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上古囧事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未来天王、天机之神局、硬核危机、武侠世界大穿越、诡域迷踪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生一个水晶肚——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是继伏羲之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贡献颇多的传奇人物。他发明农耕技术,遍尝百草发现药材,制定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此成为首任炎帝。
相传神农生下来就有个“水晶肚”,透明到连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楚。
神农胸怀仁慈,十分关心人民疾苦。
那个时候,神州大地上的人类越来越多,鸟兽越来越少,靠打猎和采集野果得来的食物,已经难以填饱人们的肚皮。看着人们忍饥挨饿,神农心中十分焦虑。
民以食为天啊!
该如何解决这个天大的难题呢?
神农的恤民之心感动了上苍。
就在神农为食忧虑时,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嘴里衔着一株九穗的禾苗,从天空中飞过,在掠过神农头顶时,九穗禾掉在了地上。神农见了,将它拾起来,见颗粒饱满,便一粒粒埋在入土壤中,不几日,长出禾苗,后来竟长成一片,出了穗,结了籽。神农将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进嘴里,“咦,味道还满不错哦。”于是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嘉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小米。
后来,神农让人们砍倒树木,割掉野草,开垦出一片片荒地,将嘉谷的种子播在地里,于是来年收获了更多可以食用的谷子。
神农从中得到启发:谷子可以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要是找到有更多可以食用的草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为了挑选出能够食用的草木,神农就一样一样地开始尝试,一样一样地试种,最终筛选除了五谷:稻、黍、稷、麦、菽。
神农是个工作狂,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粮食物种,他又开始研究如何种植这些谷物,三更半夜了还不睡觉,熬夜琢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发出了新型农具——耒耜(lěisi)。
耒是一种尖木棒,棒尖用火烧过,可以增加它的硬度,有的还套上野兽的犄角。但是用耒掘地很费劲,即便是双头耒也同样掘得缓慢。耜是一个石头片,但它没柄,用它掘地必须弓着腰甚至蹲着身子。神农意识到,如果将石耜装在木耒上,使用起来不就不用蹲身了吗?于是他把耒和耜绑缚在一起,耒耜就这样产生了。这种复合工具就是现代铁锨的原型,后来大禹治水就是用的这物件——双齿耒耜。
每年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神农和他的子民们手持石镰,收割成熟的粮食。然后,放一把火烧掉秸秆和荆棘杂草,作为来年的肥料。
在渭河南岸的西安半坡村,出土了我国北方最早的粮食化石——七千年前的一罐子小米和一罐子白菜籽。想必就是当初神农收获的粮食。
人们感激神农的功德,于是尊称他为“神农”,也就是农业之神的意思。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
上古时期,人类的卫生医疗条件相当有限,人要是生了病,只能听天由命。要是得个流行感冒之类的小病还好,扛一扛就挺过去了,如果是伤寒瘟疫癌症sars等疑难杂症,那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老百姓们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神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虽然野兽现在已经对人类已经够不上太大的威胁了,不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大施淫威呀。
于是神农利用他挑选五谷的方法,踏遍三山五岳采集天下异草,一一品尝,确定它们的味道和药性,然后用来治病。
胡乱往肚子里塞东西,那可不是人干的事情。
因此,中毒就成了神农的家常便饭。神农在一天之内的中毒记录,居然达到七十次。好在神农生来就有个水晶肚皮,吃进胃里的东西能看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吃到胃里的草发生异常反应,就立即将它们吐出来,所以神农每次中毒后都能化险为夷。
神农为了寻找草药,除了冒着中毒身亡的危险外,还经常遭受到毒虫猛兽的袭击。
有一次,神农在深山老林采药,遭遇一群凶猛无比的毒蛇,神农寡不敌众,被毒蛇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眼看就要丧命,幸得王母娘娘派青鸟及时赶来,用仙丹救得神农一命。神农醒转过来,见青鸟远去,知是王母搭救,忙开口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生一颗红珠。神农仔细一看,与仙丹别无二致,摘下放入口中,身上余痛顿消,遂高兴地自言自语道:“有治蛇毒之药了!”并将这味草药取名为“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延龄草”。
