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直努力辞职的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你现在好歹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能不能注意一点形象?形象懂吗?”郑德看到了刘瑾,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最新章节阅读】
刘瑾谄笑着说了一句,“奴婢在万岁爷皓月之光的伟大形象之下,又哪来的形象可言呢?”
“少拍马屁。”郑德忍不住笑着踹了他一脚,不知是不是养成了癖好,每次见刘瑾不踹他一脚老感觉不舒服呢。
“在司礼监呆的好好的,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刘瑾却是笑容一敛,神情严肃道,“陛下,工部主杨子器跪在午门外请求觐见陛下,说是泰陵那边出事情了。”
“泰陵出事情了?不就是修个陵寝,难道还能出什么事情?难道是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吗?”一想到,郑德心头一惊,赶紧招呼一声,“走,去看看。”
不过回头又有些怀疑地看了他一眼,“午门发生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刘瑾笑解释了一句,“奴婢碰巧路过。”
“碰巧路过?有哪么巧吗?”郑德却是一脸不信,司礼监在皇宫的西北,午门在皇宫的正南,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不过他也懒得追求,毕竟这也不算什么事儿。
“德安,皇帝哥哥有事就不陪你玩了,你一个人乖乖的哦。”郑德对一旁玩耍的德安说了一句。
德安郡主却是一脸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本来就是我一个人在玩耍,你哪有陪我?哼,不理你了。”
说完对他吐了吐粉嫩的小舌头,转身便小跑着离开了,身后陪着的侍女见状赶紧跟了上去。
郑德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一声,跟着刘瑾来到了午门。
“你说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郑德看着眼前这位工部主事眼神颇为不善,“你千里迢迢来见朕,就是为了说这事?”
这难道还不是大事吗?杨子器是彻底蒙了,“金井出水,乃是不详之兆。还请陛下下旨让泰陵改址另建。”
改址另建?郑德闻言脸都绿了,暗道一声,“老子砸下了近六十万两白银去营建,你突然跟我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另建,你当老子的钱是白来的啊?”
说实话,若不是因为他便宜老爹是皇帝,自己又夺了他儿子的肉身感觉有些亏欠,郑德还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去营建什么陵寝。刚刚听王岳说自己的家底都快被这项浩大的工程给掏空了,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穷光蛋了。心情正不太好的时候,这位又突然跑来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他能有好脸色才怪呢。
“好了,这事朕已经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郑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这……”
看皇上的神情,显然对这事并不太上心。又见到郑德转身便要离去了,杨子器忍不住大声喊道,”陛下,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以及先帝灵柩奉安之大事啊,不能不重视啊!若是先帝在地下灵魂不得安宁,陛下于心何忍啊!”
“靠,你还给我唧唧歪歪整这个,老子还就不信这一套了!”已经走出了老远的郑德,闻言回头冷冷看了他一眼,淡淡回了一句,“若是父皇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因为有你这种不知轻重的臣子感到羞愧的。”
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杨子器,他实在听不懂皇上这话里的意思。
懋勤殿御书房内。
“子衡,你觉得人死了会有灵魂吗?”刚刚进来的郑德对一旁还在帮他批改奏疏的王廷相询问了一句。
王廷相抬起头看向眼前的皇帝,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这么问。不过随即回答了一句,“臣认为人死如灯灭,过上个成百上千年便和泥土般别无二致,否则若真的有灵魂又为何无人看的见呢?”
果然不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啊!若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的世界观和郑德最为接近,那就要数眼前这位了。也不知这么从小经历了什么,在这个唯心主义横行的世界,竟然会对鬼神之说产生怀疑,也是一个异类。
郑德说起刚才发生的事情,“刚才一位工部主事跑过来说,泰陵地宫玄宫金井出水了,此乃不详之兆。让朕改址另建,你怎么看?”
看着皇上平淡如常的神情,结合刚才皇上询问自己关于灵魂的事情,王廷相便明白皇上对这事并不太在意。有些惊讶的同时也觉得是件好事呢,毕竟营建陵寝可是一件非常耗费民力物力的事情。将朝廷的钱花在这种非常无用的东西上面,还不如花在天下百姓身上实在。毕竟人死后只是一具尸体,花再多的钱陪葬再多的东西也用不上啊。至于对先帝亡灵之不敬更是荒谬,他可是对什么神鬼之说完全嗤之以鼻,完全不信。
不过为了坚定皇帝的信念,王廷相又说了一句,“回陛下的话,若是陵寝的风水格局便能够决定一朝之命运,那秦始皇征发百姓百万营建陵寝,秦朝又缘何二世而亡呢?”
郑德点了点头,“子衡说的好,对于这种事情朕也不信。所以即使泰陵金井出水了,朕也不会在意的。否则改址另建,那不是又要多花钱了?”
