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162章
傍晚的雨水冲刷尽了人间罪恶,圜丘台上的五方燎炉重新点亮,天火高高跃起,在雨中腾燃不熄。
兴许是援军的强势,兴许是人心的动荡,经历了几个时辰的厮杀,胜负已然分明。
站在血泊中,高邈提着剑,雨水沿着剑尖滴滴滑落。
他抬头望向天坛,眼睛里映出燎炉中的天火,以及站在天坛上最接近神灵的监国太后。
他得势了一辈子,扳倒过那么多政敌,却没想到陷入她的圈套,落得如此绝境。
他怎能甘心!
可其他叛臣已经死的死,诛的诛,只剩他和赵盛德、长宁伯几人。
剩下的叛军见家主死了,大势已去,上苍似乎也在发怒,军心逐渐涣散,有一些投降了,有一些还在负隅顽抗。
这场兵乱,及至入了夜才方得初定,天地间回荡着铮鸣的余响,丝丝渗透着徐徐凉意。
长安城的消息迟迟未至,高邈明白,他们已成孤军,是他们赌输了。
悔耶?
不悔耶?
都已经是说不清了。
何道庚调来的士兵缴了叛军的兵械后,开始清理战场,祭坛被血和雨水冲刷过,竟有了几分光明厮杀黑暗过后的宁静与巍峨。
何容琛正要进祭殿,迈出一步时,忽然回首。
她的衣裳发丝已经被雨水浸湿,长长的睫羽掩映着如水的眸色,半晌,对谢令鸢淡淡一笑:“谢谢你。”
她这些年抽丝剥茧,已经逐渐接近了那个真相。
但当最终听说大理寺审讯杨犒,才坐实了她的推测。
留下多少罪恶,在时光中。
可却一时忘了那时的心情。
逝去故人毕竟一别多年,藏在长河里的痛楚也已经被尘埃掩埋。
只要风没有卷起这尘埃,吹露其下的白骨,就可以一直埋葬在心底。
而她心中的风,早已经止息了。
她谢的是皇帝和谢令鸢,他们心怀赤诚与明亮,将此事昭然于天日。
谢他们千里迢迢,为求一个公道一份磊落。
谢令鸢点点头,感觉到了星盘有动,是七杀星君的状态回升到了冠带。
而她自己的声望则跟着上涨,她心头跳动,见指针移到了德被苍生第二格。
惶恐。
这是她头一次生出了恐怖,那是一种对未来迷失的畏惧。
待她回去后,九星怎么办?
林昭媛怎么办?
郦清悟怎么办?
她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很多憧憬还未来得及看见,很多障碍还未来得及扫清,一时间慌乱后,她竟然开始恨了。
声望怎么能涨得如此快?
为什么早不涨晚不涨,非要在九星步入正轨,大道即将初现时,给她套上这时间的枷锁?
她呆在原地,神思不属,任细雨寥落。
何容琛进了祭殿,屋内等待的文武群臣,被迫看了一次兵变直播,提心吊胆了整夜,看向她的目光都变了。
兵变,是几朝风雨中不小的动荡。
可何容琛把它们顺利地平息下来,没有波及更多人的性命。
回想往些年六朝兵变,或汉末也罢,哪一次不是后宫赐死、王室被诛、公主砍头,更有甚者皇帝也被挟持,皇亲国戚的血流遍了京城,染红了史书,权力的背后,连泥土都浸透着血腥的芬芳。
所以,即便是换成前朝的皇帝,也不见得比她做得更有手段了。
何容琛下令,叛军已败,可离开祭殿。
群臣走出屋子时,他们看她的眼神,带了些复杂的敬畏。
谢令鸢站在圜丘台上,夜色中,海东青冒雨而至,带着京城的信又飞了过来。
感受到了德妃似乎心情不好,它蹲在她面前,提溜着眼珠子看她。
谢令鸢接过信,摸了摸它的脑袋,轻轻叹了口连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气。
海东青没被她折腾,心满意足拍拍翅膀,向着夜空飞走。
“京城解围了。”
谢令鸢将信拆开,迅速看过,呈给太后。
何容琛接过,先时似蹙非蹙的柳叶眉舒展开。
京城的叛军归降,高远济被杀。
皇城兵祸已解,毁了一道城门,有惊无险。
她让何道庚调兵时,为防京城兵变,也分配一部分去驻守内城,不过在那之前,皇城内的叛军已经被京师戍卫们清缴了。
何韵致做的很好。
自己在南郊清缴叛臣的时候,皇城一定也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夜。
然而后宫的妃嫔和大臣家眷们都十分冷静,没有绝望嚎哭恐惧,而是一起设法退敌。
高邈被俘后,似乎还在寄托于长安的胜讯,以期与太后谈判。
何容琛拿着皇城送来的信,声线沉着,回荡在圜丘之前:“高远济谋逆逼宫,已在皇城外伏诛,京城平安,祭祀过后便可启程回京!”