就这样,神农历尽艰辛,最终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并将这些草药的名称,形貌、药性记了下来,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医书——《神农本草》。天下百姓从此有药可医。
要说神农尝遍百草,中毒无数,应该是百毒不侵之身了,可他最终还是被毒死了。据说,神农在吃下一种开有小黄花的植物的叶子后,胃液立即如沸水般翻腾,瞬间即墨,还没来得及吐出来,就肠断身亡。后人于是称这种毒性剧烈的草为“断肠草”,也叫“火焰子”。
也有人说,神农没有被毒死,因为他根本就不是用亲自品尝的办法来辨识草药的,而是用鞭子抽的。
只听说有用鞭子抽牛抽马抽受虐狂的,没听说有用鞭子抽草的。
不管有没有,先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说是神农有一次走在山间小道上,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条赭鞭,于是捡了起来,随便往路边的草丛中一抽,嗨哟,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赭鞭刚接触到草丛,神农就顿觉恶心,如同中毒一般,想要呕吐。于是他赶紧将鞭子扔在地上,还没等鞭子脱手,怪事又发生了,当赭鞭碰到另外一片草丛时,神农立马又感觉神清气爽,一反刚才的中毒症状。
碰到这样奇怪的事情,神农肯定要好好研究一番的。最后他发现,原来赭鞭碰到的两处草丛的性质恰好相反,一种有毒,一种能解毒。他这才晓得,原来那赭鞭是一条能够鉴定百草性质的神鞭。神农高兴极了,一路上不停挥动赭鞭,抽打草木,辨别药性……
不管草药的性质是被神农用嘴巴品尝分辨出来的,还是用鞭子抽出来的,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使用草药的鼻祖,将神农尊为“药王菩萨”。
神农还是一个热爱环保的植树标兵。
话说神农在采药尝草的过程中,曾在南方一座大山中居住了数年,除了每日寻药尝草外,还坚持植树,到他离开的时候,他亲手种下的树木已经长成了茂密的森林。有一天晚上,月亮升起。月老见原本像三毛的脑壳一样没几棵树的山,如今层层叠叠的树木密不透风,于是询问乡民,原来是神农在采药时植树造林的结果。月老感慨万千,心想之下,自己在月宫中植树千载,熬得头发都白了,才种出一棵歪脖子柴火树,而神农一个凡间小儿,竟有如此济民之心,不畏艰辛,植得大好森林,德行甚好,值得崇敬。自此,每当月亮行至大山南侧天门垭上空时,必停留片刻,以示月老的敬意。后来,人们称此峰为“停月峰”,并将那座大山命名为“神农架”。
神农架常有野人出没。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多次有人声称目击到野人。最早是一个村民,他进山砍柴时,一个红毛野人突然出现在他眼前,要跟他亲密接触,把这个汉子吓坏了,挥舞着柴刀大叫而逃。虽然后来人们在山上又陆续发现野人的毛发、脚印、粪便等,但再也没人亲眼见到过野人。
神农架野人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他们会不会是当年神农在此采药时留下的一支后代呢?
女大不中留——炎帝的三个女儿
炎帝神农带头遵守女娲制定的婚姻法,平生仅娶了听?(yāo)一位妻子。
《山海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这里的赤水,估计是现在的红海一带,那里出靓妞是远近有名的,荷马史诗里那个坑城坑国的美人海伦就是那旮旯出来的。想必有了如此绝色佳人,炎帝老儿也没得精力花心了。
炎帝和听?育有一子三女。
儿子叫柱,大女儿叫季仙,二女儿叫瑶姬,三女儿叫女娃。柱后来成了一个部落的酋长,关于他的故事,史料上没什么记载,倒是三个女儿的经历都比较离奇。
大女儿季仙生性好动,像个假小子一样,平日里不好好待在闺房里学点针织绣花之类的女红,在外面到处乱跑。小时候就喜欢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干些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之事,长大后更不得了,居然跟炎帝的一个部下私奔了。
话说神农即帝位不久,天旱不雨,禾苗枯槁,面临绝收。在此之际,出现一位容貌古怪言语颠倒的“野人”,衣着极为后现代,上着草披肩,下系皮条裙,蓬头光脚,指甲如利爪,浑身覆盖黄毛,手拿柳枝,狂歌劲舞,自称名叫赤松子,在王屋山修炼多年,跟随赤真人南游衡山。真人时常化为赤色飞龙,他也变化成一条红彤彤的虬龙跟在后面。因赤松子能随风雨上下,于是炎帝任命他为雨师,主管施行甘霖。
这赤松子就是将季仙拐跑的那个家伙。这么一个黄毛利爪的怪龙,换做今天的mm见了,定保吓得花容失色连声尖叫,搞不懂季仙怎么就偏偏就看上他了。
古人的审美标准虽说和今人不完全一样,但好歹也不会差距如此之大。那季仙既然死心塌地赖上这么一个人不人怪不怪的家伙,一定另为蹊跷。
事实上的确如此。
这赤松子除了能够施雨外,还有一项奇特的本领,据说他常常服食一种名为“水玉”(一说水玉即水晶)的药物,能跳入熊熊燃烧的烈焰中,不仅纤毫无损,还能随烟气上下。后来脱胎换骨,成了仙人。赤松子成仙后,落户昆仑山,住进西王母曾经住过的石屋。每当风雨来了的时候,赤松子身轻如羽,在那高山峡谷之间,随那风雨云雾上下往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赤松子成仙,苦了季仙。
不见了雨师,季仙好生想念,得知赤松子成仙到了昆仑,一颗心也跟着飞去了昆仑,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某日,季仙不辞而别,循思念的方向而去。季仙这一别,杳无音信。想必后来也经过一段服玉焚身的过程,羽化成仙,和赤松子做了神仙眷侣。
