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她太熟悉他了。
乍然撞见赵子孟避开旁人亲自审问那庚六,她就知道有问题。上一世他甚少亲手做审讯之事,大多都由一个叫宁则的酷吏负责。那宁则乃是他心腹之心腹,那日山洞里明明也在,区区一些暗卫叛变之事,赵子孟没道理特意避开宁则。
果然,只在门口听了他审问的几句话,昭昭便推测出了部分事实。
她之前一直以为赵子孟前世的失忆是假装的,却不料他竟是真的暂时性地失去了部分记忆。想来那日她赶去丰乐楼而杨悸鹿一个人折回去给他送干粮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三言两语旁敲侧击出了一些信息。因为并非是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赵子孟这辈子就隐下了自己失忆的事情。
心机深沉、不露端倪,这确是赵子孟的行事作风。
昭昭一时不知是喜是悲。她原以为上辈子他待她俱是敷衍,却也许并不是。如果赵子孟上辈子也如同现在一样没有完整记忆,那他那时候娶了她或许存有几分真心。
但此刻说这些都毫无意义了。这辈子,她不曾对他痴缠卖乖,他也不再对她心软特别,他和她之间几无情义可言。
她想念他雪落松枝味道的怀抱,她忘不了前世的伤痛。
那就这样罢,这辈子他们之间就这样罢。她想要守住本心,她再不能和他有更多的交集了!
昭昭垂首敛目,缓缓离开了地道。
门内,赵子孟突然头痛欲裂,但记忆却还是模糊一片。
……
转眼竟是已经入春了。
福爷爷自从用了那味海上方以后身子果然日益硬朗了,平平安安地渡过了建元四十九年的冬天。过了年后就正式进入了天授元年。
大祈朝几位皇帝的年号都颇值得玩味。皇太子莫名身死而太孙失踪,任谁都知道七皇子的这个皇位来路不正,他却是一意孤行地定下了“天授”这个年号。再往前了说,太-祖的年号是“建武”,而太宗却给自己定下了“建元”的年号。
大周末年,末帝重用奸臣、宦官,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陆续揭竿而起。宣和九年,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有一青年李茂自称乃是唐昭宗李晔第七子、祁王李祺的后裔,发动农民起义,声势颇大。
那李茂乃是一代枭雄,麾下有一谋臣三武将,君臣相得,徒手打下了万里江山。宣和十二年称王,宣和十五年称帝,年号建武。建武元年,太-祖告宗庙、行过继之礼,册封妻弟为皇太弟。建武二年无子而终。
太宗身无寸功继位本就难以服众,还亲自拟定了“建元”的年号,不少老臣颇多不满,后来便间接引出了建元初年的一场事端。
这辈子,天授元年的春天过得颇为平静。
年前,昭昭寻了个借口要赵子孟带着他那些手下搬离她的宅子。赵子孟倒是识趣,想来是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的。
那时昭昭才知晓昔年杨延昭将军为抗辽所筑的地下防御工事庞大无比,她家密道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赵子孟本就欲重新启用那些地道,便指挥杨家军重新勘探,绘制出新的地图,又重新增加了入口处的机关。之后昭昭也不知赵子孟他们究竟是搬到何处去了,不过依照他的心性,在没有彻底恢复记忆之前他定是不会轻易在地上露面,想来应是还藏匿在地下某处了。
无论如何,昭昭此生都不欲与他再有纠葛。自赵子孟搬离原处后,她便封死了她家正房里的密道入口。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衣衫也渐渐穿的不那么厚重了,昭昭觉得就连心情都轻快了许多。
这日,她约了羚姐姐、晴姐姐到她家的丰乐楼里听书。
自从决定这辈子不去京城里淌混水了以后,昭昭对赚钱的事情就颇为上心,尤其是丰乐楼的生意,毕竟她以后都要靠丰乐楼的盈利吃饭呢。
