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狂飙突进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是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43.蒋介石的救命恩人陈赓为何弃蒋而去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当时有“黄埔三杰”之说,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陈赓在黄埔毕业后一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因为陈赓在东征作战中战绩卓著,担任连长的时候就攻无不克。当时蒋介石把陈赓这个连调为总司令部的警卫连,陈赓担任连长。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有一次第三师和广东军阀林虎的队伍相遇,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蒋介石命连长陈赓去传令:不许撤退。几个月前蒋介石与廖仲恺曾共同签署连坐法令,规定“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排同退,只杀排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但第三师在敌人压迫下已处于全线动摇之中,连想杀的人都找不着。
兵败如山倒之时,蒋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就跑,一直跑至河边上船摆渡过了河,方才脱险。
蒋后来感慨道:“幸仗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话虽这么说,却也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
但陈赓从内心看不起蒋,为什么看不起蒋呢?
1949年退到台湾的一位国民党军人——一位退役后的老将领——曾经给陈赓的家里来了一封信,他说,我的老班长当年就看不起蒋,就嫌蒋介石在作战指挥间隙打开收音机听上海的股市,认为蒋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当年的陈赓是一门心思革命,进入黄埔军校。进入军校就是革命,就是解放,就是救亡。但当他看见蒋校长在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听上海的股市时,就知道蒋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他要跟的人,所以最后弃蒋而去。
陈赓离蒋而去时编了一个什么理由?就像我们惯常的理由一样,老母病重,需要照顾。蒋微微一笑,批准了陈赓离开。实际上蒋也知道陈赓要离开了,要走了,但是蒋没拦陈赓,知道拦也拦不住,陈赓就这样走了。
据陈赓后来回忆,以蒋介石那么聪明的脑瓜子,我编这个理由,他是不相信的,是骗不住他的。
1931年陈赓在鄂豫皖苏区作战,身负重伤,鄂豫皖苏区没有办法治好他的伤,只好把他秘密转移到上海,在一个跟我们党有关系的医院里治疗。
可是非常不巧,也非常倒霉,正好赶上了顾顺章叛变,顾顺章把陈赓给指认了,陈赓在上海被捕。
蒋介石一听说把陈赓抓了,大喜过望,下令给陈赓好好治伤,另外把他劝过来,不要跟着共产党干了,陈赓丝毫不为所动。
一天,蒋身边的人兴奋地跟陈赓说,校长要来看你。陈赓坚持不见。来人说,委员长已经走到门口了,你不见也得见。蒋介石进来后,陈赓在病房里抓起一张报纸挡住脸。蒋介石见陈赓有意挡住脸不想见他,便走到陈赓的右面,陈赓把报纸移到右边,蒋介石又走到陈赓的左边,陈赓又转过来把报纸移到左边。
蒋明白了,陈赓不想见他。蒋只有离开,跟身边人说了一句,好好给他治伤。
陈赓最终能从上海脱逃,今天,我们比较公正地审视那段历史,可以看见,是蒋介石放了陈赓一马。如果蒋介石不放陈赓,陈赓是无法脱逃的。蒋介石杀共产党人无数,连与蒋长期共事,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本不是共产党人,只是什么“第三党”,且还有陈诚在一边说情也不能幸免,坚决杀掉。如此腾腾杀气,对被捕的共产党人来说,他的电报就是斩立决,唯独放了陈赓,为什么?