作为史上最早的追星族,季仙得成正果。炎帝的二女儿瑶姬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瑶姬生得花容月貌,性格温顺,人见人爱,天下男子个个都以娶了瑶姬乃祖上烧了八辈子高香的艳福。可是红颜薄命,这瑶姬刚到出阁的年纪就夭亡了。
这姑娘死了也自觉委屈,尚未替大伙儿办点实事,也没能在父母膝下尽番孝心,于心不甘啊。于是,她的精魂,就去那姑瑶之山,变做一株瑶草。这瑶草的叶子长得茂盛,层层叠叠,开黄花,结的果子像菟丝果一样,谁要是吃了这果子,就会变得十分漂亮,逗人喜爱。
只是今天没了这种果子,否则,天下诸多盼着自己容貌美丽的女子,也不用花大价钱去做美容手术,忍受挨刀子的痛苦,还要冒那毁容的风险。
瑶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后来,天帝哀怜她的早死,就封他到巫山去做了*之神。早晨她化作一片美丽的朝云,自由而闲暇地游行在山岭和峡谷之间;到黄昏她又由云变为潇潇的暮雨,对这山水发泄她的哀怨。
巫山自从有了女神后,一度成为文人笔下大肆渲染的对象。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也就是那个大骂登徒子好色,大赞自己如柳下惠般高尚正直、不为女色所动的极度自恋的小白脸,为了讨好楚襄王,绞尽脑汁写出《高唐赋》和《神女赋》来拍主子马屁。这两篇辞赋是姐妹篇,上一篇主要描写景色,用华丽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描写巫山地区的山水风物,展示出一副美丽壮观的原生态自然画卷;下一篇则主要描写神女,宋玉那小子用细腻的笔触将神女描绘的无与伦比,美得无法再美了,连维纳斯、海伦见了都要自叹弗如,那什么毛嫱西施之流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土鳖。总之,神女那个美啊,足以让天下男人集体发懵,哈喇子长流、鼻血狂喷。
当然,光写点景色和美女,算不得拍马之作。这里面还是有故事的。
在上篇《高唐赋》中,宋玉对楚襄王讲了他老子楚怀王与神女的瓜葛。说是楚怀王曾到高唐游玩,玩累了,大白天就睡起了觉,还做了一个梦,也就是白日做梦,还是个春梦。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听说您来高唐旅游,特地前来伺候您。”说白了就是陪你睡觉(原文写得很雅致:愿荐枕席)。于是,楚怀王在梦中跟神女有了一腿。这女子临走之前还留下了一句:“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一句里就产生了三个成语:巫山*、朝云暮雨、朝朝暮暮。
楚怀王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回想梦境,平添几分惆怅,于是在高唐附近为梦中女子建了一座庙,取名“朝云”。
那楚襄王听了他老爸的风流艳遇,两眼放光,哈喇子直流,心想着自个要是也能遇上如此美事则好。还别说,当晚,楚襄王就做了一个跟他老子一样华丽丽的梦,醒来也是无比惆怅啊,于是令宋玉作了那篇《神女赋》。
神仙姐姐真的会喜欢上楚怀王父子俩吗?我看悬。
那楚怀王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间干了很多蠢事,导致楚国衰败不说,最后还落个身死秦国。他的儿子虽然比他略微强点,但也只算得上刚刚及格,还是补考及格的。
瑶姬仙女又如何会喜欢上这样的两个货色。估计是他们在游巫山时看见神仙姐姐的雕像,回去就白日做梦了。纯粹属于色狼脑中无良的意淫。
李白诗云:“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连大诗人也是如此认为,可见宋玉这小子不厚道。
瑶姬仙女好歹也是大家闺秀、黄花大闺女一个,在他的笔下,居然成了免费为君王家服务的高级**worker,这负面影响也忒大了,不仅玷污了神女的声名,以至于后来的人们一提起“*”二字,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男欢女爱的情景,“*”也从此成为房中之事的代名词。为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慨叹:“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尽堪疑。”后来,元稹为亡妻作《离思》,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流传千古。
有人说,腾云驾雾者唯有神仙,而房事*个中滋味一如飘飘欲仙之感觉,故以*喻之,想来也不无一番道理。后来古代小说中写男女之事,无不以*代之:“共赴巫山*”、“不免*一番”……《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在丫环袭人身上实现了从男孩到男人的巨大转变。
巫山,在重庆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据说这里曾经生活这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有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两侧,其中尤以相传是神女石化而成的神女峰著称。此外还有“三台八景”。
“三台”指的是楚阳台、授书台和斩龙台。这三台都与神女有关。楚阳台又称高唐观,位于武山县城西的山丘上,就是神女自称“巫山之阳、高丘之阻”的地方;授书台位于巫峡飞凤山麓的平台上,传说神女在此授予大禹治水之书;斩龙台在南岸之错开峡,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玩忽职守开错了一道峡谷,被大禹斩杀于此。
