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匪君天下 > 第二五五章 佛珠散,贵妃用心

第二五五章 佛珠散,贵妃用心

作者:毛毛的老爸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沿着畅春园的中轴线向后,最北就是春晖堂。

    春晖堂,作为太后居所,取自唐朝诗人孟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国族重佛,世宗顺治更甚。即便崩殂民间也有出家五台山的传言,作为世宗的妃嫔之一,仁宪皇太后也深受影响,春晖堂的寝殿干脆就建成了佛堂的样式。于殿内供奉东来佛祖弥勒,佛教传说中,弥勒修慈无敌,故又称慈氏,恰恰符合太后慈爱天下的身份。

    佛香一线袅袅,氤氲中的弥勒慈眉善目,大耳垂肩,袒胸露怀。左手扶膝,右手捏不动金刚印,分明一派无忧安然之像。然满头华发的仁宪皇太后却呆呆的坐在蒲团上,因为,伴随她四十年的持珠,断了!

    持珠是佛家法器,诵经念佛时做计数之用,常持手中更有加持慧定之意。

    皇家富有四海,仁宪皇太后手里的持珠自然不是凡品,子珠为十八颗红宝石,佛头则是绿松石,几十年的摩挲中,颗颗晶莹润透,但让太后如此珍视是因为这是世祖遗物。一心向佛的世宗以金丝混着他自己的头发穿成。

    世宗驾崩之前亲自交到她的手上,四十年不曾离手。然就在刚才,整条持珠竟然毫无根由的断了,子珠、佛头叮叮响着四散而落,断口处更如刀切斧斩般整齐。

    虽说世宗不曾说过”珠在人在,珠断人亡“的警语,但古人深信发肤皆为精血所化,再想今晚的隆隆爆炸、带兵入城的皇上,仁宪皇太后心中一阵莫名的惶恐,闭目喃喃:“佛祖啊,您告诉我,究竟有发生了什么?难道我爱新觉罗又有新的祸事吗?”

    “又”,“新”,两个字说尽了太后的不堪其累!

    仁宪皇太后不是扶持两代皇上的孝庄皇太后,家和国兴旺是她最朴实也最真实的愿望,可事与愿违,孙子们为了储位的彼此争斗刚刚平息,太子与皇上又冲突起来。生生把阿玛气晕,太子所为端的不为人子。扶持太子亲政,一方面是为了大清江山,另一方面,未尝不是留着太子给皇上收拾!

    皇上醒了,偌大的动静将自然瞒不过太后,头脑中习惯的一句是“幽幽转醒”,何曾见一睁眼就点兵聚将的?稍稍动动脑子就可判断皇上是在装晕!装,首要是麻痹敌人或对手,谁又是皇上的敌人呢?

    唯一的答案怕只有太子!

    太子气晕皇上固然让老太后伤心,皇上对太子耍弄心机又何尝不让她伤神?

    “哎哟我的老佛爷,您说的这叫什么傻话……咱们皇上昏迷了这么久,今晚总算醒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呢!”

    皇贵妃佟佳氏就在太后身边呢,一边扭身弯腰捡拾地上的佛珠,一边笑呵呵道:“就算今晚有些宵小作乱京城,咱们皇上可是带着丰台大营一起京城的,三万人呢,再有什么差错,那张玉祥也就别叫奋勇侯了,改叫勇(庸)奋(粪)侯吧!”

    佟佳氏早已年过四十,但因为保养的好,端庄高贵之中又有一种娴熟的气质风情,兼之没有生养过,难得看的出腰身,人跪爬在地上,就像一只倒放的葫芦,而仁宪皇太后的一巴掌就落在她满月样的丰臀上,“佛祖面前也敢污言秽语,就不怕佛祖怪罪?”

    “儿臣错了!”

    面对太后的微怒,佟佳氏一吐舌头,逗得仁宪皇太后也莞尔,“你啊,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要摆出这副狐媚子的架势,也不怕哀家看着恶心?”幽幽叹口气,又道:“哎,哀家何尝不懂你的心思?可这宫里的女人们都是常换常新,咱们皇上也不是长情的人,就刚才来的那些,哪个不比你年轻?”