“是老天庇佑我大晋江山啊!”
“太后娘娘英明!”
圜丘下哗然一片,是欣喜欢声。
然而高邈知道,这话,太后是说给他听的,要他死心,要他痛心,要他为儿子的死撕心裂肺!
高邈仰天长嘶一声,心中涌上了绝念,随即,尖锐地化为孤注一掷的阴毒。
他想起这些年的习惯,他袖中常藏一枚冷箭,其上淬毒,用以防身。
眼下既然败局已定,那就杀了害他至此的人,他死了,总也要有人陪葬!
短小利箭猝然射出,箭头闪着利刃寒光。
那风声弦紧,谢令鸢正为声望而恍惚,箭向何容琛飞去,已是闪避不及!
何容琛也看到了迎面的箭,仿佛黄泉幽冥的风,要带走她。
就是一瞬间,她似想过了很多,又似没有。
也就是片刻的空白,“嗖”的一声,箭忽然被人截住。
高邈恶狠狠地盯着天坛上那个从天而降的人,恨不得将他扒皮拆骨!
那人侧身站在天坛,一身黑色织银的披风,在雨中也滴雨未沾,看上去竟有几分不可思议的奇诡。
他一只手拿着箭端详,伸出一只手摘了风帽,天火的光芒勾勒出他的侧颜,高鼻,薄唇,仿佛熠熠生辉,清雅俊极。
随即,他手中攥着箭,偏头往这里看来,那目光明明平静,却看得高邈不寒而栗,倒退一步。
谢令鸢惊觉,看到前方熟悉又暌违许久的身影,四周有禁卫军要上前,她赶紧挥手制止:“无妨,此人是救驾。”
心中惊喜不已,郦清悟不是去了北地吗,他怎么会来中原?
何容琛看到他的模样,也明显一怔。
她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从眉眼到鼻唇,谢令鸢不知该如何解释是好,竟然僵住了。
可何容琛不需要介绍,她那样聪明,只在惊吓和错愕后迅速敛了心神,眼下当务之急是平息高邈等人的余乱。
“哈哈哈哈哈”高邈忽然仰天大笑,疯了似的。
他回顾这些年的起伏经历,在雨中闭上眼睛,任冰凉的湿意钻入衣里,刺入骨中。
兴许真的是冥冥天意,他败给了天命——什么晋过五世而亡,天命不允啊!
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着高邈疯狂的笑声。
站在圜丘台上的禁卫军统领,只能远远瞧得见模糊人影,大喝道:“来者何人!此乃圜丘祭天重地,不得靠近,否则一律射杀!”
回答他的,是一个嘹亮女声:“我乃长生殿主事秉笔、宫正司代宫正韦氏,请求见太后娘娘。”
这声音有些失真,但还能听得出是韦女官。
她偶尔御前行走,因此与禁卫军统领也是点头相识,禁卫军统领认得她,便让手下人放行。
韦无默手里拿着扬声筒,下马后往圜丘台跑来。
她牵挂了一整日,皇城叛军归降后,宫中清理战场,她则出了宫赶来南郊。
远远见何容琛站在天火旁,身形立得岿巍,才放下悬到喉间的心。
何容琛看清了她,声音急切起来:“谁让你来了?”
从皇城到南郊,骑马赶路也要两个时辰,兵乱尚平定不久,京中不免有余乱,胆子真是够大!
韦无默衣衫尽湿,提着裙子跑上台阶。
何容琛又注意到她肩膀:“还有这伤。”
韦无默扯到伤口,也似才想起此事。
她出城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零散叛军,忽然有人从天而降,把那几个叛军解决了。
她问那人是什么人,对方只淡淡说和她同路,又倏然不见。
“没”韦无默正要张口安慰太后,视线一扫到谢令鸢旁边那个黑衣美人,巍巍的天火映出白皙的容颜,忽然张大了嘴,再也合不拢。
这是什么情况?
