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霁月清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一秒记住【阿里文学 www.alwx.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清明日,断魂人。
草痕早已掩于余雪之下,稀疏的几棵树零星散栽着,也是枯枝瑟瑟,分外萧索。
李兰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在沉淀心绪般良久无声,而那个妆容素淡的年轻女子则是神色安宁,凝目天际不再启唇。两人立于初春清寒之中寂寂无语,场面却没有丝毫的尴尬,仿若此情此景,同是为默默地怅怀一下梅老先生生前的风采而已。
纸灰纷飞,香已渐尽,祭洒于地的酒浆也已渗入泥土,慢慢消了痕迹。只有墓碑上的名字,明明已被书生的手指描了不下万次,可依然那么殷红,那么刺人眼睫。
从天蒙蒙亮时便站在这里,焚纸轻语,如今日影已穿透枝干的间隙,直射前额,流落下斑驳光影。前面深谷的雾岚已消散,可以想见身后的金陵轮廓,只怕也已渐渐自白茫茫的雾色中漫出,朦朦显现出它的身影。
“无花无酒怎可过清明……”
李兰脑海里对老太傅痕迹很少,便是音容相貌依稀间忆不起点滴来,似乎当初书生悲痛而绝时,便把这段最重要的光景带去阴冥之所。他初来乍到之时,第一眼起便是这座满眼蓬蒿的墓碑,对于书生的遭遇,他亦敬重有加,故而他曾许诺,每至年关时节便会来此祭拜二人,也算是为情义二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是这春日孤山,本就少有人踪,更何况现在还是清明时节,年年的扫祭,这尚属头一遭被人打扰。
“这就是梅老先生的埋骨之所吗?”那女子踏前一步,语调平稳无波,只有那长长双睫垂下,遮住眸色深幽,“一代鸿儒,小女子素仰清名。今日既有缘来此,可容我一祭,略表敬仰之情?”
李兰微微怔仲,但想想她既已来此,两人也算是有同乘一船的交情,如果明知是自己亡师坟茔却无表示,那也不是应有的礼数。至于敬仰之类的话,人云亦云,真真假假也不值得深究,当下便点了点头,道:“承蒙姑娘厚爱,请吧。”
那女子轻轻颌首一礼,缓步走到墓碑正前方,蹲下身去,撮土为香,深深揖拜了三下,侧过头来,低声问道:“白叔,我记得你总是随身带酒?”
“是。”
“借我一用。”
“是,小姐。”中年人恭恭敬敬地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躬身递上。
那女子接过皮囊,弹指拔开囊塞,以双手交握,低声道:“霁月清风,不外如是。小女子姜若嫣,代家父敬老先生这迟来的一杯酒。”
言罢锸酒于地,回手又仰了一大口,微咳一声,生生忍住,用手背擦去唇角酒渍,眸色凛凛,衣摆轻飘,不由轻叹一声。
李兰立于她的身后,虽看不到祭墓人的神情,却被她辞意所感,当下拱手为礼道:“姜姑娘盛情,在下感同身受,李兰在此回拜了。”
姜姑娘凝目看了他半晌,叹了一口气:“李公子,死者长已矣,请多节哀。”
李兰眸色安然,随意地道:“清明时节,不免忆起亡师昔日种种,只是一时情难自禁罢了。祭礼只是心意,我看姜姑娘衣衫单薄,未着皮裳,请容李某祭拜亡师他们后,再陪姜姑娘下山。”
话音至此,李兰脸色蓦然一变,此话想要收回却已然晚了。这事也怪不得他,先入为主的思想已是根深蒂固,故而潜意识一直认为此墓里不仅是有故去的梅老先生,尚且还有用孝至深的书生。
“他们?”姜姑娘冰霜般的眼波微微流转,眸色甚是疑惑。不由转而看了眼墓碑,语声讶异地问道:“李公子此话何意,难道墓里葬着不止一个人?”
