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在都城作死(上)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天机之神局、硬核危机、武侠世界大穿越、诡域迷踪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的思想还没有如同野火般遍地开花之时,新旧之交的混乱中,一部分底层总会和旧时代的精英与既得利益者联合在一起,尤其只是敲骨吸髓的那批人换了个模样换了种方式后,更是如此。
闽城作为最先受到冲击的地区,旧时代的经济体系解体,看上去欣欣向荣不断进步,但是自耕农小手工业者等原本城市农村的支柱力量却过得并不太好——是在工厂每天劳作十四五个小时活七八年?还是有几十亩土地自给自足?这两种选择正常人都会做出正常的选择,这两种选择正常的“国家”或是“民族”也会做出正常的选择,但显然两种选择分道扬镳。
守旧的力量第一次团结了一部分底层,这在以往是根本难以想象的,也完全超出了很多同情底层的人对变革的理解。
大约从前只能反一个上层,而如今上层变成了两个,且暂时并未合流,于是两坨屎比起来似乎还是前者稍好一点,至少习惯了,而且旧时代毕竟还是有情怀的,而不是只剩下纯粹的金钱关系,还有做梦的空间,万一老爷们垂怜呢。
这种变化是湖霖一时间难以接受的,数年前意气风发地和陈健站在一起指导矿工们争取权益的时候,他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他是为了底层的国人,可现在他是为了什么?为了谁?
重伤的湖霖选择了心累,选择了回家,选择了不想再过问这一切。
北上的陈健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只能承受这一切,不敢退步也不能退步。
船只在抵达都城外港口卫城之前,在距离海防卫城不远的一座必经的港口处做了短暂的停留。
他即将抵达都城的消息已经沿着陆路的快马传递到了都城,当船只抵达后即将前往都城的时候,迎接他的欢庆队伍的规模让他始料未及。
此时闽城发生的事并未传到这里,甚至还刚刚酝酿出风暴,都城即便消息灵通,却也不可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事。
于是一场超乎规模的欢迎仪式就在海防卫城举行了,礼部尚书代表官方亲自出面,还有一千六百名精锐士兵,以及自发组织起来的人群。
虽然陈健不是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共和国人,但受到欢迎的规模却是所有分批返航的众人中最隆重的。
即便在他踏上都城之前,都城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在大洋的东边有一个和他们很相似的庞大帝国,知道了一个名为日本的国家的将军派了使者前往都城造访,甚至还知道了这个国家送给王上和议事会的奇形怪状的铠甲。
分批回来的船队证明了数学与天文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地球的确是圆的,也间接证明了引力的存在,也让吸铁石吸引铁钉是向心而非向下、上与下是个相对的空间概念等问题深入人心,引发了酒肆茶馆和新开的咖啡、可可等古怪新饮品的店铺中的讨论热潮。
不同的人对于这一次环球航行的重视方向是不同的,尤其是都城的一些大家族,他们看到了闽城的南洋公司的利润分红后的羡慕嫉妒,让他们对这一次环球航行的报告中屡屡出现的“印度公司”的字样记忆深刻,并对印度这个国家满满好奇。
这肯定是富庶的国家,否则为什么荷兰、英国这些国家都要成立印度公司而不是别的名称的公司呢?
