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伐明 > 第四十二章绳太长

第四十二章绳太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云柯带着忠心的老仆,加上十几位衙役来到混乱不堪的城头。

    却见城头上飞矢如蝗,乱箭如雨。张云柯心中一阵踌躇,还是不敢亲冒箭矢,登上城头指挥作战。

    刘宣的攻心计策非常有效。趁着城头的大乱,炮兵哨刘武麾下的火炮连续开火。破碎四溅的石弹在城头上乱飞,凡是被石弹碎片打中的军丁,鬼哭狼嚎的倒地一片。

    刘武一边使用佛郎机重炮压制着城头火炮,一边推动着轻便的虎蹲炮,在距离城墙百步之内建立阵地。

    虎蹲炮虽然射程不远,但是发射的散弹杀伤范围极大。一枚炮弹中可以安放三百枚散弹,能有效的杀伤城头的军士。

    这一次刘宣决心很大,几乎做了一锤子买卖,将麾下的五个步兵哨全部投入攻城战中。

    刘宣麾下的各哨勇士,全部身披重甲,手持利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

    尤其是杨四宝、张虎成、李旭升、张五斗、李旭中、白旺等人,更是骁勇善战,几乎在同一时刻登上城头。

    这几人中,杨四宝几乎算是千里挑一的勇士,在边军中也算勇冠三军。而张虎成,白旺都是官军骨干,即便不如杨四宝骁勇,但是也是少有的勇士。即便是李家兄弟,也能说是弓马娴熟,武艺超群,胆气过人。

    几人登上了城头,仿佛一股股旋风,带动着众多士卒结阵而战。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将城头上无心抵抗的丁壮杀散。

    等杨四宝等人在城头上站稳脚跟,刘宣的心情终于放了下来,脸上也露出几分久违的喜色。

    刘宣见胜利在望,决定再加一把火,于是亲率自己的卫兵,向城头上攻去。

    刘宣迈开大步,三两步踏着云梯登上了城头,高声喊道:“等会儿攻破城池,不准烧杀抢掠,祸害百姓。我到时候一定会论功行赏,无论是银两粮食,还是官职地位,只要立下功劳,我都不吝厚赏。”

    古代的军队,很少有最高指挥官能身先士卒。刘宣登上城头,甘冒箭矢,不避危险,顷刻间就大大的提振了士气。

    古人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对于麾下的士卒来说,连首领都不避弹丸箭矢,士卒更不会怕死惜力。

    明末的一支精锐部队天雄军,兵甲远不如关宁军精良。但是战斗意志与战绩,却远远比关宁军强出不少,就是因为首领卢象升能身先士卒。

    卢象升在与闯王高迎祥的上万重骑作战时,士卒断粮三日,而卢象升也三日不吃饭,甚至不喝一口水。靠着这种与士卒同甘共苦的精神,卢象升以两千兵力,一举击破高迎祥上万铁骑,终于名震天下。

    刘宣在地方穷困、钱粮无多的陕北,手中没有多少银钱粮食,并不能给麾下士兵多少物资保障。加上刘宣麾下军纪严明,管束甚严,士卒将校也常常有些埋怨。

    面对这样的情况,刘宣只能效仿吴起:“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尽管刘宣还做不到为士卒吸允毒疮,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向刘宣这样处事公平的将军,也已经几乎没有了。

    哪怕是前朝名将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麻贵等人,也万万没有向刘宣这样做到与士卒同甘共苦。

    不仅是刘宣,就连张虎成,李旭中等刘宣麾下的重将,在军中也没有多少特权。每日的粮食也是定量,只比普通士兵稍微多一些。

    像这种情况,刘宣也知道不能持久,只能在起兵之时,条件艰苦时勉强为之。只要情况稍微有些好转,刘宣麾下的骨干只怕都满腹意见了。如果没有这些军中骨干支持,刘宣在军中的地位可能马上就不稳了。

    虽然从力量上来说,力量最大的肯定是人数最多的普通士卒。但是普通的士卒限于性格、能力、与智力的关系,这股巨大的力量常常不能凝聚在一起。

    反而是军中的骨干,因为性格、能力、智力等关系,常常能凝聚人心,手下都有一大群追随者。他们这样的人,才是一支军队中正真的灵魂,哪怕是到了近现代军队,这样的情况也从没有改变。

    刘宣亲自登城,更激发了麾下士卒的士气。短短的时间之内,登城的士卒已经超过百人,众人将守城的官军杀散,打开堵死的城门,一举攻破了延长县城。

    县城中的兵丁乱成一团,几乎全部抛下了手中的兵刃躲在家中。张云柯见到如此惨景,不由得嚎啕大哭道:“大势已去!大势已去!奈何?奈何?”

