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力到竞争力——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提要: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的功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社会的思想关系和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说明生产力不是要素,不属层次范畴,不是社会某部分要素的功能,而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政治经济学是物质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
关键词:生产力 社会有机体 精神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个别生产力 功能
质能转化 社会有机体
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的内容;作为它们的一定组成方式的社会形态,才是社会的形式。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把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社会是有机体,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的功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社会的思想关系和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生产力不是要素,不属层次范畴,不是社会某部分要素的功能,而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所以社会有机体就是经济有机体。
自从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中提出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的观点(见《斯大林全集》第一卷第301页)以来,我国不少哲学教科书一直沿用了这个观点。如:“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由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而言是形式”(艾思奇),“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形式,它同时又是上层建筑的内容”(韩树英、肖前、李秀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这是没有疑问的。上层建筑,有些人认为完全属于社会意识,另一些人主张不完全属于社会意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正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有着无可否认的本质不同。形成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固然是生产方式内部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则完全或不完全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根据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关系之间是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推出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诚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样,都是对称关系,但并不是凡对称关系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等范畴之间都是对称关系,但都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当然,人类社会是一有机整体,无疑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正好像我们不能根据人是一有机整体,就说人的骨骼是内容、血肉是形式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社会是一有机整体,就说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如果我们承认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不愿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成是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中两个不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就不应否认: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的内容;作为它们的一定组成方式的社会形态,才是社会的形式。因此,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把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作了简单化的处理。这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中,造成理论和实践相互关系的颠倒,即理论上承认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服务生产力,实践上是生产力服务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
搞清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是理解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前提。
顶天立地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劳动者的生产力,只是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微缩。
劳动者,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还是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也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无论是生产的主体还是社会的主体,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者的物质因素,即劳动者的**构成;劳动者的精神因素,即劳动者的意识,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显意识中又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意识的过程和意识的结果。劳动者的物质因素是精神因素的基础,精神因素是物质因素的主导。没有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无从产生和发挥作用;没有精神因素,人的**构成同动物的身体活动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是人之人为的必要条件。
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就是指他的**的能力——体力和他的精神的能力——智力。这两种能力在任何劳动者身上都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劳动者身上有不同的比重。体力劳动者所具备的体力及其现实的发挥程度,要高于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所具备的智力及其现实发挥程度,要高于体力劳动者。但二者的区别只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比重将逐步降低,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劳动者中的体力因素将逐步降低,智力因素将逐步上升,而且二者将加速度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正由于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所以劳动者不是社会的一个层次,而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只是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劳动能力——生产力——体力和智力的展开;劳动者的生产力,只是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微缩。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同时既对劳动者的体力、又对劳动者的智力即劳动者的整体生产能力起直接的作用。因此,如果说,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也就等于说,劳动者是社会的首要因素;如果说,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是体力和智力,那么这种体力和智力不是劳动者先天固有的,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具体体现。
软硬兼施 劳动手段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工具的生产能力及其现实发挥,是整个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具体表现。劳动工具只有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现实地发挥生产力。
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中介,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
人的劳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劳动是使用工具的活动;同样,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理性,即人的精神因素。人在劳动中使用工具,既是人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原因,又是人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劳动工具,从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始,就凝结着人的精神的因素,或者是人的精神因素的物化。因此,物质因素和物化的精神因素,是劳动工具之所以是劳动工具的必要条件。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劳动工具同劳动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使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又使劳动工具中物化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两者互为因果,使各自成加速度发展,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既然劳动工具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对称与统一,那么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就都必然要直接间接地对劳动工具的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起着作用。劳动工具的生产能力及其现实发挥,是整个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具体表现。劳动工具只有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现实地发挥生产力。生产力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劳动方法即劳动者操作、使用劳动工具的方式、方法、技巧。如果说,劳动工具是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发生关系的中介系统中的“硬件”,那么劳动方法则是这个中介系统的“软件”。如果说,“硬件”尚且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那么“软件”则纯粹是精神因素,或劳动者的精神因素在作用于劳动工具时的直接表现。这种精神因素是在劳动者同劳动工具的相互作用中形式和发展的,通过劳动者的精神系统而同整个社会的精神系统处于有机联系之中,劳动方法成为生产力归根到底也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之一。
