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90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俩封家信,明显是托了读书人所写,字迹端正工整,语句也略微修改比较书面化。
余玮的信里大致意思,九月底商队停在了烟江,从松柏县带去的货物卖完后,利润翻了一倍有余,刨去商队收取的一成利,也还余下整整一倍利润的钱财,他把这挣来的纯利换成银票夹在信件里捎回家。又说,手里囤了批烟江特产货物,等到了西北,又能卖个好价钱,还说看中了些稀罕的小玩意,到时一并带回来,送给余氏和秀秀。
接着又说了一路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坐船,整整半个月都在船上,他刚开始有些晕船,幸好有长山哥在,找了个偏方,第二天又生龙活虎了。最后落尾时,说自己很好,吃的好睡的好,就是黑了些,二郎说他长高长壮了,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回来让娘瞅瞅,让她莫牵挂忧心,在家顾好自己。虽语句经过略微的修改,也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余玮那股兴奋激动,完全可以想像出他有多么的意气风发。
余氏听完信后,眼泪忽的就哗啦啦的往下落,嘴角却上扬着,眼里也带了笑意,只是那笑意,被眼泪模糊了,眉宇间的神情,透着高兴愉悦欣慰又掺杂着惆怅落寞。她这宝贝儿子,总算是长大成人了,他爹泉下有知,也该瞑目,战战兢兢这么些年,总算没有辜负老伴,可惜他走的早,是看不见这些事了。
“余婶喜极而泣了,最难得的便是这欢喜的眼泪。”季歌眉开眼笑的说着,掏出一方帕子。“余婶你快擦擦,这欢喜的泪啊,落一会也就够了,久了可不成。”
余氏接过帕子,乐呵呵的直点头,擦干脸上的泪痕,看着季歌道。“大郎媳妇啊,我决定了,明个回村一趟,把这封钱带给老余看看,再跟他絮叨些琐碎话。”
“也好。后天能回来吧?倘若有人问起鲜香肉卷摊的事,我也好回答。”她俩没生意的时候,常会凑一块唠家常,久了久了,不少顾客就知道,她俩关系好的紧,也是住一个院落的。
“能回。后天下午就能出摊。”余氏应道,又催促着。“快让三郎念念你手里的信。”听到了儿子的信,她一颗心已经踏实,将心比心,大郎媳妇还没有听刘家的信呢,面上看着不显,心里不知急成什么样。
其实季歌已经粗粗的看了一遍手里的信,她把信交给了三郎,摸了摸阿桃和三朵的发顶,随着信件到三郎的手里,这俩孩子的视线也移到了三郎的身上。
刘家的信,开篇就是寻问家里如何?自他们走后,日子过的安稳否?生意那么好,没了他们帮衬,是不是特别累?阿桃和三朵有没有搭把手?还是少做些糕点罢,钱财不要紧,得把身体顾妥当了。十月深秋,天气寒凉,要多多注意保暖,窗纸换上了没?被褥换厚了没?几个孩子乖不乖?……
余氏听着这一溜的问号,讷闷的嘀咕。“又没法回信,问的这么详细具体也不管用啊。”
第二段说的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简洁的写了几桩妙闻趣事,又说了自身的状况,吃喝穿戴包括身心健康,都说的比较细致。第三段粗略的说了说买卖的事,重点叮嘱,虽寄了五十两回家,可他们手里的钱很宽松,这五十两是让家里能改善生活,吃好点穿暖些,别顾及着攒钱的事,这事交给他们兄弟俩就成,家里安安心心的花钱舒坦的过。
最后落尾时,是写给三郎的,家里全是妇孺,他年岁虽小,却读了圣贤书,理当在兄长离家时,担起撑家的重任,倘若真发生什么事,应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尽快想到妥当的解决法子。平日里该学着更稳妥些,莫让四方邻居小瞧了刘家,受莫名的冤枉气等,然后又细心的关怀了几句,问了学业上的事,让他好好读书,得听大嫂的话,劳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