!他和德妃什么关系?
!
她干巴巴道:“我我没事,宫里已太平,只是听不到南郊的情况,放心不下便过来了”
何容琛心下一软,抬手抚上她的头,将她雨中奔波凌乱的发丝抿到耳后:“以后不能这样急莽,哀家能有什么事,还要你差点连累性命来。”
话语中虽是责备,却听得出关切温情。
禁卫军将叛军和高邈等人收押,文武大臣也重整衣冠,恢复对祭坛的供奉。
这简短的功夫,谢令鸢总算得空,乐颠颠问身边的人:“怎么来了?”
还不易容,光明正大的,也幸亏是夜里,远看不是很能瞧得清他容貌。
郦清悟一直看着她,见她无虞才放了心,目光中似带了点安慰似的,轻描淡写道:“皇城兵患已除,就来了。”
其实是他挂念着她,见宫里恢复了秩序,又实在受不了金汁
宫里有屎,屎里有毒,他煎熬不下去,尽力了
“可你不是去了北地吗,怎么想到回长安的?”
还来得千钧一发生死关头,这心有灵犀的程度,简直让她拍案叫绝,深信自己是主角待遇。
郦清悟伸手,掸去她发丝上的水珠,她一身都湿透了,礼服厚重,一夜都干不起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凉风寒。
她望着他,眼睛里倒映出璀璨火光,唇角悄然蔓延起不自知的笑。
他被这眼底的璀璨和笑容触动,心中有个角落蓦然回甘:“心有灵犀吧。”
谢令鸢傻了:“”
震惊,超凡脱俗的红尘外人,竟然学会了调情?
虽然还很嫩,然而纯得别有一番风情
她移开目光,心底却似有羽毛轻挠,一点点的甘甜。
狼藉的南郊已被清理一空,祭坛前复归清明,端庄肃穆俯视人间。
在天坛前经历了一场兵乱,自然要向帝天告罪。
在太常寺的奏乐中,何容琛重新燃了香,插在香案里,手执芴板长揖而拜:“代天下万民,恭谢神明相佑,愿我中原从此海晏河清,盛世长平,不犯灾兵。”
谢令鸢盯向燎炉,天火倏然盛大,仿佛是神明对太后祈福的回应,蓦然照亮了雨中众人!
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低声喃喃:“神迹”
“天火显灵了!”
可不是神迹么?
从先前剿灭叛军的惊雷,到此刻祈福苍生的天火,这是神明的旨意啊!
谢令鸢收回星力,随着何容琛俯身大拜礼。
所有士兵禁卫,以及文武大臣,宫中内侍,上万人一并跪在了圜丘之前,跪这一刻神明显迹,险象环生地保住了社稷稳定。
他们想,这真是晋国开国百年来,最盛大又最热烈的一次祭礼了。
经历一天一夜,风雨雷电,刀剑血泊,人心向背。
终于复归太平。
祭天祈福,随后何容琛便下令,稍作休息后启程回宫。
南郊有两处不大的行宫,是太常寺与礼部常做修整的地方,正合适大臣们用以避雨。
折腾了一日一夜,此刻寅时将至,黎明欲出。
韦无默来的时候,没来得及更衣,依然穿着松花绿的女官襦裙,却背了个行囊,紧紧缠绕在身上。
进祭殿内避雨后,她将行囊打开。
里面包裹几层之下,是一个三尺见方的酸枝木匣子。
谢令鸢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匣子。
是她在韦无默的识海中见过的,宋逸修走前留下的木匣。
但他嘱咐说是在何容琛临终前转交,不知韦无默为何此时就拿了出来。
“我实在怕的紧。”
韦无默轻叹口气,不知是对泉下的宋逸修告罪,还是对何容琛解释。
尤其是昨日兵乱,她被深困内宫,与太后两地相隔,她太害怕完不成他的遗托。
在宫里时她强作镇定,心里想的却是,倘若这次活下来,太后也活着,那她一定不能再错失时候。
她以前总不肯听太后的话出宫嫁人,明明不喜欢这样压抑的宫廷,却执着留在这里,为的不过就是这样一天。
“今天这样的兵乱,好在平定了。
我很怕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险阻,会不会有如今日这样的分离。
更不能保证以后,您弥留时,我能否恰好在身边,我不敢辜负,只能当下先将先生的遗物转交。”
何容琛伸出手,打开那个木匣。
第162章
傍晚的雨水冲刷尽了人间罪恶,圜丘台上的五方燎炉重新点亮,天火高高跃起,在雨中腾燃不熄。
兴许是援军的强势,兴许是人心的动荡,经历了几个时辰的厮杀,胜负已然分明。
站在血泊中,高邈提着剑,雨水沿着剑尖滴滴滑落。
他抬头望向天坛,眼睛里映出燎炉中的天火,以及站在天坛上最接近神灵的监国太后。
他得势了一辈子,扳倒过那么多政敌,却没想到陷入她的圈套,落得如此绝境。
他怎能甘心!