软硬兼吃 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既然是人化自然,就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外化;这样物质的人化自然必然有人的精神的因素。潜在的劳动对象也有精神的因素。
劳动对象,分为潜在的和现实的,现实的又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
潜在的劳动对象之所以有精神的因素,是因为:
人们虽然不能现实的把握潜在的劳动对象,却可以通过想象观念地加以把握潜在的劳动对象,并通过自己的世界观确定潜在的劳动对象的存在;
潜在的劳动对象同现实的劳动对象的区分只能在观念中进行,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
潜在的劳动对象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对象的程度、速度,取决于劳动者和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
因此,潜在的劳动对象从本体上看,是纯粹的物质;然而一旦成了劳动对象(即使是潜在的),也就成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使其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现实的物质的人化自然和现实的精神的人化自然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既然是人化自然,就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外化;这样物质的人化自然必然有人的精神的因素,精神的人化自然也只能以物质因素作基础。它们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有机统一,都同整个社会系统处于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之中;他们的生产力都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既然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那么它们之间的现实结合,也就是它们之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结合,构成了社会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中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思想的力量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
哲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在历史上,哲学革命不仅可以直接地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而且可以间接地成为整个社会革命的先导,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给劳动者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预见,从而给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给劳动者提供正确的思想方法和一般工作方法,并转化成具体的正确的劳动方法;给劳动者提供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因此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
意识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意识科学包括各种心理学、认识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等。如果说,智力是人的意识系统的整体功能,意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对人的智力的形成和发挥起着必要作用,那么作为对人的意识的反思的意识科学,则对于人们提高运用意识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意识科学对于生产力起着直接的作用。
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社会科学可以引导和深化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正确认识,从而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方向,使自己的实践方向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性,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发挥成为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的动力,而不是社会的阻力。因此社会科学可以直接形成社会生产力。
自然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是广义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社会和人具有普遍的制约性。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可以使劳动者正确把握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者自身及相互关系的性质、发展方向,从而使三者现实地结合起来进行创造和生产活动。因而自然科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教育分无形的教育——与论宣传和有形的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社会的外在的精神因素转变成劳动者的内在的精神因素,从而形成劳动者的智力,因而教育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社会的思想文化制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开放的思想文化制度,使人们可以选择、鉴别真理和谬误,吸收前者,剔除后者,从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发展生产力;封闭的思想文化制度使人们盲从,把谬误当真理,从而封闭了自己的思想,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思想文化制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生产力的本质是创造力,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必须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
没有政治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思想自由;没有思想自由和制度保证,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生产;如有生产,也只能是模仿、盲目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一步步爬行,甚至只能充当别人的附庸、市场,靠出卖体力和资源来生存。
民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得以提高和发挥,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制度压制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降低,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哲学、意识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思想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思想关系,除了各自都能对生产力起直接作用以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政府调控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国内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包括生产力实体论,生产力系统论,生产力功能论)和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共同缺点,是否认社会意识和人的创造对生产力的根本作用,仅从物质生产领域,即仅从经济领域来理解生产力。同时,政治经济学无论是把经济学定位为研究资源配置,还是定位为研究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只把经济学看成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狭隘本性,使之陷入“市场悖境”:市场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而在现实上却又往往离不开政府干予,使市场和政府干予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统一的解释。
改革开放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对称的,生产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是对称的。在转轨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经济主体的作用,强力推动与主导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任何国家政府都未起到的经济主体的作用,证明了政府自觉的作用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的创业潮上下呼应,形成对称的两极。这说明以再生为基础、以价值为核心、以合作为引导、以劳动力产权为前提的市场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不仅不矛盾,而且正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致我们说,社会主义就是最完善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对称。**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政府是市场的内在环节,健全的法制是市场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一元化体制内实现多元化监督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是猫鼠同流。要使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建立并使之健康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必须与多元化的政治相对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引导作用;作为执政党,**还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领导作用。
