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大唐人生张阳李玥 > 第三百八十五章 做个专业的人

第三百八十五章 做个专业的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写完之后,禄东赞交给了一旁的仆从,做完这件事他长出一口气,仿佛身上的重担恍然间不在了。

    长安城内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张阳在众人的目光下走出外交院的时候,李承乾便跟在一旁。

    人群散去,眼前的朱雀大街又宽敞了。

    “孤以为松赞干布不会接受这种条件,你还是希望大唐和吐蕃的战争继续下去是吗?”

    听李承乾这么说,张阳放慢自己的脚步,“科举就要开始了吧。”

    李承乾点头,“过了农忙便是科举。”

    “也不知道大安这一次能不能被朝中录用。”

    “吐蕃的事情和大安有什么关系吗?”

    张阳停下脚步揣着手正看着几个玩闹的孩子,“吐蕃的事情当然和科举没有关系。”

    李承乾如鲠在喉,既然没有关系为何又要说起科举,与张阳交谈还是一如既往地无奈与痛苦。

    以前在东宫的时候还算能够听懂,如今他越来越不说人话了。

    指着远处玩闹的孩子,张阳又道:“长安城像这样的孩子有多少?”

    闻言,李承乾抬起头,“是说这般年纪的孩子吗?”

    张阳点头。

    李承乾思量半晌,“有近千上万,迁居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城中的孩子自然多了。”

    街道两旁是来来往往的行人,偶尔还能听到几句叫骂声。

    “太子殿下,臣以为若是这般年纪的孩子都开始读书,想将来给我们大唐增加更多的读书人。”

    李承乾重重点头:“你说得在理。”

    张阳神色平静再是讲道:“敢问太子殿下,从去年到现在为何官学的开办迟迟没有进展?”

    “这个……”

    张阳再是讲着:“当初臣说过科举的开办根基便是在官学,只要官学能够顺利开办,将玩闹的孩童全部收入学舍中,科举必将兴盛,学习要从娃娃抓起,七八岁的年纪,更是不能错过的时光。”

    “臣当初几次三番嘱咐太子殿下要注重官学的看办,太子殿下只是和陛下提起过,至于陛下会如何办,朝中会如何办,有哪些章程?”

    听着张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语,此刻的李承乾也在费劲地消化这些话。

    “至于臣当初说的那些,太子殿下是不是都已抛到脑后?”看了看李承乾的神情,张阳接着道:“身为太子诤友,应该劝谏督促太子,有些事情不能只是一句话,做个场面就能了事,我们要将话语落在实处,把事情办下去,这样才能无愧于心。”

    李承乾稍稍一礼,“朝中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可士族掌握着大多数的夫子士子,他们给予优握的条件,给门阀子弟教书,朝中无法与他们相抗衡,郡县州府想要去寻教书人,却发现士族已经招揽了八成的士子,就连生员都不放过。”

    利用自己的权势地位与财富,来掌握更多的教书资源。

    为他们自己的子弟来做私教。

    永远不要小看古人,尤其是这些有文化有学识的士族门第,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总有对策。

    “我觉得眼前的困难并不是不能化解的,只是不敢下太大的决心,有言道有志者事竟成,对此,我非常佩服郑公,当初寺庙事发还是郑公亲自去查问,亲眼所见倾力而为,实乃我辈榜样。”

    李承乾听着这些话语,回神才发现自己已经流汗了。

    把双手揣在袖子里,张阳突发感慨,“这长安城像我这样的好人太少,放眼望去皆是恶人,有些时候都怀疑我快要活成圣人了。”

    正思量着这些话语,李承乾心中惭愧,再一回神张阳已经不在眼前。

    心情失落地回到宫中,李承乾走到甘露殿向父皇禀报着这次外交院内的情形。

    李世民翻看着呈上来的记录,“张阳这小子越来越胆大妄为了。”

    李承乾回道:“坊间为此叫好的人不少,儿臣以为外交院此举甚得民心。”