可其他叛臣已经死的死,诛的诛,只剩他和赵盛德、长宁伯几人。
剩下的叛军见家主死了,大势已去,上苍似乎也在发怒,军心逐渐涣散,有一些投降了,有一些还在负隅顽抗。
这场兵乱,及至入了夜才方得初定,天地间回荡着铮鸣的余响,丝丝渗透着徐徐凉意。
长安城的消息迟迟未至,高邈明白,他们已成孤军,是他们赌输了。
悔耶?
不悔耶?
都已经是说不清了。
何道庚调来的士兵缴了叛军的兵械后,开始清理战场,祭坛被血和雨水冲刷过,竟有了几分光明厮杀黑暗过后的宁静与巍峨。
何容琛正要进祭殿,迈出一步时,忽然回首。
她的衣裳发丝已经被雨水浸湿,长长的睫羽掩映着如水的眸色,半晌,对谢令鸢淡淡一笑:“谢谢你。”
她这些年抽丝剥茧,已经逐渐接近了那个真相。
但当最终听说大理寺审讯杨犒,才坐实了她的推测。
留下多少罪恶,在时光中。
可却一时忘了那时的心情。
逝去故人毕竟一别多年,藏在长河里的痛楚也已经被尘埃掩埋。
只要风没有卷起这尘埃,吹露其下的白骨,就可以一直埋葬在心底。
而她心中的风,早已经止息了。
她谢的是皇帝和谢令鸢,他们心怀赤诚与明亮,将此事昭然于天日。
谢他们千里迢迢,为求一个公道一份磊落。
谢令鸢点点头,感觉到了星盘有动,是七杀星君的状态回升到了冠带。
而她自己的声望则跟着上涨,她心头跳动,见指针移到了德被苍生第二格。
惶恐。
这是她头一次生出了恐怖,那是一种对未来迷失的畏惧。
待她回去后,九星怎么办?
林昭媛怎么办?
郦清悟怎么办?
她觉得似乎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很多憧憬还未来得及看见,很多障碍还未来得及扫清,一时间慌乱后,她竟然开始恨了。
声望怎么能涨得如此快?
为什么早不涨晚不涨,非要在九星步入正轨,大道即将初现时,给她套上这时间的枷锁?
她呆在原地,神思不属,任细雨寥落。
何容琛进了祭殿,屋内等待的文武群臣,被迫看了一次兵变直播,提心吊胆了整夜,看向她的目光都变了。
兵变,是几朝风雨中不小的动荡。
可何容琛把它们顺利地平息下来,没有波及更多人的性命。
回想往些年六朝兵变,或汉末也罢,哪一次不是后宫赐死、王室被诛、公主砍头,更有甚者皇帝也被挟持,皇亲国戚的血流遍了京城,染红了史书,权力的背后,连泥土都浸透着血腥的芬芳。
所以,即便是换成前朝的皇帝,也不见得比她做得更有手段了。
何容琛下令,叛军已败,可离开祭殿。
群臣走出屋子时,他们看她的眼神,带了些复杂的敬畏。
谢令鸢站在圜丘台上,夜色中,海东青冒雨而至,带着京城的信又飞了过来。
感受到了德妃似乎心情不好,它蹲在她面前,提溜着眼珠子看她。
谢令鸢接过信,摸了摸它的脑袋,轻轻叹了口连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气。
海东青没被她折腾,心满意足拍拍翅膀,向着夜空飞走。
“京城解围了。”
谢令鸢将信拆开,迅速看过,呈给太后。
何容琛接过,先时似蹙非蹙的柳叶眉舒展开。
京城的叛军归降,高远济被杀。
皇城兵祸已解,毁了一道城门,有惊无险。
她让何道庚调兵时,为防京城兵变,也分配一部分去驻守内城,不过在那之前,皇城内的叛军已经被京师戍卫们清缴了。
何韵致做的很好。
自己在南郊清缴叛臣的时候,皇城一定也经历了不平静的一夜。
然而后宫的妃嫔和大臣家眷们都十分冷静,没有绝望嚎哭恐惧,而是一起设法退敌。
高邈被俘后,似乎还在寄托于长安的胜讯,以期与太后谈判。
何容琛拿着皇城送来的信,声线沉着,回荡在圜丘之前:“高远济谋逆逼宫,已在皇城外伏诛,京城平安,祭祀过后便可启程回京!”