就目前来看,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暂时不同步,并不马上等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对称;造成的消极后果,只是暂时的,要靠今后的对称发展来弥补和解决。因此,先经济民主后政治民主的改革开放路线图,必须靠清算原罪来补偿,靠原罪积累起来的财产必须全部没收。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说明社会的思想关系是立体的市场结构中与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称的组成部分。但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而不是价格机制;社会的思想关系是立体的市场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并不等于社会的思想领域都应该产业化,更不等于社会的思想领域都应该向钱看。市场化不等于产业化,产业化不等于金钱化。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但剥夺了人的起点平等,而且形成把市场经济理解成一切向钱看经济的不良社会风气,并为权力寻租提供理论基础与社会心理基础。教育产业化,是假学历假文凭泛滥的根源之一;假学历假文凭是形成干部人事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机制的催化剂,并为干部人事制度的制度**披上合法的外衣。假学历假文凭将摧毁整个社会的机会公平机制,极大地损害人的主体性,严重地挫伤人的积极性,是国民创新体系和国民素质体系的癌症——教育产业化政策同国民创新体系和国民素质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医疗产业化不断冲击医德底线,进而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实践证明:教育产业化和医疗产业化是一种政策**;教育和医疗要不要、怎样产业化必须纳入国民创新体系、国民素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来定位。根据科学发展观,国民创新体系、国民素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本来就是健全的市场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础研究和教育、医疗只能纳入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范畴而不能纳入狭义的产业化范畴。
物质的力量 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在现实上,物质关系中有精神的因素,精神关系中有物质的因素。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生产力也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的功能。
如果说,社会的思想关系是人们在思想活动中的相互关系,那么社会的物质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只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抽象,因而它们之间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在现实上,物质关系中有精神的因素,精神关系中有物质的因素。这就决定了两种关系及其对生产力的作用也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物质的社会关系,就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也即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不仅仅对生产力起反作用,而是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对物质的生产力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而且对精神生产力也是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通常所谓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几个环节,与其说是生产关系的环节,还不如说是生产的几个环节;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几个环节,而且是精神生产的几个环节,其间不但有人与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且有人与人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不但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不但体现了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而且体现了通常所谓的“生产力”。
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内涵,实际上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生产力既是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也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物质的或思想的社会关系孤立地发生的,而是通过和社会系统中的其他方面的关系、要素相互作用**同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只是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抽象;这种抽象只在思维的王国中才能独立存在。在现实中,物质的社会关系既不能独立地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也不能独立地对生产力起反作用。物质的社会关系只是整个社会系统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中的一个因素。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生产力也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的功能。
抽象地讲,物质的社会关系,只能指物质生产中创造性生产同重复性生产的关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创造性生产(属于精神生产力)来主导。创造性生产属于精神生产力,物质的社会关系只能从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此生产力只能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至于(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包括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又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
大河小河 社会生产力和个别生产力
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正确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形成,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使个别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宏观社会系统的功能的社会生产力,同作为微观的社会系统——各个个别企业的功能的个别生产力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系统,不是部分和要素的简单的机械的相加;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除了要提高个别生产力以外,还要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关系,使个别生产力之间形成最佳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生产力。而协调,就决不是生产领域所能胜任,必须通过国家、制度等上层建筑来进行。因此,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正确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形成,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使个别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只有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同时处理好它内部的要素、结构、层次,小系统和大系统的关系,才能发挥综合的最佳功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因为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生产力的进步程度也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志和根本标志;反过来,也只有社会系统中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标准。
从纵向来看,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处理好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且可以处理好社会生产力的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破坏社会系统的平衡,例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破坏式的利用,可以使个别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可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暂时发展,但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久发展。要使社会生产力得以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系统的平衡关系,包括生态平衡、和平的国际环境、安定团结、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人才成长的环境、学习工作的环境。
从横向来看,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并列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环扣一环的层层递进、逐步演化关系,而且是整体产生部分的关系,即:生产产生流通,流通是生产的组成部分;流通产生分配,分配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分配产生消费,消费是分配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宏观来看,整个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生产系统。生产力是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无论是流通,还是分配,甚至消费,都属于生产领域,都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了贡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依次演化过程,是个别生产向社会生产转化的过程,也是个别生产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消费也能产生生产力,不是说消费越多甚至浪费越大,对生产力贡献越大,而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必要环节,因而也是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否定或夸大消费在生产力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果没有社会系统的协调有序,个别生产力的发展将有损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社会系统的协调有序,个别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个别生产单位,也只有把它们看成系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才有个别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说明,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社会生产的任何一个领域,生产力都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在物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知识产业在社会生产系统中占主导,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定位将更为明确。