“陛下英明。”王廷相真心实意的称赞了一句。
毕竟无论何人对于自己先人陵寝坟墓都不可能不在乎,尤其是对于风水格局更是异常看重,帝王之家更是犹有过之。没想到当今天子即使知道金井出水为不详之兆,也因为耗费甚巨而不肯改址营建。如此爱惜民力的贤明君王让自己给遇到了,真乃是邀天之幸啊!
王廷相如此想道,也觉得自己的一身才华终于不至于荒废了。可惜郑德接下来一句话,让他的幻想瞬间给破灭了。
“可惜我现在也穷的拿不出一分钱来啊!”
看着旁边王廷相一脸郁闷的神情,郑德奇怪的询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事。”
王廷相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郑德点了点头,习惯性地问了一句,“最近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这里有一份奏疏需要你亲自过目。”王廷相闻言将一份奏疏递给了郑德。
“李东阳竟然要辞职?”
郑德接过王廷相递过来的奏章浏览一遍后,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他,“怎么回事?他今年六十多还不到,他干嘛要辞职啊?前面可是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难道他不想当内阁首辅了吗?”
内阁首辅?王廷相还真不知道皇帝想让李东阳出任这个位置,不过想到他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性格,也难怪皇帝中意他了。而且目前朝中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毕竟身为内阁次辅,资历什么的摆在那里。
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缘由,内阁首辅刘健也已经七十多了,估计干不了多久也该致仕了。但若是李东阳再请辞告老还乡后,谢迁必然会出任内阁首辅,而这或许这才是皇帝不愿意李东阳请辞的主因吧。
不过对于谁出任内阁首辅,王廷相倒是一点都不太在意。毕竟三人可都是有着“贤相”之称,无论谁出任对大明都不是坏事。不过仔细比较后,他还是比较认同李东阳的。毕竟相对于李东阳这种什么都不太在意的性子,谢迁这位阁老实在有些死脑筋,若是想要推行改革什么的,必然会遭到他的严重反对。
想到这,他对郑德笑着说了一句,“陛下,这位李阁老或许还真没有当内阁首辅这份野心。”
郑德奇怪得看向他,“这话真么说?”
“弘治十四年,李阁老曾向先帝三次请辞不允;弘治十七年又曾四次向先帝请辞被驳回;弘治十八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又曾向先帝请辞不准。”王廷相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说了出来,却无疑更有说服力。
“靠!这世界上还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啊,我倒是长见识了啊。”郑德闻言也是被李东阳的这份履历给吓了一跳啊。世人千方百计想要爬上他那这个高位,却没想到这位倒好,对于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弃之如粪土,毫不在乎,三番五次上疏请辞。让他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称赞一声,“佩服!佩服!”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有的东西别人千方百计怎么都得不到,你使劲推辞不愿意接受就砸你头上来。历史上的李东阳就是如此,在孝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八次请辞。在刘瑾当政之时,更是想和刘健、谢迁同进退一起致仕回乡,可惜最想走的他反倒没有走成,反倒成为了内阁首辅,被其余二人给误解了。纵观李东阳一生,曾经上疏请辞达到了二十次,经过十一年的努力才终于辞职告老还乡。当官当到如此被领导重视的份上,也不知对于一直想回家养老的李东阳而言,是感到高兴呢还是该哭呢!
“看来这位对官场是充满了厌倦了。”郑德忍不住长叹一声,心下也有些茫然。若是这位走了,自己还能依仗谁呢?
在三位阁老与六部九卿当中,除了大部分年事已高的,最被自己看中的也就是李东阳了。年龄在十二人中也不算大,能力也还算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做人,不像谢迁等人实在太令人厌烦了。若是自己的退休计划能够实施,他也是自己留下来主持朝政的最佳人选,无论资历还是其他方面都无可挑剔,足够镇的住场面。
王廷相自然明白郑德的心思,不顾还是询问了一句,“陛下是不希望李阁老走吗?”
郑德闻言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得,看向他,“你有什么办法?”
“直接留中不发即可。”王廷相有些奇怪的看向郑德,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能让皇帝一脸愁容,实在有些不正常啊。毕竟皇上若是不想让谁走,谁又能走的了呢?
“对啊!”
郑德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在现代社会,员工若是觉得不爽可以炒老板鱿鱼。这可是在古代啊,谁又敢炒皇帝的鱿鱼呢?
“传旨,让李阁老来见朕。”放下心结的郑德笑着喊了一声。
“什么事情慌慌张张的?你现在好歹也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能不能注意一点形象?形象懂吗?”郑德看到了刘瑾,忍不住调侃了一句。【最新章节阅读】
刘瑾谄笑着说了一句,“奴婢在万岁爷皓月之光的伟大形象之下,又哪来的形象可言呢?”
