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五章从大明挖人!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样一来,既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次蛮乱导致的隐患,朝廷也赢得了不滥杀无辜,宽宏大量的美名。
这样一举两得好办法,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三司各官吏,自是十分乐意看到。
然而广西各官吏乐意了,可这时候琼州府不干了,琼州府治下的百姓本就凶悍,治安更是不好,尤其是当地黎族与汉民的冲突,时有发生,你说你广西这时候送这么多隐患过来,这不是火上浇油,乱上加乱嘛!
不行!
绝对不行!
因此,提前得到消息琼州府的本地官员,思来想去,直接就将其推给了了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去头痛了,反正琼州属于广东管辖。如果真出了什么大乱子,倒霉的还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而广东承宣布政司一见如此情况,本就对广西承宣布政司看不顺眼,现在又送麻烦到吾之境内,他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尤其是三司的那三位从二品大员,他们立即联合起来与当地官员一起上书朝廷,这下,广西承宣布政司麻烦大了!
相比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来,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可就要逊色许多,而且朝堂上人脉也不足,因而这一通运算下来,朝廷再次下旨,严厉训斥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如此这般,三位大佬只能再行商议,另想他法。
也正是在他们三人为之发愁之际,蓝英的文书到了东阳港。
原来蓝英报告的情况,让李江眼前一亮,从大明移民,这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嘛。
如今的广西,汉人虽有不少,但是僮侗苗等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对于这些人,不得不说,他们是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祖先就是三苗之一,二三苗又是华夏三祖之一蚩尤后人。
如此可见,这些主要聚居在广西的僮侗等族,都与汉人一样,同为华夏人。
而且自从先秦以来,汉与僮就有了广泛交流与融合,比如秦末南越国,就是赵坨建立的。
还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冼夫人,她本就是僮族人的祖先,还有明中期的抗倭狼兵,更有近现代的广西子弟兵。
可以说,对于华夏而言,僮族与华夏之间早已不可分割了。
而且他们汉化得与真正汉族人相差无几了,除了少许习俗与服饰,他们大多数都能将汉语,也认同汉人的祖先观,也信仰道佛。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蛮人乱民,其实都是一些普通僮民,其中还有不少流民,他们人数足有十几万。
也正是因为人数太多缘故,在叛乱平定之后,对于这些人的处置,不管是当地官员还是朝廷,都处理的格外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再次引发叛乱。
而事实是,这些人他们根本不是真心想要叛乱,他们与大多数百姓一样,都希望安居乐业,他们之所以会参与叛乱,除了那些僮族大寨的寨主古惑威胁外,还因为当地一些官员败类征税太严重,欺压他们太过,他们才不得不反叛。
因此,对于这些人,李江觉得若是可以直接与大明朝廷联系,将其移民到汉华王国来,相信不管是大明朝廷还是广西当地官吏,都会乐意的。
当然,猜测归猜测,李江可不会冒冒失失的去真的上书,这样反而会引起大明的不满与怀疑,他觉得最好是在大明朝廷内部官员或者是广西当地官吏提出来。
而且这其中还需要旧港宣慰司配合,更需要有一位朝廷重臣牵头。
思来想去,李江自然想到了陈诚,陈诚虽然早已致仕,但毕竟人脉尤在,如今,李江只需让陈古写信给他,朝廷那就不成问题了。
而广西当地,他觉得可以交给蓝英负责运作,让他找一个不高不低的官吏,最好是有海商背景的,这样一来,由他给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三位大佬提建议就顺理成章了。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给旧港宣慰司宣慰使写一封亲笔信,让她帮忙撮合此事。
李江相信,一旦她上书大明朝廷,这分量肯定是极重的,毕竟旧港宣慰司处于西洋,熟知西洋情况。
而且李江也不担心那位宣慰使不答应,因为他已经为旧港宣慰司准备了一份大礼。
这大礼便是汉华王国从上次与满者伯夷国签订协定之后,获得的两处海港。
没错,就是新村与杜板。
这两个港口,他准备移交给旧港进行管理,这样一来,旧港获得了利益,李江也得到了实惠。
毕竟这两个港口对于汉华王国如同鸡肋,就算上次签订协定,法理上承认那是属于汉华王国的,李江也没有急着去重点开发,因为汉华王国在西洋那片海域有蛟龙港一个据点就够了。
何况,这两个据点靠近苏希达几个哥哥占据地盘范围,难保他们不对这两个港口垂涎,还是趁机甩掉这个包袱给旧港为好。
当然,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是非常小的,一则是上次满者伯夷国内战,汉华王国再一次证明了其实力,二则,苏希达几位哥哥目前最大敌人还是那位曾经被俘的女王,毕竟满者伯夷国已经一分为三了。
…………
大明宣德三年六月初。
北方京师倒还不是很热。
可是此时坐在龙椅上的宣宗皇帝却十分头疼。
今日上朝,有好几位大臣建议重新考虑处置广西蛮人一事,甚至还有一大臣硕,可以将巴蜀之地那些叛乱的蛮人与广西之地那些蛮人一起送到西洋去。
而宣宗皇帝此前更是接到过广西的奏折,言说广西布政使司也有此意,不过他们建议直接送到东洋汉华王国那海外偏远之地,让大明的附属国头疼去。
其实对于这种建议,宣宗皇帝是比较认同的,他目前最担心的还是北方蒙元残余势力,对于国内这些小型叛乱,他真的不愿意花大心思来处理。
可是他之所以不立即下旨,却是另有原因,准确的说,他是看到朝廷重臣里面,三位杨阁老还未发话。
这样一来,既从根本上解决了这次蛮乱导致的隐患,朝廷也赢得了不滥杀无辜,宽宏大量的美名。
这样一举两得好办法,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三司各官吏,自是十分乐意看到。
然而广西各官吏乐意了,可这时候琼州府不干了,琼州府治下的百姓本就凶悍,治安更是不好,尤其是当地黎族与汉民的冲突,时有发生,你说你广西这时候送这么多隐患过来,这不是火上浇油,乱上加乱嘛!