所谓“八景”,即朝云暮雨、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清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贞观石。八景中的“朝云暮雨”为标志性景观,错过“*”,枉去巫山矣。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才是个真正命苦的娃。
《山海经》记载:“发鸿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嚎、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女娃,自幼争强好胜,男人做的事情,她也抢着去干,并立志日后为人类干一番大事业。可惜的是,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女娃便离开了人世。
据说有一天,女娃瞒着父母,独自骑摩托艇出海游玩,结果驶入百慕大黑三角,连艇带人被吸进了大漩涡中。小女娃大海吞没后,也和她的姐姐瑶姬一样心有不甘,于是她的魂灵化作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因为她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于是人们就称她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取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于是,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了小石子、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填海造田工程。
把大海填平,这可是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愚公老儿有胆,也只是移走一座山,更何况是一只鸟儿。
面对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大海打了个哈哈,不屑地对精卫说:“小鸟小鸟,你要想把我填平,真是白日做梦,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精卫用她那不屈的声音回答:“大海你这个王八蛋,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还埋没了我尚未实现的抱负,哪怕是一万年,一亿年,就算是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
精卫的意志是如此的坚决,她填海的身形是如此的悲壮,她的行为博得后世无数人的敬仰。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作诗赞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迎风而翔,衔石不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与大海与陆地之间,不填平大海誓不罢休,她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海燕,海燕与其结为夫妻,生下的孩子,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海被她们填平的那一天……
数千年来,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已深入人心。
事情真的像神话中那样邪乎吗?其实不然。
发鸿之山在今山西,乃属于女娃的领地,而精卫鸟则是当地的特产,也是女娃所养的宠物,好比西王母的“青鸟”。史书中有“溺而不返”一句。如果真的被淹死了,还谈什么“返”与“不返”;淹死了还说你不回来,岂不是认为你活该吗?其实,这里“游于东海”,并不是在东海里练习蝶泳仰泳自由泳,而是乘豪华游艇出游东海。
话说女娃听那云游四海、足迹遍布全球的赤松子口若悬河地讲了那些异域风情的故事之后,心里蠢蠢欲动,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于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这里的“溺”是“沉迷”的意思,指女娃迷恋上海外资本主义花花世界,乐不思蜀,不想回家了。
这女娃究竟到了哪里呢?据说她到了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澳大利亚地名学家艾德里安?鲁姆在《世界地名》一书中解释:“斐济,西南太平洋上的群岛,位于新西兰之北。名称来源不明。”从语言学上考释,“斐济”之名来源于“发鸡”。那一带风景宜人,歌舞升平,自然对长期待在宫廷之中的少女具有莫大的杀伤力。斐济首府“苏瓦”一音则源于“少娃”,那里居民个子高,皮肤红,不同于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人种,且能歌善舞,实为女娃也即炎帝的后代。
天生一个水晶肚——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是继伏羲之后又一个对中华民族贡献颇多的传奇人物。他发明农耕技术,遍尝百草发现药材,制定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此成为首任炎帝。
相传神农生下来就有个“水晶肚”,透明到连五脏六腑都看得清楚。
神农胸怀仁慈,十分关心人民疾苦。
那个时候,神州大地上的人类越来越多,鸟兽越来越少,靠打猎和采集野果得来的食物,已经难以填饱人们的肚皮。看着人们忍饥挨饿,神农心中十分焦虑。
民以食为天啊!