    “……哀家记得,你刚刚进宫的时候,皇上也没少翻你的牌子,要怪啊,只能怪你自己的肚子不争气……算了,哀家累了,你也回去吧!”

    佟佳氏磨蹭着就是不愿走。不走,不是眷恋太后,而是要等皇上来,不光是她,还有那些被各宫苑派来、至今仍躲在阴影处的宫女太监。

    皇上醒了,“装晕”的觉悟,对那些“被”残虐骨肉的妃嫔来讲,她们盼着皇上此去严惩太子,为自家的儿子出头出气,对佟佳氏这种“无牵挂”的来说,是从六神无主找到主心骨,但不管是谁还明白另一个道理:装晕,也会增加亲人的焦虑!

    焦虑固然包括佟氏贵妃,更包括太后,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皇上自不需向她解释什么!但皇上是至孝之人,此去归来,他必定会向太后请罪!

    佟佳氏之所以留在这里,就要在第一时间等到皇上,而盛装,更奢望陪皇上度过痊愈的第一晚!而太后之所以说“也”,就因为其他的妃嫔都被她端着贵妃的架子轰走了,躲在外边的太监宫女们就是那些人留下来的眼线!

    纵是不敢有佟贵妃那样的奢望,但就像给领导拜年一样,他可能记不住谁来了,但一定能记住谁没来!

    “你不走,那哀家可要歇息咯——”

    太后笑呵呵的看着佟佳氏,理论上说,她老人家的懿旨才是真正的金口玉言,即便皇上的圣旨也能以孝道驳斥,可对“赖皮”的佟佳氏,却难得没有动怒,因为在她在佟佳氏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是贵妃,一样是无所出!

    “太后——”

    佟佳氏轻轻跺脚,四十多岁的人了,难得还有小儿女的扭捏,太后的嘴里自然是连声的念叨“狐媚子”,婆媳的其乐融融,直到李德全推门进来才被打断,“太后,太孙来了!”

    “你说谁?”

    仁宪皇太后的眼睛一下睁大了,喜欢后辈是老人的天性之一,正所谓:老小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即便以太后之尊也不能免俗,本就对这彬彬有礼的嫡长孙欢喜的不得了,尤其是死而复生之后,满耳朵更早都被康熙的赞扬灌满了,什么“识大体”什么“发而中节”,什么“天佑”,每每想起来,太后都有一种错觉:若不是太孙昏迷,太子跟皇上也不会冲突起来!

    就像皇上佛龛盈柱上所书的佛偈: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无挂碍,自然证得六波罗。

    此刻乍闻喜讯,她真不敢相信,袍袖一甩,“李德全,哀家是看你办事老成才把你留在身边,敢胡言乱语,信不信哀家治你!”

    “太后,您对奴才的恩德天高地厚,奴才不敢骗您!”

    李德全扑通就跪地上了。

    太监本就是全天下最可怜的那撮人之一,虽有奴随主贵的一时显赫,但只有一辈子的主子,从不见一辈子的奴才,断了阳根注定不敢想老有所养的事,正因如此,太监们才会疯狂的敛财,但他们也知道,可真要有一天离开皇宫,没了皇家的护持,再多的钱财怕也保不住!

    **几个小徒弟,期许攀龙附凤,做老有所依已经最后手段,可李德全苦心**的两个徒弟不光没能接班,还接连坏在太孙手里,捎带着连他也被皇上厌弃了,若不是太后将他留住,注定是乱葬岗里的一堆枯骨。

    眼见太后发怒,惶惶之下哪敢猜测太后的本意,只剩下磕头如捣蒜!

    “行了,行了,别表忠心了,”佟佳氏貌似训斥实则解围,既然无后,那就广结善缘,这是她在宫中一贯的行事手段,“既然太孙来了,还不赶紧把人请进来,留在这儿等太后赏呐?”

    “嗻!”李德全打千而退,却不忘感激的看了贵妃娘娘一眼。

    “太后啊,刚才你不还说是祸事?现在皇上醒了,太孙也醒了,咱们爱新觉罗双喜临门呢!”看太后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佟佳氏忍不住又凑趣,“老佛爷啊,要臣妾说,你可是越活越年轻呢,没听人说吗?童言无忌!”

    “你啊,就生了一张巧嘴!”被小辈人打趣太后也不甘示弱,“只可惜,中看不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