力与力之间 生产力与生产力标准
只有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做到社会系统中各要素层次的对称发展、有序发展,使之发挥出最佳功能;否则,改革只能偏离方向,结果适得其反。
在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有根本和非根本、决定和被决定的层次关系之分、重要和非重要之别,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如果人为地限制某些因素,抬高某些因素,都会破坏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或强制地在低程度上实现平衡,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这已为我国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证明。
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对改革成败关系极大。改革实质上是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只有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做到社会系统中各要素层次的对称发展、有序发展,使之发挥出最佳功能;否则,改革只能偏离方向,结果适得其反。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说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是自己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产力水平的标准,在于社会的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标准在于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程度。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程度,标准在于自己系统功能的发挥程度——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原理,要求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和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必须不断改革和协调,使之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不和谐向和谐转化,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人邦的“上层建筑决定论”、“灵魂深处闹革命”、“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上去”论,三中全会以来的“生产力中心论”、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的反批判”,共同的缺点,是把生产力看成仅仅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组成的要素或它们的功能,并最终归结到生产工具或功能,因此各自走上了两个极端,都从两个侧面毫无例外地破坏了社会有机体的平衡。只有从各方面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构造和谐社会。
通过空间展示的社会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不同阶段,由社会系统的性质所决定,而社会系统的性质,由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整体共同决定,而不是由某一方面单独决定。因此,同样是商品经济,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商品经济处于人身依附关系的四面包围之下,因此本质上属于农业性商品经济;而西方的商品经济则大部分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独立发展,因此性质上属于纯商品经济。前者由于整体上受制于人身依附关系,所以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动而随生随灭,难以发展到工业社会;后者则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所以一般比较容易持续地发展到工业社会。当然,除了政治关系外,宗教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都对能否进入工业社会起较大的作用。可见,决定社会的性质是农业还是工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是商品经济一个要素,而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在这里,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它的标志不等于生产力本身,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生产力的标志(根据系统的协同律、相关律),其中生产工具可以直观地、典型地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但也仅仅是标志而己,而不是生产力本身,更不是决定生产力的根本因素。决定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这两大要素中,人是根本的要素。
以邻为福 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在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有的是物质因素,有的是精神因素;但作为整体竞争力,都无例外地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竞争力是相对生产力,也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因而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在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有的是物质因素,有的是精神因素;但作为整体竞争力,都无例外地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企业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曾被人看成是核心竞争力:理念、企业家、人才、团队、制度、技术、产品。以这些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混淆了要素和功能,竞争力是功能而不是要素;另一方面,以偏概全,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功能。虽然在特定的时候和环境下,特定的要素起特别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但每一个要素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作用,任何一种要素都不能惟一地起作用,也不能稳定地、长久地起关键的作用。
竞争力是相对生产力,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社会竞争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证明社会是一有机整体,生产力大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单位本身的生产能力,而是取决于社会的整体结构。
企业的“系统质”与系统功能,通过水桶原理和木桶原理的互补来形成。水桶原理打破平衡,木桶原理追求平衡。前者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后者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整合、改造。水桶原理与木桶原理相辅相成。水桶原理与木桶原理说明:企业“系统质”与系统功能,是企业中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对称。
企业经营,就是把所有成功经营的必要条件按照逻辑结构和时空条件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时空系统,使经营成为一个主体化和有序化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只有系统经营才有成功的经营;只要系统经营就有成功的经营,系统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决定系统功能的大小。经济学仅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本末倒置。对称经济学就是通过提高经济系统的对称性、有序性,使之实现资源再生、企业低成本发展的经济学。
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有本原与派生关系的历史机械唯物主义,破坏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对称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否定了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破坏了社会有机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有机体关系,是一种线性的历史观。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说明,生产力是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的统一、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现实生产力和创造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是社会阻力和社会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生产力只能同整个社会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而不能单独同生产关系发生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层次,只同其他层次和要素发生关系,而构成相互作用规律。如果可以在头脑中把生产关系抽象出来同生产力发生作用,那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要素和功能的关系,而不是所谓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都不但要靠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来调节,而且要靠政治制度和社会心理(舆论环境)及科学技术水平来调节。政治制度调节是核心,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根本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各要素和相互关系都必须通过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才能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说明,必须用对称历史观代替线性的历史观。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经济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人身依附关系、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对称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对称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有先后之分。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对称经济学是对称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对称经济是和谐社会的深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深层经济模式。