“是老天庇佑我大晋江山啊!”
“太后娘娘英明!”
圜丘下哗然一片,是欣喜欢声。
然而高邈知道,这话,太后是说给他听的,要他死心,要他痛心,要他为儿子的死撕心裂肺!
高邈仰天长嘶一声,心中涌上了绝念,随即,尖锐地化为孤注一掷的阴毒。
他想起这些年的习惯,他袖中常藏一枚冷箭,其上淬毒,用以防身。
眼下既然败局已定,那就杀了害他至此的人,他死了,总也要有人陪葬!
短小利箭猝然射出,箭头闪着利刃寒光。
那风声弦紧,谢令鸢正为声望而恍惚,箭向何容琛飞去,已是闪避不及!
何容琛也看到了迎面的箭,仿佛黄泉幽冥的风,要带走她。
就是一瞬间,她似想过了很多,又似没有。
也就是片刻的空白,“嗖”的一声,箭忽然被人截住。
高邈恶狠狠地盯着天坛上那个从天而降的人,恨不得将他扒皮拆骨!
那人侧身站在天坛,一身黑色织银的披风,在雨中也滴雨未沾,看上去竟有几分不可思议的奇诡。
他一只手拿着箭端详,伸出一只手摘了风帽,天火的光芒勾勒出他的侧颜,高鼻,薄唇,仿佛熠熠生辉,清雅俊极。
随即,他手中攥着箭,偏头往这里看来,那目光明明平静,却看得高邈不寒而栗,倒退一步。
谢令鸢惊觉,看到前方熟悉又暌违许久的身影,四周有禁卫军要上前,她赶紧挥手制止:“无妨,此人是救驾。”
心中惊喜不已,郦清悟不是去了北地吗,他怎么会来中原?
何容琛看到他的模样,也明显一怔。
她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从眉眼到鼻唇,谢令鸢不知该如何解释是好,竟然僵住了。
可何容琛不需要介绍,她那样聪明,只在惊吓和错愕后迅速敛了心神,眼下当务之急是平息高邈等人的余乱。
“哈哈哈哈哈”高邈忽然仰天大笑,疯了似的。
他回顾这些年的起伏经历,在雨中闭上眼睛,任冰凉的湿意钻入衣里,刺入骨中。
兴许真的是冥冥天意,他败给了天命——什么晋过五世而亡,天命不允啊!
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踏着高邈疯狂的笑声。
站在圜丘台上的禁卫军统领,只能远远瞧得见模糊人影,大喝道:“来者何人!此乃圜丘祭天重地,不得靠近,否则一律射杀!”
回答他的,是一个嘹亮女声:“我乃长生殿主事秉笔、宫正司代宫正韦氏,请求见太后娘娘。”
这声音有些失真,但还能听得出是韦女官。
她偶尔御前行走,因此与禁卫军统领也是点头相识,禁卫军统领认得她,便让手下人放行。
韦无默手里拿着扬声筒,下马后往圜丘台跑来。
她牵挂了一整日,皇城叛军归降后,宫中清理战场,她则出了宫赶来南郊。
远远见何容琛站在天火旁,身形立得岿巍,才放下悬到喉间的心。
何容琛看清了她,声音急切起来:“谁让你来了?”
从皇城到南郊,骑马赶路也要两个时辰,兵乱尚平定不久,京中不免有余乱,胆子真是够大!
韦无默衣衫尽湿,提着裙子跑上台阶。
何容琛又注意到她肩膀:“还有这伤。”
韦无默扯到伤口,也似才想起此事。
她出城的时候,遇到了几个零散叛军,忽然有人从天而降,把那几个叛军解决了。
她问那人是什么人,对方只淡淡说和她同路,又倏然不见。
“没”韦无默正要张口安慰太后,视线一扫到谢令鸢旁边那个黑衣美人,巍巍的天火映出白皙的容颜,忽然张大了嘴,再也合不拢。
这是什么情况?
