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三章 子谓颜渊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snetgage="javasript" type="text/javasnetgye3-25js">
第三章
皇帝坐回了自己位置上去,让徐轩给讲讲前一天课讲了些什么,徐轩似乎是很不屑给季衡讲,但是又有皇帝要求,他就不得不说,“还讲《论语》,昨天讲了述而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则。让我们今日里讨论。”
季衡是恭恭敬敬站着听,以示对徐轩尊重,听他讲完之后,才发现这一则实是很考验人一则,他对着徐轩道了谢之后,就坐下了,将这一整则都想了一想,思索起来。
这思索自然是想着宋太傅来时候,如果问到他,他应该如何回答,才是既稳妥,又能表现自己和季大人立场。
书房里又陷入了安静沉默,每个人都自己看自己书。
季衡思索了一阵后,又握起笔开始练字,练字是一个很磨练心性法子,而且他年岁还小,书房里练字,是很虚心做法,并不显得激进。
季衡边练字,也会注意几眼另外几个人,小皇帝坐得规规矩矩,看书,不时又握着笔书边批注样子;平国公嫡孙徐轩,也是看书,不过看似乎不是《论语》,而是另外书;赵致礼则撑着脑袋,坐得有点吊儿郎当,也看书,一会儿又拿出纸来写字,因为没有人给磨墨,看到皇帝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太监,他就朝他唤了一声,“柳升儿,过来给磨墨。”
小太监柳升儿,看着也才十一二岁样子,样子倒是清秀可爱,一双眼睛也很伶俐,他应了赵致礼之后,却又看向小皇帝,小皇帝说,“表哥叫你去磨墨,你这奴才,磨蹭什么。”
柳升儿赶紧告罪,就要去给赵致礼磨墨,这时候,徐轩却站起了身来,瞪着赵致礼说,“赵致礼,宋太傅说,磨墨考是耐性,磨墨如磨心,正是要自己磨才行,你叫柳升儿帮忙,是什么意思。”
赵致礼挑了眉,同样瞪回徐轩去,“宋太傅现又没,你这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皇上都没说什么,你倒是意见很多。”
徐轩一声冷笑,“我就是意见多,你待怎样。”
季衡看赵致礼也站起了身,两人简直要打起来,他没想到这么一小方书房,居然就能这样剑拔弩张,他也不好做出一副看好戏样子,有些惴惴地站起身来,看向小皇帝,小皇帝瞥了他一眼,说道,“书房之中,你们不要吵了。”
说着,又朝柳升儿发脾气,“赶紧去替表哥磨了墨,又替徐轩磨了,你这奴才,怎么没有一点眼色。”
柳升喏喏地告罪,赶紧去给赵致礼磨墨。
徐轩和赵致礼都狠狠瞪了对方,这才坐下身去。
而且徐轩说道,“我自己磨,柳升儿,不需要你。”
柳升儿很是不好做人,赶紧赔笑,而徐轩倒是真自己磨起来,用墨条砚台里慢慢地画着圈,深得“磨墨如病夫,慢磨轻研”精髓。
衡哥儿写了半个时辰字,又磨了一阵墨,宋太傅总算是来了。
宋太傅,宋伯斋,读书人里是非常出名人物,算是北方文人里精神领袖了。
他进来,几个学生都赶紧起身行礼,衡哥儿因是第一次来这里,算是拜师,所以行礼十分郑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赵致礼和徐轩则只是行了跪礼,小皇帝因是帝王之尊,只是站着行了拱手礼。
宋太傅脸上并无表情,一脸严肃,目光行三跪九叩大礼季衡身上多停留了一阵,然后才说,“你就是季衡,起来吧。”
季衡这才起了身。
他还不足九岁,身量不高,粉粉白白一张小脸,眼睛却又黑又深,抬起头来看向宋太傅时候,宋太傅都心里有一丝惊讶,心想难怪小皇帝见了他一面就说要这个孩子来做伴读,确是长得好看,特别是那一双眼睛,不是凡人所有。
宋太傅打量季衡时候,季衡也有看他。
说起来,宋太傅还算是季衡偶像,皆因季衡开始看书起,就看这位太傅宋伯斋书,心中自然是向往仰慕。
他知道宋太傅年岁并不大,但是这样看着,才知道,确是年轻,面白,深深一双眼睛,留着几缕胡须,看着也就四十来岁样子,不是七老八十老人。
宋太傅让大家都坐好之后,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位置上去,柳升儿行过礼之后已经毫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去。