提要: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的功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社会的思想关系和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说明生产力不是要素,不属层次范畴,不是社会某部分要素的功能,而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政治经济学是物质经济学,对称经济学是整体经济学。
关键词:生产力 社会有机体 精神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 个别生产力 功能
质能转化 社会有机体
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的内容;作为它们的一定组成方式的社会形态,才是社会的形式。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把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作了简单化的处理。
社会是有机体,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的功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开。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社会的思想关系和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生产力不是要素,不属层次范畴,不是社会某部分要素的功能,而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功能。所以社会有机体就是经济有机体。
自从斯大林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这篇文章中提出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的观点(见《斯大林全集》第一卷第301页)以来,我国不少哲学教科书一直沿用了这个观点。如:“在社会经济形态中,由社会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而言是形式”(艾思奇),“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形式,它同时又是上层建筑的内容”(韩树英、肖前、李秀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基础,属于社会存在,这是没有疑问的。上层建筑,有些人认为完全属于社会意识,另一些人主张不完全属于社会意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正确,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有着无可否认的本质不同。形成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固然是生产方式内部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则完全或不完全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根据生产力的要素同生产关系之间是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推出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也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诚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一样,都是对称关系,但并不是凡对称关系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等范畴之间都是对称关系,但都不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当然,人类社会是一有机整体,无疑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正好像我们不能根据人是一有机整体,就说人的骨骼是内容、血肉是形式一样,我们也不能根据社会是一有机整体,就说经济基础是内容、上层建筑是形式。如果我们承认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不愿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看成是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中两个不同组成部分间的关系,那么就不应否认: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是社会的内容;作为它们的一定组成方式的社会形态,才是社会的形式。因此,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说成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把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作了简单化的处理。这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实践中,造成理论和实践相互关系的颠倒,即理论上承认上层建筑服务经济基础、生产关系服务生产力,实践上是生产力服务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
搞清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是理解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前提。
顶天立地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劳动者的生产力,只是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微缩。
劳动者,无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还是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也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无论是生产的主体还是社会的主体,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者的物质因素,即劳动者的**构成;劳动者的精神因素,即劳动者的意识,包括潜意识和显意识;显意识中又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包括意识的过程和意识的结果。劳动者的物质因素是精神因素的基础,精神因素是物质因素的主导。没有物质因素,精神因素无从产生和发挥作用;没有精神因素,人的**构成同动物的身体活动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是人之人为的必要条件。
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就是指他的**的能力——体力和他的精神的能力——智力。这两种能力在任何劳动者身上都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只是由于分工的不同而在不同的劳动者身上有不同的比重。体力劳动者所具备的体力及其现实的发挥程度,要高于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所具备的智力及其现实发挥程度,要高于体力劳动者。但二者的区别只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力劳动者的比重将逐步降低,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将逐步上升,劳动者中的体力因素将逐步降低,智力因素将逐步上升,而且二者将加速度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正由于劳动者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所以劳动者不是社会的一个层次,而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只是劳动者的本质力量——劳动能力——生产力——体力和智力的展开;劳动者的生产力,只是社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微缩。社会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都同时既对劳动者的体力、又对劳动者的智力即劳动者的整体生产能力起直接的作用。因此,如果说,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也就等于说,劳动者是社会的首要因素;如果说,劳动者的生产能力是体力和智力,那么这种体力和智力不是劳动者先天固有的,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具体体现。
软硬兼施 劳动手段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劳动工具的生产能力及其现实发挥,是整个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具体表现。劳动工具只有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现实地发挥生产力。
劳动手段是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发生作用的中介,包括劳动工具和劳动方法。
人的劳动同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劳动是使用工具的活动;同样,人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理性,即人的精神因素。人在劳动中使用工具,既是人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原因,又是人的理性及抽象思维能力的结果。因此,人的劳动工具,从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开始,就凝结着人的精神的因素,或者是人的精神因素的物化。因此,物质因素和物化的精神因素,是劳动工具之所以是劳动工具的必要条件。而且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劳动工具同劳动者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即使劳动者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又使劳动工具中物化的智力水平不断提高。两者互为因果,使各自成加速度发展,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既然劳动工具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对称与统一,那么整个社会系统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就都必然要直接间接地对劳动工具的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起着作用。劳动工具的生产能力及其现实发挥,是整个社会系统整体功能的具体表现。劳动工具只有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现实地发挥生产力。生产力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劳动方法即劳动者操作、使用劳动工具的方式、方法、技巧。如果说,劳动工具是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发生关系的中介系统中的“硬件”,那么劳动方法则是这个中介系统的“软件”。如果说,“硬件”尚且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那么“软件”则纯粹是精神因素,或劳动者的精神因素在作用于劳动工具时的直接表现。这种精神因素是在劳动者同劳动工具的相互作用中形式和发展的,通过劳动者的精神系统而同整个社会的精神系统处于有机联系之中,劳动方法成为生产力归根到底也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之一。
