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五斗米道 (求点推收赏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黄巾起义的同样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变,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攻打郡县,但未受到汉室重视。
那么,“五斗米师”是什么?
“五斗米师”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后汉书?孝灵帝纪》“ 张脩 反” 唐 李贤 注引 刘艾 纪曰:“时 巴郡 巫人 张脩 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
“五斗米师”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那样五斗米道又是什么?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说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弥教结合而成,即“五斗弥”教)。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此外,在光和年间(178年 - 184年),还有张修在巴蜀、汉中一代传道。其方法和张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总体而言,更接近于张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设有祭酒,学习《道德经》,供奉五斗米等,因此历史上也将他的这一派道法称为“五斗米道”。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伪称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蒙古人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
北天师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认的道教天师——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传其服气导引口诀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整道教,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箓。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1]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基础。寇天师在北方“去除三张伪法”,是影响深远而得到贯彻的。后来北方兴起的全真道,就与龙虎张天师素无瓜葛。然而据载。王重阳所传的钟吕丹法就与茅山上清派本经《上清黄庭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邱祖也曾领受上清法箓,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罗箫台袍……据考通行全国的《全真正韵》亦源自茅山上清。进入南北朝时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于君道”等,因受统治者打击而显衰落。而新兴教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又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虽有一些象张忠、王嘉这样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师徒相受形式成的松散道教集团,而以道教箴纬的名义,各地不同人等托名“李弘”又都转瞬覆没;此时天师道仍不失为道教的一面旗帜,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称。 但是,由于政治动乱,天下势力分割,加上信徒总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张天师传人,僻处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总部对下属各“治”的祭酒、道官显得鞭长莫及,天师道内部组织陷入严重混乱、《老君音诵诫经》有:“道官祭酒愚暗相传各祭酒”,这使一些素质低下者得以当上祭酒、首领,任意鱼肉信徒;更严重的是有的还“自署治箓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导致“奸怨非法、诈惑万端”;还有曲解天师道的理论如“房中术”等者,以致“淫风大行,损辱道教”;并且下层道民屡屡利用道教组织,托名李弘(老君化名)、刘举名义发动起义,历代不绝,使道教受各分割统治势力、王朝的严密注意。 有鉴于此,不少高道先贤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时期的寇谦之与南朝的陆修静是当时的佼佼者。寇谦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诵诫经》,〈老〉是〈云〉的摘抄本)、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对天师道进行坚决的改革,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既得到下层信徒的支持,也适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一时阴霾尽除,朝野随者无数,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发展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的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期间,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的“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陆修静制订并完善斋醮科仪。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将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他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并都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与理论基础。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伪称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正式形成于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蒙古人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张氏子孙就在这七千百八余卷的《道藏》经板被元室鞑子毁烧殆尽之时,对其山呼万岁,屈膝求荣,用牺牲道教尊严与正统的待价来换取自己强并三山,支掌江南道教事的权益。道教的教理教义,如道生德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长生久视等根本宗义,皆源出于太上《道德真经》。祖天师张道陵建立道教教团之时,即以五千文(《道德真经》)为圣典,并作《老子想尔注》,阐说道要教旨和修行准则,初步建立起道教教义思想体系,以“正一”之名来表明所倡行的教化学说是太上真一不二的正教。而且,道教的经典和许多高道真人的著述也都根据《道德真经》这部圣典加以充分的发挥,或作必要的演绎。道教尊奉的《南华真经》和《冲虚真经》,承扬太上《道德真经》的思想,对道教修身体道、精神逍遥、坐忘养生、神仙变化等思想以丰富和阐扬,使偏重理性的道家学说在后世高道的继承阐扬下,过渡到道教的教义学说,彼此而打成一片。《太平经》以宗教教化而立论,对《道德真经》“道”生化天地万物的创世说和《道德真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教义作了充分阐释。葛洪真人畅玄而讲神仙之术,亦当属于太上道家之系统。《度人经》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主旨,正体现了《道德真经》的根本宗义。总之,道教的教义思想无不根本于《道德真经》,因而道教尊《道德真经》为圣典。
在黄巾起义的同样宗教形式的五斗米道在巴郡叛变,领导人“五斗米师”张修攻打郡县,但未受到汉室重视。
那么,“五斗米师”是什么?
“五斗米师”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后汉书?孝灵帝纪》“ 张脩 反” 唐 李贤 注引 刘艾 纪曰:“时 巴郡 巫人 张脩 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
“五斗米师”就是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那样五斗米道又是什么?