宋太傅说,“昨日留下课业,你们都准备好了吧。”
大家都应了一声,表示准备好了。
包括皇帝内,那三人都将写好几页字放书案边让宋太傅去看,宋太傅也起了身,先去看了皇帝字,点了点头,绕过季衡,又去看赵致礼字时,对坐得规规矩矩季衡说,“季衡,你去替我磨墨。”
季衡心想宋太傅果真是很看重磨墨这个功夫,便起身应了,走到西面书案边去,挽了挽袖子,将砚台里用来养砚水倒进了旁边笔洗里,才又用砚滴倒了水进砚台,开始磨墨,砚台是一方古琴形端砚,典雅古拙,不是凡品。
季衡不是没有见过好砚台,不过作为爱砚到从小就自己磨墨人,每一方好砚,他都愿意仔细打量。
宋太傅看了赵致礼写字,眉头轻皱了一下,显然是不太满意,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又走到徐轩跟前去了,检查了他课业。
都检查完了之后,他才说道,“赵致礼,徐轩,你们明日来,多写五十个字。还有,赵致礼,你墨,还是自己磨。磨墨就是磨心,你墨磨不好,心哪里静得下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判断赵致礼墨不是他自己磨。
其实季衡心里,他认为赵致礼比徐轩还要加有耐性得多,没想到宋太傅却觉得赵致礼是不如徐轩,宋太傅说让赵致礼和徐轩都要多写字,加上徐轩,恐怕只是觉得教训赵致礼一人,容易导致两人不平衡。
季衡没有多想,看宋太傅又坐回位置上来,就赶紧专注地磨墨,完全是他平常磨墨时候多,这时候才没有手酸,动作也没有迟滞。
宋太傅看了他磨墨动作几眼,想必是满意,眼里神色有一丝温和,然后说道,“昨日说了让大家去看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则,想来你们也都看过了,那么,从徐轩开始,你来讲讲你理解吧。”
季衡没想到宋太傅把课上成了讨论会,不过这样确是能够激起大家兴致,至少比他府里夫子只是将课本教给他读了然后讲讲含义这些有意思得多。
徐轩从位置上站起身,对着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太傅,弟子理解是这样。”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圣人对弟子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孔圣人对颜渊一向是给予很高赞扬,他这是很看好颜渊进退有度,安分随时,洒脱达观处事之法,而且说只有他和颜渊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这样说,旁边子路就不服气了,子路很有将才,也很自傲,就问,‘老师,要是您统帅三军,您会和谁一起共事呢。’他是想提醒孔圣人,他也很有用,至少孔圣人要统领三军,是会选择他而不选择颜渊吧,但是孔圣人却没有如他意,回答,‘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人,我才会和他一起共事。’”
徐轩将这一则做了解释,他说得生动动听,像是讲故事,听得季衡也侧目多看了他两眼,赵致礼宋太傅时候,再没有做出吊儿郎当姿势,而是坐得很规矩,凝神思索,小皇帝也看着徐轩,徐轩继续道,“太傅,弟子读这一则,着重思考了后面部分。‘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遇事时候,不能不思考后果,而是要先思而后行,将一切考虑妥当而且觉得一定能成事之后才去做,不然就是莽夫,不可取也。”
他说完,宋太傅点了点头,道,“不错。”
没有做过多评论,又让赵致礼来说他理解。
季衡徐轩说完了之后,偷偷看了小皇帝一眼,小皇帝一脸肃穆,像是认真听样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什么。
季衡磨了一阵子墨,有些手酸了,停了一下动作,才又慢慢磨起来。