说完三郎,又略略的提了几句三朵和阿桃以及二朵,还向余婶问了好,说了些家里的妇孺多亏了有她照应着等此类感激话,末了,让家人别牵挂担忧,他们过的很好,等到了下个落脚点,也会寄信回家。
三郎念完信件后,目光怔怔久久没回神。
季歌笑着从拿三郎的手里拿过信件,细致的折叠好。“三郎,发什么呆呢?信看完了,该习字温书了。”说着,看向三朵和阿桃,目光温润柔和。“你们俩个别识字了,把针线笸箩拿出来打打络子。”
“大嫂,大哥二哥什么时候能回来?”三朵眨着漂亮的杏仁眼慢吞吞的问着,眼里带着想念。前些天家里发生了事,虽说她不是很懂,却查觉到气氛不对,尽管事情解决了,家里也恢复了温馨,心里到底是残留些害怕和恐慌,会下意识的想念心底里依赖着的哥哥们,可惜他们出远门了,都好久了还没回来。
阿桃也眼巴巴的看着季歌,默默的数着。八月二十出发,今个是十月初十,即将满两个月,十一月初十,十二月初十,眼看不久就要过年了,信里说,等到下个落脚点,就会寄信回家,第一封信用了近两个月,第二封信不知道是不是也要这么久,那往回赶……过年的时候能着家吗?这么一琢磨,她的心忽的跳的特别快,夹着些慌乱。不能说,姐还怀着孩子呢,兴许是她想多了。
“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了。”季歌笑着摸摸三朵的额头,左手捏着信,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伸着右手轻轻缓缓的抚了抚。等大郎回家时,她的肚子该有些显了,到时大郎见着了,不知道要兴奋成什么模样,光想想他那憨傻的样儿,她眼里就堆满了幸福的笑,心里跟喝了蜜似的甜着。
阿桃看着三朵。“我去端针线笸箩,把你的一并端过来。”
“我要随你一道去。”三朵这年岁正是想要有伴的时候,二姐去了锦绣阁,阿桃过来了,让她欢喜的不行,两人见天儿的处着,甭管干什么都是一起的,久了久了也就成习惯了。
余氏把信细细的折叠后,重新装回了信封里,回头搁衣箱子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不识字也没啥,刚刚三郎念的,她都记心里了,明天回村了,也要念给老余听听,等秀秀回家住时,也拿出来给她看看。
季歌目送着三朵和阿桃手牵着手出了堂屋,余光瞄见身旁的三郎,仍怔怔的立着,心里忽感不妙。“三郎。”这是被触着哪根神经了?“三郎。”
“大嫂。”三郎自思绪里醒过神来,抬头目光平静如水,那黑溜溜的眼眸,不知是光线问题,还是其余原因,显的格外幽深。
“发什么呆?”季歌微微蹙眉,伸手拉起三郎的手。“有点凉。”说着,摸了摸他的衣袖,还算厚实。“我去给你泡杯水暖暖手。”这几天天气好,也就没有生炭火。
三郎摇着头,抽回了手。“不用,大嫂我练会字,整个人就热乎了。”
“嗳。”季歌应着,拨了拨灯芯,屋里又敞亮了几分。“练会字,就歇歇手,再温会书,泡个脚,回屋睡觉。”这孩子嘴里应的好好,回头冷不丁的又心事重重,说多了,也怕烦着他,还不如平时多多顾看着。
“知道了大嫂。”对上大嫂柔和的眸子,三郎又说道。“我写三篇字,再看会书,就去泡脚。”
懂就好。季歌笑的欣慰。“行。”三郎就是太早熟了,小小年纪责任心就格外的重,或许可以找个时间,跟卫小夫子说说,让他在传道授业时,不着痕迹的从学习上开导开导。卫小夫子在三郎的心里,有着比较深刻的意义,或许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呢。
三朵和阿桃拿着针线笸箩回堂到时,季歌和余氏已经在着手绣活,阿桃看着她俩手上的绣活,抿了抿嘴。“姐,你在做小鞋子?”