饶是以李兰的心性阅历,不免也踌躇半晌,方坦然地道:“墓中却是葬着另一人,便是以前的李某。亡师辞世后,李某曾是心若死灰,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实乃不想苟且度日,故而在下选择将往昔的李某葬进墓中,方不有累亡师清誉。”
虽说李兰的语调很是清淡,但姜姑娘听后略略动容,显然有所感触到书生当时的痛楚。但她素来冷淡,骄傲坚韧的性情不容她在不相熟的人面前示弱失态,在快速地调整了自己不稳的气息后,方才低声道:“公子看开便好,老先生天上有灵,定不愿见你如此自苦的。”
李兰暗叹好险,向亡师坟茔行了三拜后,当下温言道:“姑娘,初春尚寒,还是由李某陪你下山吧。”
姜姑娘原本就已祭拜完毕,正准备下山,当下也不多言,两人默默转身,沿着山道石阶,并肩缓步。一路上只闻风吹叶落,簌簌之声,并无片刻交谈。
一直快近渡口,遥遥已能看见草蓬茶摊和置在渡口处的马车时,姜姑娘方淡淡问了一句,:“李公子要回城吗?”
李兰微笑道:“此时还未过午,回城尚早。况且家中门前想必是人流若织,在下需避一避才是。听闻邻近古镇有夫子庙,我想趁此闲暇走上一走。”
“白鹭镇的夫子庙么?确实值得一看。”姜姑娘停了停脚步,“恕我还有事要处理,不能相陪了。”
“姑娘请便。”李兰欠身为礼,仍是温言笑道。
这时中年人已将马车赶了过来,放下脚凳,搀扶姜姑娘登车。就在马车即将启动之时,姜姑娘突然掀起车帷,仿若想起什么似得探出半个身子,对李兰道:“李公子,我想我们还会再见面的,那时烦请莫要忘记同乘一船之情。”
李兰一怔之下还未反应,车帷又再次放下,马车夫鞭稍脆响,晃悠悠地远去,未几只余一抹烟尘,在初春清冽的空气中渐淡渐沉。
走在路上,离开避风的山壁,前方官道上无拘无束的寒风立即擦地而来,将李兰的满头乌发吹得在空中翩飞翻卷。
当晚李兰回至百花巷,得知高官显贵曾亲自上门相邀酒宴,因为不相信他真的不在,还坚持进了院内四处看过,后来大概是由于家中已是宾客盈门,终究不能多等,方才怏怏地走了。
李兰愈发想要离开金陵,策马览遍大好河山。
清明日,断魂人。
草痕早已掩于余雪之下,稀疏的几棵树零星散栽着,也是枯枝瑟瑟,分外萧索。
李兰轻轻地闭上了眼睛,仿佛在沉淀心绪般良久无声,而那个妆容素淡的年轻女子则是神色安宁,凝目天际不再启唇。两人立于初春清寒之中寂寂无语,场面却没有丝毫的尴尬,仿若此情此景,同是为默默地怅怀一下梅老先生生前的风采而已。
纸灰纷飞,香已渐尽,祭洒于地的酒浆也已渗入泥土,慢慢消了痕迹。只有墓碑上的名字,明明已被书生的手指描了不下万次,可依然那么殷红,那么刺人眼睫。
从天蒙蒙亮时便站在这里,焚纸轻语,如今日影已穿透枝干的间隙,直射前额,流落下斑驳光影。前面深谷的雾岚已消散,可以想见身后的金陵轮廓,只怕也已渐渐自白茫茫的雾色中漫出,朦朦显现出它的身影。
“无花无酒怎可过清明……”
李兰脑海里对老太傅痕迹很少,便是音容相貌依稀间忆不起点滴来,似乎当初书生悲痛而绝时,便把这段最重要的光景带去阴冥之所。他初来乍到之时,第一眼起便是这座满眼蓬蒿的墓碑,对于书生的遭遇,他亦敬重有加,故而他曾许诺,每至年关时节便会来此祭拜二人,也算是为情义二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只是这春日孤山,本就少有人踪,更何况现在还是清明时节,年年的扫祭,这尚属头一遭被人打扰。
“这就是梅老先生的埋骨之所吗?”那女子踏前一步,语调平稳无波,只有那长长双睫垂下,遮住眸色深幽,“一代鸿儒,小女子素仰清名。今日既有缘来此,可容我一祭,略表敬仰之情?”
李兰微微怔仲,但想想她既已来此,两人也算是有同乘一船的交情,如果明知是自己亡师坟茔却无表示,那也不是应有的礼数。至于敬仰之类的话,人云亦云,真真假假也不值得深究,当下便点了点头,道:“承蒙姑娘厚爱,请吧。”
那女子轻轻颌首一礼,缓步走到墓碑正前方,蹲下身去,撮土为香,深深揖拜了三下,侧过头来,低声问道:“白叔,我记得你总是随身带酒?”