软硬兼吃 劳动对象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既然是人化自然,就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外化;这样物质的人化自然必然有人的精神的因素。潜在的劳动对象也有精神的因素。
劳动对象,分为潜在的和现实的,现实的又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
潜在的劳动对象之所以有精神的因素,是因为:
人们虽然不能现实的把握潜在的劳动对象,却可以通过想象观念地加以把握潜在的劳动对象,并通过自己的世界观确定潜在的劳动对象的存在;
潜在的劳动对象同现实的劳动对象的区分只能在观念中进行,通过抽象思维来把握;
潜在的劳动对象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对象的程度、速度,取决于劳动者和整个社会的智力水平。
因此,潜在的劳动对象从本体上看,是纯粹的物质;然而一旦成了劳动对象(即使是潜在的),也就成了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使其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现实的物质的人化自然和现实的精神的人化自然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既然是人化自然,就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体力和智力)的外化;这样物质的人化自然必然有人的精神的因素,精神的人化自然也只能以物质因素作基础。它们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有机统一,都同整个社会系统处于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之中;他们的生产力都只能是整个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既然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都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那么它们之间的现实结合,也就是它们之中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作用。正是这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相互结合,构成了社会有机体;这个有机体中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生产力,并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思想的力量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
哲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在历史上,哲学革命不仅可以直接地成为政治革命的先导,而且可以间接地成为整个社会革命的先导,并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给劳动者提供科学的理想、信念、预见,从而给劳动者提供精神动力,给劳动者提供正确的思想方法和一般工作方法,并转化成具体的正确的劳动方法;给劳动者提供抽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劳动者的智力。因此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直接形成生产力。
意识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意识科学包括各种心理学、认识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等。如果说,智力是人的意识系统的整体功能,意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对人的智力的形成和发挥起着必要作用,那么作为对人的意识的反思的意识科学,则对于人们提高运用意识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起着主要的作用。因此意识科学对于生产力起着直接的作用。
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社会科学可以引导和深化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正确认识,从而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方向,使自己的实践方向同社会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性,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的发挥成为社会的生产力——社会的动力,而不是社会的阻力。因此社会科学可以直接形成社会生产力。
自然科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人类社会归根到底是从自然界演化而来,是广义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社会和人具有普遍的制约性。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可以使劳动者正确把握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者自身及相互关系的性质、发展方向,从而使三者现实地结合起来进行创造和生产活动。因而自然科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教育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教育分无形的教育——与论宣传和有形的教育——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社会的外在的精神因素转变成劳动者的内在的精神因素,从而形成劳动者的智力,因而教育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社会的思想文化制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开放的思想文化制度,使人们可以选择、鉴别真理和谬误,吸收前者,剔除后者,从而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发展生产力;封闭的思想文化制度使人们盲从,把谬误当真理,从而封闭了自己的思想,降低自己的智力水平,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思想文化制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生产力的本质是创造力,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必须建立民主、自由的社会制度。
没有政治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学术自由,就没有思想自由;没有思想自由和制度保证,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生产;如有生产,也只能是模仿、盲目引进、跟在别人后面一步步爬行,甚至只能充当别人的附庸、市场,靠出卖体力和资源来生存。
民主制度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得以提高和发挥,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制度压制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降低,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哲学、意识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思想文化制度、政治制度等社会思想关系,除了各自都能对生产力起直接作用以外,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对生产力起直接的作用。
政府调控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国内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包括生产力实体论,生产力系统论,生产力功能论)和西方政治经济学的共同缺点,是否认社会意识和人的创造对生产力的根本作用,仅从物质生产领域,即仅从经济领域来理解生产力。同时,政治经济学无论是把经济学定位为研究资源配置,还是定位为研究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只把经济学看成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的狭隘本性,使之陷入“市场悖境”:市场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而在现实上却又往往离不开政府干予,使市场和政府干予之间的关系得不到统一的解释。
改革开放体现了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客体性是对称的,生产中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和人的关系是对称的。在转轨过程中,政府起到了经济主体的作用,强力推动与主导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济运行中起到了任何国家政府都未起到的经济主体的作用,证明了政府自觉的作用是市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和改革开放以后民间的创业潮上下呼应,形成对称的两极。这说明以再生为基础、以价值为核心、以合作为引导、以劳动力产权为前提的市场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不仅不矛盾,而且正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以致我们说,社会主义就是最完善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对称。**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说明政府是市场的内在环节,健全的法制是市场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在一元化体制内实现多元化监督是不可能的,其结果只能是猫鼠同流。要使市场经济体制真正建立并使之健康发展,多元化的经济必须与多元化的政治相对称。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引导作用;作为执政党,**还应该为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起领导作用。
就目前来看,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暂时不同步,并不马上等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对称;造成的消极后果,只是暂时的,要靠今后的对称发展来弥补和解决。因此,先经济民主后政治民主的改革开放路线图,必须靠清算原罪来补偿,靠原罪积累起来的财产必须全部没收。
