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西晋小厨师 > 第166章 匈奴左部

第166章 匈奴左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左棻生得丑陋,甚至因此从来没有得到过司马炎的宠幸,但她毕竟是受到册封的贵嫔,卫平在她面前不敢托大,连忙拱手道:“娘娘但请吩咐,微臣自当尽力。”

    左棻笑了笑,说道:“兄长,请出来吧。”

    话音刚落,屏风后面便转出一个人来,拱手道:“下官左思见过将军!”

    左思才华出众,却因此而招人嫉恨,久不得仕,直到去年才在左棻的相求下捞了个秘书郎的官职。他虽然已经年过而立,卫平还只是个少年。但左思不过是个六品官,而卫平已经是四品武将了。并且,左思没有爵位,卫平却是乡侯。所以,即使他的妹妹是司马炎的贵嫔,在卫平面前,他还是表现得恭恭敬敬。

    常言道,人不可貌相,但这世上偏偏多的是以貌取人。当初石崇在卫记酒楼宴请宾客,卫平从旁监视,看到许多生面孔,却只记住了左思和潘岳,盖因这二人一丑一美,这也算是一种另类的以貌取人。很多时候,只是一名小厨师出身的卫平也难以免俗。

    不过,卫平好歹还对这个年代的人和事还掌握了一点可怜的历史知识,知道左氏兄妹都是大有才华的人,因而没有轻视,反而认认真真地还了一礼,道:“不知左大人唤卫某前来,有何见教?”

    到了这时候卫平当然清楚,找他的人不是左棻,而是左思。

    左思慌忙说道:“下官听闻将军近日将要出游,不知可否带在下同往?”

    卫平这次出游是假,伺机行刺石崇是真,而左思正是石崇的朋友,卫平又怎么肯带他一起同行,不由皱起了眉头,沉吟道:“这个……”

    左棻看卫平有所为难,不由笑道:“将军无须多虑,家兄只是想去建邺看看,并不会耽搁将军的行程。奈何家兄体弱多病,本宫不放心,所以想请将军照顾一二。”

    自己一个小小少年,却要受人之托去照顾一个而立之年的青壮汉子,卫平不觉暗自好笑。但是看左氏兄妹的身体,确实都像弱不禁风的样子,不由又沉吟起来,说道:“娘娘、左大人,卫某此番远行,欲由北而西再而向南。左大人想去的是建邺,与卫某并不同路,似乎有点南辕北辙。”

    他这次出游是为了刺杀石崇,替父报仇,真实目的就连裴慧都没有透露,随从也只带了贾水、吴三、独孤兰和另外两名身手不错的军士,又怎么肯带着石崇的好友左思同行?不过,看到左氏兄妹眼中的失望之情,卫平又笑道:“卫某与吴郡太守胡冲胡大人素来交厚,可以替左大人修书一封,托胡大人照顾一二,还请娘娘放心。”

    左棻大喜道:“如此,本宫多谢将军了。”

    左思却又说道:“下官在建邺或许会呆上一年半载亦未可知,若是将军回转洛阳之时,可往建邺一晤。”

    卫平笑道:“若是到时候左大人尚未返京,卫平自当从命。”

    其实他根本没把左思的话放在心上。石崇是皇帝派往交趾的使节,如果他行刺成功,将会是轰动天下的大事件,他为了不拖累家人,肯定要潜踪匿迹,找出各种理由证明自己当时并不在场。一旦没有合适的行刺机会,他又将一直尾随其后。所以无论成与不成,卫平都不可能跑到建邺去跟左思会晤。当然,左思既然提出了这个请求,就是看在左棻的面子上,他也要敷衍两句,而不能当面回绝。

    左棻已经吩咐道:“取纸笔来。”

    她是有名的才女,平日里常应司马炎之召写些诗赋,宫里纸笔自是常备,须臾而就。

    卫平也不推辞,当即拱了拱手,笔走龙蛇,很快便写好了一封书信。他的才华自然不如左氏兄妹,所用词藻也不见华丽。但左氏兄妹都是守礼之人,自然不好偷看他的书信,只是瞄一瞄那手字,便觉赏心悦目。

    左棻不由赞道:“久闻将军文武全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听说将军写过一首咏鹅诗,不知可否令本宫一见?”

    “游戏之作,难登大雅之堂,倒叫娘娘笑话了。”卫平嘴上虽然这么说,但还是把那首咏鹅写到了纸上。

    因为这回不是书信,左氏兄妹轮番欣赏了一遍,连声叫好。不只是诗意新颖,那手书法也是令人叫绝。当然,左棻更看重文采,忍不住又问道:“不知将军最近可有佳作?”

