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重生大明当昏君 > 第五十二章:令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

第五十二章:令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

作者:发呆也挺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敢问朱公子找我所为何事?”

    宋应星毕竟不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傻到真认为朱辰找自己是为了谈赴考的事。

    看朱辰的做派,哪里像是应试的举人。

    朱辰毕竟当了三个多月的皇帝,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非凡的气度。

    这让宋应星认定朱辰肯定出身不凡。

    不过宋应星再怎么想,也没敢认为朱辰就是当今的皇帝。

    朱辰笑了笑:“宋公子不用多想,我就是找你随便聊聊。听说宋公子对梦溪笔谈这本书很有研究?”

    宋应星闻言都愣住了。

    说起梦溪笔谈,宋应星忽然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段往事。

    那还是宋应星年少时候的事情,其他人都醉心四书五经,想要取得功名。

    可是宋应星却对杂学更感兴趣。

    为了找梦溪笔谈这本书,宋应星可谓是费尽了千辛万苦,最后还是机缘巧合,从纸浆池捞出来一本。

    不过宋应星得到的那本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手抄本。错漏,缺页不可避免。

    这让宋应星常引以为憾。

    朱辰直接从旁边拿出一个盒子。

    “宋公子,这是我送公子的一点见面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宋应星一愣,这还没怎么呢,朱辰怎么就要送礼物,这是个什么路数。

    “无功不受禄,朱公子不必如此客气。”

    宋应星下意识就想拒绝。

    朱辰则是毫不犹豫的打开了盒盖。

    只是瞥了眼盒子中的东西,宋应星的眼睛瞬间就转不动了。

    “这是?”

    宋应星直接就捧起了盒子中的书,这赫然就是一本崭新的梦溪笔谈。

    此时宋应星的手都在颤抖。

    “这是元大德刊本?”

    最早的梦溪笔谈是北宋时的刻本,但是早已不存于世。就连南宋的刻本也已经毁于战火。宋应星手上这本,是元朝统治者刊印,藏于皇宫之中的珍品。

    这远比宋应星以前得到的要完整的多。

    这让宋应星如何能不激动。

    宋应星有心拒绝,但是却又舍不得。

    主要是宋应星害怕朱辰开出什么他无法接受的条件。

    不过宋应星最终还是一咬牙,接过了这份礼物。

    此时宋应星心中早有打算,如果朱辰开出什么条件,能办到的,他自然会尽力去办。如果是危害天下,祸国殃民的事情。那宋应星肯定是宁死也不会答应。

    接下来,朱辰又和宋应星闲聊了几句。

    让宋应星诧异的是,朱辰和他聊的都是一些杂学的东西,这也让宋应星对朱辰有了不少的好感。

    从小时候,宋应星就被人认为是怪胎。

    因为正统的文人都是在学习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

    而像是宋应星这样醉心杂学的,则被认为是不学无术。

    甚至宋应星的父亲,大哥也都规劝过宋应星,想让宋应星回归所谓的正途。可是宋应星却一直是初心不改。

    当年宋应星和哥哥宋应升一同中举。宋应星是江西第三,宋应升是江西第六。兄弟两是何其风光。

    现在宋应升已经任桐乡县令,而宋应星一人还在应考的路上苦苦挣扎。

    朱辰这次来见宋应星,主要是想初步了解下宋应星。还有送上这本梦溪笔谈。在梦溪笔谈的后面,朱辰可是夹带了不少自己的私货。

    比如水泥。

    “宋兄慢走,期待下次再会。”

    朱辰毕竟是乔装出宫,也不好久留。看到宋应星不时眼光瞥向那本梦溪笔谈,心不在焉的样子,朱辰也就果断选择了送客。

    目送宋应星离开,朱辰忽然扭头对身边的王承恩吩咐道。

    “承恩,记得到时候让主考官将宋应星放到三甲的榜单中。”

    朱辰担心自己后面事情多给忘了,所以特意提醒了王承恩一声。

    “奴才遵旨。”

    会试一甲和二甲榜单中的人必然会进翰林院,学习如何处理政务。

    朱辰可不希望宋应星这样的科学家被埋没。安排到三甲榜单,就会授职外放。

    朱辰早就做好了打算,让宋应星直接进工部。

    想要搞暗箱操作,那就得主考官听话。

    朱辰依稀记得,这崇祯初年的会试主考官是首辅黄立机。

    这段时间黄立机还算听话。

    朱辰也就不想再去刺激黄立机的神经了。

    因为自从明朝中期之后,明朝政坛有个潜规则。那就是皇帝打算让谁入阁,就会让谁主持会试。

    这个时候不管让谁来当主考官,黄立机都会胡思乱想。

    不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朱辰又任命了礼部侍郎,大明日报总编钱谦益当副考官。

    如果黄立机到时候不听话,那就让钱谦益来操作此事。

    这样的话,黄立机这个首辅自然是不能再当了。

    朱辰相信,黄立机应该不会如此不智。

    此时在陕西,孙传庭借助揪出杀害秦王真凶的余威,大刀阔斧的整顿各个卫所的屯田。

    同时孙传庭也在各个卫所抽调了青壮一万多人,勤加操练。

    自从上次西安卫所都指挥使刘庆阳作战失利之后,整个白水县已经基本沦陷。

    孙传庭没有再贸然出击,而是勒令各地卫所严守城池和关隘。

    将王二的叛军锁死在了白水县。

    此时王二身边已经聚集了上万人,人吃马嚼,粮草的缺口非常大。

    王二也曾几次率领叛军攻打周边的县城,不过在早有防备的情况下只能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王二只能纵兵劫掠村镇。

