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内忧外患,启用袁崇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完李逍说自己的第二个错误,朱由检愣愣的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显然朱由检也是默认了自己的这个错误了。
李逍说的那些都是事实,他也没有办法反驳。
朱由检只能站在那里静静等着自己下一个致命错误的到来。
看着朱由检的样子,李逍也没有过多的犹豫。
沉声开口说道:“朱由检,你第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整治经验不足,选择错了杀掉魏忠贤的时机。”
“让东林党趁机崛起,蚕食了大明朝廷的根基。”
“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优柔寡断,不够杀伐果断。”
“直接错失了两次杀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机会,以至于让他们后面成了气候,彻底的颠覆了大明的江山。”
“至于你的第三个致命错误就是刚愎自用、疑神疑鬼、自毁长城!”
听到李逍说自己的第三个致命错误,朱由检转过了头来。
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驳。
因为到现在李逍说的每一个错误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他自身的缺点,即便是他想要隐瞒都隐瞒不了。
但是现在,李逍说他自毁长城。
这个他有些茫然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他怎么可能会自毁长城呢?
就算他是一身毛病的皇帝,缺点多多的皇帝,但是也不会蠢到自毁长城吧。
随即,朱由检看向了李逍:“李逍,你说我自毁长城。”
“这话从何说起。”
“我知道我犯下了很多错误,但是至少我都是在为大明江山努力着。”
“我怎么会头脑发昏去做自毁长城的事情呢。”
“即便我不是一个明君,但是什么事情不该做我还是清楚的。”
朱由检的确是想去比来他自己做过了什么自毁长城的事情。
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逍淡然回道:“朱由检,你可还记得袁崇焕。”
“你自己现在想一想,你杀掉袁崇焕是不是自毁长城?”
“袁崇焕?”朱由检喃喃道,脸上的神色也有了一丝变化。
袁崇焕这个名你在对于朱由检来说绝对不陌生。
朱由检这一生下令杀死的人不多,朝廷大员就更少了。
而这袁崇焕就是他朱由检下令凌迟处死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朝廷大员。
而他下令凌迟袁崇焕之前,朱由检还将袁崇焕认为是大明朝廷的救星,大明朝廷的肱股之臣。
还指望着袁崇焕能够带兵收伏辽东地区,将宝全部给压在了袁崇焕的身上了。
可就是朱由检这样器重、这样相信的一个人,最后却被朱由检给下令凌迟处死了。
还给了袁崇焕一个私通外敌的叛国罪名。
说起袁崇焕,就不得不先说一下明朝末期辽东的局势了。
其实从万历晚年开始,后金就已经慢慢崛起了。
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
先后兼并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后建国,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势力愈发庞大,便盯上了日渐颓势的大明。
自从萨尔浒战役失败之后,大明朝廷由原来的攻势转变成为了守势。
已经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对战场的把控。
辽东地区的局势基本上已经全部都被后金给掌握了,大明虽然没有被打败,但是也基本上失去了对辽北的控制了。
只能够龟缩在辽东区域死死防守。
天启年间,后金对大明这边越加虎视眈眈。
不停的派出兵马前来侵扰大明的边关,劫掠大明的百姓和商队。
本来就已经失势的大明军队面对正直巅峰的后金铁骑,那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加上后方的大明朝廷内部还党争不断。
不管是东林党或者是阉党,他们之间的争斗已经蔓延到了前线的战场上了。
大明军队的领兵主将更换频繁不说,就连军机命令有时候也是出尔反尔、含糊不清。
今天是这个战略部署,到了过几天可能就换了一个思路了。
朝廷对前线命令的不明确也导致了大明军队在和后金作战时候的犹豫和拖沓。
甚至于朝堂之上两党之间的斗争,都会影响到军饷和粮草的供给。
大明朝廷混乱不堪的指挥,前线明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
再加上不能够及时跟上的后勤补给。
这样的大明军队对上几近巅峰期的后金军队,完全都不够看,根本就不是对手。
大明军队在辽东地区对后金军队的战事接连失利,不断地往后收缩防线。
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驾崩,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即位。