不行!
绝对不行!
因此,提前得到消息琼州府的本地官员,思来想去,直接就将其推给了了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去头痛了,反正琼州属于广东管辖。如果真出了什么大乱子,倒霉的还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而广东承宣布政司一见如此情况,本就对广西承宣布政司看不顺眼,现在又送麻烦到吾之境内,他等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尤其是三司的那三位从二品大员,他们立即联合起来与当地官员一起上书朝廷,这下,广西承宣布政司麻烦大了!
相比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来,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可就要逊色许多,而且朝堂上人脉也不足,因而这一通运算下来,朝廷再次下旨,严厉训斥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如此这般,三位大佬只能再行商议,另想他法。
也正是在他们三人为之发愁之际,蓝英的文书到了东阳港。
原来蓝英报告的情况,让李江眼前一亮,从大明移民,这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嘛。
如今的广西,汉人虽有不少,但是僮侗苗等少数民族也有不少,对于这些人,不得不说,他们是华夏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祖先就是三苗之一,二三苗又是华夏三祖之一蚩尤后人。
如此可见,这些主要聚居在广西的僮侗等族,都与汉人一样,同为华夏人。
而且自从先秦以来,汉与僮就有了广泛交流与融合,比如秦末南越国,就是赵坨建立的。
还有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冼夫人,她本就是僮族人的祖先,还有明中期的抗倭狼兵,更有近现代的广西子弟兵。
可以说,对于华夏而言,僮族与华夏之间早已不可分割了。
而且他们汉化得与真正汉族人相差无几了,除了少许习俗与服饰,他们大多数都能将汉语,也认同汉人的祖先观,也信仰道佛。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所谓的蛮人乱民,其实都是一些普通僮民,其中还有不少流民,他们人数足有十几万。
也正是因为人数太多缘故,在叛乱平定之后,对于这些人的处置,不管是当地官员还是朝廷,都处理的格外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再次引发叛乱。
而事实是,这些人他们根本不是真心想要叛乱,他们与大多数百姓一样,都希望安居乐业,他们之所以会参与叛乱,除了那些僮族大寨的寨主古惑威胁外,还因为当地一些官员败类征税太严重,欺压他们太过,他们才不得不反叛。
因此,对于这些人,李江觉得若是可以直接与大明朝廷联系,将其移民到汉华王国来,相信不管是大明朝廷还是广西当地官吏,都会乐意的。
当然,猜测归猜测,李江可不会冒冒失失的去真的上书,这样反而会引起大明的不满与怀疑,他觉得最好是在大明朝廷内部官员或者是广西当地官吏提出来。
而且这其中还需要旧港宣慰司配合,更需要有一位朝廷重臣牵头。
思来想去,李江自然想到了陈诚,陈诚虽然早已致仕,但毕竟人脉尤在,如今,李江只需让陈古写信给他,朝廷那就不成问题了。
而广西当地,他觉得可以交给蓝英负责运作,让他找一个不高不低的官吏,最好是有海商背景的,这样一来,由他给广西承宣布政使司三位大佬提建议就顺理成章了。
除此之外,他还需要给旧港宣慰司宣慰使写一封亲笔信,让她帮忙撮合此事。
李江相信,一旦她上书大明朝廷,这分量肯定是极重的,毕竟旧港宣慰司处于西洋,熟知西洋情况。
而且李江也不担心那位宣慰使不答应,因为他已经为旧港宣慰司准备了一份大礼。
这大礼便是汉华王国从上次与满者伯夷国签订协定之后,获得的两处海港。
没错,就是新村与杜板。
这两个港口,他准备移交给旧港进行管理,这样一来,旧港获得了利益,李江也得到了实惠。
毕竟这两个港口对于汉华王国如同鸡肋,就算上次签订协定,法理上承认那是属于汉华王国的,李江也没有急着去重点开发,因为汉华王国在西洋那片海域有蛟龙港一个据点就够了。
何况,这两个据点靠近苏希达几个哥哥占据地盘范围,难保他们不对这两个港口垂涎,还是趁机甩掉这个包袱给旧港为好。
当然,其实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是非常小的,一则是上次满者伯夷国内战,汉华王国再一次证明了其实力,二则,苏希达几位哥哥目前最大敌人还是那位曾经被俘的女王,毕竟满者伯夷国已经一分为三了。
…………
大明宣德三年六月初。
北方京师倒还不是很热。
可是此时坐在龙椅上的宣宗皇帝却十分头疼。
今日上朝,有好几位大臣建议重新考虑处置广西蛮人一事,甚至还有一大臣硕,可以将巴蜀之地那些叛乱的蛮人与广西之地那些蛮人一起送到西洋去。
而宣宗皇帝此前更是接到过广西的奏折,言说广西布政使司也有此意,不过他们建议直接送到东洋汉华王国那海外偏远之地,让大明的附属国头疼去。
其实对于这种建议,宣宗皇帝是比较认同的,他目前最担心的还是北方蒙元残余势力,对于国内这些小型叛乱,他真的不愿意花大心思来处理。
可是他之所以不立即下旨,却是另有原因,准确的说,他是看到朝廷重臣里面,三位杨阁老还未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