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巡视凤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棣说,我现在做个安排,许松,继续在北方,尤其北平发展社员,主要是那些对愿意参与这项伟大事业来的,经过验的人,千万不能有阶层的分化。无论士农工商,只要愿意建设强盛大明,认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认可人人平等的理念都可以吸收进来。而来福,你的任务挺重,要执行好商业发展战略,尽可能的为组织筹集资金。协助好王妃管理好账务来往。春梅。你要细致一点,做好组织的后勤保障工作。你要和王妃带来的侍女搞好关系,争取把她吸收进组织。还有,现在府里事情多了,你有更多的任务,服务保障这一块,包括我的文书档案整理,衣物收纳,除了王妃,你不能假手任何人。知道吗?
春梅点头表示知道了。朱棣又说:“你可以在外面招聘两个有经验的妇人到府里来协助你做一些工作,主要是洗衣、做饭和打扫卫生。这样你就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我们后勤上的一些事情。招聘这些妇人进来后,你可以和她们沟通,了解周边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利于我们的信息。”春梅表示自己会立即去执行。
朱棣又对德海和刘五说:“德海,你要随身服务我,刘五则负责护卫我去凤阳。德海,你的职责还包括细心观察并深入了解我们周围的人,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获取信息,让他们成为你的眼线。此外,考虑到父皇将带队,可能会有一些太监参与其中。在这些人中,如果有你熟悉的人,务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他们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关于所需的资金,你可以向王妃申请。而刘五,你则不同,你可以与那些侍卫保持距离。你要细细观察那些护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千万不要和他们有任何的来往。尤其是父皇侍卫。任何人问你府中的情况都不回答。同样要做好其它亲卫的工作。”
朱棣长叹一口气说:“我现在怀疑父皇在开始筹建一支暗卫,专门用于刺探各府内部信息的。但目前这个项目应该还未成熟,至少他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我猜测,负责搜集消息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行动了。”
众人皆听令而行。朱棣再次向来福强调,抓紧寻找一个叫姚广孝的人,也可能叫道衍的和尚,如果寻找到后,就立即通知自己,一旦这个人同意来京就将他安顿好,等待自己回来见他。
三天后,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朱棣等人身穿戎装,披上铠甲,带着各自的卫队,随朱元璋一同前往凤阳巡视。尽管他们是皇子,但这次并没有享受特殊的待遇。他们与禁军的其他军官一样,带着自己的卫队混编在禁军之中,全程听从军令。这是朱元璋的命令,意在让他们提前体验军旅生活。
朱棣和朱惘在路上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他们坚持行走,没有抱怨,展现了出色的毅力和耐力。相比之下,朱樉则显得有些娇气。他一会儿喊累,一会儿喊饿喊渴,没有走多远就把自己的水袋里的水喝光了。接着,他又去拿自己卫队的水喝。当他走不动了,就提出要休息。
尽管禁军军官知道这是朱元璋的命令,不能给予特殊照顾,但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按照军规来处罚朱樉。于是,他们让朱樉掉队,并给他留了一匹马。同时,他们将朱樉的卫队重新编组,一排在军队最后面接应朱樉,一面继续行走。这样安排既照顾了朱樉,又避免了因过于显眼而被朱棣发现。
每当朱樉休息好后,禁军就会催促他赶紧骑马跟上大队。朱惘虽然也勉强行走,但相比之下表现得更为坚强。虽然他也偶尔会掉队,但休息不久后就会自己插进队伍继续行走。
对于这一切,朱棣则显得无所谓。他自幼就习惯于锻炼,加上前世的军旅心理磨炼,这样的行军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他默默地走在队伍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为未来的挑战做着准备。
在銮驾之内,朱元璋默默注视着一切,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身为一位从底层小兵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帝王,他对于军队的一举一动、士兵的状态有着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他深知自己的这三个儿子缺乏真正的磨炼和苦难体验,与那些曾经随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子相比,他们的生活无疑要安稳得多。
朱元璋不禁思考,这三个儿子在行军中的表现会是如何呢?他心中虽有疑虑,但却没有直接点破。他选择默默观察,将这些情况记在心中,作为对他们的一次演武考核方式。他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儿子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军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在朱元璋的眼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考核的一部分。他期待着儿子们能够在这次巡视中有所成长,展现出他们应有的风采和担当。
进入凤阳境内,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展现在众人眼前。田地间,人们忙碌着耕种,看似一派繁荣。然而,朱棣等人却敏锐地察觉到异样。那些劳作的人们面色菜黄,神情麻木,仿佛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原本应该是庄稼成熟的时候,但放眼望去,地里却是一片萎靡不振的景象,缺乏丰收的希望。
朱樉和朱惘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就连朱棣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这就是他们父皇的老家吗?这样的景象与他们所想象的截然不同。在他们的印象中,江淮地区是产粮重地,应该是富饶而充满生机的。而且,据朱元璋所述,他小时候家里还养过牛,怎么现在却连一头牛的身影都看不到呢?