“是。”
“借我一用。”
“是,小姐。”中年人恭恭敬敬地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躬身递上。
那女子接过皮囊,弹指拔开囊塞,以双手交握,低声道:“霁月清风,不外如是。小女子姜若嫣,代家父敬老先生这迟来的一杯酒。”
言罢锸酒于地,回手又仰了一大口,微咳一声,生生忍住,用手背擦去唇角酒渍,眸色凛凛,衣摆轻飘,不由轻叹一声。
李兰立于她的身后,虽看不到祭墓人的神情,却被她辞意所感,当下拱手为礼道:“姜姑娘盛情,在下感同身受,李兰在此回拜了。”
姜姑娘凝目看了他半晌,叹了一口气:“李公子,死者长已矣,请多节哀。”
李兰眸色安然,随意地道:“清明时节,不免忆起亡师昔日种种,只是一时情难自禁罢了。祭礼只是心意,我看姜姑娘衣衫单薄,未着皮裳,请容李某祭拜亡师他们后,再陪姜姑娘下山。”
话音至此,李兰脸色蓦然一变,此话想要收回却已然晚了。这事也怪不得他,先入为主的思想已是根深蒂固,故而潜意识一直认为此墓里不仅是有故去的梅老先生,尚且还有用孝至深的书生。
“他们?”姜姑娘冰霜般的眼波微微流转,眸色甚是疑惑。不由转而看了眼墓碑,语声讶异地问道:“李公子此话何意,难道墓里葬着不止一个人?”
饶是以李兰的心性阅历,不免也踌躇半晌,方坦然地道:“墓中却是葬着另一人,便是以前的李某。亡师辞世后,李某曾是心若死灰,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实乃不想苟且度日,故而在下选择将往昔的李某葬进墓中,方不有累亡师清誉。”
虽说李兰的语调很是清淡,但姜姑娘听后略略动容,显然有所感触到书生当时的痛楚。但她素来冷淡,骄傲坚韧的性情不容她在不相熟的人面前示弱失态,在快速地调整了自己不稳的气息后,方才低声道:“公子看开便好,老先生天上有灵,定不愿见你如此自苦的。”
李兰暗叹好险,向亡师坟茔行了三拜后,当下温言道:“姑娘,初春尚寒,还是由李某陪你下山吧。”
姜姑娘原本就已祭拜完毕,正准备下山,当下也不多言,两人默默转身,沿着山道石阶,并肩缓步。一路上只闻风吹叶落,簌簌之声,并无片刻交谈。
一直快近渡口,遥遥已能看见草蓬茶摊和置在渡口处的马车时,姜姑娘方淡淡问了一句,:“李公子要回城吗?”
李兰微笑道:“此时还未过午,回城尚早。况且家中门前想必是人流若织,在下需避一避才是。听闻邻近古镇有夫子庙,我想趁此闲暇走上一走。”
“白鹭镇的夫子庙么?确实值得一看。”姜姑娘停了停脚步,“恕我还有事要处理,不能相陪了。”
“姑娘请便。”李兰欠身为礼,仍是温言笑道。
这时中年人已将马车赶了过来,放下脚凳,搀扶姜姑娘登车。就在马车即将启动之时,姜姑娘突然掀起车帷,仿若想起什么似得探出半个身子,对李兰道:“李公子,我想我们还会再见面的,那时烦请莫要忘记同乘一船之情。”
李兰一怔之下还未反应,车帷又再次放下,马车夫鞭稍脆响,晃悠悠地远去,未几只余一抹烟尘,在初春清冽的空气中渐淡渐沉。
走在路上,离开避风的山壁,前方官道上无拘无束的寒风立即擦地而来,将李兰的满头乌发吹得在空中翩飞翻卷。
当晚李兰回至百花巷,得知高官显贵曾亲自上门相邀酒宴,因为不相信他真的不在,还坚持进了院内四处看过,后来大概是由于家中已是宾客盈门,终究不能多等,方才怏怏地走了。
李兰愈发想要离开金陵,策马览遍大好河山。