当然,一个原因是陈赓当年救过他的命,蒋还是念这个旧情的;第二就是陈赓不仅在共产党军队中影响很大,他在黄埔一期,包括二期、三期的学员中,也具有重大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是不得不顾忌的,如果他把陈赓杀了,他在整个黄埔系中的威望都要受影响。
我们从这些历史来看,比较起徐海东与毛泽东的素未谋面,坚决服从,陈赓和蒋介石则相互熟悉,陈对蒋有救命之恩,蒋对陈又是如此欣赏,如此想提拔,如此想重用,可是陈赓因心中之共产主义信仰仍弃蒋而去。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的就为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这批人,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便可用一生去奋斗。
44.陈昌浩如何从一名留苏学生成长为一代将领
陈昌浩这个人的经历也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他是留苏的,曾经与王明关系很近。当时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陈昌浩是其中之一,他是苏联中山大学王明这一派的,回国以后就进入了鄂豫皖苏区。
陈昌浩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个知识分子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他融入根据地特别快,能和根据地的很多农民出身的将领迅速打成一片,身上没有一点儿知识分子的架子。
而且陈昌浩还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能迅速进入军事指挥。像博古、张闻天、王稼祥,基本上终生没有太多涉及军事指挥,而陈昌浩不但能进入军事指挥,而且无师自通地迅速在军事指挥方面变成一个红四方面军的杰出指挥员。
陈昌浩在军事指挥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悟性,所以他在红四方面军担任总政委这一角色。这个政委的角色跟今天不太一样,政委比总指挥还具有最后决定权。他迅速进入指挥者角色以后,在四方面军反“围剿”的作战中指挥了很多次战斗,而且打得都不错。所以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在四方面军工农出身的将领中具有了相当的威望。
1934年,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前,缴获了国民党一架高级教练飞机,这是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这个“列宁号”也参加了战斗,这个战斗很有意思,也是工农红军进行的第一次空战。
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也会有飞机。当时红军缴获了飞机,而且把国民党的飞行员也俘虏了。这个国民党飞行员叫龙文光。龙文光是四川人,经过红四方面军的教育,他表示愿意为红军服务,开飞机轰炸敌人的阵地。
其实当时大家都没有把握,飞机让龙文光开走,他开上天了谁能指挥他?他开跑了不回来了怎么办?必须得有人上飞机监视他。谁去监视?
27岁的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亲自出马,飞行员在前舱,陈昌浩拿把手枪在后舱监视。
飞机飞到了红安上空,通过表情看,飞行员还是很可靠的,坐在后舱的陈昌浩就往下扔传单,又从座舱里一枚一枚地朝敌人阵地上扔手榴弹。
这就是陈昌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果敢与勇猛——一线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上飞机,监视飞行员开飞机,再自已往下扔手榴弹,今天来看,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陈昌浩后面又犯有错误,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忠勇的将士,这个人一心一意为了中国革命,毫无怨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进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是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43.蒋介石的救命恩人陈赓为何弃蒋而去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当时有“黄埔三杰”之说,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蒋先云、陈赓和贺衷寒。陈赓在黄埔毕业后一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因为陈赓在东征作战中战绩卓著,担任连长的时候就攻无不克。当时蒋介石把陈赓这个连调为总司令部的警卫连,陈赓担任连长。
1925年10月第二次东征期间,有一次第三师和广东军阀林虎的队伍相遇,在华阳附近被围,情况危急。蒋介石命连长陈赓去传令:不许撤退。几个月前蒋介石与廖仲恺曾共同签署连坐法令,规定“如一班同退,只杀班长。一排同退,只杀排长。一连同退,只杀连长。一营同退,只杀营长。一团同退,只杀团长。一师同退,只杀师长”。但第三师在敌人压迫下已处于全线动摇之中,连想杀的人都找不着。
兵败如山倒之时,蒋还站在那里大声叫喊,陈赓见状上去背起蒋就跑,一直跑至河边上船摆渡过了河,方才脱险。
蒋后来感慨道:“幸仗总理在天之灵,出奇制胜,转危为安。”话虽这么说,却也知道是陈赓实实在在救了他一命。
但陈赓从内心看不起蒋,为什么看不起蒋呢?
1949年退到台湾的一位国民党军人——一位退役后的老将领——曾经给陈赓的家里来了一封信,他说,我的老班长当年就看不起蒋,就嫌蒋介石在作战指挥间隙打开收音机听上海的股市,认为蒋不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
“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当年的陈赓是一门心思革命,进入黄埔军校。进入军校就是革命,就是解放,就是救亡。但当他看见蒋校长在一边指挥作战,一边听上海的股市时,就知道蒋不是真正的革命者,不是他要跟的人,所以最后弃蒋而去。
陈赓离蒋而去时编了一个什么理由?就像我们惯常的理由一样,老母病重,需要照顾。蒋微微一笑,批准了陈赓离开。实际上蒋也知道陈赓要离开了,要走了,但是蒋没拦陈赓,知道拦也拦不住,陈赓就这样走了。
据陈赓后来回忆,以蒋介石那么聪明的脑瓜子,我编这个理由,他是不相信的,是骗不住他的。
1931年陈赓在鄂豫皖苏区作战,身负重伤,鄂豫皖苏区没有办法治好他的伤,只好把他秘密转移到上海,在一个跟我们党有关系的医院里治疗。
可是非常不巧,也非常倒霉,正好赶上了顾顺章叛变,顾顺章把陈赓给指认了,陈赓在上海被捕。
蒋介石一听说把陈赓抓了,大喜过望,下令给陈赓好好治伤,另外把他劝过来,不要跟着共产党干了,陈赓丝毫不为所动。
一天,蒋身边的人兴奋地跟陈赓说,校长要来看你。陈赓坚持不见。来人说,委员长已经走到门口了,你不见也得见。蒋介石进来后,陈赓在病房里抓起一张报纸挡住脸。蒋介石见陈赓有意挡住脸不想见他,便走到陈赓的右面,陈赓把报纸移到右边,蒋介石又走到陈赓的左边,陈赓又转过来把报纸移到左边。
蒋明白了,陈赓不想见他。蒋只有离开,跟身边人说了一句,好好给他治伤。
陈赓最终能从上海脱逃,今天,我们比较公正地审视那段历史,可以看见,是蒋介石放了陈赓一马。如果蒋介石不放陈赓,陈赓是无法脱逃的。蒋介石杀共产党人无数,连与蒋长期共事,先后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的邓演达,本不是共产党人,只是什么“第三党”,且还有陈诚在一边说情也不能幸免,坚决杀掉。如此腾腾杀气,对被捕的共产党人来说,他的电报就是斩立决,唯独放了陈赓,为什么?