之前有一日昭昭和茯苓一同上街时,看到街边一个简陋的说书棚内,一大群人都聚集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说书。昭昭叫停了马车,也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觉得那说书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但嘴皮子麻溜得很,脑子也转得快,讲出来的故事活灵活现让人忍不住想要听下去。
昭昭想起汴京城里那些大酒楼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觉得自家丰乐楼里也可以这样子改进一下,说不得就能吸引客人们多饮几壶酒,多吃几盘菜呢。
那日回家后她便把自己的想法同松年大哥说了,嘱托他去招揽那说书人到自家酒楼里说书去。事情进展地十分顺利,那说书人签了一份协议后就入驻丰乐楼里说书了,果然带动地生意更好了一些。
此时三个女孩正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吃吃喝喝,窗户开得大大的,用一张纱屏遮挡住外人的视线,楼下说书人的声音却可以清晰地传进来。
这几日说的乃是英雄辈出的三国旧事,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听得十分认真,听楼下伙计说这些人已经一连来听了好些天了。
今日的故事讲完了,大堂里坐着听书的人大多散去了,可那说书人却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和那几个书生聊了起来。看他们聊得投机热络的样子,想来伙计说的不假,他们应是一连来听好些天了。
只听一白衣书生叹道:“昔年三国能人志士辈出,隆中诸葛、江左周郎,俱是一时英豪。而今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
那说书人听罢也叹道:“若论当世文曲星,前朝薛、今朝阮。俱往矣。”
“二位兄长慎言,建元二十六年,阮氏因谋逆罪族诛。此案乃先皇钦定,早已盖棺定论,当心祸从口出。”旁边一个看着稳重的灰衣书生出言提醒道。
白衣书生听罢激愤道:“我只是……唉,昔年阮相助太-祖定天下,智计无双,谁料竟是一丝血脉也不曾剩下。”
说书人道:“唉……诸位有所不知,前朝宋国公赵匡胤叛乱,按律应当族诛。然周世宗念其昔年功绩,使其子德芳之遗腹子惟宪免于死刑,特许德芳之妻携襁褓中的幼子定居江南,耕读传家,百年内不可出仕。大周末年天灾*,惟宪之孙赵世剡幼年丧父,不得已出家为僧。而后还俗,辅佐我朝太-祖征战天下,立下不世功勋,封为成国公……有此先例在,太宗如何能容阮相血脉存活于世?”
“慎言、慎言……”那灰衣书生小声提醒二人。
不待二人答话,却听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响起:“阁下的意思是,先皇的心胸不若那前朝的柴荣?”
在场诸人闻言俱是心中一凛。
她太熟悉他了。
乍然撞见赵子孟避开旁人亲自审问那庚六,她就知道有问题。上一世他甚少亲手做审讯之事,大多都由一个叫宁则的酷吏负责。那宁则乃是他心腹之心腹,那日山洞里明明也在,区区一些暗卫叛变之事,赵子孟没道理特意避开宁则。
果然,只在门口听了他审问的几句话,昭昭便推测出了部分事实。
她之前一直以为赵子孟前世的失忆是假装的,却不料他竟是真的暂时性地失去了部分记忆。想来那日她赶去丰乐楼而杨悸鹿一个人折回去给他送干粮的时候他就已经醒了,三言两语旁敲侧击出了一些信息。因为并非是对自己的处境一无所知,赵子孟这辈子就隐下了自己失忆的事情。
心机深沉、不露端倪,这确是赵子孟的行事作风。
昭昭一时不知是喜是悲。她原以为上辈子他待她俱是敷衍,却也许并不是。如果赵子孟上辈子也如同现在一样没有完整记忆,那他那时候娶了她或许存有几分真心。
但此刻说这些都毫无意义了。这辈子,她不曾对他痴缠卖乖,他也不再对她心软特别,他和她之间几无情义可言。
她想念他雪落松枝味道的怀抱,她忘不了前世的伤痛。
那就这样罢,这辈子他们之间就这样罢。她想要守住本心,她再不能和他有更多的交集了!
