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汉代名相录 > 第26章 孔融

第26章 孔融

作者:乐乐呵呵的小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治今山东曲阜)人,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官员和名士,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名门,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家学渊源深厚。以下是对孔融的详细介绍: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家世显赫。 其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秀。他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悲痛过度,需要人扶才能站起来,州里因而称赞他的孝行。

    汉献帝即位后,孔融历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等职,时称孔北海。在北海六年,他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治绩。

    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

    孔融能诗善文,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六言诗则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 魏文帝曹丕曾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

    孔融的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孔融生性喜结宾客,抨议时政,言辞激烈。这种性格使他在官场上树敌众多,也为他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孔融让梨的故事广为人知,展现了他年幼时的谦让和懂事。此外,他还因嘲讽曹操戒酒、讽刺曹丕娶甄妃以及揭过曹操的老底等事而与曹操结怨。

    孔融因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据记载,曹操授意诬陷他“欲规不轨”,又与祢衡“跌荡放言”。罪状主要是孔融发表的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当时被视为大不敬、不孝,因此孔融被曹操以“不孝”之名处死。

    孔融是一位才华横溢、性格鲜明的文学家和官员。他的文学成就和性格特点都使他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由于与曹操的政见不合和言辞激烈,他最终落得了个被处死的下场。

    曹操诬陷孔融并导致其被杀,主要是由于孔融的言行触犯了曹操的权威和利益,以及孔融在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地位使得他成为曹操的眼中钉。

    对曹操专权的批评:孔融作为名士和官员,对曹操逐渐显露的专权倾向表示不满。 他曾在言论中讽刺曹操专揽朝政,不能以朝廷和皇帝做挡箭牌,这直接触怒了曹操。

    反对封建诸侯:孔融曾上奏认为应当遵照古时京师的体制,千里以内不得封建诸侯,这与曹操的政治策略相悖,引起了曹操的猜忌和不满。

    对曹操个人行为的嘲讽:孔融知道曹操把袁绍的儿媳妇甄氏赏给了自己的儿子曹丕后,写信给曹操,用“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的典故来嘲讽曹操。这个典故的影射意味明显,让曹操感到愤怒。

    对曹操政令的嘲讽:在曹操颁布戒酒令时,孔融也多次写信给曹操,强调酒的益处,并 列举古代圣贤饮酒的例子来反驳曹操的禁酒令。这些言论虽然出于个人见解,但在曹操看来却是对其权威的挑战。

    图谋不轨的指控:山阳人郗虑揣摩曹操的心事,以蔑视国法为由奏免孔融。随后,曹操指使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诬陷孔融,称他曾在北海“招合徒众”,图谋不轨,并说“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是“刘”字的隐语),暗示孔融有谋反之心。

    诽谤朝廷的言论:路粹还称孔融在接待孙权使者时诽谤朝廷,以及在与祢衡的对话中否认父母养育之恩等言论。这些言论被曹操视为大不敬、不孝之罪。

    利用权力构陷:曹操作为当时的实际掌权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和 地位构陷孔融。他通过指使郗虑和路粹等人收集证据、上书诬告等手段,最终将孔融置于死地。

    污蔑与抹黑:在孔融被处死后,曹操还写了一封告文来污蔑孔融的人品和言论。他列举了孔融和祢衡的所谓“大逆不道”的言论来为自己杀害孔融的行为辩护和开脱。

    曹操诬陷孔融并导致其被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上的冲突和不满也有言论上的不敬与嘲讽更有被构陷的不法之事以及曹操的权谋与手段。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孔融的悲剧命运。

    孔融被杀后的政治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人态度的转变:孔融作为当时文人的一面旗帜,其被杀引起了文人集团的强烈反响。孔融不仅是孔子的后代,还在文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死使得天下文人对曹操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他们开始用文字来批判曹操,表达对孔融之死的愤慨和对曹操专权的不满。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得曹操在政治上失去了部分文人的支持和认同。

    民心向背的变化:孔融的死也引发了民心的变化。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当时社会,孔融作为儒家道德的典范,他的死让老百姓对曹操的看法由好转坏。 这种民心向背的变化,对曹操的政治地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匡扶汉室志士的清醒:孔融是匡扶汉室的典型代表,他的死让其他有志于匡扶汉室的人深感寒心。这些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曹操的真实面目,不再为他死心卖命。这导致了曹操在征服天下的过程中,失去了部分忠诚的支持者。

    政治势力的分化:孔融的死也加剧了政治势力的分化。原本可能支持曹操或保持中立的势力,在孔融被杀后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立场。一些势力可能选择与曹操对抗,而另一些势力则可能寻求自保或与其他势力结盟。这种分化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声誉受损:孔融作为名士和孔子的后代,其被杀使得曹操的声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尽管曹操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在文化人心目中的形象却大打折扣。这种声誉的损害对曹操的统治地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政策调整:孔融的死也促使曹操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了反思和调整。他开始意识到过于强硬和专权的手段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反抗和不满。因此,曹操在后来的统治中开始注重收揽人心、安抚士民,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孔融被杀后的政治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不仅对文人集团和民心向背产生了影响,还加剧了政治势力的分化并对曹操的个人形象造成了损害。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曹操的统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