    说完话,被父皇瞧了一眼李承乾又低下头。

    甘露殿内,房玄龄也是安静地站着没有讲话。

    放下手里的记录,李世民又拿出一些茶叶,倒入热水冲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陛下的桌桉上会放上一壶茶水,时常便会泡些茶叶喝上一两口。

    当适应了茶叶之后,这已经成为了陛下每日离不开的习惯。

    见父皇没有讲话,李承乾鼓起勇气再是开口道:“父皇,儿臣想起官学的开办,朝中一直没有进展,是否督促一番。”

    李世民缓缓点头道:“朕明白了。”

    看父皇不再多说什么,李承乾又是行礼,“儿臣告退。”

    稍稍抬头又仔细看了看父皇的脸色,李承乾退出甘露殿。

    走到殿外见房玄龄也出来了。

    站在原地筹措半晌,李承乾跟上脚步,“房相,孤有一事不解。”

    房玄龄一路朝着承天门走去,“太子殿下直说便是。”

    “孤一直不知道父皇对张阳的态度是何意思,此次谈判张阳的条件确实很苛刻,但能够得到民心民意支持,孤以为这便是对的。”

    房玄龄笑道:“太子殿下把张阳想简单了,也把陛下想得太复杂了。”

    “房相此话何意?”

    “有些话臣不便直说,太子殿下自己明悟便可。”

    停下脚步,李承乾看着房玄龄越走越远,好像是大家都带着一副面具,看不懂每个人的心思,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想到大安,或许像大安这样的人能够想明白。

    如今他也离开了东宫。

    有时候觉得大安很愚笨,从他开始会读书会思考,大安的那份才智便慢慢显露出来。

    愚痴却又心如明镜。

    大家的年龄相彷,李承乾无奈自己没有别人的境界,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活法,唯独孤不知道该怎么活。

    当天夜里,李承乾失眠了,辗转反侧想着这些话语。

    深夜,宫中很寂静。

    走到殿外,夜风吹过的时候李承乾感觉自己又精神了几分。

    见赵节还站在殿外守着,李承乾便走上前,“赵节,今日是你值守?”

    赵节行礼道,“禀太子殿下,今夜确实是卑职轮值。”

    李承乾抬头看着星空,说来赵姐也是姑姑的儿子,再是一想便问道:“当初张阳在东宫的时候,你与他时常谈话?”

    赵节点头,“他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李承乾干脆坐了下来,“如何有意思了。”

    人生路茫茫,李承乾心中没有方向,该做一个什么样的太子才能让父皇满意,让朝臣满意。

    又想不明白父皇的用意。

    “他时常与卑职说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情,所以卑职近日一直有看兵书,身为侍卫若专业不精便要多学习,成为专业的人。”

    “专业的人?”李承乾思量着。

    “就是专心于一项事业的人,人各有所长,一个人一生能有一样成就已经很了不得,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专精也是不易。”

    听着这些话,李承乾脑海中很快就浮现了张阳笑谈时的样子,甚至可以想象到当时张阳与赵节谈话是什么表情。

    房玄龄说不要把张阳想简单了。

    可不管怎么看,张阳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人,这个人常常愤世嫉俗,时常悠然自得,为了一点小事就能把父皇气得打砸武德殿。

    “卑职就想要做这样专业的人。”

    看太子站起身,赵节行礼道:“太子殿下是否有要事需要卑职去办?”

    李承乾索然长叹,“你守好东宫便是。”

    “喏。”

    第二天,张阳还是没有来上朝,有一种当今陛下不去请他,他便不来的架势。

    朝中众臣对这个特立独行的礼部尚书议论越来越多。

    下朝之后,李承乾亲自去了门下省,查看各地官学开办事宜。

    没有陛下的旨意,太子主动查问这件事,惹得门下省官吏一时间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太子的话语办事。

    骊山,张阳正在屋顶铺着瓦片,这些瓦片都是阎立本让工部送来的。

    这些瓦片的质地很不错,这些瓦片都是铺设宫殿用的。

    李玥一脸的担忧,她爬在夫君做的梯子上,“我们用这些瓦片,在宫里不会是逾制了吧。”

    “管他呢,不用白不用。”张阳站在屋顶朝着远处的长安城看去,“他们还能来掀我房顶不成?我教他们有来无回!”