社会的思想关系对生产力有直接作用,说明社会的思想关系是立体的市场结构中与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称的组成部分。但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值机制而不是价格机制;社会的思想关系是立体的市场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并不等于社会的思想领域都应该产业化,更不等于社会的思想领域都应该向钱看。市场化不等于产业化,产业化不等于金钱化。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原教旨主义;不但剥夺了人的起点平等,而且形成把市场经济理解成一切向钱看经济的不良社会风气,并为权力寻租提供理论基础与社会心理基础。教育产业化,是假学历假文凭泛滥的根源之一;假学历假文凭是形成干部人事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机制的催化剂,并为干部人事制度的制度**披上合法的外衣。假学历假文凭将摧毁整个社会的机会公平机制,极大地损害人的主体性,严重地挫伤人的积极性,是国民创新体系和国民素质体系的癌症——教育产业化政策同国民创新体系和国民素质体系本质上是对立的。医疗产业化不断冲击医德底线,进而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实践证明:教育产业化和医疗产业化是一种政策**;教育和医疗要不要、怎样产业化必须纳入国民创新体系、国民素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来定位。根据科学发展观,国民创新体系、国民素质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本来就是健全的市场体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础研究和教育、医疗只能纳入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范畴而不能纳入狭义的产业化范畴。
物质的力量 社会的物质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作用
在现实上,物质关系中有精神的因素,精神关系中有物质的因素。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生产力也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的功能。
如果说,社会的思想关系是人们在思想活动中的相互关系,那么社会的物质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只是对社会有机体的抽象,因而它们之间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在现实上,物质关系中有精神的因素,精神关系中有物质的因素。这就决定了两种关系及其对生产力的作用也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
物质的社会关系,就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也即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不仅仅对生产力起反作用,而是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也不仅仅是对物质的生产力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而且对精神生产力也是起决定的作用的因素。通常所谓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这几个环节,与其说是生产关系的环节,还不如说是生产的几个环节;不仅是物质生产的几个环节,而且是精神生产的几个环节,其间不但有人与人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且有人与人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不但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而且有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不但体现了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而且体现了通常所谓的“生产力”。
通常所谓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内涵,实际上是物质的社会关系对生产力的直接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生产力既是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功能,也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不是物质的或思想的社会关系孤立地发生的,而是通过和社会系统中的其他方面的关系、要素相互作用**同发生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只是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抽象;这种抽象只在思维的王国中才能独立存在。在现实中,物质的社会关系既不能独立地对生产力起决定作用,也不能独立地对生产力起反作用。物质的社会关系只是整个社会系统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中的一个因素。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生产力也是社会的物质关系的功能。
抽象地讲,物质的社会关系,只能指物质生产中创造性生产同重复性生产的关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生产力的作用,通过创造性生产(属于精神生产力)来主导。创造性生产属于精神生产力,物质的社会关系只能从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此生产力只能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
至于(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包括管理者同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既包括物质的社会关系,又包括思想的社会关系。
大河小河 社会生产力和个别生产力
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正确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形成,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使个别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宏观社会系统的功能的社会生产力,同作为微观的社会系统——各个个别企业的功能的个别生产力之间,是整体和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整体和系统,不是部分和要素的简单的机械的相加;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除了要提高个别生产力以外,还要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关系,使个别生产力之间形成最佳结构,才能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生产力。而协调,就决不是生产领域所能胜任,必须通过国家、制度等上层建筑来进行。因此,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工程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正确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形成,而且可以用科学方法使个别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只有把社会看成是一个大系统,同时处理好它内部的要素、结构、层次,小系统和大系统的关系,才能发挥综合的最佳功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正因为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所以生产力的进步程度也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志和根本标志;反过来,也只有社会系统中各方面的发展程度,才能成为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标准。
从纵向来看,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但可以处理好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而且可以处理好社会生产力的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破坏社会系统的平衡,例如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破坏式的利用,可以使个别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甚至可以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暂时发展,但不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长久发展。要使社会生产力得以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系统的平衡关系,包括生态平衡、和平的国际环境、安定团结、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人才成长的环境、学习工作的环境。
从横向来看,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之间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并列关系,也不仅仅是一环扣一环的层层递进、逐步演化关系,而且是整体产生部分的关系,即:生产产生流通,流通是生产的组成部分;流通产生分配,分配是流通的组成部分;分配产生消费,消费是分配的组成部分。因此,从宏观来看,整个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巨型生产系统。生产力是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无论是流通,还是分配,甚至消费,都属于生产领域,都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了贡献。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依次演化过程,是个别生产向社会生产转化的过程,也是个别生产力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消费也能产生生产力,不是说消费越多甚至浪费越大,对生产力贡献越大,而是说,消费是生产的必要环节,因而也是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否定或夸大消费在生产力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如果没有社会系统的协调有序,个别生产力的发展将有损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社会系统的协调有序,个别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个别生产单位,也只有把它们看成系统,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才有个别生产力的发展。
以上说明,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形态、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社会生产的任何一个领域,生产力都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知识在物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知识产业在社会生产系统中占主导,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定位将更为明确。
