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文学 > 国色枭声 > 9.第9章 游猎的纨绔

9.第9章 游猎的纨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柱子父子都是下里河村一带有名的篾匠,祖传的手艺,编制的箩筐结实耐用,很受四里八乡的人们欢迎,有些大户人家还专门请他们上门做竹器。老柱子年纪不小了,不再上门为人做活,就在家里编制一些箩筐。大柱子白天忙田地里的活,晚上也跟着父亲一起编箩筐。

    家里已经积压了不少箩筐,原本大柱子打算农忙结束后,自己挑一担去洪家铺子卖了。如今有刘勤陪他一道,他就决定用平板车,把家里积压的箩筐全部带走。

    刘勤和大柱子出门很早,大概也就是前一世五点多钟的样子。两人一个在后面推,一个在前面拉,在晨风中,沿着高低不平的山路,往前赶。刘勤也不知那个叫做洪家铺子的集镇在哪里,只管闷头推车,一路上,平板车上的箩筐摇摇晃晃,有几次他都担心车子会倾覆了。

    尚幸,一路平安无事,终于在东方天空泛白的时候,赶到了一处集镇。他问了大柱子,才知道此地就是洪家铺子。路上两人闲谈时,他也问过大柱子,关于洪家铺子的由来。据说前朝的时候,洪家是本地的望族,族里有人还在朝廷里当过大官,这个集镇也是因为洪家才兴旺起来,以前镇上的铺面几乎都是洪家的产业,当地人就把集镇叫做洪家铺子。

    刘勤也问过如今洪家如何了,大柱子讲,后来洪家因为没有出什么人才,逐渐没落了,上一代家主在世时,就把家业迁到了府城。现在集镇上,洪家只剩下一个酒坊,其余铺面全部转卖给别人了。当地百姓已经习惯了老称呼,此地依然还是叫做洪家铺子。

    洪家虽然在当地没落了,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大柱子一提到洪家酒坊,就充满崇敬的表情。据他说,洪家酒坊出产的酒水,不仅享誉府城,甚至远销到了江宁府。在洪家酒坊做工,待遇好还有脸面,但想进去很不容易,他们对工人的要求非常严格,出一点差错就要被开除。酒坊里的工人基本都是固定的,很少招新人,下里河村的王二叔父子就在酒坊,王二叔因为识字,已经调到府城当管事去了。

    洪家铺子见证了洪家的兴衰,但并没有因为洪家的没落而衰败。刘勤和大柱子拉着平板车,赶到集镇时,街上已经是人来人往,甚是热闹了。大概是农忙结束了,乡下赶集的人多了吧。洪家铺子不是很大,就纵横两条街道,看样子,明显是自然形成的,街上铺面还是很多的,大多卖的都是乡下人需要的日常用品、南北杂货,再间杂了几家粮油铺、成衣铺、药铺、客栈、饭馆之类。主干道入口不远,有一家奇怪的店铺,外面望去,店堂里没有摆放任何货物,店内隐隐有嬉笑的声音传出,从大柱子异样的表情来看,估计就是勾栏妓院之类的。

    集镇周围没有堡墙之类的防御设施,两条街道直通镇外,大概是地处内陆,多年没有遭到外敌侵犯的缘故吧。

    最繁华的地带,毫无疑问是两条街道的交汇处,十字路口是一大片空地,此时已经有不少商贩摆上了地摊。刘勤和大柱子赶紧寻个空地,把车上的箩筐就卸下来,在车子前面摆成一个半圆状。这时代也没有城管,摊贩们想咋摆就咋摆,只要不影响别人,没人寻你麻烦的。

    大柱子不愧为当地知名的匠人,摊子才刚摆好,就有不少经过的乡下人上前打招呼,或查看箩筐。

    “大柱子,今早出来啦?家里农活都忙好了?”

    “张大叔也赶集来啦?家里活计都忙完了,这还多亏了勤哥儿一家帮忙哩!”

    “柱子哥,你总算来了,我家箩筐早破了,你再不出来,我娘要打发我去你家买了。你给我留一个呀,我把这鱼卖了,回头就过来拿!”

    “好咧!小胡兄弟,这鱼好大,昨晚下河逮的?赶紧拿到酒楼去,乘早卖个好价钱!”

    “嘿嘿...”

    “柱子兄弟,我今天带的铜钱不多,刚给我娘买了一些布头,已经不够了,能不能赊一个箩筐?回头我把钱送你家去。”

    “没事,石头哥,你拿去吧,自家做的,不急,等你空闲时才算钱不迟!”

    ......