赵致礼起了身,即使宋太傅跟前,他也有他傲气,不紧不慢地给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对这一则释义,弟子同徐世弟理解相差无几,只是,弟子觉得,徐世弟未免太小看子路了。孔圣人前面赞扬子渊,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只有他和自己能做到,也就是贬低子路及其他弟子,对他们失望不满。子路和冉有辅佐把持鲁国朝政大夫季氏,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圣人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要求‘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他是不支持季氏伐颛臾。而子路和冉有却作辅佐季氏要去伐颛臾,他因此而看不上他们这一点。这用之则行,不用则藏,有指他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仁政但是不能被用意思,所以他只能藏之,于是这夸赞子渊话,其实就是发自己牢骚,而且不满子路他们。子路长于将才,对夫子这话,也是不满,但是他并没有不尊师,只是间接说,‘子行三军,则谁与?’要是打仗,他是愿意辅佐夫子身边。但是孔圣人却不愿意满足子路想望,只是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以此来提醒子路,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当时适逢乱世,礼乐崩坏,世风不古,要实行孔圣人仁政显然不可能,依靠武力而统一天下,才是唯一一途,孔圣人仁政不能施行而看不上子路和冉有,那样说子路,未免太迁怒。”
赵致礼这一番理解,引用不少,看来是有好好做了功课,听得季衡磨墨动作都停了下来,觉得很有意思。
连宋太傅都抬眼盯着他多看了好几眼。
从看宋太傅写书,季衡倒不认为他是个酸腐之人,即使赵致礼这一番话有辱先贤之嫌,宋太傅大约并不会对他动怒。
不过,也许也只是大约而已。
宋太傅本来坐着,此时也站起身来了,赵致礼丝毫不追悔自己言论,站得笔直。
宋太傅走到他面前去,居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点点头,“不错,坐下吧。”
季衡看了宋太傅两眼,心想,他只会说“不错”这两字吗。
宋太傅站书房中间,又看向小皇帝,道,“皇上,您来说说您理解吧。”
小皇帝笑了一笑,却说,“朕看季衡有意说说他理解,太傅,朕想先听听他怎么想。”
宋太傅愣了一下,没有拂小皇帝意思,他转过身看向季衡,大约认为季衡看着还是太小了,即使已经学完了论语,也不一定有什么深入见解,但是皇帝要让他先讲,他就只好道,“季衡,你说说看吧。”
<snetgage="javasript" type="text/javasnetgye3-25js">
第三章
皇帝坐回了自己位置上去,让徐轩给讲讲前一天课讲了些什么,徐轩似乎是很不屑给季衡讲,但是又有皇帝要求,他就不得不说,“还讲《论语》,昨天讲了述而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一则。让我们今日里讨论。”
季衡是恭恭敬敬站着听,以示对徐轩尊重,听他讲完之后,才发现这一则实是很考验人一则,他对着徐轩道了谢之后,就坐下了,将这一整则都想了一想,思索起来。
这思索自然是想着宋太傅来时候,如果问到他,他应该如何回答,才是既稳妥,又能表现自己和季大人立场。
书房里又陷入了安静沉默,每个人都自己看自己书。
季衡思索了一阵后,又握起笔开始练字,练字是一个很磨练心性法子,而且他年岁还小,书房里练字,是很虚心做法,并不显得激进。
季衡边练字,也会注意几眼另外几个人,小皇帝坐得规规矩矩,看书,不时又握着笔书边批注样子;平国公嫡孙徐轩,也是看书,不过看似乎不是《论语》,而是另外书;赵致礼则撑着脑袋,坐得有点吊儿郎当,也看书,一会儿又拿出纸来写字,因为没有人给磨墨,看到皇帝旁边还站着一个小太监,他就朝他唤了一声,“柳升儿,过来给磨墨。”
小太监柳升儿,看着也才十一二岁样子,样子倒是清秀可爱,一双眼睛也很伶俐,他应了赵致礼之后,却又看向小皇帝,小皇帝说,“表哥叫你去磨墨,你这奴才,磨蹭什么。”
柳升儿赶紧告罪,就要去给赵致礼磨墨,这时候,徐轩却站起了身来,瞪着赵致礼说,“赵致礼,宋太傅说,磨墨考是耐性,磨墨如磨心,正是要自己磨才行,你叫柳升儿帮忙,是什么意思。”
赵致礼挑了眉,同样瞪回徐轩去,“宋太傅现又没,你这越俎代庖是什么意思。皇上都没说什么,你倒是意见很多。”