力与力之间 生产力与生产力标准
只有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做到社会系统中各要素层次的对称发展、有序发展,使之发挥出最佳功能;否则,改革只能偏离方向,结果适得其反。
在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之间,虽有根本和非根本、决定和被决定的层次关系之分、重要和非重要之别,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它们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行。如果人为地限制某些因素,抬高某些因素,都会破坏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平衡,或强制地在低程度上实现平衡,从而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这已为我国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所证明。
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对改革成败关系极大。改革实质上是社会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只有把生产力看成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做到社会系统中各要素层次的对称发展、有序发展,使之发挥出最佳功能;否则,改革只能偏离方向,结果适得其反。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说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准是自己系统功能发挥程度——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生产力水平的标准,在于社会的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标准在于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程度。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程度,标准在于自己系统功能的发挥程度——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的原理,要求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和结构,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必须不断改革和协调,使之由不对称向对称转化、不和谐向和谐转化,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四人邦的“上层建筑决定论”、“灵魂深处闹革命”、“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上去”论,三中全会以来的“生产力中心论”、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的反批判”,共同的缺点,是把生产力看成仅仅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组成的要素或它们的功能,并最终归结到生产工具或功能,因此各自走上了两个极端,都从两个侧面毫无例外地破坏了社会有机体的平衡。只有从各方面重视社会意识的作用和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把生产力看成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才能构造和谐社会。
通过空间展示的社会发展的不同层次和时间上的不同阶段,由社会系统的性质所决定,而社会系统的性质,由系统中的各个要素整体共同决定,而不是由某一方面单独决定。因此,同样是商品经济,东方的特别是中国的商品经济处于人身依附关系的四面包围之下,因此本质上属于农业性商品经济;而西方的商品经济则大部分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而独立发展,因此性质上属于纯商品经济。前者由于整体上受制于人身依附关系,所以随着政治关系的变动而随生随灭,难以发展到工业社会;后者则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所以一般比较容易持续地发展到工业社会。当然,除了政治关系外,宗教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都对能否进入工业社会起较大的作用。可见,决定社会的性质是农业还是工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是商品经济一个要素,而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在这里,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它的标志不等于生产力本身,社会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生产力的标志(根据系统的协同律、相关律),其中生产工具可以直观地、典型地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但也仅仅是标志而己,而不是生产力本身,更不是决定生产力的根本因素。决定生产力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这两大要素中,人是根本的要素。
以邻为福 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在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有的是物质因素,有的是精神因素;但作为整体竞争力,都无例外地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竞争力是相对生产力,也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因而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统一。在不同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同,有的是物质因素,有的是精神因素;但作为整体竞争力,都无例外地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
企业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曾被人看成是核心竞争力:理念、企业家、人才、团队、制度、技术、产品。以这些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混淆了要素和功能,竞争力是功能而不是要素;另一方面,以偏概全,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功能。虽然在特定的时候和环境下,特定的要素起特别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但每一个要素离不开其他要素的作用,任何一种要素都不能惟一地起作用,也不能稳定地、长久地起关键的作用。
竞争力是相对生产力,是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系统的整体功能。社会竞争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竞争力概念的提出,证明社会是一有机整体,生产力大小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单位本身的生产能力,而是取决于社会的整体结构。
企业的“系统质”与系统功能,通过水桶原理和木桶原理的互补来形成。水桶原理打破平衡,木桶原理追求平衡。前者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后者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整合、改造。水桶原理与木桶原理相辅相成。水桶原理与木桶原理说明:企业“系统质”与系统功能,是企业中主体要素和客体要素的对称。
企业经营,就是把所有成功经营的必要条件按照逻辑结构和时空条件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时空系统,使经营成为一个主体化和有序化相统一的系统工程。只有系统经营才有成功的经营;只要系统经营就有成功的经营,系统结构的有序化程度决定系统功能的大小。经济学仅研究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是本末倒置。对称经济学就是通过提高经济系统的对称性、有序性,使之实现资源再生、企业低成本发展的经济学。
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有本原与派生关系的历史机械唯物主义,破坏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对称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否定了经济领域的主体性原则,破坏了社会有机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有机体关系,是一种线性的历史观。
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说明,生产力是主体生产力和客体生产力的统一、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统一、现实生产力和创造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是社会阻力和社会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因此生产力只能同整个社会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而不能单独同生产关系发生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层次,只同其他层次和要素发生关系,而构成相互作用规律。如果可以在头脑中把生产关系抽象出来同生产力发生作用,那么,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也是要素和功能的关系,而不是所谓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个别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都不但要靠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来调节,而且要靠政治制度和社会心理(舆论环境)及科学技术水平来调节。政治制度调节是核心,国民素质的提高是根本的因素。社会生产的各要素和相互关系都必须通过整个社会系统的协调才能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原理说明,必须用对称历史观代替线性的历史观。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一方面是有序化、共性化、法制化,另一方面是无序化、个性化、自由化;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既全球化又区域化。经济社会的调节机制也越来越简单:从超经济强制(暴力、战争、人身依附关系、计划安排)到市场,市场从价格机制到价值机制,从人治经法治到法制。和谐社会就是民主与法制对称的社会,对称经济就是公平与效益对称的经济,对称经济学就是在自由与法制、价格与价值、公平与效益、理性与非理性的碰撞中,用有序去整合无序、用无序去填补有序、使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对称的经济理论体系。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可以有先后之分。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是正确的。对称经济学是对称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对称经济是和谐社会的深层结构,是和谐社会的深层经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