朱由检登上皇位之后,崛起的后金和西北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造反,就成为了大明王朝最棘手的两件事情。
后金在外,对大明江山不断觊觎。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内,对大明王朝的统治不断冲击。
一个后金、一个西北起义的农民军,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两个心腹大患。
不过李自成和张献忠始终都是内部的士情,而且还是一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农民。
所以大明朝廷的重心始终是放在了辽东地区的,是放在了后金身上的。
大明朝廷一开始就没有指望过能够收复辽东地区,而是打算先稳住辽东地区的形势。
在稳住了边关的形势,确保大明的江山不会被异族入侵之后再回过头来处理西北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
其实大明朝廷的这个想法也没错。
毕竟西北的农民起义军相比起后金的骑兵来说,战斗力上始终是差了不少。
后金的骑兵那可是专业的,而且一个个骁勇善战,大明的正规军对付起来都很吃力。
而西北的农民起义军只不过是一些没有饭吃的百姓们和流寇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
虽然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这样的几股大一点的势力,但是在大明朝廷看来也不过就是几个人多一点的土匪罢了。
等边关的形势稳定了之后,将边关的大明正规军调回来一些。
灭掉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乌合之众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针对辽东地区的战事,就是大明朝廷最优先要做的。
一开始的时候,大明朝廷认为是辽东的明军主帅不行。
所以一开始就打算从人员上面进行更替和调整,希望通过更换领兵主将来改变辽东的局势。
大明朝廷先后任命的几位辽东主帅,都因为大明朝廷内部的倾轧党争,都没能阻止后金对辽东地区的蚕食。
那个时候的大明朝廷可谓是一盘散沙。
阉党和东林党之间,几乎是轮着番的派人前往辽东领兵。
因为他们都互相看不惯对面,都不想边关的军权被对方的人给握住。
并且,如果真的能够处理好辽东边关的战事,那是绝对的天大的功劳。
所以,不管是因为对这个兵权的把控,还是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的军功。
阉党和东林党都不愿意放手。
两党一争,最难受的就莫过于边关的明军将士们了。
他们的领兵主将三天两头的换人,这个还没认识了,另外一个就来了。
今天一个命令,明天一个命令。
边关的明军将士们都不知道要怎么执行下去了。
本来就已经有些低落的士气,被大明朝廷这样一搞,变得更加的低落了。
而且因为明军主将的不断更换,导致辽东这边的明军效率极低。
一个作战指令下达下去,几天都没有人执行。
明军如此低落的士气和混乱的军纪、低效的效率,让后金抓到了空隙。
后金军队不断地蚕食着大明朝廷的地盘,辽东地区也逐渐落入了后金的手上。
甚至于后金的铁骑一度逼近三海关,八旗兵封直指关外。
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朱由检却昏招频出。
他在诛杀了魏忠贤之后,押保东林党。
但是没有想当东林党比他想要还要不堪,对于大明朝廷目前严峻的形势几乎是起不到半点的作用。
后来,朱由检在朝臣的举荐下,重新启用了袁崇焕。
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朱由检给袁崇焕的权利却特别大。
几乎整个北边的军权全部都交到了袁崇焕的手上了,可能见朱由检对袁崇焕当时的信任程度了。
袁崇焕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辜负朱由检对他的信任。
他开始对辽东的明军进行调整,并且开始整顿明军的士气和军纪。
开始有计划积极防守,并且会抓住机会对后金的军队进行反攻。
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袁崇焕的一些列手段和指挥。
大明朝廷在辽东的局势确实是得到了一些改变,甚至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改变。
原本被后金给压的死死的大明军队,也有了和后金铁骑一战的底气。
虽然并没有将后金给彻底击溃,也没有将辽东的失地给收复回来。
但是袁崇焕却让大明军队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于后金军队的几次战争中也没有落在下风。
让辽东的整个局势平稳了起来,没有让后金再逾越雷池一步。
可以说是基本上平稳了辽东的局势,让边关稳定了一段时间。
见袁崇焕遏制住了辽东局势的恶化,朱由检很是高兴。
认为自己押对了宝,启用袁崇焕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在这之后,崇祯帝朱由检又在平台召见袁崇焕。
并且赐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给予了袁崇焕‘先斩后奏’的大权。
并且口头承诺袁崇焕可以代表他处理边关的一切事情。
面对朱由检的信任和器重,袁崇焕也承诺朱由检“五年复辽”。