“少拍马屁。”郑德忍不住笑着踹了他一脚,不知是不是养成了癖好,每次见刘瑾不踹他一脚老感觉不舒服呢。
“在司礼监呆的好好的,怎么跑我这里来了?”
刘瑾却是笑容一敛,神情严肃道,“陛下,工部主杨子器跪在午门外请求觐见陛下,说是泰陵那边出事情了。”
“泰陵出事情了?不就是修个陵寝,难道还能出什么事情?难道是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工程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吗?”一想到,郑德心头一惊,赶紧招呼一声,“走,去看看。”
不过回头又有些怀疑地看了他一眼,“午门发生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刘瑾笑解释了一句,“奴婢碰巧路过。”
“碰巧路过?有哪么巧吗?”郑德却是一脸不信,司礼监在皇宫的西北,午门在皇宫的正南,哪有那么巧的事情?
不过他也懒得追求,毕竟这也不算什么事儿。
“德安,皇帝哥哥有事就不陪你玩了,你一个人乖乖的哦。”郑德对一旁玩耍的德安说了一句。
德安郡主却是一脸鄙夷地看了他一眼,“本来就是我一个人在玩耍,你哪有陪我?哼,不理你了。”
说完对他吐了吐粉嫩的小舌头,转身便小跑着离开了,身后陪着的侍女见状赶紧跟了上去。
郑德只能无奈的摇头苦笑一声,跟着刘瑾来到了午门。
“你说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曾有泉水涌出,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郑德看着眼前这位工部主事眼神颇为不善,“你千里迢迢来见朕,就是为了说这事?”
这难道还不是大事吗?杨子器是彻底蒙了,“金井出水,乃是不详之兆。还请陛下下旨让泰陵改址另建。”
改址另建?郑德闻言脸都绿了,暗道一声,“老子砸下了近六十万两白银去营建,你突然跟我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另建,你当老子的钱是白来的啊?”
说实话,若不是因为他便宜老爹是皇帝,自己又夺了他儿子的肉身感觉有些亏欠,郑德还真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去营建什么陵寝。刚刚听王岳说自己的家底都快被这项浩大的工程给掏空了,差不多都已经成为了穷光蛋了。心情正不太好的时候,这位又突然跑来说风水不好需要改址,他能有好脸色才怪呢。
“好了,这事朕已经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郑德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这……”
看皇上的神情,显然对这事并不太上心。又见到郑德转身便要离去了,杨子器忍不住大声喊道,”陛下,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以及先帝灵柩奉安之大事啊,不能不重视啊!若是先帝在地下灵魂不得安宁,陛下于心何忍啊!”
“靠,你还给我唧唧歪歪整这个,老子还就不信这一套了!”已经走出了老远的郑德,闻言回头冷冷看了他一眼,淡淡回了一句,“若是父皇泉下有知的话,肯定会因为有你这种不知轻重的臣子感到羞愧的。”
说完便扬长而去,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杨子器,他实在听不懂皇上这话里的意思。
懋勤殿御书房内。
“子衡,你觉得人死了会有灵魂吗?”刚刚进来的郑德对一旁还在帮他批改奏疏的王廷相询问了一句。
王廷相抬起头看向眼前的皇帝,不明白他为何突然这么问。不过随即回答了一句,“臣认为人死如灯灭,过上个成百上千年便和泥土般别无二致,否则若真的有灵魂又为何无人看的见呢?”
果然不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啊!若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有谁的世界观和郑德最为接近,那就要数眼前这位了。也不知这么从小经历了什么,在这个唯心主义横行的世界,竟然会对鬼神之说产生怀疑,也是一个异类。
郑德说起刚才发生的事情,“刚才一位工部主事跑过来说,泰陵地宫玄宫金井出水了,此乃不详之兆。让朕改址另建,你怎么看?”
看着皇上平淡如常的神情,结合刚才皇上询问自己关于灵魂的事情,王廷相便明白皇上对这事并不太在意。有些惊讶的同时也觉得是件好事呢,毕竟营建陵寝可是一件非常耗费民力物力的事情。将朝廷的钱花在这种非常无用的东西上面,还不如花在天下百姓身上实在。毕竟人死后只是一具尸体,花再多的钱陪葬再多的东西也用不上啊。至于对先帝亡灵之不敬更是荒谬,他可是对什么神鬼之说完全嗤之以鼻,完全不信。
不过为了坚定皇帝的信念,王廷相又说了一句,“回陛下的话,若是陵寝的风水格局便能够决定一朝之命运,那秦始皇征发百姓百万营建陵寝,秦朝又缘何二世而亡呢?”
郑德点了点头,“子衡说的好,对于这种事情朕也不信。所以即使泰陵金井出水了,朕也不会在意的。否则改址另建,那不是又要多花钱了?”