他们希望从陈健这里多多了解印度的事,总归还是要些脸面的。南洋公司的垄断权才换了几十万银币而且他们并无股份,可已经给予了十二年的垄断权,能也只能等到到期后再插手。
可是地球是圆的啊,隔着东边的大洋还有一片欧罗巴都羡慕的富庶的土地,对于军功家族和大家族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他们希望靠着自己手中的特权和权利,成立一家垄断专权公司,而且不需要投入多少钱,只需要将权利所带来的垄断放在那,自然会有资本寻租。
况且,做生意他们知道手段不如南方的那群人,而且大河以北的手工业基础也远远不如南方。
但是……最简单的赚钱办法难道不是地租吗?尤其是这些靠着地租、土地支撑的旧家族而言,这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壮大实力的方式。
既然是欧罗巴人成立了印度公司,而不是印度成立了欧罗巴公司,显然印度的海军不行,而且中央集权的能力也差,否则的话最佳选择应该是闭关锁国才能保证这么大一片土地的安稳。
只有大量的实权封地贵族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让生意好做,显然按照这些家族数百年积累的政治智慧和之前列国争锋时积累的各种手腕来判断,这是一块肥肉,而且是一块海军、陆军、大家族、拉拢底层流民当兵缓解矛盾、积累财富的大肥肉。
地租可比贸易赚钱多了,至少现在是,而且还能壮大各个家族的势力,何乐而不为?
因而真正掌权的那些人需要欢迎陈健,他们确信陈健之前表现出的判断力的准确性。
除了这种现实的利益原因,也有作为共和国荣耀的部分。
在陈健的船抵达闽城后,就有船前往都城告诉了都城一个好消息,陈健发现了南方大陆。
如果说有什么让共和国的国人沮丧的事,那就是他们并非是第一批环球航行的人,而且第一批环球航行的人早于他们一百多年。
不管是中国、日本、印度还是非洲,这是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已经知晓并且存在的东西,美中不足,难免遗憾。
当然,南方大陆早就存在,只是被发现而不是因为发现所以存在。但那里既然没有国家,也就只是地理世界的一部分,是文明世界的新大陆——共和国不承认欧洲新大陆的说法,且不承认没有共和国存在的世界称之为世界,而且这种说法早已被一年前赴欧洲谈判和驻派的礼部官员带到了欧洲的宫廷之中,立场鲜明。
绕了一个“世界”概念的小圈子,共和国的国人、尤其是都城这些爱谈国事的国人,忽然发现:原来真正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来自共和国,而非欧罗巴,因为欧洲人所谓的南美新大陆他们不承认是新大陆,所以那就不是。
这样一想,豁然开朗,自然万众振奋,鞭炮与锣鼓齐鸣。
除了少数家族的利益、族群的狂热信心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直接的、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
比如玉米的推广、手摇脱粒机的推广、陈健在大荒城编写的玉米种植手册常识的推广。
这三样俱为一体的东西,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饲料粮。秸秆、玉米粒,这都是上好的饲料,很多大型的养殖厂因此兴办起来,带来的实际效益就是都城的很多人可以吃上猪肉鸡肉。
比如土豆和地瓜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推广,让很多大土地种植者们找到了发财的良机。
更为便宜的、更为低劣的、但是销量更大的马铃薯淀粉酒和地瓜酒,仅仅两年时间就让一些以原本的粮食作物酿酒的作坊经营不下去,只剩下高端的果酒和窖藏酒,都城的低端酒市场几乎被这种高产作物的此等酒所垄断。
一如十年前陈健在闽城卖的酱油一样,价低、质低,就足以让一些人破产,但也足以让一些人享受到以前难以享受的东西。