徐轩一声冷笑,“我就是意见多,你待怎样。”
季衡看赵致礼也站起了身,两人简直要打起来,他没想到这么一小方书房,居然就能这样剑拔弩张,他也不好做出一副看好戏样子,有些惴惴地站起身来,看向小皇帝,小皇帝瞥了他一眼,说道,“书房之中,你们不要吵了。”
说着,又朝柳升儿发脾气,“赶紧去替表哥磨了墨,又替徐轩磨了,你这奴才,怎么没有一点眼色。”
柳升喏喏地告罪,赶紧去给赵致礼磨墨。
徐轩和赵致礼都狠狠瞪了对方,这才坐下身去。
而且徐轩说道,“我自己磨,柳升儿,不需要你。”
柳升儿很是不好做人,赶紧赔笑,而徐轩倒是真自己磨起来,用墨条砚台里慢慢地画着圈,深得“磨墨如病夫,慢磨轻研”精髓。
衡哥儿写了半个时辰字,又磨了一阵墨,宋太傅总算是来了。
宋太傅,宋伯斋,读书人里是非常出名人物,算是北方文人里精神领袖了。
他进来,几个学生都赶紧起身行礼,衡哥儿因是第一次来这里,算是拜师,所以行礼十分郑重,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赵致礼和徐轩则只是行了跪礼,小皇帝因是帝王之尊,只是站着行了拱手礼。
宋太傅脸上并无表情,一脸严肃,目光行三跪九叩大礼季衡身上多停留了一阵,然后才说,“你就是季衡,起来吧。”
季衡这才起了身。
他还不足九岁,身量不高,粉粉白白一张小脸,眼睛却又黑又深,抬起头来看向宋太傅时候,宋太傅都心里有一丝惊讶,心想难怪小皇帝见了他一面就说要这个孩子来做伴读,确是长得好看,特别是那一双眼睛,不是凡人所有。
宋太傅打量季衡时候,季衡也有看他。
说起来,宋太傅还算是季衡偶像,皆因季衡开始看书起,就看这位太傅宋伯斋书,心中自然是向往仰慕。
他知道宋太傅年岁并不大,但是这样看着,才知道,确是年轻,面白,深深一双眼睛,留着几缕胡须,看着也就四十来岁样子,不是七老八十老人。
宋太傅让大家都坐好之后,然后自己也坐到了位置上去,柳升儿行过礼之后已经毫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去。
宋太傅说,“昨日留下课业,你们都准备好了吧。”
大家都应了一声,表示准备好了。
包括皇帝内,那三人都将写好几页字放书案边让宋太傅去看,宋太傅也起了身,先去看了皇帝字,点了点头,绕过季衡,又去看赵致礼字时,对坐得规规矩矩季衡说,“季衡,你去替我磨墨。”
季衡心想宋太傅果真是很看重磨墨这个功夫,便起身应了,走到西面书案边去,挽了挽袖子,将砚台里用来养砚水倒进了旁边笔洗里,才又用砚滴倒了水进砚台,开始磨墨,砚台是一方古琴形端砚,典雅古拙,不是凡品。
季衡不是没有见过好砚台,不过作为爱砚到从小就自己磨墨人,每一方好砚,他都愿意仔细打量。
宋太傅看了赵致礼写字,眉头轻皱了一下,显然是不太满意,但是他什么也没说,又走到徐轩跟前去了,检查了他课业。
都检查完了之后,他才说道,“赵致礼,徐轩,你们明日来,多写五十个字。还有,赵致礼,你墨,还是自己磨。磨墨就是磨心,你墨磨不好,心哪里静得下来。”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判断赵致礼墨不是他自己磨。
其实季衡心里,他认为赵致礼比徐轩还要加有耐性得多,没想到宋太傅却觉得赵致礼是不如徐轩,宋太傅说让赵致礼和徐轩都要多写字,加上徐轩,恐怕只是觉得教训赵致礼一人,容易导致两人不平衡。
季衡没有多想,看宋太傅又坐回位置上来,就赶紧专注地磨墨,完全是他平常磨墨时候多,这时候才没有手酸,动作也没有迟滞。
宋太傅看了他磨墨动作几眼,想必是满意,眼里神色有一丝温和,然后说道,“昨日说了让大家去看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则,想来你们也都看过了,那么,从徐轩开始,你来讲讲你理解吧。”
季衡没想到宋太傅把课上成了讨论会,不过这样确是能够激起大家兴致,至少比他府里夫子只是将课本教给他读了然后讲讲含义这些有意思得多。
