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抢救大明朝 > 第263章 处置张青,江上水战

第263章 处置张青,江上水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时,赵信继续布置道:“我会推举浙江巡抚陈子龙为江南总督,从今往后,各地粮饷皆归陈子龙主导的江南总督府统管,如果清虏过江,在我回到江南之前,各军归陈子龙节制。”

    把权力从赵信主导的江南总督府分割出来,一部分交到以陈子龙为代表的士子手里,这是典型的打一闷棍,再给一颗甜枣。

    文官有了权力,其实也不把皇帝当回事,陈子龙还算不错,借用张青的搭建起来的台子,担负起为大军筹集粮饷的重任。

    诸将退去,赵信回到府衙后院,不一会功夫,章洪引张青入内。

    “拜见镇国大将军!”张青跪拜,他脸上挂着笑意,像是在为自己的成果得意。

    张青被解职了,但在他看来,赵信的处置比他想象的要柔和。

    “张青!”赵信心中很痛苦,他看张青就像看自己的弟弟。

    “你很聪明,但你对张名振太残忍了!”如赵信当年在浙东对黄斌卿也放过他一条生路,只要张名振活下来,他能有办法救他一条性命,哪怕从此以后隐姓埋名。

    但是,从此之后,张名振必然当张青为死敌。

    让一个人死,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但这不是赵信的办事方式,这无关对错,只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赵信从未说过张青这件事办得不好,他只是说,张名振不该被逼自刎在皇城前。

    那让赵信想起卢象升,当然,这两者不同,张名振是因为有私+心才会上当。

    赵信洞察人心,怎能猜不到张青的心思,他不怀疑张青对自己的忠心。

    张青跪在那里,一个字也不说,看不出他有多少颓唐。

    赵信从衣袖中掏出一本稀薄的书册,递到张青的眼前:“你在定海城不准见外客,这本书每天抄写三遍。”

    “遵命!”张青伸双手接过来。

    赵信如此待他,说明还把他放在心上,他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走吧!”张青手里卷着佛经,他才不会相信这些东西,赵信既然下令了,他坚持执行就是。

    朝廷的圣旨下得很快,既然已经封赵信为镇国大将军,那再遂赵信的意,将江南总督封给陈子龙也没什么。

    内阁几位大学生,除了马士英,都与东林党有些联系,很乐意见到陈子龙被委以重任。

    江南总督执掌钱塘江北,长江以南的几处最富庶的府县,陈子龙把驻地从杭州府改为松江府,他在努力摆脱张青的阴影。

    赵信回南京六天后离开,带着亲兵骑马从陆路经芜湖返回安庆,往返又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两湖和江西的战事正在进入白热化。

    九江府,一列骑兵出现在东城方向的山坡上,明军斥候气焰嚣张,对城头指指点点。

    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斗后,明军先锋杀到了九江城下,赵信不在这里,张猛的也不是才上战场的菜鸟。

    如果论通盘考虑战略,张猛比不上赵信,但具体到一场战斗,赵信不如张猛。

    明军攻下安庆府后,战略路线已经清晰,下一个目标是江西重镇九江,姚启圣奉命在安庆建立大本营,存储粮草,同时招揽江北各地的义军。

    金声桓的兵马几乎全被郑芝龙牵制在南线,九江城内没有多少守军,但金声桓坚持不同意把九江城交给满清驻守两湖的贝勒勒克德浑,因为九江关系到他的退路,也是从南进入两湖的门户。

    为了阻止明军攻打,勒克德浑从两湖调集三万兵马到达九江城下,张猛以林元义和方国安两支兵马齐头并进,自己领中军和降兵在后。

    陆地上还算安静,但九江对面的江面上却是炮声隆隆,刘裕率水军从宁绍一路到达九江,终于遇见了第一场水战。

    金声桓的水军与才成立的满清两湖水军,合二为一,足有四五百条战船,但这些船与刘裕的战船相比,如小孩见大人。

    刘裕最大的坐舰有五丈宽,十二丈长,东西两舷各有四门小铁炮,这不是最大的海船,他担心过大的海船在长江的狭窄处行动不便,特意挑选了这一艘行驶灵便的战船。

    刘裕看到迎面冲过来密密麻麻的清军战船,在船头挥舞手臂:“树立旗帜,摆列阵型!”

    水手一扯长绳,一面方正三吃的战旗飞上船头,其中绣了一个人首蛇身的怪异图像,那是刘裕当海盗时的标志,没想到竟然用在两军对战中。

    二八艘战船并列行走,靠岸边最近的战船离河岸只有一箭的距离,满清的战船像是一窝马蜂般扑上来,船头的清军高举利刃,胡乱喊叫各种污言秽语。

    “看样子,他们该准备跳白条了!”刘裕很不屑,长江中的水寇,总是玩一些海盗淘汰的战法,妄想在两船交接时跳上敌人的战船白刃战,这被成为“跳白条”。

    海盗在海中常与与东洋人和西洋人打交道,慢慢学会了西洋战法,“跳白条”时己方损失太大,已经极少再使用

    二十八艘战船逆流而上,行驶速度缓慢,瞭望手拿着刘裕赐给他的千里镜测算迎面船只的距离。

    天气晴朗,一目百里,江面水雾稀少,这是适合水战的天气。

    九江城头,十几个武将扶着青石垛口,看江中的战斗。

    明军战船慢慢侧过船舷,炮手把铁弹放入铁炮,再装入火药。

    “五里!”主舰上的瞭望兵呼喊距离。

    刘裕下令道:“开炮!”

    随着‘轰隆’‘轰隆’的声音响起,主舰率先开炮,像是江中突然点燃了一座火药库,诸舰同时开火。

    铁弹在清澈的江水上方飞过,有些落在水面激起一团巨大的浪花,有些砸在远处的小船上,只要碰上了,那些清军战船立刻变成一堆废木。

    炮声不停,明军炮手根据瞭望兵的呼叫调整炮击距离,清军战船顺江而下,速度极快,几里路的距离转瞬即过。

    眼看战船已经脱离炮击范围了,小船上的水寇掏出起抓钩,准备登船。

    等到了一里路开外,几十个明军抬着长鸟铳出现在船舷边,那铳管足有手臂粗,六七尺长,发射的铅弹如拇指盖那么大,这种长鸟铳射程可达三百步,是杭州的兵器作坊专门派人从广东学习制作,才生产出来就立刻配备到战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