朱元璋也感到十分困惑和愤怒。他下达了旨意,划拨了大量的田亩给凤阳,意在让这里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还特意从其他地方移民到凤阳,以增加人口和劳动力。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痛心疾首。这些人民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朱元璋在銮驾中得知情况后,立刻命令朱樉、朱惘和朱棣前去了解实际情况。三兄弟来到田间,只见农民们空洞无神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朱樉和朱惘因为鲜少接触底层民众,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开口询问。 朱棣见状,走上前去,温和地说道:“老乡,你好。我们是公干路过这里的,前面的是皇上的车驾。皇上派我们来询问一些事情。”农民们一听,纷纷准备下跪。 朱樉和朱惘平时习惯了侍女和太监的跪拜,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朱棣却深感不妥。他迅速扶起一位农民,说道:“你无需行此大礼。我们只是来问些事情,问完就走。”农民唯唯诺诺,显得有些害怕。 朱棣继续问道:“现在这个时候,为何地里的庄稼长得这么稀疏?”农民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敢开口回应。
朱棣察觉到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些农民究竟在害怕什么?为何他们不敢说出实话? 为了打破僵局,朱棣决定换个方式询问。他指了指远处的銮驾,说道:“你们放心,我们是皇上的卫兵,不会为难你们。皇上非常关心百姓的生活,特地派我们来了解庄稼长势不佳的原因。你们只需如实相告,皇上自会为你们做主。” 听到这番话,农民们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其中一位年长的农民鼓起勇气,小声说道:“其实,我们这里的庄稼长势一直都不好。地主收租重,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交给他们。再加上赋税繁重,我们根本留不住多少粮食。而且,去年还闹了蝗灾和旱灾,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朱棣见农民们开始吐露心声,便继续温和地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向官府反映这些情况呢?难道没有官员来关心过你们的生活吗?”
农民们低头不语,显然有些犹豫。那位年长的农民叹了口气,说道:“反映了又能怎样呢?官员们来了也只是看看,然后走个过场,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人一旦开口说了事情,就会说完,“皇上是我们这里出去的,他想回来,就要把帝都迁回来,所以就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中都城。我们被征去做劳役,自然就荒废了田里的活,再加上人均分的地不多,就成这样了。”
大致情况已经清楚了,再问下去就是耽搁时间。有些东西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才能出结论。朱棣结束了问话。朱樉和朱惘在一旁听了也是有点无奈。只能说回去禀报。正当要走的时候,朱棣叫住了他,说:"二哥,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是不是该给家乡父老留点什么好印象,朱樉莫名其妙望着他,朱棣说,你比我们年长,该你出点钱,说罢一下次把系在秦王腰间的钱袋子给扯走说,你已经开始领俸禄了,你就做点好事,给了大家吧。
朱棣说,我现在做个安排,许松,继续在北方,尤其北平发展社员,主要是那些对愿意参与这项伟大事业来的,经过验的人,千万不能有阶层的分化。无论士农工商,只要愿意建设强盛大明,认可为天下百姓谋福利,认可人人平等的理念都可以吸收进来。而来福,你的任务挺重,要执行好商业发展战略,尽可能的为组织筹集资金。协助好王妃管理好账务来往。春梅。你要细致一点,做好组织的后勤保障工作。你要和王妃带来的侍女搞好关系,争取把她吸收进组织。还有,现在府里事情多了,你有更多的任务,服务保障这一块,包括我的文书档案整理,衣物收纳,除了王妃,你不能假手任何人。知道吗?