“对。二个多月了,该着手给孩子准备衣裳鞋袜。”季歌笑着应。明天中午……不对,余婶明天要回村,后天也行,十三的中午可以去逛逛街,买些上等的棉料子回来,要不要跟大娘说一声,拉着她一并逛逛?莹姐也是,索性就四个一起逛?还没一块逛过街呢。她越想越觉的可行。“余婶,十三的中午,咱们邀着大娘和莹姐逛逛铺子,挑选些合适的布料回来。”
“这个好。”余氏听着立即就点头了,很开心的拉着季歌说起周岁内的小婴儿穿着方面的注意事项。
俩人边说着话,边不紧不慢的做着绣活,三朵和阿桃竖着耳朵,尤其是阿桃,听的格外的认真,还时不时的插嘴问个一两句。待更声响起时,这才收了声,拾掇好物品,道了晚安,各回各屋睡觉。
第二日清晨吃过早饭后,余氏回小杨胡同收拾了番,便匆匆忙忙的租了牛车回村。阿桃和三朵留在家里,三郎背着藤箱去学堂,季歌拎着装有糕点的木盒,悠悠闲闲的到了寄放处,推着摊车往小贩道走。刚开始有生意时还不显,等手头没事了,闲坐着就有些念余婶了,有些习惯可真要人命。
就算生意好季歌每日的糕点也只做五六百文的份量,也是顾及着余婶,免的早早的买完,余婶也跟着收摊回家,这样可不太妥当。今个余婶不在,她就偷懒了,只做了五百文的份量。才刚进申时,糕点就买完了,她把摊子收拾好,推到了寄放处,又仔细的清洗了番,去了菜市买了晚饭菜,拎着菜路过些零嘴铺子时,还买了纯蜜柿子糖霜梅干,前者口感糯甜香软,后者酸甜爽口。
“大嫂,你回来了。”开门的是三朵,仰着小脸笑的特别灿烂。
季歌进了屋,见三朵麻利的关了大门,眼里浮现笑意,把两样零嘴递了过去。“拿着,和阿桃吃。”
“等大嫂一块吃。”三朵甜滋滋的笑,抱着两个油纸包乐颠颠的进了东厢屋里,边跑边喊。“阿桃,大嫂买柿子饼和梅干了。”光闻着这香香的味,她就知道是什么。
阿桃收了针,笑着起了身。“这个得用手拿着吃,咱们去净个手,正好和姐一并过来。”
“好。”三朵把两个油纸包搁到了桌上。
她们仨在屋里美滋滋的吃着可口的零嘴说着话时,那边,阿河和阿水窝在城门口的主街道,头发披散脸涂的乌漆抹黑,穿着破破烂烂的乞丐装,前面搁着一只缺了个口的脏碗,里面零星的放着几个铜板,赤着脚躺窝在街道旁,有气无力模样甚是可怜,实则是太阳晒的可真舒服,懒洋洋的,好困。
正昏昏欲睡时,忽的听见自前方路过几人,他们正在说话,说起一个名字时,阿河和阿水立即就精神了,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几人,麻利的把碗里的铜钱收起,拿着破碗俩人对视一眼,不动声色的跟了过去,靠近些了,竖起耳朵使劲的听他们的说话内容。
“虽说时辰不算晚,却也有些紧,不如咱们先找间实惠些的客栈,安顿好的同时,也能问问店家猫儿胡同怎么走。再者,咱们这有五人呢,想来大郎他们租的院落也住不下。”
“平安说的也对,咱们先找间客栈。”
“咱们找着客栈也别安顿了,先问了猫儿胡同的具体位置再说,万一大郎他们真有个甚事,不得耽搁时间了。”
“杨大哥这话也在理,那就这么办吧。”
阿河和阿水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这几个啊是好人,是来找刘姐他们的,不过,单这样还不行,得先阻止他们,阿河心里有了主意,大步走了过去。“你们是不是要找猫儿胡同的刘家刘大哥他们一家子?”