    李玥捂嘴轻笑着,接过王婶递来的瓦片,再是放到屋顶上。

    杨婶用麻绳将这些瓦片都捆起来,递给王婶,再将瓦片递上去,夫君在屋顶铺着瓦片,分工合作。

    等把瓦片铺好,张阳顺着梯子爬上来,“果然还是我自己做的梯子顺手。”

    李玥递上水,“夫君喝水。”

    每一次觉得夫君有出息了,媳妇就会特别地殷勤,主动递水又是主动做饭的。

    这间两层高的房子用来藏书,张阳走入其中打量自己的成果很是满意。

    “媳妇,我们虽然只是建成了一间房子,看似是一件很不起眼的事情,实则是我们新家迈出去的一大步。”

    李玥听着也朗声道:“以后我们要在这里放满书籍。”

    其实家里也有很多的书卷,从左藏库拿出来之后便再也没有还回去。

    李世民好像也不是特别计较这些。

    把家里的书放在这里都可以放满一面墙。

    石灰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建在山中的房子,更需要石灰。

    石灰涂墙之后还能用来防虫害。

    “有空了还是要多烧点石灰才行。”

    “就是夫君之前用来做肥皂的东西吗?”

    张阳点头,“差不多的意思,让魏王再派一些人手多烧烧石灰,这对将来很重要。”

    “青雀不是忙着编撰括地志和地理吗?”

    “他不过是主持,你看他像是能够静下心编撰书籍的样子吗?”

    刚刚打好铺设好的地基边上,李泰正和一群侍卫杀着鸡,眼看他手里的鸡还没扑腾两下,就被一刀割喉放血。

    场面不忍直视。

    李玥愣愣摇头,“夫君说的是,青雀还真不是一个能够静下心做编撰的人。”

    李泰是魏王,又是李世民很宠爱的孩子,这小胖子能够调动的人力物力也不小,至少为了编撰括地志,弘文馆,文学馆的人都能够听他调遣,而这些人也会为此尽心尽力。

    都是饱读诗书,遍览典籍之辈,括地志能够编撰而成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更别说主持这件事的人就是岑文本。

    同样在秘书监任职,岑文本的才学才识不比颜师古差,再者他还年轻。

    李世民让他掌管宫中机要卷宗,可见他的价值。

    “这种人才早晚要把他们都抓来骊山,让他们给我培养人才造福下一代!”

    听到夫君的喃喃低语,李玥好奇道:“要把什么人抓来?”

    张阳啃下一口桃子,“我是说岑文本这个人很适合抓来给孩子们教书。”

    “封地里这么多的孩子,要有多少个夫子才能教。”

    “我们封地不仅要盖一个大驿馆,还要盖个大学堂,一层层的楼建起来肯定很好看。”

    自从封地的建材石料够用,李玥发现夫君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根本不管逾制不逾制的。

    李泰提着两只已经杀好拔了毛的鸡,“姐夫,听说吐蕃的战报这两天就到了,也不知道边关的战事如何了。”

    一边讲着话,这个小胖子还不停地往鸡肚子里塞各种辅料,要是没看错这小胖子还往里面塞了剁碎的熊掌。

    再看一眼自家的小熊正趴在树荫下睡觉。

    他用力一挤压,很难想象一只鸡的肚子里能够塞这么多东西。

    这就是今天一家人的午饭了。

    “这个禄东赞实在是太可恨了,本王很想再去揍他一顿!”

    “魏王殿下要去揍他,也没人会拦着,第一次有你父皇撑腰,第二次再犯必定会严惩魏王。”

    说完这话,张阳皱眉道:“不过看松赞干布出手这么大方,吐蕃应该挺有钱的。”

    “呵,吐蕃那苦寒之地有什么银钱?给点牛羊就不错了。”

    “魏王殿下此言差矣,既然松赞干布可以拿出一箱金子,或许他还能再拿出十箱金子,所谓财不外露当他彰显自己很有钱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吐蕃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