春梅点头表示知道了。朱棣又说:“你可以在外面招聘两个有经验的妇人到府里来协助你做一些工作,主要是洗衣、做饭和打扫卫生。这样你就能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我们后勤上的一些事情。招聘这些妇人进来后,你可以和她们沟通,了解周边的一些琐碎的事情,这样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有利于我们的信息。”春梅表示自己会立即去执行。
朱棣又对德海和刘五说:“德海,你要随身服务我,刘五则负责护卫我去凤阳。德海,你的职责还包括细心观察并深入了解我们周围的人,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获取信息,让他们成为你的眼线。此外,考虑到父皇将带队,可能会有一些太监参与其中。在这些人中,如果有你熟悉的人,务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便他们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关于所需的资金,你可以向王妃申请。而刘五,你则不同,你可以与那些侍卫保持距离。你要细细观察那些护卫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千万不要和他们有任何的来往。尤其是父皇侍卫。任何人问你府中的情况都不回答。同样要做好其它亲卫的工作。”
朱棣长叹一口气说:“我现在怀疑父皇在开始筹建一支暗卫,专门用于刺探各府内部信息的。但目前这个项目应该还未成熟,至少他还没有明确的计划。但我猜测,负责搜集消息的人可能已经开始行动了。”
众人皆听令而行。朱棣再次向来福强调,抓紧寻找一个叫姚广孝的人,也可能叫道衍的和尚,如果寻找到后,就立即通知自己,一旦这个人同意来京就将他安顿好,等待自己回来见他。
三天后,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朱棣等人身穿戎装,披上铠甲,带着各自的卫队,随朱元璋一同前往凤阳巡视。尽管他们是皇子,但这次并没有享受特殊的待遇。他们与禁军的其他军官一样,带着自己的卫队混编在禁军之中,全程听从军令。这是朱元璋的命令,意在让他们提前体验军旅生活。
朱棣和朱惘在路上的表现都相当出色。他们坚持行走,没有抱怨,展现了出色的毅力和耐力。相比之下,朱樉则显得有些娇气。他一会儿喊累,一会儿喊饿喊渴,没有走多远就把自己的水袋里的水喝光了。接着,他又去拿自己卫队的水喝。当他走不动了,就提出要休息。
尽管禁军军官知道这是朱元璋的命令,不能给予特殊照顾,但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按照军规来处罚朱樉。于是,他们让朱樉掉队,并给他留了一匹马。同时,他们将朱樉的卫队重新编组,一排在军队最后面接应朱樉,一面继续行走。这样安排既照顾了朱樉,又避免了因过于显眼而被朱棣发现。
每当朱樉休息好后,禁军就会催促他赶紧骑马跟上大队。朱惘虽然也勉强行走,但相比之下表现得更为坚强。虽然他也偶尔会掉队,但休息不久后就会自己插进队伍继续行走。
对于这一切,朱棣则显得无所谓。他自幼就习惯于锻炼,加上前世的军旅心理磨炼,这样的行军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他默默地走在队伍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为未来的挑战做着准备。
在銮驾之内,朱元璋默默注视着一切,他的眼神深邃而锐利。身为一位从底层小兵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帝王,他对于军队的一举一动、士兵的状态有着清晰而深刻的理解。他深知自己的这三个儿子缺乏真正的磨炼和苦难体验,与那些曾经随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子相比,他们的生活无疑要安稳得多。
朱元璋不禁思考,这三个儿子在行军中的表现会是如何呢?他心中虽有疑虑,但却没有直接点破。他选择默默观察,将这些情况记在心中,作为对他们的一次演武考核方式。他相信,通过这样的体验,儿子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军旅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也能更好地锻炼他们的意志和毅力。
在朱元璋的眼中,每一个细节都是考核的一部分。他期待着儿子们能够在这次巡视中有所成长,展现出他们应有的风采和担当。
进入凤阳境内,一片繁忙的劳作景象展现在众人眼前。田地间,人们忙碌着耕种,看似一派繁荣。然而,朱棣等人却敏锐地察觉到异样。那些劳作的人们面色菜黄,神情麻木,仿佛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原本应该是庄稼成熟的时候,但放眼望去,地里却是一片萎靡不振的景象,缺乏丰收的希望。
朱樉和朱惘不禁露出惊讶的表情,就连朱棣也感到有些难以置信。这就是他们父皇的老家吗?这样的景象与他们所想象的截然不同。在他们的印象中,江淮地区是产粮重地,应该是富饶而充满生机的。而且,据朱元璋所述,他小时候家里还养过牛,怎么现在却连一头牛的身影都看不到呢?