都城的酒更多了,更便宜了,也造就了更多的酒鬼,造成了很多的家庭悲剧。
酒只是造成了一些家庭的悲剧,带来的冲击也主要是一些原本资本不足的酒作坊。
虽然饮酒不好,但是对于喜欢饮酒的中层和底层来说这仍不失为一件极有利好的事,基本上对那些大家族产生不了太大的冲击。
但是另一种作物却让一些大家族之间出现了利益矛盾,就是一些人从欧洲带回的、长得像是萝卜一样的甜菜疙瘩。
这种其貌不扬的东西,直接宣告了枫糖垄断专营权的毁灭。
甘蔗的事,北方的大家族手伸不过去,而且等手伸过去的时候也已经晚了,经营起来也根本不是那些经营性资本家的对手。
所以蔗糖的事,对大家族来说还是可以一致对外的,毕竟这钱他们赚不到,还不如让关系密切的树糖垄断经营权的家族获利。
可是甜菜一出,整个问题就变质了。甜菜可以在这里种植、糖价在北方节节升高、茶加糖的习惯、咖啡可可等热带饮品的引入、辣椒种植带来的新的甜辣风格的菜品……
糖很贵,而且是可以一些家族土地经营获益的贵。当利益大到可以超越那些感情的时候,为了防止“与民争利”的《禁止甜菜种植法案》便没有通过。
这和当初南洋公司成立时的对“枫糖垄断专营”不公平这个借口而征收的北方蔗糖消费税时的形式完全不同。虽然当初南洋公司的人提议,这个枫糖垄断专营的税费他们可以帮着出,但那也不行——专营费才多少?利润又有多少?怎么可能会被接受。
环球航行和之前的南洋探索带来的许多种子和有计划的推广方向,就像是一条投入泥鳅中的鲶鱼,搅得手工业基础和对欧和殖民地运输优势都不如南方的北方,也不可避免在土地问题上引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因素,一轮新的土地兼并也在悄然进行着。
原本种粮的收益并不太大,这几年暂时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灾害,虽然一些偶然事故会导致投机商操控粮价,但是整体上粮价偏低。
可是各种新作物、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利润的出现,让土地经营的利润在都城附近已经高于传统地租。
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是都城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有河运,不可避免地大量土地产物商品化、货币化。
正常地租的位置变得很尴尬,很显然不如投入资本经营更为有利,小块租赁成为一种并不合算的方式。
几年前都城的青年之家中就流传出了小册子,讨论地租和利润的问题,让经营性、没有地权但有资本的大片土地租赁经营者深以为然:地租高了利润就低,很显然我们这些没地但有资本的经营者和你们地主有矛盾嘛。
这种商品化的变革总是在距离大城市最近、河运最发达的地方率先出现。这些理论也在这种地方最受欢迎,造成的影响也最为剧烈。
新的思想还没有如同野火般遍地开花之时,新旧之交的混乱中,一部分底层总会和旧时代的精英与既得利益者联合在一起,尤其只是敲骨吸髓的那批人换了个模样换了种方式后,更是如此。
闽城作为最先受到冲击的地区,旧时代的经济体系解体,看上去欣欣向荣不断进步,但是自耕农小手工业者等原本城市农村的支柱力量却过得并不太好——是在工厂每天劳作十四五个小时活七八年?还是有几十亩土地自给自足?这两种选择正常人都会做出正常的选择,这两种选择正常的“国家”或是“民族”也会做出正常的选择,但显然两种选择分道扬镳。
守旧的力量第一次团结了一部分底层,这在以往是根本难以想象的,也完全超出了很多同情底层的人对变革的理解。
大约从前只能反一个上层,而如今上层变成了两个,且暂时并未合流,于是两坨屎比起来似乎还是前者稍好一点,至少习惯了,而且旧时代毕竟还是有情怀的,而不是只剩下纯粹的金钱关系,还有做梦的空间,万一老爷们垂怜呢。
这种变化是湖霖一时间难以接受的,数年前意气风发地和陈健站在一起指导矿工们争取权益的时候,他可以骄傲而自豪地说他是为了底层的国人,可现在他是为了什么?为了谁?