当然,一个原因是陈赓当年救过他的命,蒋还是念这个旧情的;第二就是陈赓不仅在共产党军队中影响很大,他在黄埔一期,包括二期、三期的学员中,也具有重大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是不得不顾忌的,如果他把陈赓杀了,他在整个黄埔系中的威望都要受影响。
我们从这些历史来看,比较起徐海东与毛泽东的素未谋面,坚决服从,陈赓和蒋介石则相互熟悉,陈对蒋有救命之恩,蒋对陈又是如此欣赏,如此想提拔,如此想重用,可是陈赓因心中之共产主义信仰仍弃蒋而去。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哪一个政治团体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拥有这么多的就为胸中主义和心中理想抛头颅、洒热血、舍生忘死的有志之士。这批人,他们不为官、不为钱、不怕苦、不怕死,只为主义、只为信仰便可用一生去奋斗。
44.陈昌浩如何从一名留苏学生成长为一代将领
陈昌浩这个人的经历也是在革命战争年代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他是留苏的,曾经与王明关系很近。当时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陈昌浩是其中之一,他是苏联中山大学王明这一派的,回国以后就进入了鄂豫皖苏区。
陈昌浩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但是这个知识分子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他融入根据地特别快,能和根据地的很多农民出身的将领迅速打成一片,身上没有一点儿知识分子的架子。
而且陈昌浩还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能迅速进入军事指挥。像博古、张闻天、王稼祥,基本上终生没有太多涉及军事指挥,而陈昌浩不但能进入军事指挥,而且无师自通地迅速在军事指挥方面变成一个红四方面军的杰出指挥员。
陈昌浩在军事指挥中表现出了很大的悟性,所以他在红四方面军担任总政委这一角色。这个政委的角色跟今天不太一样,政委比总指挥还具有最后决定权。他迅速进入指挥者角色以后,在四方面军反“围剿”的作战中指挥了很多次战斗,而且打得都不错。所以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人在四方面军工农出身的将领中具有了相当的威望。
1934年,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前,缴获了国民党一架高级教练飞机,这是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这个“列宁号”也参加了战斗,这个战斗很有意思,也是工农红军进行的第一次空战。
红四方面军攻打红安,敌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也会有飞机。当时红军缴获了飞机,而且把国民党的飞行员也俘虏了。这个国民党飞行员叫龙文光。龙文光是四川人,经过红四方面军的教育,他表示愿意为红军服务,开飞机轰炸敌人的阵地。
其实当时大家都没有把握,飞机让龙文光开走,他开上天了谁能指挥他?他开跑了不回来了怎么办?必须得有人上飞机监视他。谁去监视?
27岁的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亲自出马,飞行员在前舱,陈昌浩拿把手枪在后舱监视。
飞机飞到了红安上空,通过表情看,飞行员还是很可靠的,坐在后舱的陈昌浩就往下扔传单,又从座舱里一枚一枚地朝敌人阵地上扔手榴弹。
这就是陈昌浩,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果敢与勇猛——一线指挥员身先士卒,亲自上飞机,监视飞行员开飞机,再自已往下扔手榴弹,今天来看,都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陈昌浩后面又犯有错误,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忠勇的将士,这个人一心一意为了中国革命,毫无怨言。这是中国共产党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