“你,你知道在哪?”其中一个问道。
阿河点着头。“知道。刘姐待我们有恩,这样吧,我先去猫儿胡同跟刘姐说一声,把你们的样貌形容给刘姐听,得了她的首肯,我再领你们过去。至于客栈的事,我让阿水给你们领路,这一带我们都熟。”
“这样妥这样妥,你小子够机灵,行,就这么办,快去吧。”
另一个飞快的接了句。“直接跟大郎说,我们是清岩洞过来的,福伯顺伯还有我平安,杨大伯有根叔,你一说,他就知道了。”
“嗳,好,我都记着了。你们稍等会儿。”到了这会,阿河已经可以确定,这几人是好的,他飞快的消失在了人群里往猫儿胡同跑。
阿水大大咧咧的道。“你们随我来,我领你们去找客栈。”心里很是高兴,刘姐的乡亲就是不一样,见到他们是乞丐都没有嫌弃,还挺和善的。
清岩洞的村民,都记着刘家的恩情呢,也是村长和里正时不时的挂嘴上念叨着,平时每月月初刘家兄弟会回清岩洞一趟,可这十月啊,眼看就要进月中了,怎么还没人过来?不仅是村长和里正心有不安,连那些和刘家交好的人家也略为担心。
恰好初九的时候,村里组织的对蘑菇的培育栽种,终于是有了历史性的进展,捣鼓了这么几个月,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和心血,消息宣布的那刻,全村上下都跟着沸腾起来了!这就证明,这条路子是真的可以挣钱!刘家媳妇说的都是真的!有了这么个好消息,村长和里正觉的,应该通知刘家,让他们也高兴高兴,顺道过去看看,刘家在县城可还安好,希望别是他们想多了。
于是,村长和里正找来了和刘家交好的人家,如此这般的商量一番,就定了五人前往县城,他们初十动身来县城,待十一村里也有一队人出山进镇办年货,真有个啥事,把消息从县城递到镇里要方便些,到时镇里办年货的队就能直接真来县城了,没事的话就太好了,该干嘛就干嘛。
俩封家信,明显是托了读书人所写,字迹端正工整,语句也略微修改比较书面化。
余玮的信里大致意思,九月底商队停在了烟江,从松柏县带去的货物卖完后,利润翻了一倍有余,刨去商队收取的一成利,也还余下整整一倍利润的钱财,他把这挣来的纯利换成银票夹在信件里捎回家。又说,手里囤了批烟江特产货物,等到了西北,又能卖个好价钱,还说看中了些稀罕的小玩意,到时一并带回来,送给余氏和秀秀。
接着又说了一路的所见所闻,尤其是坐船,整整半个月都在船上,他刚开始有些晕船,幸好有长山哥在,找了个偏方,第二天又生龙活虎了。最后落尾时,说自己很好,吃的好睡的好,就是黑了些,二郎说他长高长壮了,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回来让娘瞅瞅,让她莫牵挂忧心,在家顾好自己。虽语句经过略微的修改,也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余玮那股兴奋激动,完全可以想像出他有多么的意气风发。
余氏听完信后,眼泪忽的就哗啦啦的往下落,嘴角却上扬着,眼里也带了笑意,只是那笑意,被眼泪模糊了,眉宇间的神情,透着高兴愉悦欣慰又掺杂着惆怅落寞。她这宝贝儿子,总算是长大成人了,他爹泉下有知,也该瞑目,战战兢兢这么些年,总算没有辜负老伴,可惜他走的早,是看不见这些事了。
“余婶喜极而泣了,最难得的便是这欢喜的眼泪。”季歌眉开眼笑的说着,掏出一方帕子。“余婶你快擦擦,这欢喜的泪啊,落一会也就够了,久了可不成。”
余氏接过帕子,乐呵呵的直点头,擦干脸上的泪痕,看着季歌道。“大郎媳妇啊,我决定了,明个回村一趟,把这封钱带给老余看看,再跟他絮叨些琐碎话。”