重伤的湖霖选择了心累,选择了回家,选择了不想再过问这一切。
北上的陈健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只能承受这一切,不敢退步也不能退步。
船只在抵达都城外港口卫城之前,在距离海防卫城不远的一座必经的港口处做了短暂的停留。
他即将抵达都城的消息已经沿着陆路的快马传递到了都城,当船只抵达后即将前往都城的时候,迎接他的欢庆队伍的规模让他始料未及。
此时闽城发生的事并未传到这里,甚至还刚刚酝酿出风暴,都城即便消息灵通,却也不可能知道未来发生的事。
于是一场超乎规模的欢迎仪式就在海防卫城举行了,礼部尚书代表官方亲自出面,还有一千六百名精锐士兵,以及自发组织起来的人群。
虽然陈健不是第一批环球航行的共和国人,但受到欢迎的规模却是所有分批返航的众人中最隆重的。
即便在他踏上都城之前,都城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在大洋的东边有一个和他们很相似的庞大帝国,知道了一个名为日本的国家的将军派了使者前往都城造访,甚至还知道了这个国家送给王上和议事会的奇形怪状的铠甲。
分批回来的船队证明了数学与天文学的猜测是正确的,地球的确是圆的,也间接证明了引力的存在,也让吸铁石吸引铁钉是向心而非向下、上与下是个相对的空间概念等问题深入人心,引发了酒肆茶馆和新开的咖啡、可可等古怪新饮品的店铺中的讨论热潮。
不同的人对于这一次环球航行的重视方向是不同的,尤其是都城的一些大家族,他们看到了闽城的南洋公司的利润分红后的羡慕嫉妒,让他们对这一次环球航行的报告中屡屡出现的“印度公司”的字样记忆深刻,并对印度这个国家满满好奇。
这肯定是富庶的国家,否则为什么荷兰、英国这些国家都要成立印度公司而不是别的名称的公司呢?
他们希望从陈健这里多多了解印度的事,总归还是要些脸面的。南洋公司的垄断权才换了几十万银币而且他们并无股份,可已经给予了十二年的垄断权,能也只能等到到期后再插手。
可是地球是圆的啊,隔着东边的大洋还有一片欧罗巴都羡慕的富庶的土地,对于军功家族和大家族来说,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他们希望靠着自己手中的特权和权利,成立一家垄断专权公司,而且不需要投入多少钱,只需要将权利所带来的垄断放在那,自然会有资本寻租。
况且,做生意他们知道手段不如南方的那群人,而且大河以北的手工业基础也远远不如南方。
但是……最简单的赚钱办法难道不是地租吗?尤其是这些靠着地租、土地支撑的旧家族而言,这是最容易想到也是最容易接受的壮大实力的方式。
既然是欧罗巴人成立了印度公司,而不是印度成立了欧罗巴公司,显然印度的海军不行,而且中央集权的能力也差,否则的话最佳选择应该是闭关锁国才能保证这么大一片土地的安稳。
只有大量的实权封地贵族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让生意好做,显然按照这些家族数百年积累的政治智慧和之前列国争锋时积累的各种手腕来判断,这是一块肥肉,而且是一块海军、陆军、大家族、拉拢底层流民当兵缓解矛盾、积累财富的大肥肉。
地租可比贸易赚钱多了,至少现在是,而且还能壮大各个家族的势力,何乐而不为?
因而真正掌权的那些人需要欢迎陈健,他们确信陈健之前表现出的判断力的准确性。
除了这种现实的利益原因,也有作为共和国荣耀的部分。
在陈健的船抵达闽城后,就有船前往都城告诉了都城一个好消息,陈健发现了南方大陆。
如果说有什么让共和国的国人沮丧的事,那就是他们并非是第一批环球航行的人,而且第一批环球航行的人早于他们一百多年。
不管是中国、日本、印度还是非洲,这是这个世界的绝大部分国家已经知晓并且存在的东西,美中不足,难免遗憾。
当然,南方大陆早就存在,只是被发现而不是因为发现所以存在。但那里既然没有国家,也就只是地理世界的一部分,是文明世界的新大陆——共和国不承认欧洲新大陆的说法,且不承认没有共和国存在的世界称之为世界,而且这种说法早已被一年前赴欧洲谈判和驻派的礼部官员带到了欧洲的宫廷之中,立场鲜明。