!他和德妃什么关系?
!
她干巴巴道:“我我没事,宫里已太平,只是听不到南郊的情况,放心不下便过来了”
何容琛心下一软,抬手抚上她的头,将她雨中奔波凌乱的发丝抿到耳后:“以后不能这样急莽,哀家能有什么事,还要你差点连累性命来。”
话语中虽是责备,却听得出关切温情。
禁卫军将叛军和高邈等人收押,文武大臣也重整衣冠,恢复对祭坛的供奉。
这简短的功夫,谢令鸢总算得空,乐颠颠问身边的人:“怎么来了?”
还不易容,光明正大的,也幸亏是夜里,远看不是很能瞧得清他容貌。
郦清悟一直看着她,见她无虞才放了心,目光中似带了点安慰似的,轻描淡写道:“皇城兵患已除,就来了。”
其实是他挂念着她,见宫里恢复了秩序,又实在受不了金汁
宫里有屎,屎里有毒,他煎熬不下去,尽力了
“可你不是去了北地吗,怎么想到回长安的?”
还来得千钧一发生死关头,这心有灵犀的程度,简直让她拍案叫绝,深信自己是主角待遇。
郦清悟伸手,掸去她发丝上的水珠,她一身都湿透了,礼服厚重,一夜都干不起来,也不知道会不会受凉风寒。
她望着他,眼睛里倒映出璀璨火光,唇角悄然蔓延起不自知的笑。
他被这眼底的璀璨和笑容触动,心中有个角落蓦然回甘:“心有灵犀吧。”
谢令鸢傻了:“”
震惊,超凡脱俗的红尘外人,竟然学会了调情?
虽然还很嫩,然而纯得别有一番风情
她移开目光,心底却似有羽毛轻挠,一点点的甘甜。
狼藉的南郊已被清理一空,祭坛前复归清明,端庄肃穆俯视人间。
在天坛前经历了一场兵乱,自然要向帝天告罪。
在太常寺的奏乐中,何容琛重新燃了香,插在香案里,手执芴板长揖而拜:“代天下万民,恭谢神明相佑,愿我中原从此海晏河清,盛世长平,不犯灾兵。”
谢令鸢盯向燎炉,天火倏然盛大,仿佛是神明对太后祈福的回应,蓦然照亮了雨中众人!
有人忍不住惊呼起来,低声喃喃:“神迹”
“天火显灵了!”
可不是神迹么?
从先前剿灭叛军的惊雷,到此刻祈福苍生的天火,这是神明的旨意啊!
谢令鸢收回星力,随着何容琛俯身大拜礼。
所有士兵禁卫,以及文武大臣,宫中内侍,上万人一并跪在了圜丘之前,跪这一刻神明显迹,险象环生地保住了社稷稳定。
他们想,这真是晋国开国百年来,最盛大又最热烈的一次祭礼了。
经历一天一夜,风雨雷电,刀剑血泊,人心向背。
终于复归太平。
祭天祈福,随后何容琛便下令,稍作休息后启程回宫。
南郊有两处不大的行宫,是太常寺与礼部常做修整的地方,正合适大臣们用以避雨。
折腾了一日一夜,此刻寅时将至,黎明欲出。
韦无默来的时候,没来得及更衣,依然穿着松花绿的女官襦裙,却背了个行囊,紧紧缠绕在身上。
进祭殿内避雨后,她将行囊打开。
里面包裹几层之下,是一个三尺见方的酸枝木匣子。
谢令鸢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匣子。
是她在韦无默的识海中见过的,宋逸修走前留下的木匣。
但他嘱咐说是在何容琛临终前转交,不知韦无默为何此时就拿了出来。
“我实在怕的紧。”
韦无默轻叹口气,不知是对泉下的宋逸修告罪,还是对何容琛解释。
尤其是昨日兵乱,她被深困内宫,与太后两地相隔,她太害怕完不成他的遗托。
在宫里时她强作镇定,心里想的却是,倘若这次活下来,太后也活着,那她一定不能再错失时候。
她以前总不肯听太后的话出宫嫁人,明明不喜欢这样压抑的宫廷,却执着留在这里,为的不过就是这样一天。
“今天这样的兵乱,好在平定了。
我很怕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的险阻,会不会有如今日这样的分离。
更不能保证以后,您弥留时,我能否恰好在身边,我不敢辜负,只能当下先将先生的遗物转交。”
何容琛伸出手,打开那个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