该如何解决这个天大的难题呢?
神农的恤民之心感动了上苍。
就在神农为食忧虑时,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嘴里衔着一株九穗的禾苗,从天空中飞过,在掠过神农头顶时,九穗禾掉在了地上。神农见了,将它拾起来,见颗粒饱满,便一粒粒埋在入土壤中,不几日,长出禾苗,后来竟长成一片,出了穗,结了籽。神农将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进嘴里,“咦,味道还满不错哦。”于是就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嘉谷”,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小米。
后来,神农让人们砍倒树木,割掉野草,开垦出一片片荒地,将嘉谷的种子播在地里,于是来年收获了更多可以食用的谷子。
神农从中得到启发:谷子可以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要是找到有更多可以食用的草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为了挑选出能够食用的草木,神农就一样一样地开始尝试,一样一样地试种,最终筛选除了五谷:稻、黍、稷、麦、菽。
神农是个工作狂,找到了可以食用的粮食物种,他又开始研究如何种植这些谷物,三更半夜了还不睡觉,熬夜琢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研发出了新型农具——耒耜(lěisi)。
耒是一种尖木棒,棒尖用火烧过,可以增加它的硬度,有的还套上野兽的犄角。但是用耒掘地很费劲,即便是双头耒也同样掘得缓慢。耜是一个石头片,但它没柄,用它掘地必须弓着腰甚至蹲着身子。神农意识到,如果将石耜装在木耒上,使用起来不就不用蹲身了吗?于是他把耒和耜绑缚在一起,耒耜就这样产生了。这种复合工具就是现代铁锨的原型,后来大禹治水就是用的这物件——双齿耒耜。
每年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神农和他的子民们手持石镰,收割成熟的粮食。然后,放一把火烧掉秸秆和荆棘杂草,作为来年的肥料。
在渭河南岸的西安半坡村,出土了我国北方最早的粮食化石——七千年前的一罐子小米和一罐子白菜籽。想必就是当初神农收获的粮食。
人们感激神农的功德,于是尊称他为“神农”,也就是农业之神的意思。
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
上古时期,人类的卫生医疗条件相当有限,人要是生了病,只能听天由命。要是得个流行感冒之类的小病还好,扛一扛就挺过去了,如果是伤寒瘟疫癌症sars等疑难杂症,那就只有等死的份了。
老百姓们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神农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虽然野兽现在已经对人类已经够不上太大的威胁了,不能眼睁睁看着病魔大施淫威呀。
于是神农利用他挑选五谷的方法,踏遍三山五岳采集天下异草,一一品尝,确定它们的味道和药性,然后用来治病。
胡乱往肚子里塞东西,那可不是人干的事情。
因此,中毒就成了神农的家常便饭。神农在一天之内的中毒记录,居然达到七十次。好在神农生来就有个水晶肚皮,吃进胃里的东西能看得一清二楚。一旦发现吃到胃里的草发生异常反应,就立即将它们吐出来,所以神农每次中毒后都能化险为夷。
神农为了寻找草药,除了冒着中毒身亡的危险外,还经常遭受到毒虫猛兽的袭击。
有一次,神农在深山老林采药,遭遇一群凶猛无比的毒蛇,神农寡不敌众,被毒蛇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眼看就要丧命,幸得王母娘娘派青鸟及时赶来,用仙丹救得神农一命。神农醒转过来,见青鸟远去,知是王母搭救,忙开口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生一颗红珠。神农仔细一看,与仙丹别无二致,摘下放入口中,身上余痛顿消,遂高兴地自言自语道:“有治蛇毒之药了!”并将这味草药取名为“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将其命名为“延龄草”。
就这样,神农历尽艰辛,最终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并将这些草药的名称,形貌、药性记了下来,编成了中国第一部医书——《神农本草》。天下百姓从此有药可医。
要说神农尝遍百草,中毒无数,应该是百毒不侵之身了,可他最终还是被毒死了。据说,神农在吃下一种开有小黄花的植物的叶子后,胃液立即如沸水般翻腾,瞬间即墨,还没来得及吐出来,就肠断身亡。后人于是称这种毒性剧烈的草为“断肠草”,也叫“火焰子”。