“陛下英明。”王廷相真心实意的称赞了一句。
毕竟无论何人对于自己先人陵寝坟墓都不可能不在乎,尤其是对于风水格局更是异常看重,帝王之家更是犹有过之。没想到当今天子即使知道金井出水为不详之兆,也因为耗费甚巨而不肯改址营建。如此爱惜民力的贤明君王让自己给遇到了,真乃是邀天之幸啊!
王廷相如此想道,也觉得自己的一身才华终于不至于荒废了。可惜郑德接下来一句话,让他的幻想瞬间给破灭了。
“可惜我现在也穷的拿不出一分钱来啊!”
看着旁边王廷相一脸郁闷的神情,郑德奇怪的询问了一句,“怎么了?”
“没事。”
王廷相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郑德点了点头,习惯性地问了一句,“最近有什么事情吗?”
“陛下,这里有一份奏疏需要你亲自过目。”王廷相闻言将一份奏疏递给了郑德。
“李东阳竟然要辞职?”
郑德接过王廷相递过来的奏章浏览一遍后,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他,“怎么回事?他今年六十多还不到,他干嘛要辞职啊?前面可是还有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难道他不想当内阁首辅了吗?”
内阁首辅?王廷相还真不知道皇帝想让李东阳出任这个位置,不过想到他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性格,也难怪皇帝中意他了。而且目前朝中也只有他有这个资格,毕竟身为内阁次辅,资历什么的摆在那里。
不过他突然又想到了另外一个缘由,内阁首辅刘健也已经七十多了,估计干不了多久也该致仕了。但若是李东阳再请辞告老还乡后,谢迁必然会出任内阁首辅,而这或许这才是皇帝不愿意李东阳请辞的主因吧。
不过对于谁出任内阁首辅,王廷相倒是一点都不太在意。毕竟三人可都是有着“贤相”之称,无论谁出任对大明都不是坏事。不过仔细比较后,他还是比较认同李东阳的。毕竟相对于李东阳这种什么都不太在意的性子,谢迁这位阁老实在有些死脑筋,若是想要推行改革什么的,必然会遭到他的严重反对。
想到这,他对郑德笑着说了一句,“陛下,这位李阁老或许还真没有当内阁首辅这份野心。”
郑德奇怪得看向他,“这话真么说?”
“弘治十四年,李阁老曾向先帝三次请辞不允;弘治十七年又曾四次向先帝请辞被驳回;弘治十八年也就是今年上半年又曾向先帝请辞不准。”王廷相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将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说了出来,却无疑更有说服力。
“靠!这世界上还真有如此淡泊名利之人啊,我倒是长见识了啊。”郑德闻言也是被李东阳的这份履历给吓了一跳啊。世人千方百计想要爬上他那这个高位,却没想到这位倒好,对于自己拥有的这一切弃之如粪土,毫不在乎,三番五次上疏请辞。让他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只能称赞一声,“佩服!佩服!”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有的东西别人千方百计怎么都得不到,你使劲推辞不愿意接受就砸你头上来。历史上的李东阳就是如此,在孝宗皇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八次请辞。在刘瑾当政之时,更是想和刘健、谢迁同进退一起致仕回乡,可惜最想走的他反倒没有走成,反倒成为了内阁首辅,被其余二人给误解了。纵观李东阳一生,曾经上疏请辞达到了二十次,经过十一年的努力才终于辞职告老还乡。当官当到如此被领导重视的份上,也不知对于一直想回家养老的李东阳而言,是感到高兴呢还是该哭呢!
“看来这位对官场是充满了厌倦了。”郑德忍不住长叹一声,心下也有些茫然。若是这位走了,自己还能依仗谁呢?
在三位阁老与六部九卿当中,除了大部分年事已高的,最被自己看中的也就是李东阳了。年龄在十二人中也不算大,能力也还算可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做人,不像谢迁等人实在太令人厌烦了。若是自己的退休计划能够实施,他也是自己留下来主持朝政的最佳人选,无论资历还是其他方面都无可挑剔,足够镇的住场面。
王廷相自然明白郑德的心思,不顾还是询问了一句,“陛下是不希望李阁老走吗?”
郑德闻言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得,看向他,“你有什么办法?”
“直接留中不发即可。”王廷相有些奇怪的看向郑德,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能让皇帝一脸愁容,实在有些不正常啊。毕竟皇上若是不想让谁走,谁又能走的了呢?
“对啊!”
郑德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可不是在现代社会,员工若是觉得不爽可以炒老板鱿鱼。这可是在古代啊,谁又敢炒皇帝的鱿鱼呢?
“传旨,让李阁老来见朕。”放下心结的郑德笑着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