    可是百姓手里又能有多少粮食,而且王二手下本就是来自附近的村镇。

    这让王二这伙人的名声直接就臭了,附近百姓是怨声载道,王二手下也是人心动荡。

    这一切,孙传庭自然都看在眼里。

    孙传庭相信,只要等到开春,自己这一万多青壮训练完成,绝对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王二,到时候整个陕西将会重归平静。

    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却忽然传来军报。

    固原守军由于欠饷,发动兵变,劫掠了固原府库,已经朝着泾阳,三原一带来了。

    这让孙传庭顿时气的都想要骂娘了。

    固原属于宁夏重镇,更是三边总督武之望的驻地,驻军有近三万余人。

    这三万余人可不是王二那种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

    这可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

    关键白水就在三原的东北方向,距离三原不远。如果让这伙叛军和王二等人汇合。

    那陕西的局面就更加糜烂了。

    孙传庭手下这一万多青壮才刚刚接受训练,对付王二都还力有未逮。

    再加上固原的叛军,孙传庭现在出兵只是送死。

    而且最要命的是,王二这帮人以前只是农民,就算声势再浩大,也打不下防守严密的县城和关隘。

    所以孙传庭只要不心急,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王二锁死。

    可是现在。

    这伙固原叛军人数众多,训练有素,完全具备攻打县城和关隘的能力和经验。

    依靠原来的策略,肯定无法再困住叛军。

    孙传庭知道,如果只是单靠自己,已经没办法再收拾局面了。

    毕竟这涉及到边军,已经超出了孙传庭的管辖范围。

    三边总督武之望手下有足足十五万大军,在固原驻扎着三万。其余延绥,宁夏,甘肃,临洮等地都有数万驻军。

    只要武之望调配得当,肯定能剿灭这伙叛军。

    但是武之望能做到吗?对此孙传庭很是怀疑。

    如果是其他地方的驻军发生叛乱,孙传庭可能对武之望还抱有一丝希望。

    但是这次发生兵变的可是固原,那本来就是武之望的总督府驻地。

    武之望连自己眼皮子底下都管不好,更何况其他地方。

    而且孙传庭现在还不知道,武之望是不是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

    “来人,八百里加急,将军报送往京城。”

    孙传庭忽然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

    到了此时,孙传庭这才有些理解朱辰当初对陕西的焦虑。

    孙传庭此时觉得,这种程度的乱局搞不好才只是开始。

    这或许是一个比辽东会更让人头疼的局面。

    现在的辽东虽然危险,但是目标明确。

    可是陕西这边,却是有种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感觉。

    孙传庭甚至都不知道,下一刻哪里会出问题。

    接到军报,朱辰气的忍不住就想骂娘。

    之前朱辰只是将目光盯在了陕西地面,却忽略了陕西周边。

    这武之望,朱辰前世还真听说过。

    武之望可是明末著名的大夫,而且还是一代妇科圣手。

    朱辰只能感叹武之望是入错了行。好好的当个大夫不好吗,非要去带兵打仗。

    不过文人领兵,这在明末本就不稀奇。

    武之望再差,也比那些只会背四书五经的要强一些。

    还是制度出了问题啊。

    朱辰此时已经非常迫切的想要建立军校了。

    虽然明朝有所谓武举考试,但是除过弓马娴熟之外,就是死记硬背兵书战策。

    这样选出的武将根本就没有基本的作战素养,比那些文人其实强不到哪里去。

    或许该将种子撒出去了。

    朱辰扭头看向了身侧的王承恩。

    “承恩,宣旨。让徐应元去陕西做监军,和孙传庭一起平叛。另外再加封孙传庭兵部尚书之衔,节制固原,延绥,宁夏,甘肃,临洮驻军。”

    武之望生死不知,需要有人去主持大局。朱辰最属意的自然是孙传庭。

    不过孙传庭毕竟分身乏术,还有陕西的一摊子事要管,三边总督还需要另外有人接手。

    其实朱辰一直都清楚这时候谁最合适当这个三边总督。

    但是因为原本的历史原因,对此人朱辰一直心怀疑虑。

    这个人选自然就是现任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

    之前还可以再想想,但是现在已经火烧眉毛了,也由不得朱辰再犹豫了。

    原本的历史中,崇祯选择让杨鹤接任了三边总督。可惜杨鹤却将事情弄的一团糟,这才让洪承畴接了杨鹤的班。

    虽然洪承畴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可是这一耽搁,就是两三年。叛军对陕西地面造成的巨大破坏已经无可挽回。

    “令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接任三边总督。”

    武之望犯了如此大错,就算没死,也不可能继续再当三边总督。

    其他朝中官员则是对三边总督这个职位是畏之如虎。

    现在整个固原几乎都没人了,而三边总督府就在固原。没点胆量,还真不敢跑到固原去任职。

    所以洪承畴的任命没有引起任何异议。

    毕竟明朝这些文官贪生怕死可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