徐轩从位置上站起身,对着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太傅,弟子理解是这样。”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圣人对弟子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做,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孔圣人对颜渊一向是给予很高赞扬,他这是很看好颜渊进退有度,安分随时,洒脱达观处事之法,而且说只有他和颜渊能够做到这一点。他这样说,旁边子路就不服气了,子路很有将才,也很自傲,就问,‘老师,要是您统帅三军,您会和谁一起共事呢。’他是想提醒孔圣人,他也很有用,至少孔圣人要统领三军,是会选择他而不选择颜渊吧,但是孔圣人却没有如他意,回答,‘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后悔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必须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人,我才会和他一起共事。’”
徐轩将这一则做了解释,他说得生动动听,像是讲故事,听得季衡也侧目多看了他两眼,赵致礼宋太傅时候,再没有做出吊儿郎当姿势,而是坐得很规矩,凝神思索,小皇帝也看着徐轩,徐轩继续道,“太傅,弟子读这一则,着重思考了后面部分。‘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遇事时候,不能不思考后果,而是要先思而后行,将一切考虑妥当而且觉得一定能成事之后才去做,不然就是莽夫,不可取也。”
他说完,宋太傅点了点头,道,“不错。”
没有做过多评论,又让赵致礼来说他理解。
季衡徐轩说完了之后,偷偷看了小皇帝一眼,小皇帝一脸肃穆,像是认真听样子,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想什么。
季衡磨了一阵子墨,有些手酸了,停了一下动作,才又慢慢磨起来。
赵致礼起了身,即使宋太傅跟前,他也有他傲气,不紧不慢地给宋太傅行了一礼,才说道,“对这一则释义,弟子同徐世弟理解相差无几,只是,弟子觉得,徐世弟未免太小看子路了。孔圣人前面赞扬子渊,说用之则行,不用则藏,只有他和自己能做到,也就是贬低子路及其他弟子,对他们失望不满。子路和冉有辅佐把持鲁国朝政大夫季氏,论语季氏将伐颛臾里,孔圣人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要求‘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他是不支持季氏伐颛臾。而子路和冉有却作辅佐季氏要去伐颛臾,他因此而看不上他们这一点。这用之则行,不用则藏,有指他修文德以来之主张仁政但是不能被用意思,所以他只能藏之,于是这夸赞子渊话,其实就是发自己牢骚,而且不满子路他们。子路长于将才,对夫子这话,也是不满,但是他并没有不尊师,只是间接说,‘子行三军,则谁与?’要是打仗,他是愿意辅佐夫子身边。但是孔圣人却不愿意满足子路想望,只是说,‘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以此来提醒子路,要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当时适逢乱世,礼乐崩坏,世风不古,要实行孔圣人仁政显然不可能,依靠武力而统一天下,才是唯一一途,孔圣人仁政不能施行而看不上子路和冉有,那样说子路,未免太迁怒。”
赵致礼这一番理解,引用不少,看来是有好好做了功课,听得季衡磨墨动作都停了下来,觉得很有意思。
连宋太傅都抬眼盯着他多看了好几眼。
从看宋太傅写书,季衡倒不认为他是个酸腐之人,即使赵致礼这一番话有辱先贤之嫌,宋太傅大约并不会对他动怒。
不过,也许也只是大约而已。
宋太傅本来坐着,此时也站起身来了,赵致礼丝毫不追悔自己言论,站得笔直。
宋太傅走到他面前去,居然没有说他什么,只是点点头,“不错,坐下吧。”
季衡看了宋太傅两眼,心想,他只会说“不错”这两字吗。
宋太傅站书房中间,又看向小皇帝,道,“皇上,您来说说您理解吧。”
小皇帝笑了一笑,却说,“朕看季衡有意说说他理解,太傅,朕想先听听他怎么想。”
宋太傅愣了一下,没有拂小皇帝意思,他转过身看向季衡,大约认为季衡看着还是太小了,即使已经学完了论语,也不一定有什么深入见解,但是皇帝要让他先讲,他就只好道,“季衡,你说说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