绕了一个“世界”概念的小圈子,共和国的国人、尤其是都城这些爱谈国事的国人,忽然发现:原来真正发现新大陆的第一人来自共和国,而非欧罗巴,因为欧洲人所谓的南美新大陆他们不承认是新大陆,所以那就不是。
这样一想,豁然开朗,自然万众振奋,鞭炮与锣鼓齐鸣。
除了少数家族的利益、族群的狂热信心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直接的、与无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
比如玉米的推广、手摇脱粒机的推广、陈健在大荒城编写的玉米种植手册常识的推广。
这三样俱为一体的东西,带来的是一种崭新的饲料粮。秸秆、玉米粒,这都是上好的饲料,很多大型的养殖厂因此兴办起来,带来的实际效益就是都城的很多人可以吃上猪肉鸡肉。
比如土豆和地瓜这两种高产作物的推广,让很多大土地种植者们找到了发财的良机。
更为便宜的、更为低劣的、但是销量更大的马铃薯淀粉酒和地瓜酒,仅仅两年时间就让一些以原本的粮食作物酿酒的作坊经营不下去,只剩下高端的果酒和窖藏酒,都城的低端酒市场几乎被这种高产作物的此等酒所垄断。
一如十年前陈健在闽城卖的酱油一样,价低、质低,就足以让一些人破产,但也足以让一些人享受到以前难以享受的东西。
都城的酒更多了,更便宜了,也造就了更多的酒鬼,造成了很多的家庭悲剧。
酒只是造成了一些家庭的悲剧,带来的冲击也主要是一些原本资本不足的酒作坊。
虽然饮酒不好,但是对于喜欢饮酒的中层和底层来说这仍不失为一件极有利好的事,基本上对那些大家族产生不了太大的冲击。
但是另一种作物却让一些大家族之间出现了利益矛盾,就是一些人从欧洲带回的、长得像是萝卜一样的甜菜疙瘩。
这种其貌不扬的东西,直接宣告了枫糖垄断专营权的毁灭。
甘蔗的事,北方的大家族手伸不过去,而且等手伸过去的时候也已经晚了,经营起来也根本不是那些经营性资本家的对手。
所以蔗糖的事,对大家族来说还是可以一致对外的,毕竟这钱他们赚不到,还不如让关系密切的树糖垄断经营权的家族获利。
可是甜菜一出,整个问题就变质了。甜菜可以在这里种植、糖价在北方节节升高、茶加糖的习惯、咖啡可可等热带饮品的引入、辣椒种植带来的新的甜辣风格的菜品……
糖很贵,而且是可以一些家族土地经营获益的贵。当利益大到可以超越那些感情的时候,为了防止“与民争利”的《禁止甜菜种植法案》便没有通过。
这和当初南洋公司成立时的对“枫糖垄断专营”不公平这个借口而征收的北方蔗糖消费税时的形式完全不同。虽然当初南洋公司的人提议,这个枫糖垄断专营的税费他们可以帮着出,但那也不行——专营费才多少?利润又有多少?怎么可能会被接受。
环球航行和之前的南洋探索带来的许多种子和有计划的推广方向,就像是一条投入泥鳅中的鲶鱼,搅得手工业基础和对欧和殖民地运输优势都不如南方的北方,也不可避免在土地问题上引出了更多的资本主义因素,一轮新的土地兼并也在悄然进行着。
原本种粮的收益并不太大,这几年暂时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灾害,虽然一些偶然事故会导致投机商操控粮价,但是整体上粮价偏低。
可是各种新作物、新的经营方式、新的利润的出现,让土地经营的利润在都城附近已经高于传统地租。
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是都城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而且有河运,不可避免地大量土地产物商品化、货币化。
正常地租的位置变得很尴尬,很显然不如投入资本经营更为有利,小块租赁成为一种并不合算的方式。
几年前都城的青年之家中就流传出了小册子,讨论地租和利润的问题,让经营性、没有地权但有资本的大片土地租赁经营者深以为然:地租高了利润就低,很显然我们这些没地但有资本的经营者和你们地主有矛盾嘛。
这种商品化的变革总是在距离大城市最近、河运最发达的地方率先出现。这些理论也在这种地方最受欢迎,造成的影响也最为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