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我有特别的讲课技巧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鸣看了一下挂在教室一侧墙上的钟,大概还有不到十分钟便要下课了。
将手上的教材合了起来,
“今天,原本按计划是要接着上一节课讲到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讲下去的,但是讲了这么多节课的《道德经》,即使每节课一章,即使随心老师的《道德经》如何再精彩,如何再有道理,但是长时间听着老头子我讲着之乎者也,即使是再喜欢随心老师的文章,你们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了吧?”陈鸣一脸随和,笑呵呵地说着。
几个月以来,从一开始的尝试与学生交流,与学生聊天,到如今,原本在学生印象中典型一副学者形象的陈鸣居然可以非常随意地拿自己开玩笑了。
也许是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外话题?从陈鸣合起课本开始提起随心老师的名字的时候,就连坐在角落的那个,自进门后就一直作小鸡琢米状的学生都醒了过来。
这也是陈鸣执教的选修课非常大的原因,自从几个月前的一次心血来潮,陈鸣将对随心老师的《论语》阅读感触拿到课堂上讲了后,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是架起了一条名为随心的桥梁,甚至在课后,也有不少学生找他来对随心老师文章的感触。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这样,无论是表面再难相处再冷清的人,一旦熟悉后,都会觉得没什么,那些“难相处”“高冷”也只是某些不擅与人交往的人对待不熟悉的人态度,一旦熟悉后就会有一种,其实这个人也只是面冷心热的感觉。
人与人只见想要拉进距离,一个共同话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许多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的人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不可否认,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确可以让人快速地熟悉,毕竟一起聊着感兴趣的话题、一起玩着感兴趣的东西,的确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
自从几个月以前陈鸣的那一次不经意,透露了自己是随心粉的身份,然后他就发现了,学校里随心粉的数量简直可怕!
那些各科各系的学生就先不提了,就连上至学校领导比如校长老黄、下至刷厕所的阿姨都是随心粉。
自从陈鸣说出了自己也很喜欢随心老师之后,那些同为随心粉的学生甚至是校长、刷厕所的阿姨,看到陈鸣路过,连平常的打招呼经典语句都变了。
从原本的“吃饭了没有啊。”“今天天气不错啊。”
变成了
“陈老师!昨天刚发售的最新一期《春季》你看了没有?”
“老陈,今天早上发售的《春季》买了没有?我这忙得还没来得及去书店呢,你的先借我看看……”
“陈教授!昨天晚上HHTV的《西游记》看了没有?那唐僧太可恶了,孙悟空明明是为了保护他才三番四次打死白骨精的,他还冤枉好人……”
诸如此类。
在江明大学,随心老师的作品似乎成了最火爆最公众的话题,
面对学生居然主动过来找自己搭话,原本一直苦于不知道怎样和学生搞好关系的陈鸣立刻就捉住了这一个机会,每当学生与他聊起随心老师的文章,他都能和颜悦色地与对方聊上几句。
嘛,当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他自己也会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安利”的魅力所在。
所以每当陈鸣聊起自己对随心老师作品的见解,学生们总会露出一种原来陈教授也是同道中人的表情。
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教古代文学一身学者刻板气质的老师,最难的是什么?
是怎么打入学生内部,如今,陈鸣很好地利用随心粉的身份。披着随心粉的皮,完美地融入了同是随心粉的学生内部。
而这一群同是随心粉的学生,看到同是随心粉的“同类”,当然也毫不排斥。
这,就是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而陈鸣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牢牢地捉住了问题的核心。
对于学生来说,选修课就是凑学分的,毕竟要选修的课程那么多才能凑够学分,每一科都认真学得累死,只有那么一两科选修课是学生感兴趣、认真想要学的。
所以,在华夏的所有大学里,学分最高的当然是华夏古代文学,但是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授课内容,最无聊的也是华夏古代文学,所以这一项选修课无论是在那一所大学,都是公认的“睡觉课”“自习课”,当然,前提是你得躲过讲台上自顾自讲课非常敬业的华夏古代文学教授。
不过大多的执教教授都无法容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睡觉,所以选修华夏古代文学的学生才这么少。
没办法啊,内容无聊、老师刻板、讲课都是一个语调的,还不会与学生开玩笑互动,要指望那一批只会之乎者也的老头和学生开玩笑,还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如今,陈鸣就找到了可以完美的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那就是在授课内容里加入一些随心老师文章的内容、观点。
原本学生觉得无聊的内容,居然在加入了随心老师文章的内容后,学生们仿佛更容易接受了。
比如华夏古代文学课本上的一片名为《慈孝》的文章,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名名为王慈的年轻人带着重病的母亲游历各国为母亲寻医的故事,那个时代可没有飞机汽车,这位名为王慈的古人可是光凭两条腿走遍了春秋各国!即使那个时候的华夏还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占据了半个世界,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也绝对不小!光凭两条腿就走遍春秋各国,甚至还要背着重病的母亲。
重病中无法独自行走的母亲无疑是非常大的包袱。
但是事实上,支持着他的却是这一个在背后的“包袱”,