要在五年之内彻底收服辽东地区,让大明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巅。
在得道了朱由检赐予的至高权利之后,袁崇焕主持辽东军务也更加顺手、方便而来起来。
在他一些列努力和改革之下,大明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有很大的提升。
没过多久就在在宁远一战中,打破了后金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个举动,彻底的提振了大明军队的士气,也让大明朝廷看到了收服辽东的希望。
对于辽东局势的改变,朱由检也憧憬了起来。
如果能够在他的手上收服辽东地区,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说写进史书大书特书,至少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皇帝,可以跟后人吹牛逼的地方。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面对袁崇焕坐镇的辽东地区,朱由检还是很放心的。
甚至他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十分期待。
对于袁崇焕的要求,朱由检几乎全部满足。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兵给兵。
有了朱由检在后面无条件的支持,袁崇焕在辽东地区也开始大展身手。
在这期间,他用红衣大炮炸伤了后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
而后金的努尔哈赤在遭受到了炮击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因为努尔哈赤的去世,让蒸蒸日上的后金停住了上升的势头。
并且因为努尔哈赤的去世,后金甚至还陷入到了夺权的内乱当中。
大明朝廷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极为兴奋。
甚至朱由检觉得,这是天意。
这是天意让他收复辽东,在他的功劳簿上写下浓墨重笔的一页。
这一下,朱由检更加相信袁崇焕了。
对于启用袁崇焕一事,朱由检觉得这个决定做的太正确了。
后金内部因为夺权的事情,导致无暇顾及大明朝廷这边。
即便后俩皇太极继位,也不是所有人都服他,皇太极的皇位也极其不稳定。
而蒙古和高丽也是左顾右盼,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战队。
所以,一时之间,辽东地区变的平静无比。
而这个时机,对于大明朝廷而言就是极为有利的。
袁崇焕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开始着手对后金进行反攻。
在后金的内乱之下,袁崇焕率领的大明军队趁机收复了很多失地。
一时间,不管是边关的明军士气,还是袁崇焕的威望都在无形之中疯狂的上涨。
大明朝廷内部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辽东的局势也越来越倒向了大明朝廷这边。
在当时所有人看来,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袁崇焕的‘五年复辽’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本章完)
听完李逍说自己的第二个错误,朱由检愣愣的站在那里没有说话。
显然朱由检也是默认了自己的这个错误了。
李逍说的那些都是事实,他也没有办法反驳。
朱由检只能站在那里静静等着自己下一个致命错误的到来。
看着朱由检的样子,李逍也没有过多的犹豫。
沉声开口说道:“朱由检,你第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整治经验不足,选择错了杀掉魏忠贤的时机。”
“让东林党趁机崛起,蚕食了大明朝廷的根基。”
“第二个致命错误就是优柔寡断,不够杀伐果断。”
“直接错失了两次杀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机会,以至于让他们后面成了气候,彻底的颠覆了大明的江山。”
“至于你的第三个致命错误就是刚愎自用、疑神疑鬼、自毁长城!”
听到李逍说自己的第三个致命错误,朱由检转过了头来。
他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反驳。
因为到现在李逍说的每一个错误都是真实存在的,都是他自身的缺点,即便是他想要隐瞒都隐瞒不了。
但是现在,李逍说他自毁长城。
这个他有些茫然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他怎么可能会自毁长城呢?
就算他是一身毛病的皇帝,缺点多多的皇帝,但是也不会蠢到自毁长城吧。
随即,朱由检看向了李逍:“李逍,你说我自毁长城。”
“这话从何说起。”
“我知道我犯下了很多错误,但是至少我都是在为大明江山努力着。”
“我怎么会头脑发昏去做自毁长城的事情呢。”
“即便我不是一个明君,但是什么事情不该做我还是清楚的。”
朱由检的确是想去比来他自己做过了什么自毁长城的事情。
听到朱由检的话,李逍淡然回道:“朱由检,你可还记得袁崇焕。”
“你自己现在想一想,你杀掉袁崇焕是不是自毁长城?”
