时想起什么是什么,到了民间,却又是大不一样。如这御史巡抚存问之事,看似利民,实际朝中御史巡外,地方怎么可能不加接待?接待且不说,御史查访,调档、造册、勘问,哪一样不要抽调地方民力?农人本是繁忙之时,又遭这样搅扰,到了秋日,只怕收成更是艰难。我相信以太子之为人,一定是因体恤才上此书,却不料不悉下情,反倒好心办了坏事,而母亲本可提前阻止,却偏要等令出中书,尚书将人都已选好之后再等由御史上书驳回,这却是活生生的在打太子的脸。尤其如今这年岁,好事全是皇帝做的,坏事则全是臣下的责任,会出这样的诏令,绝非天皇、天后不谙下情,一定是太子不懂事,陛下们看在儿子的面上采纳了,等听了进谏又立刻改过,真正是圣君仁主。自然,太子也不是全然昏聩,只是不知听了哪个人的怂恿上了这道书——毕竟还是太年轻。
想明白这点,我突然很庆幸自己早早地便向母亲坦白,站在了她那一边。
我从婉儿学习虽是在偏殿,并不曾直接听父亲和母亲说起前朝那些事,然而耳朵里听到的朝政却也渐渐多了起来。父亲的身子时好时坏,不常在前朝走动,便是出来,往往也是坐在后面,等百官商议,再说“可”与“不可”而已,他倒是常常过来看我,冷不丁地问我一句书,见我答不上来,便哈哈大笑,若我侥幸答出来了,则厚加赏赐。有时太子李睿进来,父亲便会将他们也叫到近前,与我们三个说起以前的事——太子小时候特别仁慈,有一次臣下递交今年决死之人数,太子恰在父亲之侧,闻言不忍,牵着父亲的衣袖说“其罪人者,意在使人改过,死则不能复生,是无改也,求陛下给这些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群臣皆称太子仁善,独魏叔璘说“罪人者非独使人改过,亦在使后人戒之,故有过必罚,有功必赏”,固请父亲依法将这些处死;李睿小时候特别顽皮,常常跑到前朝来捉弄大臣;我小时候不喜欢跟别的孩子玩,自能站立时起便不喜让父母以外的人抱持,有一次六岁的李睿想要抱我,却被我打了一巴掌…一般这类谈话说到最后,父亲便总会叹息一声,说“我老了,你们都年轻,兄弟之间要相亲爱,不可为琐事生口角,二郎要多照顾弟妹,六郎和兕子也别只顾着胡闹,多体谅你们阿兄一些”。
这话每每让我听得心惊胆战,不知父亲身体到底如何,总说些这样不祥的话。然而更让我恐惧的是,我每每忧心父亲的身体之余,却又总不自觉地去想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倘若父亲去世,太子身为嫡长,册立多年,登基乃是理所当然之事。他参政许久,僚属具备、政事娴熟,今年更是监国理政,若他登基,则太后临朝师出无名,以母亲的性子,又不可能将已到手的权力交给旁人,到时太后与皇帝相争,还不知是怎样景象,李睿与我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势必被卷入其中。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变了,在至亲骨肉的存亡面前,想到的第一不是儿女亲情,而是这其中的利害,我之希望父亲安康,竟不是出于女儿对父亲的爱,而是出于对自身安危的担忧。有时我安慰自己,这样的变化是好事,有时却又觉得惶恐不安,夜里失眠,非韦欢不可,见了她也没什么别样的心思,只是想看看她,叫叫她的名字——她那样坚强聪敏的人,又在那样的家里长大,对这些事一定颇有心得,若我把自己的惶恐同她讨论,定能得益不少。可惜每次这念头都只是念头而已,有些事,至亲骨肉都不能说,何况是…韦欢?
天一日更热似一日。三月中便有陆续有奏报说恐怕今年有灾,到四月果然河南道、河北道都报了大旱,我见旱情显了,担心太子要趁机上书请停建上阳宫,找了各种借口去寻母亲,指望着从她那里探听一点半点的消息,母亲似是察觉了我的动机,这一日自己叫人传我过去,笑着问我:“你知稼穑否?”
我老老实实地道:“跟阿娘祭祀时见过纺绩,不知稼穑。”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指着一份奏书说:“念。”
我见是太子的上书,怔了一怔,不由自主地便先看了一句,看他全文并未提到上阳宫,才略松了口气,慢慢念下去,却是奏请遣御史去各地催粮存问,免得各地督办不利。
母亲一直闭这眼,右手抚案,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案沿,等我念完,笑问我:“你觉得如何?”
我道:“挺好的,防止各地贪污、拖延。”
母亲暧昧地笑了笑,半晌才向婉儿道:“既是兕子也觉得好,就准罢。”
婉儿便躬身从我手里接过卷轴,放在案上摊开。
我吓了一跳,结结巴巴地喊“阿娘”,她招手叫我过去,叫我在她身边跪坐,一手握着我的手,带着我去拿笔:“阿娘教你,这里写个‘可’,然后交中书拟诏,再去门下审覆,最后交尚书奉行。”笔虽握在我手里,字却是由她写的,隔着我的手,她写出来的字依旧笔锋遒劲,较之父亲的精致清雅更具英武,写完对婉儿一扬眉,婉儿便小心收起卷轴,交在一旁的中官手里,这中官一接了东西便退出去,我愣愣看着这阉人退出,回头去看母亲,母亲对婉儿道:“再拟一诏,命河东、山南、淮南道调粮以备。”回头问我:“可知为何是这三道?”
我讷讷回答:“因它们临近河南、河北。”
母亲点点头,拍了拍我的肩:“去罢,明日再来。”
我只得退了出去,次日才入偏殿,便听说有御史上书,说如今正是麦秀蚕老,农户将有收成的时候,若敕使抚巡,难免搅扰百姓,反而耽误了稼穑之事,不若等到秋日农忙完毕,再来一总褒贬,父亲、母亲嘉纳其言,将派使出巡之事暂且搁置,母亲又下令宫中自皇后以下,至太子妃、我和后宫诸妃嫔、才人、女史、六尚、二十四司执事,供奉具都减半,无品级的宫人、内侍则各赐绢一匹,及家人有册者亦赐米以助荒年。
我到此时才略略品出一点味道来,顿生感慨。我们高居庙堂,遇事时想起什么是什么,到了民间,却又是大不一样。如这御史巡抚存问之事,看似利民,实际朝中御史巡外,地方怎么可能不加接待?接待且不说,御史查访,调档、造册、勘问,哪一样不要抽调地方民力?农人本是繁忙之时,又遭这样搅扰,到了秋日,只怕收成更是艰难。我相信以太子之为人,一定是因体恤才上此书,却不料不悉下情,反倒好心办了坏事,而母亲本可提前阻止,却偏要等令出中书,尚书将人都已选好之后再等由御史上书驳回,这却是活生生的在打太子的脸。尤其如今这年岁,好事全是皇帝做的,坏事则全是臣下的责任,会出这样的诏令,绝非天皇、天后不谙下情,一定是太子不懂事,陛下们看在儿子的面上采纳了,等听了进谏又立刻改过,真正是圣君仁主。自然,太子也不是全然昏聩,只是不知听了哪个人的怂恿上了这道书——毕竟还是太年轻。
想明白这点,我突然很庆幸自己早早地便向母亲坦白,站在了她那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