陈鸣在课堂上是这么说的,
“王慈做所以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事情,一直支持着他的却是在这个故事中一直担当‘包袱’角色的母亲,在王慈的眼中,背后的母亲不是负担,而是责任,是作为一个儿子的责任,这也是随心老师《论语》一书中反复强调的孝道。”(未完待续。)
陈鸣看了一下挂在教室一侧墙上的钟,大概还有不到十分钟便要下课了。
将手上的教材合了起来,
“今天,原本按计划是要接着上一节课讲到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讲下去的,但是讲了这么多节课的《道德经》,即使每节课一章,即使随心老师的《道德经》如何再精彩,如何再有道理,但是长时间听着老头子我讲着之乎者也,即使是再喜欢随心老师的文章,你们也会产生审美疲劳了吧?”陈鸣一脸随和,笑呵呵地说着。
几个月以来,从一开始的尝试与学生交流,与学生聊天,到如今,原本在学生印象中典型一副学者形象的陈鸣居然可以非常随意地拿自己开玩笑了。
也许是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将课外话题?从陈鸣合起课本开始提起随心老师的名字的时候,就连坐在角落的那个,自进门后就一直作小鸡琢米状的学生都醒了过来。
这也是陈鸣执教的选修课非常大的原因,自从几个月前的一次心血来潮,陈鸣将对随心老师的《论语》阅读感触拿到课堂上讲了后,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是架起了一条名为随心的桥梁,甚至在课后,也有不少学生找他来对随心老师文章的感触。
人与人的相处就是这样,无论是表面再难相处再冷清的人,一旦熟悉后,都会觉得没什么,那些“难相处”“高冷”也只是某些不擅与人交往的人对待不熟悉的人态度,一旦熟悉后就会有一种,其实这个人也只是面冷心热的感觉。
人与人只见想要拉进距离,一个共同话题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许多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的人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不可否认,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确可以让人快速地熟悉,毕竟一起聊着感兴趣的话题、一起玩着感兴趣的东西,的确有利于增进彼此的感情。
自从几个月以前陈鸣的那一次不经意,透露了自己是随心粉的身份,然后他就发现了,学校里随心粉的数量简直可怕!
那些各科各系的学生就先不提了,就连上至学校领导比如校长老黄、下至刷厕所的阿姨都是随心粉。
自从陈鸣说出了自己也很喜欢随心老师之后,那些同为随心粉的学生甚至是校长、刷厕所的阿姨,看到陈鸣路过,连平常的打招呼经典语句都变了。
从原本的“吃饭了没有啊。”“今天天气不错啊。”
变成了
“陈老师!昨天刚发售的最新一期《春季》你看了没有?”
“老陈,今天早上发售的《春季》买了没有?我这忙得还没来得及去书店呢,你的先借我看看……”
“陈教授!昨天晚上HHTV的《西游记》看了没有?那唐僧太可恶了,孙悟空明明是为了保护他才三番四次打死白骨精的,他还冤枉好人……”
诸如此类。
在江明大学,随心老师的作品似乎成了最火爆最公众的话题,
面对学生居然主动过来找自己搭话,原本一直苦于不知道怎样和学生搞好关系的陈鸣立刻就捉住了这一个机会,每当学生与他聊起随心老师的文章,他都能和颜悦色地与对方聊上几句。
嘛,当一个人,能够看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么他自己也会有一种满足感,这就是“安利”的魅力所在。
所以每当陈鸣聊起自己对随心老师作品的见解,学生们总会露出一种原来陈教授也是同道中人的表情。
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教古代文学一身学者刻板气质的老师,最难的是什么?
是怎么打入学生内部,如今,陈鸣很好地利用随心粉的身份。披着随心粉的皮,完美地融入了同是随心粉的学生内部。
而这一群同是随心粉的学生,看到同是随心粉的“同类”,当然也毫不排斥。
这,就是共同语言、共同爱好的重要性。
而陈鸣则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牢牢地捉住了问题的核心。
对于学生来说,选修课就是凑学分的,毕竟要选修的课程那么多才能凑够学分,每一科都认真学得累死,只有那么一两科选修课是学生感兴趣、认真想要学的。
所以,在华夏的所有大学里,学分最高的当然是华夏古代文学,但是无论是授课老师还是授课内容,最无聊的也是华夏古代文学,所以这一项选修课无论是在那一所大学,都是公认的“睡觉课”“自习课”,当然,前提是你得躲过讲台上自顾自讲课非常敬业的华夏古代文学教授。
不过大多的执教教授都无法容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睡觉,所以选修华夏古代文学的学生才这么少。
没办法啊,内容无聊、老师刻板、讲课都是一个语调的,还不会与学生开玩笑互动,要指望那一批只会之乎者也的老头和学生开玩笑,还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如今,陈鸣就找到了可以完美的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那就是在授课内容里加入一些随心老师文章的内容、观点。
原本学生觉得无聊的内容,居然在加入了随心老师文章的内容后,学生们仿佛更容易接受了。
比如华夏古代文学课本上的一片名为《慈孝》的文章,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名名为王慈的年轻人带着重病的母亲游历各国为母亲寻医的故事,那个时代可没有飞机汽车,这位名为王慈的古人可是光凭两条腿走遍了春秋各国!即使那个时候的华夏还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占据了半个世界,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也绝对不小!光凭两条腿就走遍春秋各国,甚至还要背着重病的母亲。
重病中无法独自行走的母亲无疑是非常大的包袱。
但是事实上,支持着他的却是这一个在背后的“包袱”,
陈鸣在课堂上是这么说的,
“王慈做所以能完成如此艰巨的事情,一直支持着他的却是在这个故事中一直担当‘包袱’角色的母亲,在王慈的眼中,背后的母亲不是负担,而是责任,是作为一个儿子的责任,这也是随心老师《论语》一书中反复强调的孝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