昭昭垂首敛目,缓缓离开了地道。
门内,赵子孟突然头痛欲裂,但记忆却还是模糊一片。
……
转眼竟是已经入春了。
福爷爷自从用了那味海上方以后身子果然日益硬朗了,平平安安地渡过了建元四十九年的冬天。过了年后就正式进入了天授元年。
大祈朝几位皇帝的年号都颇值得玩味。皇太子莫名身死而太孙失踪,任谁都知道七皇子的这个皇位来路不正,他却是一意孤行地定下了“天授”这个年号。再往前了说,太-祖的年号是“建武”,而太宗却给自己定下了“建元”的年号。
大周末年,末帝重用奸臣、宦官,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各地农民陆续揭竿而起。宣和九年,两浙路、江南东路一带,有一青年李茂自称乃是唐昭宗李晔第七子、祁王李祺的后裔,发动农民起义,声势颇大。
那李茂乃是一代枭雄,麾下有一谋臣三武将,君臣相得,徒手打下了万里江山。宣和十二年称王,宣和十五年称帝,年号建武。建武元年,太-祖告宗庙、行过继之礼,册封妻弟为皇太弟。建武二年无子而终。
太宗身无寸功继位本就难以服众,还亲自拟定了“建元”的年号,不少老臣颇多不满,后来便间接引出了建元初年的一场事端。
这辈子,天授元年的春天过得颇为平静。
年前,昭昭寻了个借口要赵子孟带着他那些手下搬离她的宅子。赵子孟倒是识趣,想来是对这个结果早有预料的。
那时昭昭才知晓昔年杨延昭将军为抗辽所筑的地下防御工事庞大无比,她家密道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赵子孟本就欲重新启用那些地道,便指挥杨家军重新勘探,绘制出新的地图,又重新增加了入口处的机关。之后昭昭也不知赵子孟他们究竟是搬到何处去了,不过依照他的心性,在没有彻底恢复记忆之前他定是不会轻易在地上露面,想来应是还藏匿在地下某处了。
无论如何,昭昭此生都不欲与他再有纠葛。自赵子孟搬离原处后,她便封死了她家正房里的密道入口。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衣衫也渐渐穿的不那么厚重了,昭昭觉得就连心情都轻快了许多。
这日,她约了羚姐姐、晴姐姐到她家的丰乐楼里听书。
自从决定这辈子不去京城里淌混水了以后,昭昭对赚钱的事情就颇为上心,尤其是丰乐楼的生意,毕竟她以后都要靠丰乐楼的盈利吃饭呢。
之前有一日昭昭和茯苓一同上街时,看到街边一个简陋的说书棚内,一大群人都聚集在那里津津有味地听说书。昭昭叫停了马车,也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觉得那说书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但嘴皮子麻溜得很,脑子也转得快,讲出来的故事活灵活现让人忍不住想要听下去。
昭昭想起汴京城里那些大酒楼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觉得自家丰乐楼里也可以这样子改进一下,说不得就能吸引客人们多饮几壶酒,多吃几盘菜呢。
那日回家后她便把自己的想法同松年大哥说了,嘱托他去招揽那说书人到自家酒楼里说书去。事情进展地十分顺利,那说书人签了一份协议后就入驻丰乐楼里说书了,果然带动地生意更好了一些。
此时三个女孩正坐在二楼的雅间里吃吃喝喝,窗户开得大大的,用一张纱屏遮挡住外人的视线,楼下说书人的声音却可以清晰地传进来。
这几日说的乃是英雄辈出的三国旧事,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听得十分认真,听楼下伙计说这些人已经一连来听了好些天了。
今日的故事讲完了,大堂里坐着听书的人大多散去了,可那说书人却并没有急着走,而是和那几个书生聊了起来。看他们聊得投机热络的样子,想来伙计说的不假,他们应是一连来听好些天了。
只听一白衣书生叹道:“昔年三国能人志士辈出,隆中诸葛、江左周郎,俱是一时英豪。而今时无英雄,竟使竖子成名。”
那说书人听罢也叹道:“若论当世文曲星,前朝薛、今朝阮。俱往矣。”
“二位兄长慎言,建元二十六年,阮氏因谋逆罪族诛。此案乃先皇钦定,早已盖棺定论,当心祸从口出。”旁边一个看着稳重的灰衣书生出言提醒道。
白衣书生听罢激愤道:“我只是……唉,昔年阮相助太-祖定天下,智计无双,谁料竟是一丝血脉也不曾剩下。”
说书人道:“唉……诸位有所不知,前朝宋国公赵匡胤叛乱,按律应当族诛。然周世宗念其昔年功绩,使其子德芳之遗腹子惟宪免于死刑,特许德芳之妻携襁褓中的幼子定居江南,耕读传家,百年内不可出仕。大周末年天灾*,惟宪之孙赵世剡幼年丧父,不得已出家为僧。而后还俗,辅佐我朝太-祖征战天下,立下不世功勋,封为成国公……有此先例在,太宗如何能容阮相血脉存活于世?”
“慎言、慎言……”那灰衣书生小声提醒二人。
不待二人答话,却听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响起:“阁下的意思是,先皇的心胸不若那前朝的柴荣?”
在场诸人闻言俱是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