    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卫平好歹也来到这个世上三年了,再加上他从前读过的那些唐诗宋词,只要不事先命题,几首歪诗还是能够凑出来的。但他现在面对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以才学闻名于世的左氏兄妹,所以卫平很明智地放弃了班门弄斧的打算,笑道:“卫某沉疴军务,倒是有心无力。”

    至于那首春晓,已经被卫平歪解成了闺房之乐,自然不宜在左棻面前提起,否则只怕要被当作轻薄之徒。

    左棻当即连呼可惜。她虽然从来没有得到过司马炎的宠幸,但毕竟有贵嫔的名份,不可能长时间留下卫平在这里探讨诗文,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卫平飘然离去。事实上,司马炎对宫里的嫔妃还算宽松,在有些朝代,普通嫔妃根本无权召见外臣。当然了,外臣出入宫廷都有记载,旁边也有宫女太监随行侍候,倒也不及于乱。只是左棻看了卫平的字,又细细品了那首咏鹅,意犹未尽罢了。

    左思却喜滋滋地把那封书信收好,笑道:“愚兄明日便启程前往建邺!”

    左棻终究有些担心,叹息道:“兄长欲写三都赋,其实不必远行。东吴旧臣在京中者甚多,找他们问一问便是。”

    左思却摇头道:“你有所不知。陆机传出话来,言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待其成,当以覆酒甕!愚兄怎可受此辱,当亲往建邺一观!”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在这里有个粗鄙的人也想写三都赋,等他写好了,我就用他来封酒缸。言下之意,陆机根本瞧不起左思。

    原来,陆机家世显赫,其祖父就是东吴丞相陆逊,其父亲是东吴大司马陆抗,与弟弟陆云并称“二陆”。其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吴亡后投降大晋来到洛阳,一时未有官职,闲来无事,也想作一篇三都赋,与左思可谓不谋而合。但自古文人相轻,陆机自恃才高,瞧不起出身贫寒的左思,又碰巧选了同一个题材,因而放出这段话来,摆明了要和左思比一比的意思。左思面貌虽然丑陋,但心气甚高,自然不甘示弱,一定要写出流传千古的三都赋来。

    所谓三都,指的就是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建邺。之所以他们都争着要写这篇三都赋,其实是受了东汉时期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的影响。班张二人的文章气魄宏大、文辞华丽,写出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因而广为流传。文人重名,左思、陆机二人都想通过一篇三都赋来引起世人的注意。

    左棻明白哥哥的用意,也知道哥哥郁郁不得志的苦衷,终于不再相劝。

    …

    卫平当然不知道左思要去建邺的目的,但他却担心节外生枝,也于次日清晨匆匆离开洛阳。

    按照卫平原先的计划,他是要尾随石崇的出使队伍一路南下的。虽然石崇比他早走了两天,但庞大的队伍、繁琐的礼节,都注定了石崇肯定走不快,而且目标明显,所以卫平并不担心追不上他。但是经左思这么一出,卫平倒不好径直南下,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得到北边转上一圈。也不知道怎么的,卫平就想到了刘渊。

    刘渊现在暂代匈奴左部帅,但是迟迟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而自从洛阳一别之后,刘渊倒也没有忘记他这个兄弟,还曾于新年前派人送来了一些礼物。在和来人的交谈中,卫平得知刘渊在匈奴左部的地位并不稳固。毕竟刘豹并非只有他一个儿子,谁都有资格继任左部帅一职。

    匈奴虽然已经迁入中原多年,却还保持着部落聚居的习俗。刘渊的那些兄弟都各拥部众,以匈奴全民皆兵的性质,也就是各拥重兵。如果这些人都不肯跟刘渊一条心的话,刘渊还真的很难真正执掌匈奴左部。但卫平却清楚,历史上刘渊最终乘乱起兵,并最终建立汉国,肯定是统一了匈奴五部的力量。

    以刘渊目前还没有真正掌控匈奴左部的情况,最终却能一统匈奴五部。卫平反正要在北方绕一个圈子,他索性想先跑到匈奴左部看看刘渊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这也算是知己知彼吧。

    当初曹操内迁匈奴各部落,分设五部,其左部被安置太原郡兹氏县。不过,司马氏建立大晋之后,已经将兹氏改成了隰城。从洛阳前往隰城需要经过河东、平阳二郡,河东是卫平的家乡,那里还有卫平的封地。但卫平是个想到就做的人,直接拿出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带着人越过了家乡,直接进入了平阳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