“也好。后天能回来吧?倘若有人问起鲜香肉卷摊的事,我也好回答。”她俩没生意的时候,常会凑一块唠家常,久了久了,不少顾客就知道,她俩关系好的紧,也是住一个院落的。
“能回。后天下午就能出摊。”余氏应道,又催促着。“快让三郎念念你手里的信。”听到了儿子的信,她一颗心已经踏实,将心比心,大郎媳妇还没有听刘家的信呢,面上看着不显,心里不知急成什么样。
其实季歌已经粗粗的看了一遍手里的信,她把信交给了三郎,摸了摸阿桃和三朵的发顶,随着信件到三郎的手里,这俩孩子的视线也移到了三郎的身上。
刘家的信,开篇就是寻问家里如何?自他们走后,日子过的安稳否?生意那么好,没了他们帮衬,是不是特别累?阿桃和三朵有没有搭把手?还是少做些糕点罢,钱财不要紧,得把身体顾妥当了。十月深秋,天气寒凉,要多多注意保暖,窗纸换上了没?被褥换厚了没?几个孩子乖不乖?……
余氏听着这一溜的问号,讷闷的嘀咕。“又没法回信,问的这么详细具体也不管用啊。”
第二段说的是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简洁的写了几桩妙闻趣事,又说了自身的状况,吃喝穿戴包括身心健康,都说的比较细致。第三段粗略的说了说买卖的事,重点叮嘱,虽寄了五十两回家,可他们手里的钱很宽松,这五十两是让家里能改善生活,吃好点穿暖些,别顾及着攒钱的事,这事交给他们兄弟俩就成,家里安安心心的花钱舒坦的过。
最后落尾时,是写给三郎的,家里全是妇孺,他年岁虽小,却读了圣贤书,理当在兄长离家时,担起撑家的重任,倘若真发生什么事,应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尽快想到妥当的解决法子。平日里该学着更稳妥些,莫让四方邻居小瞧了刘家,受莫名的冤枉气等,然后又细心的关怀了几句,问了学业上的事,让他好好读书,得听大嫂的话,劳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
说完三郎,又略略的提了几句三朵和阿桃以及二朵,还向余婶问了好,说了些家里的妇孺多亏了有她照应着等此类感激话,末了,让家人别牵挂担忧,他们过的很好,等到了下个落脚点,也会寄信回家。
三郎念完信件后,目光怔怔久久没回神。
季歌笑着从拿三郎的手里拿过信件,细致的折叠好。“三郎,发什么呆呢?信看完了,该习字温书了。”说着,看向三朵和阿桃,目光温润柔和。“你们俩个别识字了,把针线笸箩拿出来打打络子。”
“大嫂,大哥二哥什么时候能回来?”三朵眨着漂亮的杏仁眼慢吞吞的问着,眼里带着想念。前些天家里发生了事,虽说她不是很懂,却查觉到气氛不对,尽管事情解决了,家里也恢复了温馨,心里到底是残留些害怕和恐慌,会下意识的想念心底里依赖着的哥哥们,可惜他们出远门了,都好久了还没回来。
阿桃也眼巴巴的看着季歌,默默的数着。八月二十出发,今个是十月初十,即将满两个月,十一月初十,十二月初十,眼看不久就要过年了,信里说,等到下个落脚点,就会寄信回家,第一封信用了近两个月,第二封信不知道是不是也要这么久,那往回赶……过年的时候能着家吗?这么一琢磨,她的心忽的跳的特别快,夹着些慌乱。不能说,姐还怀着孩子呢,兴许是她想多了。
“过年的时候就会回来了。”季歌笑着摸摸三朵的额头,左手捏着信,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伸着右手轻轻缓缓的抚了抚。等大郎回家时,她的肚子该有些显了,到时大郎见着了,不知道要兴奋成什么模样,光想想他那憨傻的样儿,她眼里就堆满了幸福的笑,心里跟喝了蜜似的甜着。