也有人说,神农没有被毒死,因为他根本就不是用亲自品尝的办法来辨识草药的,而是用鞭子抽的。
只听说有用鞭子抽牛抽马抽受虐狂的,没听说有用鞭子抽草的。
不管有没有,先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说是神农有一次走在山间小道上,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条赭鞭,于是捡了起来,随便往路边的草丛中一抽,嗨哟,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赭鞭刚接触到草丛,神农就顿觉恶心,如同中毒一般,想要呕吐。于是他赶紧将鞭子扔在地上,还没等鞭子脱手,怪事又发生了,当赭鞭碰到另外一片草丛时,神农立马又感觉神清气爽,一反刚才的中毒症状。
碰到这样奇怪的事情,神农肯定要好好研究一番的。最后他发现,原来赭鞭碰到的两处草丛的性质恰好相反,一种有毒,一种能解毒。他这才晓得,原来那赭鞭是一条能够鉴定百草性质的神鞭。神农高兴极了,一路上不停挥动赭鞭,抽打草木,辨别药性……
不管草药的性质是被神农用嘴巴品尝分辨出来的,还是用鞭子抽出来的,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使用草药的鼻祖,将神农尊为“药王菩萨”。
神农还是一个热爱环保的植树标兵。
话说神农在采药尝草的过程中,曾在南方一座大山中居住了数年,除了每日寻药尝草外,还坚持植树,到他离开的时候,他亲手种下的树木已经长成了茂密的森林。有一天晚上,月亮升起。月老见原本像三毛的脑壳一样没几棵树的山,如今层层叠叠的树木密不透风,于是询问乡民,原来是神农在采药时植树造林的结果。月老感慨万千,心想之下,自己在月宫中植树千载,熬得头发都白了,才种出一棵歪脖子柴火树,而神农一个凡间小儿,竟有如此济民之心,不畏艰辛,植得大好森林,德行甚好,值得崇敬。自此,每当月亮行至大山南侧天门垭上空时,必停留片刻,以示月老的敬意。后来,人们称此峰为“停月峰”,并将那座大山命名为“神农架”。
神农架常有野人出没。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多次有人声称目击到野人。最早是一个村民,他进山砍柴时,一个红毛野人突然出现在他眼前,要跟他亲密接触,把这个汉子吓坏了,挥舞着柴刀大叫而逃。虽然后来人们在山上又陆续发现野人的毛发、脚印、粪便等,但再也没人亲眼见到过野人。
神农架野人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他们会不会是当年神农在此采药时留下的一支后代呢?
女大不中留——炎帝的三个女儿
炎帝神农带头遵守女娲制定的婚姻法,平生仅娶了听?(yāo)一位妻子。
《山海经》说:“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这里的赤水,估计是现在的红海一带,那里出靓妞是远近有名的,荷马史诗里那个坑城坑国的美人海伦就是那旮旯出来的。想必有了如此绝色佳人,炎帝老儿也没得精力花心了。
炎帝和听?育有一子三女。
儿子叫柱,大女儿叫季仙,二女儿叫瑶姬,三女儿叫女娃。柱后来成了一个部落的酋长,关于他的故事,史料上没什么记载,倒是三个女儿的经历都比较离奇。
大女儿季仙生性好动,像个假小子一样,平日里不好好待在闺房里学点针织绣花之类的女红,在外面到处乱跑。小时候就喜欢跟男孩子混在一起,干些上树掏鸟窝,下河摸泥鳅之事,长大后更不得了,居然跟炎帝的一个部下私奔了。
话说神农即帝位不久,天旱不雨,禾苗枯槁,面临绝收。在此之际,出现一位容貌古怪言语颠倒的“野人”,衣着极为后现代,上着草披肩,下系皮条裙,蓬头光脚,指甲如利爪,浑身覆盖黄毛,手拿柳枝,狂歌劲舞,自称名叫赤松子,在王屋山修炼多年,跟随赤真人南游衡山。真人时常化为赤色飞龙,他也变化成一条红彤彤的虬龙跟在后面。因赤松子能随风雨上下,于是炎帝任命他为雨师,主管施行甘霖。
这赤松子就是将季仙拐跑的那个家伙。这么一个黄毛利爪的怪龙,换做今天的mm见了,定保吓得花容失色连声尖叫,搞不懂季仙怎么就偏偏就看上他了。
古人的审美标准虽说和今人不完全一样,但好歹也不会差距如此之大。那季仙既然死心塌地赖上这么一个人不人怪不怪的家伙,一定另为蹊跷。
事实上的确如此。
这赤松子除了能够施雨外,还有一项奇特的本领,据说他常常服食一种名为“水玉”(一说水玉即水晶)的药物,能跳入熊熊燃烧的烈焰中,不仅纤毫无损,还能随烟气上下。后来脱胎换骨,成了仙人。赤松子成仙后,落户昆仑山,住进西王母曾经住过的石屋。每当风雨来了的时候,赤松子身轻如羽,在那高山峡谷之间,随那风雨云雾上下往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赤松子成仙,苦了季仙。
不见了雨师,季仙好生想念,得知赤松子成仙到了昆仑,一颗心也跟着飞去了昆仑,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某日,季仙不辞而别,循思念的方向而去。季仙这一别,杳无音信。想必后来也经过一段服玉焚身的过程,羽化成仙,和赤松子做了神仙眷侣。