朱元璋也感到十分困惑和愤怒。他下达了旨意,划拨了大量的田亩给凤阳,意在让这里的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还特意从其他地方移民到凤阳,以增加人口和劳动力。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感到痛心疾首。这些人民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他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朱元璋在銮驾中得知情况后,立刻命令朱樉、朱惘和朱棣前去了解实际情况。三兄弟来到田间,只见农民们空洞无神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朱樉和朱惘因为鲜少接触底层民众,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开口询问。 朱棣见状,走上前去,温和地说道:“老乡,你好。我们是公干路过这里的,前面的是皇上的车驾。皇上派我们来询问一些事情。”农民们一听,纷纷准备下跪。 朱樉和朱惘平时习惯了侍女和太监的跪拜,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朱棣却深感不妥。他迅速扶起一位农民,说道:“你无需行此大礼。我们只是来问些事情,问完就走。”农民唯唯诺诺,显得有些害怕。 朱棣继续问道:“现在这个时候,为何地里的庄稼长得这么稀疏?”农民们面面相觑,却没有人敢开口回应。
朱棣察觉到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这些农民究竟在害怕什么?为何他们不敢说出实话? 为了打破僵局,朱棣决定换个方式询问。他指了指远处的銮驾,说道:“你们放心,我们是皇上的卫兵,不会为难你们。皇上非常关心百姓的生活,特地派我们来了解庄稼长势不佳的原因。你们只需如实相告,皇上自会为你们做主。” 听到这番话,农民们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其中一位年长的农民鼓起勇气,小声说道:“其实,我们这里的庄稼长势一直都不好。地主收租重,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交给他们。再加上赋税繁重,我们根本留不住多少粮食。而且,去年还闹了蝗灾和旱灾,庄稼更是颗粒无收。”
朱棣见农民们开始吐露心声,便继续温和地问道:“那你们为何不向官府反映这些情况呢?难道没有官员来关心过你们的生活吗?”
农民们低头不语,显然有些犹豫。那位年长的农民叹了口气,说道:“反映了又能怎样呢?官员们来了也只是看看,然后走个过场,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我们老百姓,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人一旦开口说了事情,就会说完,“皇上是我们这里出去的,他想回来,就要把帝都迁回来,所以就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中都城。我们被征去做劳役,自然就荒废了田里的活,再加上人均分的地不多,就成这样了。”
大致情况已经清楚了,再问下去就是耽搁时间。有些东西还要进一步详细调查才能出结论。朱棣结束了问话。朱樉和朱惘在一旁听了也是有点无奈。只能说回去禀报。正当要走的时候,朱棣叫住了他,说:"二哥,你好不容易回趟老家,是不是该给家乡父老留点什么好印象,朱樉莫名其妙望着他,朱棣说,你比我们年长,该你出点钱,说罢一下次把系在秦王腰间的钱袋子给扯走说,你已经开始领俸禄了,你就做点好事,给了大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