阿桃看着三朵。“我去端针线笸箩,把你的一并端过来。”
“我要随你一道去。”三朵这年岁正是想要有伴的时候,二姐去了锦绣阁,阿桃过来了,让她欢喜的不行,两人见天儿的处着,甭管干什么都是一起的,久了久了也就成习惯了。
余氏把信细细的折叠后,重新装回了信封里,回头搁衣箱子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不识字也没啥,刚刚三郎念的,她都记心里了,明天回村了,也要念给老余听听,等秀秀回家住时,也拿出来给她看看。
季歌目送着三朵和阿桃手牵着手出了堂屋,余光瞄见身旁的三郎,仍怔怔的立着,心里忽感不妙。“三郎。”这是被触着哪根神经了?“三郎。”
“大嫂。”三郎自思绪里醒过神来,抬头目光平静如水,那黑溜溜的眼眸,不知是光线问题,还是其余原因,显的格外幽深。
“发什么呆?”季歌微微蹙眉,伸手拉起三郎的手。“有点凉。”说着,摸了摸他的衣袖,还算厚实。“我去给你泡杯水暖暖手。”这几天天气好,也就没有生炭火。
三郎摇着头,抽回了手。“不用,大嫂我练会字,整个人就热乎了。”
“嗳。”季歌应着,拨了拨灯芯,屋里又敞亮了几分。“练会字,就歇歇手,再温会书,泡个脚,回屋睡觉。”这孩子嘴里应的好好,回头冷不丁的又心事重重,说多了,也怕烦着他,还不如平时多多顾看着。
“知道了大嫂。”对上大嫂柔和的眸子,三郎又说道。“我写三篇字,再看会书,就去泡脚。”
懂就好。季歌笑的欣慰。“行。”三郎就是太早熟了,小小年纪责任心就格外的重,或许可以找个时间,跟卫小夫子说说,让他在传道授业时,不着痕迹的从学习上开导开导。卫小夫子在三郎的心里,有着比较深刻的意义,或许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呢。
三朵和阿桃拿着针线笸箩回堂到时,季歌和余氏已经在着手绣活,阿桃看着她俩手上的绣活,抿了抿嘴。“姐,你在做小鞋子?”
“对。二个多月了,该着手给孩子准备衣裳鞋袜。”季歌笑着应。明天中午……不对,余婶明天要回村,后天也行,十三的中午可以去逛逛街,买些上等的棉料子回来,要不要跟大娘说一声,拉着她一并逛逛?莹姐也是,索性就四个一起逛?还没一块逛过街呢。她越想越觉的可行。“余婶,十三的中午,咱们邀着大娘和莹姐逛逛铺子,挑选些合适的布料回来。”
“这个好。”余氏听着立即就点头了,很开心的拉着季歌说起周岁内的小婴儿穿着方面的注意事项。
俩人边说着话,边不紧不慢的做着绣活,三朵和阿桃竖着耳朵,尤其是阿桃,听的格外的认真,还时不时的插嘴问个一两句。待更声响起时,这才收了声,拾掇好物品,道了晚安,各回各屋睡觉。
第二日清晨吃过早饭后,余氏回小杨胡同收拾了番,便匆匆忙忙的租了牛车回村。阿桃和三朵留在家里,三郎背着藤箱去学堂,季歌拎着装有糕点的木盒,悠悠闲闲的到了寄放处,推着摊车往小贩道走。刚开始有生意时还不显,等手头没事了,闲坐着就有些念余婶了,有些习惯可真要人命。
就算生意好季歌每日的糕点也只做五六百文的份量,也是顾及着余婶,免的早早的买完,余婶也跟着收摊回家,这样可不太妥当。今个余婶不在,她就偷懒了,只做了五百文的份量。才刚进申时,糕点就买完了,她把摊子收拾好,推到了寄放处,又仔细的清洗了番,去了菜市买了晚饭菜,拎着菜路过些零嘴铺子时,还买了纯蜜柿子糖霜梅干,前者口感糯甜香软,后者酸甜爽口。
“大嫂,你回来了。”开门的是三朵,仰着小脸笑的特别灿烂。
季歌进了屋,见三朵麻利的关了大门,眼里浮现笑意,把两样零嘴递了过去。“拿着,和阿桃吃。”