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五斗姆”(另一说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弥教结合而成,即“五斗弥”教)。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此外,在光和年间(178年 - 184年),还有张修在巴蜀、汉中一代传道。其方法和张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总体而言,更接近于张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设有祭酒,学习《道德经》,供奉五斗米等,因此历史上也将他的这一派道法称为“五斗米道”。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伪称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蒙古人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
北天师道是由封建史上首位被官方承认的道教天师——寇谦之改革五斗米道而形成的。寇谦之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20卷,传其服气导引口诀之法;令其“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张衡、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其主要道场建立在今山西大同(原称平城),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清整道教,新天师道所传《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宣讲《新科》等大道清虚之道,提倡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其新天师道的做法有: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箓。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1]这样,新天师道重视醮仪,提倡礼度,改变了过去以符水疗病及注重炼形的教义。特别是泰常八年(423),有道士李谱文所传《录图真经》等醮仪感动太武帝,太武帝于太平真君三年(442)亲自道坛,受道教符录,使新天师道与皇权结合,一度成为国教,不断发展壮大,并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基础。寇天师在北方“去除三张伪法”,是影响深远而得到贯彻的。后来北方兴起的全真道,就与龙虎张天师素无瓜葛。然而据载。王重阳所传的钟吕丹法就与茅山上清派本经《上清黄庭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邱祖也曾领受上清法箓,佩上清芙蓉冠,著上清洞真玉罗箫台袍……据考通行全国的《全真正韵》亦源自茅山上清。进入南北朝时期,一些早期道派“太平道”“于君道”等,因受统治者打击而显衰落。而新兴教派“灵宝派”“上清派”等,又正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虽有一些象张忠、王嘉这样的神仙道士,但只是以师徒相受形式成的松散道教集团,而以道教箴纬的名义,各地不同人等托名“李弘”又都转瞬覆没;此时天师道仍不失为道教的一面旗帜,基本上也是道教的代称。 但是,由于政治动乱,天下势力分割,加上信徒总多,又缺乏有威望的张天师传人,僻处江西龙虎山的天师道总部对下属各“治”的祭酒、道官显得鞭长莫及,天师道内部组织陷入严重混乱、《老君音诵诫经》有:“道官祭酒愚暗相传各祭酒”,这使一些素质低下者得以当上祭酒、首领,任意鱼肉信徒;更严重的是有的还“自署治箓符契、攻错经法、浊乱清真”,导致“奸怨非法、诈惑万端”;还有曲解天师道的理论如“房中术”等者,以致“淫风大行,损辱道教”;并且下层道民屡屡利用道教组织,托名李弘(老君化名)、刘举名义发动起义,历代不绝,使道教受各分割统治势力、王朝的严密注意。 有鉴于此,不少高道先贤立志改革、整理道教,北朝时期的寇谦之与南朝的陆修静是当时的佼佼者。寇谦之(365—448在世)利用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又名《老君音诵诫经》,〈老〉是〈云〉的摘抄本)、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对天师道进行坚决的改革,对早期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既得到下层信徒的支持,也适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一时阴霾尽除,朝野随者无数,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南天师道是由简寂先生陆修静改革发展江南天师道而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他对江南天师道组织进行的整顿和改造,并积极收集整理道经,制订道教斋醮科仪,推动了南朝旧道教的改革和士族新道教的形成。特别是陆修静在孝武帝大明五年(461)至宋明帝泰始三年(467)七年间隐居庐山修建太虚观(后人称简寂观)期间,他以太虚观为大本营。在此收徒布道,不断扩展太虚观,曾先后扩建有白云馆、朝真馆、炼丹井、捣药臼、洗药池等。太虚观兴起后,先后又建筑有康王观、崇善观、咏真观、昭德观、白鹤观、广福观、太平观等数十座道观,均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因而被誉之为道教的“咏真第八洞天”。随着庐山道教的扩大,其地位和声誉不断显赫,逐渐成为名震南北的重要道场。使得四方高道纷至沓来,至唐宋时。先后有许坚、钱朗、孙晟、郗法遵等大批高道云集庐山。庐山高道辈出。名声大震于江南。陆修静制订并完善斋醮科仪。吸收儒家传统的忠孝礼义等伦理道德,并将其作为道徒必需遵守的教规,强调忠孝为先,这样。既保证了道士严格遵守教戒,一心修善立功,又更加完善了宗教仪范。他潜心道教理论研究,并著有《灵宝经目录序》、《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道门科略》、《洞玄灵宝五感文》等,他将这些斋戒仪范著作和收集的道经如药方、符图等计1228卷,已行世有1090卷等,均采用“三洞四辅十二类”的方法,成为道教史无前例的道书分类法,他将这些道书整理集成《三洞经书目录》。于太始七年(471)上献朝廷,深受宋文、明二帝赞赏,使“灵宝之教,大行于世”,特别是他总括“三洞”。改革旧天师道,并提倡以斋仪为主的道教,由此其名望不断壮大,威震江南,成为江南道教的统领,与北魏寇谦之改革的“北天师道”南北并存,并都为后世的“三教合一”奠定了历史与理论基础。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其始祖伪称是汉末张道陵及他开创的“正一盟威”之道,后称天师道。实际上,正一道正式形成于至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张与材被蒙古人嗣为第三十八代天师,袭掌江南道教,特别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录”。后又授以“金紫光禄大夫”、封留国公、赐一品金印。张氏子孙就在这七千百八余卷的《道藏》经板被元室鞑子毁烧殆尽之时,对其山呼万岁,屈膝求荣,用牺牲道教尊严与正统的待价来换取自己强并三山,支掌江南道教事的权益。道教的教理教义,如道生德育、自然无为、清静寡欲、柔弱不争、长生久视等根本宗义,皆源出于太上《道德真经》。祖天师张道陵建立道教教团之时,即以五千文(《道德真经》)为圣典,并作《老子想尔注》,阐说道要教旨和修行准则,初步建立起道教教义思想体系,以“正一”之名来表明所倡行的教化学说是太上真一不二的正教。而且,道教的经典和许多高道真人的著述也都根据《道德真经》这部圣典加以充分的发挥,或作必要的演绎。道教尊奉的《南华真经》和《冲虚真经》,承扬太上《道德真经》的思想,对道教修身体道、精神逍遥、坐忘养生、神仙变化等思想以丰富和阐扬,使偏重理性的道家学说在后世高道的继承阐扬下,过渡到道教的教义学说,彼此而打成一片。《太平经》以宗教教化而立论,对《道德真经》“道”生化天地万物的创世说和《道德真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教义作了充分阐释。葛洪真人畅玄而讲神仙之术,亦当属于太上道家之系统。《度人经》以“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为主旨,正体现了《道德真经》的根本宗义。总之,道教的教义思想无不根本于《道德真经》,因而道教尊《道德真经》为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