“袁崇焕?”朱由检喃喃道,脸上的神色也有了一丝变化。
袁崇焕这个名你在对于朱由检来说绝对不陌生。
朱由检这一生下令杀死的人不多,朝廷大员就更少了。
而这袁崇焕就是他朱由检下令凌迟处死的,为数不多的一个朝廷大员。
而他下令凌迟袁崇焕之前,朱由检还将袁崇焕认为是大明朝廷的救星,大明朝廷的肱股之臣。
还指望着袁崇焕能够带兵收伏辽东地区,将宝全部给压在了袁崇焕的身上了。
可就是朱由检这样器重、这样相信的一个人,最后却被朱由检给下令凌迟处死了。
还给了袁崇焕一个私通外敌的叛国罪名。
说起袁崇焕,就不得不先说一下明朝末期辽东的局势了。
其实从万历晚年开始,后金就已经慢慢崛起了。
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甲十三副,起兵统一了建州各部。
先后兼并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后建国,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之后,势力愈发庞大,便盯上了日渐颓势的大明。
自从萨尔浒战役失败之后,大明朝廷由原来的攻势转变成为了守势。
已经失去了战场的主动权、对战场的把控。
辽东地区的局势基本上已经全部都被后金给掌握了,大明虽然没有被打败,但是也基本上失去了对辽北的控制了。
只能够龟缩在辽东区域死死防守。
天启年间,后金对大明这边越加虎视眈眈。
不停的派出兵马前来侵扰大明的边关,劫掠大明的百姓和商队。
本来就已经失势的大明军队面对正直巅峰的后金铁骑,那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加上后方的大明朝廷内部还党争不断。
不管是东林党或者是阉党,他们之间的争斗已经蔓延到了前线的战场上了。
大明军队的领兵主将更换频繁不说,就连军机命令有时候也是出尔反尔、含糊不清。
今天是这个战略部署,到了过几天可能就换了一个思路了。
朝廷对前线命令的不明确也导致了大明军队在和后金作战时候的犹豫和拖沓。
甚至于朝堂之上两党之间的斗争,都会影响到军饷和粮草的供给。
大明朝廷混乱不堪的指挥,前线明军没有信心、没有斗志。
再加上不能够及时跟上的后勤补给。
这样的大明军队对上几近巅峰期的后金军队,完全都不够看,根本就不是对手。
大明军队在辽东地区对后金军队的战事接连失利,不断地往后收缩防线。
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的驾崩,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即位。
朱由检登上皇位之后,崛起的后金和西北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造反,就成为了大明王朝最棘手的两件事情。
后金在外,对大明江山不断觊觎。
而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内,对大明王朝的统治不断冲击。
一个后金、一个西北起义的农民军,已经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两个心腹大患。
不过李自成和张献忠始终都是内部的士情,而且还是一些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农民。
所以大明朝廷的重心始终是放在了辽东地区的,是放在了后金身上的。
大明朝廷一开始就没有指望过能够收复辽东地区,而是打算先稳住辽东地区的形势。
在稳住了边关的形势,确保大明的江山不会被异族入侵之后再回过头来处理西北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和张献忠。
其实大明朝廷的这个想法也没错。
毕竟西北的农民起义军相比起后金的骑兵来说,战斗力上始终是差了不少。
后金的骑兵那可是专业的,而且一个个骁勇善战,大明的正规军对付起来都很吃力。
而西北的农民起义军只不过是一些没有饭吃的百姓们和流寇聚集在一起的乌合之众。
虽然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的这样的几股大一点的势力,但是在大明朝廷看来也不过就是几个人多一点的土匪罢了。
等边关的形势稳定了之后,将边关的大明正规军调回来一些。
灭掉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乌合之众也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所以一开始,针对辽东地区的战事,就是大明朝廷最优先要做的。
一开始的时候,大明朝廷认为是辽东的明军主帅不行。
所以一开始就打算从人员上面进行更替和调整,希望通过更换领兵主将来改变辽东的局势。
大明朝廷先后任命的几位辽东主帅,都因为大明朝廷内部的倾轧党争,都没能阻止后金对辽东地区的蚕食。
那个时候的大明朝廷可谓是一盘散沙。
阉党和东林党之间,几乎是轮着番的派人前往辽东领兵。
因为他们都互相看不惯对面,都不想边关的军权被对方的人给握住。
并且,如果真的能够处理好辽东边关的战事,那是绝对的天大的功劳。
所以,不管是因为对这个兵权的把控,还是对于后续可能出现的军功。
阉党和东林党都不愿意放手。
两党一争,最难受的就莫过于边关的明军将士们了。