作为史上最早的追星族,季仙得成正果。炎帝的二女儿瑶姬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瑶姬生得花容月貌,性格温顺,人见人爱,天下男子个个都以娶了瑶姬乃祖上烧了八辈子高香的艳福。可是红颜薄命,这瑶姬刚到出阁的年纪就夭亡了。
这姑娘死了也自觉委屈,尚未替大伙儿办点实事,也没能在父母膝下尽番孝心,于心不甘啊。于是,她的精魂,就去那姑瑶之山,变做一株瑶草。这瑶草的叶子长得茂盛,层层叠叠,开黄花,结的果子像菟丝果一样,谁要是吃了这果子,就会变得十分漂亮,逗人喜爱。
只是今天没了这种果子,否则,天下诸多盼着自己容貌美丽的女子,也不用花大价钱去做美容手术,忍受挨刀子的痛苦,还要冒那毁容的风险。
瑶姬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后来,天帝哀怜她的早死,就封他到巫山去做了*之神。早晨她化作一片美丽的朝云,自由而闲暇地游行在山岭和峡谷之间;到黄昏她又由云变为潇潇的暮雨,对这山水发泄她的哀怨。
巫山自从有了女神后,一度成为文人笔下大肆渲染的对象。
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也就是那个大骂登徒子好色,大赞自己如柳下惠般高尚正直、不为女色所动的极度自恋的小白脸,为了讨好楚襄王,绞尽脑汁写出《高唐赋》和《神女赋》来拍主子马屁。这两篇辞赋是姐妹篇,上一篇主要描写景色,用华丽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描写巫山地区的山水风物,展示出一副美丽壮观的原生态自然画卷;下一篇则主要描写神女,宋玉那小子用细腻的笔触将神女描绘的无与伦比,美得无法再美了,连维纳斯、海伦见了都要自叹弗如,那什么毛嫱西施之流相比之下简直就是土鳖。总之,神女那个美啊,足以让天下男人集体发懵,哈喇子长流、鼻血狂喷。
当然,光写点景色和美女,算不得拍马之作。这里面还是有故事的。
在上篇《高唐赋》中,宋玉对楚襄王讲了他老子楚怀王与神女的瓜葛。说是楚怀王曾到高唐游玩,玩累了,大白天就睡起了觉,还做了一个梦,也就是白日做梦,还是个春梦。梦见一个女子对他说:“我是巫山之女,听说您来高唐旅游,特地前来伺候您。”说白了就是陪你睡觉(原文写得很雅致:愿荐枕席)。于是,楚怀王在梦中跟神女有了一腿。这女子临走之前还留下了一句:“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这一句里就产生了三个成语:巫山*、朝云暮雨、朝朝暮暮。
楚怀王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回想梦境,平添几分惆怅,于是在高唐附近为梦中女子建了一座庙,取名“朝云”。
那楚襄王听了他老爸的风流艳遇,两眼放光,哈喇子直流,心想着自个要是也能遇上如此美事则好。还别说,当晚,楚襄王就做了一个跟他老子一样华丽丽的梦,醒来也是无比惆怅啊,于是令宋玉作了那篇《神女赋》。
神仙姐姐真的会喜欢上楚怀王父子俩吗?我看悬。
那楚怀王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间干了很多蠢事,导致楚国衰败不说,最后还落个身死秦国。他的儿子虽然比他略微强点,但也只算得上刚刚及格,还是补考及格的。
瑶姬仙女又如何会喜欢上这样的两个货色。估计是他们在游巫山时看见神仙姐姐的雕像,回去就白日做梦了。纯粹属于色狼脑中无良的意淫。
李白诗云:“瑶姬天帝女,精彩化朝云;宛转入宵梦,无心向楚君。”
连大诗人也是如此认为,可见宋玉这小子不厚道。
瑶姬仙女好歹也是大家闺秀、黄花大闺女一个,在他的笔下,居然成了免费为君王家服务的高级**worker,这负面影响也忒大了,不仅玷污了神女的声名,以至于后来的人们一提起“*”二字,便不由自主地想到男欢女爱的情景,“*”也从此成为房中之事的代名词。为此,唐代诗人李商隐慨叹:“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尽堪疑。”后来,元稹为亡妻作《离思》,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流传千古。
有人说,腾云驾雾者唯有神仙,而房事*个中滋味一如飘飘欲仙之感觉,故以*喻之,想来也不无一番道理。后来古代小说中写男女之事,无不以*代之:“共赴巫山*”、“不免*一番”……《红楼梦》第六回“宝玉初试*情”中写的就是贾宝玉在丫环袭人身上实现了从男孩到男人的巨大转变。
巫山,在重庆东大门,是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据说这里曾经生活这亚洲最早的直立人——“巫山人”。有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大江两侧,其中尤以相传是神女石化而成的神女峰著称。此外还有“三台八景”。