    大柱子摊前很快围了一群人,询问的询问,挑拣的挑拣,很是忙乱,刘勤看这架势,一时很难消停,也不好走开去寻活计,就留下来给他打个下手。

    其实,不说这个集镇,对这个时代,刘勤也是陌生的,甚至说是格格不入的,他心里还有一种抗拒的情绪。让他自己去寻活计,也是摸不着方向。他暗想了一下,觉得还是等大柱子箩筐卖完了,让他作个向导较好。

    忙碌的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不一会儿就到了中午,街上的行人也渐渐散了,只剩下吆喝的小贩,以及偶尔往来的几个行人。箩筐已经卖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下午应该能够很快卖完。乘这个空闲,刘勤和大柱子背靠平板车,坐在地上歇息。大柱子从一个布包里摸出两个大麦麸饼,并把早上带的水袋拿过来,两人喝一口水,啃一口粗糙的麦麸饼,间或东扯西拉的闲聊着。

    “呦呵,呦呵...驾...”

    “快闪开...”

    一阵嘈杂的呼喊声和马蹄声,从主干道西边传来,刘勤和大柱子赶紧起身探望。只见三个二十来岁的公子哥模样的人,骑着马飞驰而来,几个奴仆装束的汉子,在马后十余丈外跑步跟着。

    领头的公子哥,头顶紫色武士冠,上身穿着黄褐色对襟绸缎衫,下身穿着浅蓝色平纹绸缎裤,腰间束着一条青色腰带,腰带右边还挂着一条缀玉的络缨。后面两人的装束差不多,只是颜色有所不同,三人的马鞍上都挂着不少猎物,和弓箭等利器。看这架势,大概是哪里的三个纨绔子游猎归来。弓箭是大朱朝控制很严的武器,对民间持有的规格,有很大的限制,看那三人所佩戴的弓箭,明显是军用式样,看来三人的背景还不简单呀!

    三个纨绔子的马速很快,路上行人和商贩纷纷躲避,有个路人避让不及,把大柱子的箩筐踩坏了一只。

    “当心...”

    刘勤一声大喊还没结束,三个纨绔子就骑着马,从眼前一晃而过。在街头飙马,实在太霸道了,他怒火上升,正要冲出去理论,被大柱子一把拉住。

    看到大柱子惶急地摇头,他不由暗叹一声,这本就是人欺人的时代,作为最底层的小民,哪里有反抗的余地?强自出头,只会是更悲惨的下场,唉,也罢...

    就在他感叹之时,三个纨绔子又骑马回来了,拉住马停在两人的摊位前。

    “三位公子爷,需要箩筐吗?需要什么样式,小的给您挑选!”

    看到三个纨绔子停在摊位前,大柱子急忙双手抱拳,连连躬身作揖,讨好地笑着。

    坐在马上的三位公子哥,没有理会大柱子,对箩筐更是瞧都没有瞧一眼,他们三双眼睛都盯着刘勤,还在一旁低声商量着什么。片刻,刚才领头的公子哥对刘勤问道:“你可是到过天|朝的刘勤?”

    刘勤见问,不禁一愣,自己又不是什么名人,他们怎么会知道?他哪里知道,他讲述的天|朝故事已经疯传开来,不少精明的说书人,甚至编成了话本,在青楼酒馆演绎。连带着,他刘勤的大名,也被传开了。

    他不想多事,也赶紧学着大柱子的样子,躬身笑道:“回公子的话,小的正是刘勤,但小的没有去过天|朝,去天|朝的是小的一位跑海的远房亲戚!”

    “哦,你这身衣服就是天|朝的服饰?在天|朝多少钱买来的?我们要了,你说个价吧!”

    什么?这三个纨绔子看中了自己的衣服?刘勤不由低头一看,自己这身衣物,好多天没洗不说,除了里面的T恤衫和三角裤衩没有破,外面的夹克和裤子都撕破了不少口子,至于价钱,天知道这时代的货币,与前一世钞票如何换算。

    他随口说道:“公子,听我那亲戚说,他当初在天|朝花了十贯钱买来的,如今破烂了,也不值什么钱了。三位公子看中了,那是小的荣幸,送给公子也是应该的,只是,只是小的就这一身衣物,您看...”

    “我等何等身份,岂会白要你的衣物?这样吧,六贯钱,另外送你两套下人衣物,如何?”

    大柱子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六贯钱呀,人口不多的贫苦人家,可以维持一年的生活了!他看到刘勤还在犹豫,赶紧拉了他一把,劝他卖了。

    六贯钱代表着什么,对于刘勤来说,没有任何概念,但他看到大柱子紧张的模样,而且自己也确实需要钱,也就答应了。

    三位纨绔子见刘勤答应下来,急忙高兴地吩咐追过来的下人,拿出两套八九成新的下人衣物,带刘勤到附近店铺里更换。三位公子哥虽然纨绔,还算诚信,给的衣物,从里到外都齐全,刘勤也没有克扣,连已经失去原来色彩的运动鞋、三角裤衩都脱下来给了他们。

    不一会儿,刘勤穿着灰色的土布直衫,套着一条淡褐色的土布裤子,脚上是一双千层底的圆口布鞋,抱着一个布包,走出了换衣的店铺。他低头打量一番,摸了摸身上的衣服,捏了捏布包里的六大串铜钱,不禁自嘲,自己已经慢慢融入这个时代了,再等个半年,头发长起来,拢个发髻,就和这时代的人没有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