“等大嫂一块吃。”三朵甜滋滋的笑,抱着两个油纸包乐颠颠的进了东厢屋里,边跑边喊。“阿桃,大嫂买柿子饼和梅干了。”光闻着这香香的味,她就知道是什么。
阿桃收了针,笑着起了身。“这个得用手拿着吃,咱们去净个手,正好和姐一并过来。”
“好。”三朵把两个油纸包搁到了桌上。
她们仨在屋里美滋滋的吃着可口的零嘴说着话时,那边,阿河和阿水窝在城门口的主街道,头发披散脸涂的乌漆抹黑,穿着破破烂烂的乞丐装,前面搁着一只缺了个口的脏碗,里面零星的放着几个铜板,赤着脚躺窝在街道旁,有气无力模样甚是可怜,实则是太阳晒的可真舒服,懒洋洋的,好困。
正昏昏欲睡时,忽的听见自前方路过几人,他们正在说话,说起一个名字时,阿河和阿水立即就精神了,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几人,麻利的把碗里的铜钱收起,拿着破碗俩人对视一眼,不动声色的跟了过去,靠近些了,竖起耳朵使劲的听他们的说话内容。
“虽说时辰不算晚,却也有些紧,不如咱们先找间实惠些的客栈,安顿好的同时,也能问问店家猫儿胡同怎么走。再者,咱们这有五人呢,想来大郎他们租的院落也住不下。”
“平安说的也对,咱们先找间客栈。”
“咱们找着客栈也别安顿了,先问了猫儿胡同的具体位置再说,万一大郎他们真有个甚事,不得耽搁时间了。”
“杨大哥这话也在理,那就这么办吧。”
阿河和阿水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这几个啊是好人,是来找刘姐他们的,不过,单这样还不行,得先阻止他们,阿河心里有了主意,大步走了过去。“你们是不是要找猫儿胡同的刘家刘大哥他们一家子?”
“你,你知道在哪?”其中一个问道。
阿河点着头。“知道。刘姐待我们有恩,这样吧,我先去猫儿胡同跟刘姐说一声,把你们的样貌形容给刘姐听,得了她的首肯,我再领你们过去。至于客栈的事,我让阿水给你们领路,这一带我们都熟。”
“这样妥这样妥,你小子够机灵,行,就这么办,快去吧。”
另一个飞快的接了句。“直接跟大郎说,我们是清岩洞过来的,福伯顺伯还有我平安,杨大伯有根叔,你一说,他就知道了。”
“嗳,好,我都记着了。你们稍等会儿。”到了这会,阿河已经可以确定,这几人是好的,他飞快的消失在了人群里往猫儿胡同跑。
阿水大大咧咧的道。“你们随我来,我领你们去找客栈。”心里很是高兴,刘姐的乡亲就是不一样,见到他们是乞丐都没有嫌弃,还挺和善的。
清岩洞的村民,都记着刘家的恩情呢,也是村长和里正时不时的挂嘴上念叨着,平时每月月初刘家兄弟会回清岩洞一趟,可这十月啊,眼看就要进月中了,怎么还没人过来?不仅是村长和里正心有不安,连那些和刘家交好的人家也略为担心。
恰好初九的时候,村里组织的对蘑菇的培育栽种,终于是有了历史性的进展,捣鼓了这么几个月,总算是没有白费功夫和心血,消息宣布的那刻,全村上下都跟着沸腾起来了!这就证明,这条路子是真的可以挣钱!刘家媳妇说的都是真的!有了这么个好消息,村长和里正觉的,应该通知刘家,让他们也高兴高兴,顺道过去看看,刘家在县城可还安好,希望别是他们想多了。
于是,村长和里正找来了和刘家交好的人家,如此这般的商量一番,就定了五人前往县城,他们初十动身来县城,待十一村里也有一队人出山进镇办年货,真有个啥事,把消息从县城递到镇里要方便些,到时镇里办年货的队就能直接真来县城了,没事的话就太好了,该干嘛就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