“三台”指的是楚阳台、授书台和斩龙台。这三台都与神女有关。楚阳台又称高唐观,位于武山县城西的山丘上,就是神女自称“巫山之阳、高丘之阻”的地方;授书台位于巫峡飞凤山麓的平台上,传说神女在此授予大禹治水之书;斩龙台在南岸之错开峡,相传大禹治水时,有一条龙玩忽职守开错了一道峡谷,被大禹斩杀于此。
所谓“八景”,即朝云暮雨、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清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贞观石。八景中的“朝云暮雨”为标志性景观,错过“*”,枉去巫山矣。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才是个真正命苦的娃。
《山海经》记载:“发鸿之山,其上多拓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嚎、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这女娃,自幼争强好胜,男人做的事情,她也抢着去干,并立志日后为人类干一番大事业。可惜的是,愿望还没来得及实现,女娃便离开了人世。
据说有一天,女娃瞒着父母,独自骑摩托艇出海游玩,结果驶入百慕大黑三角,连艇带人被吸进了大漩涡中。小女娃大海吞没后,也和她的姐姐瑶姬一样心有不甘,于是她的魂灵化作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因为她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于是人们就称她为“精卫”。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取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于是,她一刻不停地从西山衔了小石子、小树枝,投到东海里,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填海造田工程。
把大海填平,这可是人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愚公老儿有胆,也只是移走一座山,更何况是一只鸟儿。
面对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鸟,大海打了个哈哈,不屑地对精卫说:“小鸟小鸟,你要想把我填平,真是白日做梦,我劝你还是省省吧!”
精卫用她那不屈的声音回答:“大海你这个王八蛋,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还埋没了我尚未实现的抱负,哪怕是一万年,一亿年,就算是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也要将你填平!”
精卫的意志是如此的坚决,她填海的身形是如此的悲壮,她的行为博得后世无数人的敬仰。晋代诗人陶渊明曾作诗赞曰:“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精卫迎风而翔,衔石不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与大海与陆地之间,不填平大海誓不罢休,她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海燕,海燕与其结为夫妻,生下的孩子,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海被她们填平的那一天……
数千年来,精卫填海的神话传说已深入人心。
事情真的像神话中那样邪乎吗?其实不然。
发鸿之山在今山西,乃属于女娃的领地,而精卫鸟则是当地的特产,也是女娃所养的宠物,好比西王母的“青鸟”。史书中有“溺而不返”一句。如果真的被淹死了,还谈什么“返”与“不返”;淹死了还说你不回来,岂不是认为你活该吗?其实,这里“游于东海”,并不是在东海里练习蝶泳仰泳自由泳,而是乘豪华游艇出游东海。
话说女娃听那云游四海、足迹遍布全球的赤松子口若悬河地讲了那些异域风情的故事之后,心里蠢蠢欲动,想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于是“游于东海,溺而不返”,这里的“溺”是“沉迷”的意思,指女娃迷恋上海外资本主义花花世界,乐不思蜀,不想回家了。
这女娃究竟到了哪里呢?据说她到了南太平洋的岛国——斐济。澳大利亚地名学家艾德里安?鲁姆在《世界地名》一书中解释:“斐济,西南太平洋上的群岛,位于新西兰之北。名称来源不明。”从语言学上考释,“斐济”之名来源于“发鸡”。那一带风景宜人,歌舞升平,自然对长期待在宫廷之中的少女具有莫大的杀伤力。斐济首府“苏瓦”一音则源于“少娃”,那里居民个子高,皮肤红,不同于波利尼西亚人、美拉尼西亚人人种,且能歌善舞,实为女娃也即炎帝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