    他跌跌撞撞的逃入了县衙,想要举火自尽。将这座县城最宏伟的建筑烧毁,将府库的粮草银子全部毁于一旦,给刘宣留下一个烂摊子,但是又惧怕烈火烧身的疼痛。于是找到了三尺白绫,想要悬梁自尽。

    在老仆的帮助之下,张云柯磕磕绊绊的站在凳子上,看着眼前的三尺白绫,眼中不由得有几分惧怕。

    他闭上了眼睛,转过头对老仆说道:“张家养育我们多年,今日一定不能让张家先人蒙羞。我走之后,你将县衙彻底烧毁,万万不能便宜了这伙儿可恶的流贼。”

    老仆对着张云柯磕了几个头,开口说道:“老奴伺候老爷多年,一定不会让老爷一个人孤零零的去下面,这次就让老奴先去探探路吧。”

    这个老奴,已经有些人老心软。在他想来:“将县中的存粮全部烧毁,只能祸害县中的百姓。流贼如果没有吃的,当然不会活活饿死,即便是吃人,也能活下来,这样缺德的事情,到了临死之时他也不想干。”

    老奴解下了腰带,挂在房梁之上,高呼一声:“老爷,老奴这就去了。”

    他双腿用力一蹬,将支撑的凳子踹倒,只听见呜呜的一阵声响,老奴的手脚不住的乱蹬。不大一会儿工夫,就屎尿齐流,彻底没了响动。

    张云柯见自己这位忠仆脸色铁青,舌头长长的伸出来,大小便也彻底失去控制,死状如此凄惨。想道自己死后这种可怕的后果,他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只有事到临头,才知道死也是如此艰难。早知如此,我就不能贪恋权位,如果早早挂印而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为难。”

    张云柯压下了心中的想法,看了看房梁上的三尺白绫,长叹一声说道:“不是我不想为国尽忠,殉城守节,只是因为今天的绳太长!绳太长!”

    他跳下了凳子,脱下了自己的衣袍,与悬梁自尽的老仆换过衣服。将白净的胖脸抹上了锅底黑,然后悄悄的躲进了县衙的菜窖中。

    刘宣并不知道张县令这一声无耻的绳太长。如果刘宣知道,一定会大笑三声,这位张县令,尽管官很小,还没有名望,但是他的矫情,他的无耻,与当朝的礼部侍郎钱谦益几乎一模一样。

    钱谦益身为东林党领袖,文名传天下,门生故旧多不胜数。在没有刘宣的那个时空,八旗军入关之后,钱谦益的至交好友河南巡抚越其节,河南参政兵备道袁枢俱誓不仕清相继绝食而死。

    而当时名望最高的钱谦益却留下头皮痒与水太凉的典故,被当时的文人写诗嘲笑:“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1

    这位东林领袖钱谦益的气节既比不上他的朋友,还比不上他的姬妾柳如是。

    即使他回到江南后有知耻之心,偷偷的交通郑成功反清。还亲自冒险赴金华策反清朝总兵马进宝,偷偷联络张煌言、张名振。

    但是一句头皮痒,一句水太凉,让钱谦益在历史上彻底留下了臭名。尽管钱谦益还稍微有些节操,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其他东林党人。

    而延长县令张云柯面对五品的武官顾世虎,也敢无令处斩,从这一条看来,他也并不遵守朝廷的规矩。对待百姓更是非常严苛,不讲情面,视百姓如猪狗。

    以张云柯的表现看,一定是一个凶狠残暴,刻薄恶毒之人。但是如今事到临头,张云柯却表现出自私懦弱,胆小心黑不要脸的另一面。

    刘宣率领大军入城,一路上秋毫无犯。他先令李旭升,张虎成二哨封锁四门,不让任意一个士绅逃出县城。然后严令李旭中封锁府库,还让麾下的书记官叶谬之清点财物粮食。

    刘宣让陈铁牛,张五斗后哨清查县城中的粮店,当铺,酒楼,妓院等油水丰厚的地方。接着让看上去最凶狠的杨四宝清查城中的官员士绅的府邸宅院。

    尽管还没有清点出到底缴获多少粮食,但是刘宣还是第一时间贴出招兵告示,尽最快的时间扩充自己的力量。

    刘宣还命令骑兵哨分出两队骑兵,去董家堡接人,将刘宣留在董家堡的近两千老弱一并接到县城来。

    打破了延长县,刘宣已经决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接近年关,固原镇发生了大规模兵变,榆林镇的精兵已经倾巢而出前去镇压,最近这一段时间也没有任何危险。

    注释1: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南下,扬州危急,钱谦益自请督师江北,被皇帝温旨慰留。

    清军兵临城下,弘光帝出狩,柳如是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以手探水说:“水太冷了,怎么办?”

    柳如是奋身想跳入水中,却给钱谦益拉住。钱又告诉其他大臣说:“事至此,唯有作小朝廷求活耳!”

    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下了推荐位后,收藏几日没涨,作者也有些闹心。

    如果觉得本书不错的朋友,还请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你们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另外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收藏,求打赏,各种求。希望大家伸出双手,快来支援一下隐士吧,让隐士看见书友的力量,增加码字的信心。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