他们的领兵主将三天两头的换人,这个还没认识了,另外一个就来了。
今天一个命令,明天一个命令。
边关的明军将士们都不知道要怎么执行下去了。
本来就已经有些低落的士气,被大明朝廷这样一搞,变得更加的低落了。
而且因为明军主将的不断更换,导致辽东这边的明军效率极低。
一个作战指令下达下去,几天都没有人执行。
明军如此低落的士气和混乱的军纪、低效的效率,让后金抓到了空隙。
后金军队不断地蚕食着大明朝廷的地盘,辽东地区也逐渐落入了后金的手上。
甚至于后金的铁骑一度逼近三海关,八旗兵封直指关外。
这种内忧外患之下,朱由检却昏招频出。
他在诛杀了魏忠贤之后,押保东林党。
但是没有想当东林党比他想要还要不堪,对于大明朝廷目前严峻的形势几乎是起不到半点的作用。
后来,朱由检在朝臣的举荐下,重新启用了袁崇焕。
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朱由检给袁崇焕的权利却特别大。
几乎整个北边的军权全部都交到了袁崇焕的手上了,可能见朱由检对袁崇焕当时的信任程度了。
袁崇焕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没有辜负朱由检对他的信任。
他开始对辽东的明军进行调整,并且开始整顿明军的士气和军纪。
开始有计划积极防守,并且会抓住机会对后金的军队进行反攻。
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袁崇焕的一些列手段和指挥。
大明朝廷在辽东的局势确实是得到了一些改变,甚至可以说是肉眼可见的改变。
原本被后金给压的死死的大明军队,也有了和后金铁骑一战的底气。
虽然并没有将后金给彻底击溃,也没有将辽东的失地给收复回来。
但是袁崇焕却让大明军队的士气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在于后金军队的几次战争中也没有落在下风。
让辽东的整个局势平稳了起来,没有让后金再逾越雷池一步。
可以说是基本上平稳了辽东的局势,让边关稳定了一段时间。
见袁崇焕遏制住了辽东局势的恶化,朱由检很是高兴。
认为自己押对了宝,启用袁崇焕是一个十分明智的决定。
在这之后,崇祯帝朱由检又在平台召见袁崇焕。
并且赐给了袁崇焕尚方宝剑,给予了袁崇焕‘先斩后奏’的大权。
并且口头承诺袁崇焕可以代表他处理边关的一切事情。
面对朱由检的信任和器重,袁崇焕也承诺朱由检“五年复辽”。
要在五年之内彻底收服辽东地区,让大明再一次站在世界之巅。
在得道了朱由检赐予的至高权利之后,袁崇焕主持辽东军务也更加顺手、方便而来起来。
在他一些列努力和改革之下,大明军队的纪律和战斗力有很大的提升。
没过多久就在在宁远一战中,打破了后金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个举动,彻底的提振了大明军队的士气,也让大明朝廷看到了收服辽东的希望。
对于辽东局势的改变,朱由检也憧憬了起来。
如果能够在他的手上收服辽东地区,那绝对是大功一件。
不说写进史书大书特书,至少这也是他作为一个皇帝,可以跟后人吹牛逼的地方。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面对袁崇焕坐镇的辽东地区,朱由检还是很放心的。
甚至他对袁崇焕的‘五年复辽’十分期待。
对于袁崇焕的要求,朱由检几乎全部满足。
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兵给兵。
有了朱由检在后面无条件的支持,袁崇焕在辽东地区也开始大展身手。
在这期间,他用红衣大炮炸伤了后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
而后金的努尔哈赤在遭受到了炮击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因为努尔哈赤的去世,让蒸蒸日上的后金停住了上升的势头。
并且因为努尔哈赤的去世,后金甚至还陷入到了夺权的内乱当中。
大明朝廷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极为兴奋。
甚至朱由检觉得,这是天意。
这是天意让他收复辽东,在他的功劳簿上写下浓墨重笔的一页。
这一下,朱由检更加相信袁崇焕了。
对于启用袁崇焕一事,朱由检觉得这个决定做的太正确了。
后金内部因为夺权的事情,导致无暇顾及大明朝廷这边。
即便后俩皇太极继位,也不是所有人都服他,皇太极的皇位也极其不稳定。
而蒙古和高丽也是左顾右盼,并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战队。
所以,一时之间,辽东地区变的平静无比。
而这个时机,对于大明朝廷而言就是极为有利的。
袁崇焕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开始着手对后金进行反攻。
在后金的内乱之下,袁崇焕率领的大明军队趁机收复了很多失地。
一时间,不管是边关的明军士气,还是袁崇焕的威望都在无形之中疯狂的上涨。
大明朝廷内部对于袁崇焕的评价也越来越高。
辽东的局势也越来越倒向了大明朝廷这边。
在当时所有人看来,如果按照这个趋势下去。
袁崇焕的‘五年复辽’绝对不会是一句空话,而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